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张璧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点点抱阳峰,顾恋如子母。
欲知无言妙,更问山中叟。
忆昔陪芳宴,春云生□堂。
从珍皆宅俊,赐醴出君王。
倚鼎调兰气,联裾傍日光。
金陵悬夕望,欲往限津梁。
户口岁增逾万万,天恩五世得同堂。
因教各省校保甲,遂接奏章报吉祥。
百九四家庆繁衍(前因庆得五代元孙随传询各省督抚将民间得元孙者查明咨报汇奏续据奉天直隶江苏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山东山西四川两广云贵河南浙江江西陜西甘肃各陆续咨报到百九十四家其中如直隶之张璧湖北之李进也贵州之孙月英广西之钟君宠得元孙自八人至四人不等尤徵繁衍为史册所未有),二旬三史逊蕃昌
抚兹极盛益忧盛,暇食惟殷敬不遑。
户口岂殊今古悬,瑞因版籍按民传。
黔黎滋盛宁非喜,衣食谋艰廑可怜
增以六家得二百,较之四代异天渊
立名诚岂乏闾巷,所以青云羡马迁。
⑴ 昨岁命彭元瑞曹文埴检阅四库全书自古见元孙者凡几据奏三代以上不可考秦汉至隋未有其人惟唐钱朗宋张焘元吴宗元明罗恢归璿文徵明等六人详见昨岁志事诗并识语
⑵ 户口滋盛实为从古未有之上瑞而米价诸物因之日贵此保泰之所以难也
⑶ 五代同堂者得百九十四家若再增六家则为二百矣
⑷ 前命查四库全书内自古见元孙者唐宋元明四朝才得钱朗等六家盖彼皆士籍是以记载得及若编户齐民岂能如今日之按籍而稽此马迁所以致羡于青云也然若兹得百九十四家想亦古所未有也
闻道田窦酒,变态不待醉。
何如释慧远,杖锡净土里。
东林白莲宗,结社匪多事。
草庐十年书,不嗟肉生髀。
山水涵清晖,虑淡名利止。
岭上忆古贤,一一若在此。
俯首对彭蠡,白浪拍远翠。
敢有破浪心,临风谱角征。
北望五老峰,一登损几屐。
五老疏世缘,谈笑顾八鄙。
汉阳岂自尊(汉阳峰海拔为庐山诸峰之最,故邑人以大汉阳峰名之。),东向禀元气。
可望不可及,摩天隐古秘。
幽幽一园西,嘉树诧形诡。
万木大世界,携筇不暇视。
胡秦陈先生,遗范足敬畏
我今披雾来,无鸡亦舞起。
自古崇庐山,至今情不弛。
我家在白门,我心在栗里。
此时秋未深,春脚已山底。
剩欲湖口去,力挽东逝水。
我寿若满百,已届五之四。
生涯如文章,喜得豹之尾。
⑴ 指享誉国内外之庐山植物园。
⑵ 胡先骕,秦仁昌、陈封怀三先生为国内植物学界前辈,庐山植物园之创建人也,今皆葬于园内,名三老墓云。
张学士阳峰 明 · 唐顺之
七言律诗
阳山秀色满南州,薜荔丛生楚客游。
三峡猿声偏入夜,千岩枫叶早知秋。
仙人结宅云烟近,太史藏书洞壑幽。
便欲焚鱼应未得,共言明主待谟谋。
阳峰 明 · 王立道
五言律诗
雄势标南郡,岐阳第一峰。
云中开锦绣,天际立芙蓉。
人物全荆盛,辞华百代宗。
莫牵松桂梦,密勿待从容。
阳峰一首 明 · 王立道
五言律诗
楚山奇胜处,共说绣林亭。
今古留天柱,东南发地灵。
沱江深映碧,巫峡远分青。
云气时时合,为霖遍四溟。
吾爱阳峰子,因之询阳峰
阳峰何面目,无乃阳峰同。
壁立几万仞,路盘几百重。
秀色入天青,峭削金芙蓉。
匪但爱秀色,阳德当正中。
中山时出云,沛雨瀰西东。
风云一相遇,变化不可穷。
神速在呼吸,调变希神功。
于东山往西山经湖中一首(丁亥二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孤帆将何之,苕苕适西山。
涛惊岸崩奔,浪叠岛回环。
阴崖杳青翠,阳峰匿朱殷。
舍舟薄曲汜,杖策叩幽关。
回顾望中流,风波何险艰。
萧条天地外,窈冥洲渚间。
山川变形色,日月若改颜。
微命虽如丝,倒景尚能攀。
孔父居东夷,太伯窜荆蛮。
方怀耦仙圣,岂惧罹神奸。
兹区既灵旷,愉悦胜忧患。
嗟彼卧佛疲,欣此倦鸟还。
丹心照炯介,元鬓孰为斑。
登黄鹤楼① 明 · 陈洪谟
七言律诗
笑领西风上鹤楼②,满前光景坐中收③。
山连故郢形还胜,水绕寒城势欲浮④。
才薄自今葭倚玉⑤,情深何止酒如油⑥。
凭阑不尽临观兴,渺渺烟波有钓舟⑦。
按:【校注】 (1)《石仓历代诗选》卷四七五《明诗次集》卷一〇九选录陈洪谟七言古诗《黄鹤楼次西涯阁老韵简中丞秦公》。西涯阁老,即李东阳;中丞秦公,即秦金。东阳诗《寄题黄鹤楼简秦开府》,秦金诗《次李西涯阁老韵见寄》,《黄鹤楼集》均收录在卷,毛伯温、聂贤、谢廷柱、陈金、张璧等人所次东阳及秦金韵,亦同时收录在卷,唯遗洪谟之诗,今录于兹:“细雨江城秋澹泊,一樽何处堪携鹤。选胜重来近十年,虚楼视昔还恢廓。两山矗立谁疏凿,万壑惊趋犹脉络。壮势平吞白帝城,寒光远带湘妃阁。雕甍绣闼俯苍峰,水波摇曳芙蓉宫。儿家弦管廛居密,千里舟航贡道通。铁笛声孤时对月,蒲帆影乱晚随风。迎门花鼓来仙客,入画青蓑羡钓翁。把袂同游皆国彦,锦席高张叨我半。凭栏触景各抽豪,摛词谁复过王翰。楣间高扁少师章,海若天吴骇吾见。中丞更续郢中歌,玉斝琼杯照人面。况说绥怀动隐忧,民情吏治精而练。二公声望将无同,屹屹斯楼并霄汉。”同卷又选录其《黄鹤楼次韵》七言律诗一首,《黄鹤楼集》亦未收录,并录于后:“几年不到层楼上,此日重修喜落成。细雨城中车马迹,夕阳江上棹歌声。晴川芳草诗应好,玉笛梅花兴独清。一目乾坤万余里,开筵宁厌酒重行。” (2)领:领受。 (3)满前光景:谓景物满前。光景,风光景物。 (4)故郢、寒城:同指武昌故城,即夏口城。三国吴置郢州,治江夏,孙权依黄鹤山筑城,名夏口。故云。王维《汉江临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葭倚玉:《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意为两人相比,美丑不相称。此以葭喻微贱,作者自喻,以玉树喻友人。 (6)酒如油:谓酒浓,喻情之浓。 (7)渺渺句:杜甫《秋日题郑监湖亭》:“磨灭余篇翰,平生一钓舟。” “渺渺”云云,犹“入画青蓑羡钓翁”之意,表达了作者欣然自乐的情趣。观“才薄”二句,知本诗乃与友人同登黄鹤楼而作。
共 34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