人物:徐中行

相关人物:共 14 位
共 4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闻黄鹤楼再建① 明 · 王格
五言律诗
层楼来自昔,重构属于今。
鸟革凌霄迥②,龙矶压浪深③。
木经班匠画④,铁笛吕仙临⑤。
应有千年鹤,盘云下绿岑⑥。
【校注】 (1)《武昌府志·古迹》载:黄鹤楼“明嘉靖末火,隆庆五年(1571)都御史刘悫建,汪道昆为之记”。湖广佥事徐中行亦参与其事。 (2)鸟革:鸟翼。喻宫室飞檐凌空,庄严华美。《诗·小雅·斯干》:如乌斯革,如翚斯飞。”朱熹集传:“其栋宇峻起,如鸟之警而革也;其檐阿华采而轩翔,如翚之飞而矫其翼也。盖其堂之美如此。” (3)龙矶:指黄鹤矶。 (4)木经:书名,宋代著名木工预皓所撰。欧阳修《归田录》卷一:“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预皓所造也。塔成,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人怪而问之,皓曰:‘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其用心之精盖如此。国朝以来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预都料为法。有《木经》三卷行于世。”班、匠:公输班和匠石,皆古代巧匠。司马彪《赠山涛》:“班、匠不我顾,牙、旷不我录。” (5)铁笛句:指传说中吕洞宾吹铁笛过黄鹤楼的故事。 (6)盘云:盘旋云端。绿岑:指黄鹤山。 这首诗为隆庆五年作者致仕家居时作。诗中对重建后的黄鹤楼,极尽赞美之词。
岂谓看山地,能令结驷来。
人非中散卧,客是伟长才。
把袂淹萝薜,行觞藉草莱。
夜中占紫气,云拥豫章台。
弭节过严濑,褰帷问楚皋。
北风千骑发,南斗片鸿高。
抚字声先著,登临思独豪。
万年滕阁赋,行矣待抽毫。
马首寒云碣石开,远从青雀建章台。
霓裳自献千秋曲,露掌频分万寿杯。
把袂应徐天咫尺,抽毫枚马日徘徊。
山阴亦是旋舟地,雪夜能忘驻草莱。
暮拥轩车入帝州,晓排阊阖问龙楼。
西山紫气飘环佩,北极寒光照冕旒。
天际薇花聊独倚,日边藜火定谁酬。
荆高旧侣能相过,已拚华阳十日留。
徐子与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车骑辉煌列上游,几年方岳擅风流。
西山万树浮官阁,南浦千花入郡楼。
授简客知王勃在,据床人忆庾公留。
毋誇石匣丰城畔,振佩遥看接斗牛。
夏日过友人黄禹钧第仲氏元枢出示先大父滇游诗一帙李于鳞徐子与谢茂秦皇甫子循方君九叙施君峻诸名流遗墨咸在焉琅琊长公一篇盖其弱冠时作风骨已自铮铮吾邑章黄门适七言律亦整致不后诸君而今集似不载且章集中馀诗备出此下岂文字之传真有幸不幸耶然此篇大类李于鳞或一时同社稍为檃括也元枢力丐余追和余于诸君惟元美子与石交馀率未面而臭味风期不啻兰艾且黄君先大父夙与家大人同朝余虽晚未及把臂即一时文士麇契若斯趣尚固可概见因课一章并占缀数语卷末而蜀州散帙之感不能不怅惘于暮云斜照中矣
朱旗摇曳度丹梯,白笔辉煌下紫泥。
宇宙忽看铜柱外,山川遥问铁桥西。
猿声九驿催龙剑,象迹千崖送马蹄。
咫尺风流庭树在,缃缣吟眺夕阳低。
嘉隆振雅道,徐君实天纵。
翱翔五子间,烨如九霄凤。
维昔平原馆,如渑为余颂。
倏为岱岳游,能无山阳恸。
粤黎梁欧三子洎吾乡子与方伯皆余忘年交也都门一别梁徐相继下世仅黎欧存爰叙四子为存没之篇
黎公产岭表,宛若荆山璞。
沉湎偕步兵,滑稽类方朔。
一官寄长安,十载卧玄阁。
悠然太古民,相对忘寥廓。
① 蜀阻声教璟谕不从大兵入成都虏明氏母子归为升面缚第十四
升面缚,出成都。
母子哑哑啼路途。
父旻玉珍一目枯。
贪饕乱亡起雄图。
不久身殉留遗孤。
大明区寓至化敷。
屡使遣谕如追逋。
犷兵悍将骄相扶。
骄相扶,守瞿塘。
帝命颍国公东瓯王。
伐山通道开战场。
直捣阶文溃腹心,腹心溃,肝胆亡。
子舆榇大道旁。
升也肉袒仍牵羊。
侯以归义戒杀降。
高皇帝德洪虞唐。
唐高宋武如豺狼。
共 44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