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屠隆

相关人物:共 35 位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七
鹤龄,字羽脩,号奇山,秀水人,万历间太学生善书画著有奇云山堂集屠隆称其诗简澹玄散有天际真人想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八
字骏伯。
先世以开国勋袭宁波指挥。
骏伯少有才,善诗古文词,工书法。
为诸生,数试于乡不第,始袭世职督漕,迁扬州都司,以忤时宰罢归。
骏伯尝作南北两都赋,屠长卿先生序之。
又作中都、越都、阖庐城赋及他赋四卷,七起、七放二卷,演连珠数十首。
自撰无名公传,高自誇许。
人以其豪可方汤公让,要亦勋门中一异才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0—1579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国望,号竹墟。嘉靖二年进士。累迁至川湖总督。曾镇压龙河仔起事。后改授南京兵部侍郎,巡抚应天,提督军务。与倭寇战,失利,被黜为民。罢归后,与里中故人纵饮为诗,诗虽不工而时有神来之笔。
甬上耆旧诗·卷八
公字国望生时适从大父襄惠公以泰山摩厓碑遗其家因名曰大山为儿即绝异襄惠公常摩其顶曰儿他日复大吾门稍长美风仪好魁磊之节倜傥自喜中进士出知合州为治尚宽持大体喜与士大夫父老常言民所疾苦以故一州事无不闻有巫以其术为奸扰州民公以计取之掠数百不中公悔曰吾适以智获彼故彼能禦我次日公盛威严系巫至正色叱之有书从巫腋坠出立杖杀之历刑部郎出知吉安府乡荐绅尚书王公在朝诸公子稍横里中公取其苍头助虐者治之诸公子因折节称儒生王公尝谓人曰使我诸子得比于人数不覆吾宗俱屠使君教也世两贤之迁按察副使备兵徐州值流贼大发掠州县千里为墟公身督兵与战贼败走历迁副都御史抚湖广酉阳蛮界思州自新建王公荡平后稍窜伏不出至是苗民吴黑辈更拥众破城郭数杀官军远近戒严公出奇兵设伏左右翼尽歼之楚中平人谓功不在新建下迁工部右侍郎冉抚湖广奉诏修太岳太和宫成玺书慰劳讨斩妖贼马三儿晋兵部右侍郎总督湖广川贵军苗首乱者龙氏潭氏啸结共扰楚公以计间之使相攻各灭其族因以大兵乘之苗悉平时公在楚久宣力行间朝议方召公为兵部右侍郎而严相子世蕃数有觊于公人或讽公少赂入即得内召公曰吾老矣复铅粉为容无乃违三十年素耶卒不为通世蕃大衔之欲置公死会倭贼大举入犯所过积尸骨如山乃降授公巡抚应天公适病奋曰国家不幸有事臣不爱死甫至官而援剿参将许国与倭战大败世蕃遂嗾言官并劾公系问上知公旧劳赦其罪公归里门翛然为布衣耕东海田凡二十馀年朝廷既复公官致仕当事荐公可大用竟不复出卒年八十公初登泰山遇异人青羊桥遂若有得及垂殁自赞曰断念断意混天合气外缘荡涤内景密閟寂照煌煌无隙可觑天地勿违鬼神尽避人谓公既得道矣长卿先生序公集曰公少天才豪逸自命作者既起家为大吏经营天下三十馀年卒为世蕃所中幸脱虎吻归田后与里中故人纵饮酒酣以往时援笔为曼歌了不求工而往往神来是为雄豪大人之章固非隅曲词人所呕心枮影而得之者也可谓善言公诗矣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国望,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累官兵部左侍郎巡抚应天有集
维基
屠大山(1500年5月28日—1579年2月26日),字国望,号竹墟,甬上屠氏第九世,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嘉靖二年(1523年)中进士,初授四川合州知州,进湖广川贵总督,参与平定龙许保之乱。嘉靖三十三年三月,改任兵部右侍郎兼督察院右佥都御史兼巡抚督粮。后因对倭寇作战失利而下狱,革职为民。归乡与被解职的范钦、张时彻并称“东海三司马”。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武陵人,字君善,一字君御。万历八年进士。授徽州府推官,官至南京太常卿。晚与袁宏道相善。有《九芝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君御,武陵人。万历庚辰进士,除徽州推官历官南太常卿有九芝集
维基
龙膺(1560年—1622年),字君善,又字君御,湖广常德府武陵县人,军籍。
万历四年(1576年)湖广乡试第六十八名举人,万历八年(1580年)庚辰科进士。
初授徽州推官,与汪道昆、屠纬真、李本宁、俞羡长诸名流,结白榆社,迁礼部祠祭司主事,后谪西宁同知,累迁户部郎中。
三十四年八月升陕西按察司佥事,备兵甘州,三十五年丁母忧归,三十八年七月复除陕西屯田佥事,升副使,转为甘肃参政,调山西右参政,四十五年九月升左参政,天启元年(1621年)六月升南京太常寺卿。
龙膺是著名戏剧家,作有《金门记》和《蓝桥记》。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十三
籥,字懋谷,琦五子。
读书好客,与文士屠长卿、沈嘉则诸人友善。
金华吴孺子、吴下王伯稠、同邑姚士磷,恒主其家。
饮酒赋诗,有《击辕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字悦支,号庾山。初度于海盐慈会寺,后隐灵祐道林庵。工诗。有《幻华集》。
槜李诗系·卷三十二
斯学,字悦支,号庾山,海盐慈会寺僧。
好行脚,南陟台雁,北至岱岳。
与嘉则少君纬真百谷诸公游,筑庵于灵祐。
有《幻华集》。
姚叔祥称其肆力三唐,句高前哲。
嘉则赠诗曰:“古寺云林深复深,秦山秦水足高吟。
行人问是何僧住,彷佛当年支道林。”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悦友,海盐慈会寺僧。后隐灵佑道林庵,有《幻华集》。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三
字子年,宾父先生子也。
性高迈,少负才气,常睥睨一世,与宾父先生风格微不同。
既传家学,年十二即工诗,喜读李供奉集。
年十九,为诸生,屠长卿先生一见大奇之,赠以神钩篇。
年二十,更嗜杜陵,常坐一小閤中,手焚香拂席,然后开卷。
读罢,必肃容长揖而起,自言:吾二十以后,大都毛窍经络俱为少陵所渐渍,能得其意中之神,象外之景。
若如近家徒窃古人面目,则又生平所深耻而不肯为者也。
复慕潼关、青坂,书法不隐,每有所感发,一寓于诗。
尝以事忤某荐绅,适先生作登东津城楼诗,语有所刺,某公因录其诗示当事者,遂坐危法中。
先生削籍,乃杜门益自放,命老苍头月酿清酤三石,斋前碧梧一树,干可五十尺,下置苔石数片。
晨起扫石洗,盏辄饮。
款扉者非车马客,即延入与共饮,饮取开颜,不及倾壶,亦不问庖治意至,辄索纸为诗。
诗成,对客放歌,时拔剑起舞,客俱为逡巡避席,先生不顾也。
初,屠长卿常语人曰:子年意高忤物、恐终以笔舌取祸。
至是,长卿自客归,为扼腕。
适沈尚宝云将亦乘传归里,两人因共作竭楮书,力请于有司白其冤,竟得复诸生。
是岁试于乡,主者复谓其文太奇,抑置乙榜。
愈拂郁纵酒,卒于家。
先生为丰考功甥。
生时考功殁已数年,家所藏遗迹甚多,遂造其妙,购六朝宋元名笔十馀卷,模本残帖数十卷,宝爱过于头目。
与李观察公论书法一篇,为世所传。
画山水笔意疏挺,亦有石田遗意。
先生风仪似叶郑朗,慷慨谈天下事,有古烈士风。
自年十二,称诗撰古文词三十年,遗草散佚,后人无为收录者。
其所存诗文一卷,起庚子讫甲辰五年所作曰《庚甲草》,先生自为序。
然则先生终其身廑五年得为词人耳。
先生于先大父称少弟,执礼甚恭,往来尺牍,尚存数十。
读书太白楼,醉后大书陶公饮酒诗赠先公。
笔力奇放,俱藏于家。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二十九
字象可,世家三茅。
象可自田间起,年十七为诸生。
时栎社长嘉则先生,郡中名荐绅,余君房、屠长卿、沈箕仲诸公尚无恙,象可遍造其门,归益精治经史学,驰骋古今,习国家典故,旁及裨官、星纬二氏家言,无不蒐猎。
数试有司,不利,客于京师,当事欲论荐其才,竟谢归。
象可性廉介,自持初学,为诗不肯摹唐人音格,见当世所称前七子、后七子辄唾之。
喜在佳山水间,每所过酒家梵舍,常作诗题壁,不署姓名。
时周贞靖先生方为孝廉,偶过某寺中,见壁上句,一读惊喜起拜,因日诵其诗,初不知所作何人也。
后周先生中进士,出官岭外,闻象可名,因延与同往。
两人舟行,相论诗甚驩。
一日,象可出所携《借竹楼集》,周先生发卷,见有题某寺壁诗,即旧所诵句也,更大惊喜,重起拜。
由是两人恨相见晚,其论诗益驩。
凡所唱酬,有一语稍近世人,辄动色相告,务力去之,至于三濯髓方已。
周先生方刻象可诗粤中,谓我费民间数片木,传孙先生诗,亦不损廉会。
以事忤势家,解官,遂不果。
象可归,卒于家,年八十馀。
闻所著借竹楼集甚多不得见,唯得其清海吟二本,为周先生所点定。
余录其不甚拗僻者,得二十首。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初名玉衡,字仲椒,长卿先生次子也。
为近体诗,秀色欲掩其父。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字西升,长卿先生子也。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