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焦先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游焦山作歌三叠旧作韵(乾隆庚子) 清 · 弘历
既是名山那无屋,譬人盎背必有腹。
头陀应弟焦先兄,如气相求相应声。
东西双峰秀拔水,在此曰此彼曰彼。
其实一脉地根连,何有于行暨夫止。
知之而复云来游,斯则邻非弗邻是。
春和日丽正良辰,山僧速客意甚勤。
轻舆减从试揽胜,不教缇骑填纭纭。
罗汉岩傍得入路,瘗鹤崖畔寻遗文。
栈道步步入丛云,青玉岛俯江波氲。
由东而南渐夷旷,僧庵民舍相区分。
周览原未消半日,回舟两岸景吐吞。
江天一色远莫辨,断续钟声时尚闻。
焦先空爇马昭庵,朱泚全添卢杞蓝。
崔允下风输柳璨,刘歆上策笑周堪。
宜中宋瑞眉高下,黄皓姜维意北南。
张角巳消曹节恨,夏姬难饱孔宁馋。
渝州嘉陵江边题所居斋壁 现当代 · 潘受
七言律诗
大声鼻息撼江潭,谁记焦先卧草庵。
白以此心盟远水,青分吾鬓染奇岚。
安排且入寥天一,独酌真成对月三。
颇笑茧丝殊未了,忍将身世作春蚕。
逸人赋 中唐 · 吴筠
粤真隐先生者。
体旷容寂。
神清气冲。
迥出尘表。
深观化宗。
偃太和之室。
咏元古之风。
收人之所不宝。
弃人之所必崇。
以道德为林圃。
永逍遥于其中。
有玩世公子。
思发其蒙。
乃诣先生之所舍。
询出处之异同。
于是稽首跪而称曰。
仆闻士之生也。
备百行。
荣九德。
静为物轨。
动为人则。
可见故不隐。
可言故无默。
使上叶唐虞之化。
下安仁寿之域。
既两仪交泰。
九有不携。
然后分人之土。
执人之圭。
故伊尹负鼎而去有莘。
太公释钓而出磻溪。
朝沦洿泥。
夕升丹梯。
若乔木之集鹓凤。
清流之跃凫鹥。
何必矫抗斯慕。
中和见暌。
蹑迹巢许。
追踪夷齐。
膏屯于骨月。
和剿于氓黎。
捐坦荡之修衢。
履幽废之荒蹊。
漱寒泉之泠泠。
藉青草之萋萋。
悲林风之夕振。
厌山鸟之晨啼。
始支离而馁息。
终挛卷而寒栖。
信行藏之足验。
唯名实之可稽。
愿一闻其至言。
俾向方而不迷也。
先生宇合寥天。
心凝帝先。
泯祸福之境。
杜枢机之权。
将有言而中止。
不得已而应焉。
曰夫洪荒之际。
物靡艰阻。
上如崇邱。
下若平楚。
高卑定位。
各畅其所。
贤愚同条。
智诈罔举。
孰为出。
孰为处。
孰为默。
孰为语。
迨乎时迁朴散。
质变淳讹。
升沈异躅。
明暗殊科。
刚柔相轧。
曲直相摩。
或贪饵以吞钩。
或横飞以触罗。
惟皇王之悯俗。
爰拯溺于洪波。
乃自揖。
让。
迄今于干戈。
虽政教之异宜。
诚法令之滋多。
欲遏乱以求理。
譬招风而静柯。
遂饰礼以邀敬。
修乐以导和。
虽圣哲之区区。
卒倾颓而奈何。
于是上有淫君。
下彰忠臣。
龙逢之列。
苌宏之伦。
苟徇义以成名。
竟违天而杀身。
祗足以增恶声于暗主。
竭惠泽于生民。
故全德之士。
韬精保真。
悟历数之在运。
知存亡之匪人。
将扶危而翼颠。
犹一发之擢千钧。
块壤之壅长津。
所以守嘉遁之元吉。
从少微之隐沦。
于是洪崖广成肇其端。
子州善卷绪其后。
汾水见傲帝之宾。
颍阳闻洗耳之叟。
以鸿名为糟粕。
以大宝为尘垢。
情蠲于取舍。
意适于林薮。
不刳心而无欲。
非吐纳以永寿。
眄江河为畎浍。
谓嵩岱为培塿。
故天子不可得而臣。
诸侯安可得而友。
岂作者之维艰。
诚历世之可久。
莫不道贯通于古今。
迹无系于奇偶。
镇末代之伪薄。
使向风而归厚。
若乃子高之规夏禹。
臧叟之诲周文。
仲连之却秦师。
干木之藩魏君。
弦高俛仰以成绩。
四皓从容以立勋。
初混世以表用。
竟超然而绝偫。
既抗志于青霞。
聿栖身于白云。
兹乃无封滞于万物。
时抚俗以解纷者矣。
若乃顾推让有泰山之重。
视富贵若鸿毛之轻。
则孤竹之子。
王季之兄。
甘食薇于首阳之下。
悦采药于勾吴之坰。
柱史归周而道阐。
关尹去职而真成。
晨门藏名于抱关。
沮溺避世而耦耕。
汉阴抱瓮以忘机。
渔父乘流而濯缨。
于陵灌园以逃相。
莱氏负戴以辞卿。
南华漆园以寓迹。
列子郑圃以消声。
楚狂隐晦。
蜀严湛冥。
丞相推堂于盖公。
廷尉结袜于王生。
故文景尊黄老之术。
国既富而刑清。
季主卜筮以训俗。
文通讼田以污名。
颜阖凿坏以避聘。
伯休潜遁以脱荣。
庞公课妻以耘锄。
严光拂衣于帝庭。
启期三乐以达意。
梁鸿五噫以抒情。
尚子平之持操。
毕婚娶以长往。
许叔元之守节。
遗伉俪以遐征。
听苏门之咏啸。
若鸾凤之和鸣。
见夏统之长歌。
欻云飞而雪零。
至于焦先瞿硎。
郭文董京。
天机符于太素。
渊默会于真精。
寂尔无闷。
则子真仲蔚。
确乎不拔。
有台佟管宁。
或琴书以自娱。
或澹漠以无营。
此则同人者体貌。
异人者神明。
抱不易之纯粹。
含自然之孤贞。
道取怡于閒放。
业故无于屯平。
晓物理之尚简。
知天道之恶盈。
彼鸿飞寥廓。
奚弋者之能萦。
故宠章焉得而见累。
悔吝何由而相倾哉。
尔其阴德密庸。
元功潜著。
不戚其所毁。
不欣其所誉。
为无为以成性。
事无事以澹虑。
洞希夷之可察。
涉恍惚而斯据。
托松涓以结友。
忽驾景而飞去。
兹乃隐道。
其谁能测无何乡之处乎。
是以朝廷之士。
一入而不出。
山林之客。
宜往而勿还。
若沽名于白贲。
衒迹于青山。
觊蒲轮于谷口。
希束帛于云关。
非岩泉之养正。
实丘壑之藏奸。
繄末世之鄙薄。
曷清流之可攀。
或因兹以幸达。
讵不蕴终身之厚颜矣。
夫徼福之萌祸胎。
祈昌之结衰根。
故不韦之识奇货。
献孕妻以密言。
吕公之辨龙颜。
谋纳女以永尊。
计克从而事捷。
排天路以腾翻。
遽变生而殃搆。
招衅罚以钟门。
霍氏之翼三后。
谓伊周之复存。
何赫奕于当时。
亟殄歼其子孙。
鉴兴亡之体势。
实异代而同源。
已覆败于前车。
又倾摧于后辕。
秦肆坑儒之毒。
汉流党锢之冤。
众君子欲修名显著。
乃贻戚于茔魂。
仰在居之悠迥。
谁克叩于帝阍。
固知祥风依于蓬荜。
沴气袭于华轩。
吾方将反汗漫。
师元元。
黜生死。
同乾坤。
当愈幽忧之疾。
所以秉斯道而弥敦也。
先生之言既毕。
公子拜首而谢曰。
小子久耽浅近之常议。
幸沐精微之奥论。
可谓涤除遗滓。
披拂重昏。
愿澡雪其形神。
以游夫子之末藩而已矣。
焦先但作蜗牛庐,真与蜗牛壳相似。
当时虽省营筑劳,把茅盖头已多事。
珏溪樵客意高远,几欲巢居如上古。
茂林深处即幽居,树作檐楹根作础。
经始全资木居士,竹夫人来共胥宇。
删繁聊藉刈禾镰,补罅不须修月斧。
山中熊馆作比邻,梦里蚁城真别墅。
葱帐不容逋客归,药房闲咏骚人语。
月钩斜挂褰云箔,霞绮高长当朱户。
瑶砌无尘透晓霜,珠帘隔雾连天雨。
洞门虽开亦非开,当空凿出高崔嵬。
凭虚公子见之喜,便约亡是公同来。
更容明月作不速,宾主谈辩声如雷。
画空题诗记真赏(自注:记云画空题诗于其上也。),要与幽人作榜样。
是中无欠亦无馀,一任傍人说半藏。
莫言基址真牢固,夜半负之人莫悟。
玉川胆怯不须论,觑著地皮捲不去。
须防毗耶无垢师,擎向手中便进步。
要当石头具道眼,本自无来今不住。
饶他百倍有神通,到此一筹无用处。
自怜诗骨渐疏顽,瘴海春寒卧掩关。
剩有遥情悲故国,了无清福看名山。
六朝王气江头寐,北塞军书夜半颁。
倘使焦先今尚在,应抛热泪哭民艰。
深深郑真谷,小小焦先庐。
借问贮何物,满床皆隐书
⑴ 原作光,据四库本改
⑵ 以上《丹渊集》卷三,原编《东谷诗》
焦山腴秀压金山,江娥江上堆云鬟。
寺里有山山有寺,一台二妙谁能删。
中流容与云霞现,船头俯仰江山面。
及停江时不见山,寺门缭绕青山甸。
入寺寻幽众妙多,楼台倒影江心波。
鱼龙跃浪吞青壁,赑屃凌霄挂碧萝。
偶过枯木堂,忽见名士迹(作者注:「王文治、曾燠等。」)
四面新诗碑,一庭古法石。
山中最古是焦先,瓜庐虽渺有云烟。
登峰寻得三诏洞,访胜漫结六朝缘。
瘗鹤铭,鼋獭窟(作者注:「江中小岛。」),出水入水旋浮没。
亭前鹤魄不可招,江上鼍风飘忽忽。
⑴ 编者按:「寺门」,《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事车」。
⑵ 编者按:「访」,《洪弃生先生全集》误作「坊」。
挥毫元日寄焦先,不信人间吏即仙。
百里花封无案牍,一枝彩笔有云烟。
家传风度追前哲,诗觉工夫胜昔年。
满纸龙蛇飞欲动,判词争怪乞张颠。
端坐能穷万物妍,江波日日看洄旋。
信知丈室维摩诘,得傍瓜庐焦孝然
贤守早亡唯远客,山僧深闭自安眠。
枇杷千树真过我,来值繁霜十月天
⑴ 先生许为晚翠轩作记,言焦山多枇杷树,当以轩属我。
共 10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