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季本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谋国有劳新史在,挂车无第旧乡遥。
睢阳图记光耆彦季本、陶、清抄本作旧),华下风烟遂寂寥。
紫气尚劳关吏思,甘棠犹播陜民谣。
莲花峰下仙人掌,高出云端若奉招。
飨帝精禋举,严亲广孝纯。
祢宫增懿典季本、陶、清抄本作谥惠),皇册荐威神。
宝殿斋居肃,琳房献礼陈。
慨瞻清庙几,穆奠紫坛茵。
备乐嘉安曲,鸿仪显相臣。
玉从丹禁出(自注:礼神之玉,出自禁中。),路俨绣旂新(自注:新造玉辂,今方御之。)
瑞霭蒙天仗,祥风入帝宸。
欢呼九州会,庆泽万方均。
有幸逢华旦,无谟翼至仁。
但祈陪百礼,景扈越千春。
泥溪驿(1054年10月) 北宋 · 张方平
七言绝句
嘉陵江到水菰园,水势东回入阆(原作浪,据季本、陶、清抄本改)川。
前过剑门山路稳,免寻阁道上云巅。
送内阁蔡公归阙(1031年) 北宋 · 张方平
五言排律
丰宫周旧宅,梁国汉东关。
尹正司留钥,贤公出近班。
教条推爱利,滋蔓悉除删。
狭野耕桑急,终年狱市閒。
燕申铃阁静,荣养彩衣斑。
治迹经纶外,阴功造化间。
士林归北海,人望在东山。
一节遄趋召,西辕不可攀。
前旌霜树晓,候骑古河湾。
和气均生物,淳风复海寰。
具瞻知可副季本、清抄本作具民瞻盖久),盛德致无艰。
他日开炉冶,馀功为铸颜。
讲事时农隙,斿车引狩畋。
旌门开霁野,帐殿拂霜天。
星斗随华盖,风云逐宝鞭。
翼开花浪急,围合锦城圆。
射狡无遗镞,从奔必应弦。
迹人轻过电,骑队速回漩。
鸷翮纷争击,材卢亦竞先。
亟来馀逸足,径下不虚拳。
勇气凌金鼓,欢声杂筦弦。
抗緌分逆顺,植表阅周旋。
汤德逾三面,尧心岂两豜。
颁禽均近列,赐帛及高年。
坐幄陈慈宴,停舆劳力田。
鸣铙回䌽仗,斜日下濛泉。
宁校虞旗获,聊供庙俎鲜。
简稽严卒乘,典制寓蹄筌。
甫草深怀古,磻溪念得贤。
威灵增震耀,夷虏慑腥膻(原作徒旅静喧阗,据陶本、季本、清抄本改)
羽猎尝箴汉,车攻昔美宣。
词臣兹纪咏,抑未愧前篇。
少年心骨壮,功名期力殉。
文邀马卿评,剑谒猿公问。
御良骥足逸,胡为车三偾。
浮沈道所尚(原作向,据季本、陶、清抄本改),穷达天之分。
迹从逍遥游,心与洪濛论。
姑佩湛卢归,休复较铦钝。
有叟羁穷垂白头,潜神密理同天游。
朝歌鼓刀既屠纣,渭滨垂钩来钓周。
晚遭西伯与同载,首封东海荒营丘。
洋洋大风仅千祀,当年固乃屠钓俦。
世变后有薛公文,馆中多坐倜傥人。
鲁连节重轻丘山,冯驩气高微风云。
丈夫志义季本作气)绝流俗,岂与层层雏鼠群。
楚汉兴亡事已微,后世倾夺奚足讥。
龙韬豹略苦迂阔,使公复生将安归。
仙人仙在沧海湄,双毫出耳绿丝垂。
瑶池西赴白云宴,丹山远借青鸾骑。
香云红淡春光染,天风吹旌霞飐飐季本作日)
晓过扶桑水一泓,下视中州尘九点。
蟠桃初熟甘露瓜,对持斗柄泛流霞。
妄向秋空举金掌,茂陵衰草令人嗟。
后湖(813年) 中唐 · 元稹
荆有泥泞水,在荆之邑郛
郛前水在后,谓之为后湖。
环湖十馀里,岁积潢与污。
臭腐鱼鳖死,不植菰与蒲。
郑公理三载(严司空绶),其理用喣愉。
岁稔民四至,隘廛亦隘衢。
公乃署其地,为民先矢谟
人人傥自为,我亦不庀徒
下里得闻之(里:蜀本、杨本、董本、马本、类苑、胡本、季本作“俚”,似是。),各各相俞俞
提携翁及孙,捧戴妇与姑
壮者负砾石,老亦捽茅刍。
斤磨片片雪,椎隐连连珠
朝餐布庭落,夜宿完户枢
邻里近相告,亲戚远相呼。
鬻者自为鬻,酤者自为酤
鸡犬丰中市,人民岐下都
百年废滞所,一旦奥浩区
我实司水土,得为官事无。
人言贱事贵,贵直不贵谀。
此实公所小,安用歌裤襦(歌裤襦:见本卷《茅舍》注。)
答云潭及广,以至鄂与吴
万里尽泽国,居人皆垫濡
富者不容盖,贫者不庇躯。
得不歌此事,以我为楷模。
⑴ 荆:蜀本、卢本作“问”,卢校“问,疑是闻”,似是。泥:蜀本、卢本作“涽”。
⑵ 邑郛:犹城郭。郛,外城。《说文·邑部》:“郛,郭也。”
⑶ “公乃”二句:谓严绶把办公地点搬到后湖施工现场,为百姓先行谋划。矢谟:施布计画。
⑷ 傥:原作“谠”,据蜀本、杨本、董本、全诗改。
⑸ 庀徒:雇用工匠、役夫。参前篇《茅舍》注。
⑹ 俞俞:和乐愉悦貌。俞,通愉。《庄子·天道》:“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成玄英疏:“俞俞,从容和乐之貌也。”
⑺ 姑:婆婆。宋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五:“妇谓夫之父曰舅,夫之母曰姑。”
⑻ 斤:古代斫木之工具,与斧似,但形小而刃横。《说文·斤部》:“斤,斫木也。”段玉裁注:“凡用砍物者皆曰斧,砍木之斧,则谓之斤。”徐灏笺:“斧斤同物,斤小于斧。”王筠句读:“斤之刃横,斧之刃纵,其用与钁相似,不与刀锯相似。”
⑼ 椎:捶击之器具。椎,通槌。《集韵·脂韵》:“椎,通作槌。”隐:筑。《集韵·焮韵》:“隐,筑也。”
⑽ 鬻:卖。《玉篇· 部》:“鬻,鬻卖也。”此泛指买卖。
⑾ 酤:卖酒。《说文·酉部》:“酤,卖酒也。”此泛指买卖。
⑿ 丰:周国都名,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孔颖达疏:“丰……文王旧都也。”市:交易。《尔雅·释言》:“贸、贾,市也。”邢炳疏:“谓市,买卖物也。”
⒀ 岐: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境,周代曾建都于此。岐与上文丰皆借指江陵。都:汇聚,聚集。《尔雅·释诂三》:“都,聚也。”
⒁ 奥浩:大片可定居之地。奥通墺,可定居之所。《汉书·地理志上》:“九州逌同,四奥既宅。”颜师古注:“奥,读曰墺,谓土之可居也。”
⒂ “我实”句:《唐六典》卷三○:“士曹、司士参军掌津梁、舟车、舍宅、百工众艺之事。”
⒃ 潭及广:潭州与广州,均在江陵之南,此泛指江陵以南地区。
⒄ 鄂与吴:鄂州与苏州,均在江陵之东,此泛指江陵以东地区。
⒅ 盖:本指盖屋之茅苫,此借指房屋。
忆在开元观,食柏练玉颜
疏慵日高卧,自谓轻人寰。
李生隔墙住,隔墙如隔山。
怪我久不识,先来问骄顽
十过乃一往,遂成相往还。
以我文章卷,文章甚斑斓。
因言辛庾辈,亦愿访羸孱
既回数子顾,展转相连攀。
驱令选科目,若在阓与阛
学随尘土坠,漫数公卿关
唯恐坏情性,安能惧谤讪。
还招辛庾李,静处杯巡环
进取果由命,不由趋险艰。
穿杨二三子,弓矢次第弯。
推我亦上道,再联朝士班。
二月除御史,三月使巴蛮。
蛮民(竹感切)诉,齧指明痛瘝
怜蛮不解语,为发昏帅奸
归来五六月,旱色天地殷
分司别兄弟,各各泪潸潸
哀哉剧部职,唯数赃罪锾
死款依稀取,斗辞方便删(斗辞:辩讼之辞。)
道心常自愧,柔发难久黫
折支望车乘,支痛谁置患。
奇哉乳臭儿,绯紫绷被间
渐大官渐贵,渐富心渐悭。
闹装辔头𧤾,静拭腰带斑。
鹞子绣线𩏪,狗儿金油(去声)
香汤洗骢马(21)翠篾笼白鹇(22)
月请公主封(23),冰受天子颁(24)
开筵试歌舞,别宅宠妖娴。
坐卧摩(一作锦)(绵:纪事、季本一作“锦”。卢校“疑锦”,似是。),捧拥綟丝鬟(25)
旦夕不相离,比翼若飞𪈿。
而我亦何苦,三十身已鳏(26)
愁吟心骨颤,寒卧支体𤸷(27)
居处虽幽静,尤悔少愉懒(28)
不如周道士,鹤岭临钟湾(29)
绕院松瑟瑟,通畦水潺潺。
阳坡自寻蕨(30),村沼看沤菅(31)
穷通两未遂,营营真老闲。
⑴ 食柏:传说服食柏树叶与果实,可以延年或成仙。旧题汉刘向《列仙传·赤须子》(卷下):“赤须子……好食松实、天门冬、石脂,齿落更生”
⑵ 辛、庾:辛指辛丘度,行大。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自注:“辛大丘度,性迂嗜酒”;庾指庾敬休,字顺之,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与元稹有姻懿关系。参拙著《元稹年谱新编》贞元十年谱文。
⑶ 访:原作“放”,据蜀本、卢本及何焯校改。羸孱:瘦弱之人,此为元稹自称之谦辞。
⑷ 科目:指唐代分科选拔官吏之名目。清顾炎武《日知录·科目》:“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有明法,有明字,有明算,有一史,有三史,有开元礼,有道举,有童子;而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此岁举之常选也。其天子自诏曰制举……见于史者凡五十馀科,故谓之科目。”
⑸ 阓与阛:阓,市之门;阛,绕市之墙。《广雅·释宫》:“阛,道也。”王念孙疏證:“案,阛为市垣,阓为市门,而市道即在垣及闸之内,故亦得阛阓之名。”此泛指喧闹之市区。
⑹ 公卿关:唐代科举,举子往往需求助于当权者,使为之称扬,如过道关口,故云。
⑺ 穿杨:形容箭术高明。《史记·周本纪》:“楚有养由基者,善射者也。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而百中之。左右观者数千人,皆曰善射。”此喻指科举及第。
⑻ 詀諵:低声碎语貌。
⑼ 齧指:咬指头,形容极为痛心。痛瘝:疾苦,病痛。
⑽ 昏帅:指剑南东川节度使严砺。严砺曾擅没管内将士、官吏、百姓及前资寄住等庄、宅、奴婢及两税外加徵钱米等。
⑾ 殷:赤黑色。《左传·成公二年》:“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杜预注:“殷,音近烟,今人谓赤黑色为殷色。”
⑿ 分司:唐制,中央官吏在东都任职,称分司。
⒀ 锾:古代重量单位,一说为六两,一说为十铢二十五分之十三,一说为六两大半两。
⒁ 道心:即菩提心。菩提乃梵文之音译,意译为“觉”“智”等,指对佛教根本精义之觉悟,旧译借用《老》、《庄》术语,称之为“道”。
⒂ 黫:黑色。《史记·天官书》:“黫然黑色甚明。”
⒃ 折支:弯腰。支,同“肢”。《正字通·支部》:“支,与肢通,人四体也。”
⒄ “绯紫”句:指因门荫而得高官。绯紫,红色与紫色之官服。唐制,散官五品以上服绯,三品以上服紫。此泛指高官所穿之官服。绷被:襁褓。绷,同“绷”,包裹婴儿之小被。
⒅ 闹装:明王骥德《古本西厢记》:“盖闹装犹杂装之谓。”辔头:马龙头。𧤾:同“觼”,系辔之有舌环。《说文·角部》:“觼,环之有舌者。”桂馥义證:“觼,系辔之环也。”
⒆ 𩏪:鹞子身上用丝线织成之饰物。
⒇ 镮:泛指圆圈形物体,亦作“环”。
(21) 骢马:青白色错杂之名马,古代御史之所乘。《后汉书·桓典传》:“【典】辟司徒袁隗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骢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骢马御史。’”
(22) 白鹇:鸟名,又称银雉,雄鸟之冠及下体纯蓝黑色,上体及两翼白色,故名。萧颖士《白鹇赋序》:“白鹇,羽族之幽奇,素质黑章,爪觜纯丹,体备冠距,颇类夫鸡翟,神貌清闲。”
(23) (一作俸)。(“月”句:《唐六典·公主邑司》:“公主邑司官各掌主家财货出入、田园徵俸之事。”请:告诉。《尔雅·释诂上》:“请,告也。”封:卢本、杨本、全诗一作“俸”)
(24) “冰受”句:古代帝王夏天赏赐贵重宠臣冰块,以示恩宠。《大戴礼记·夏小正》:“颁冰:颁冰也者,分冰以授大夫也。”
(25) 綟丝鬟:黄黑色发髻,此借指年轻女性仆人。綟,用荩草染成之颜色,黑黄而近绿。《急就篇》卷二:“缥綟绿纨,皂紫石延。”颜师古注:“綟,苍艾色。东海有草,其名曰䓞,以染此色,因名綟云。”
(26) 鳏:男子无妻。《释名·释亲属》:“无妻曰鳏。鳏,昆也。昆,明也。愁悒不寐,目恒鳏鳏然也,故其字从鱼,鱼目恒不闭者也。”
(27) 五闲切,又渠云切,痹也。《素问·五常政大论》:“皮𤸷肉苛,筋脉不利。”张隐庵集注引张介宾曰:“𤸷痹而重也。”
(28) 愉懒:懈怠。愉,同“偷”;懒,同“懒”。
(29) 鹤岭:缑氏山之岭,在今河南偃师市境内,王子乔成仙后曾乘鹤于此短暂驻留。参卷5《别李三》注。潼:蜀本、杨本、董本、全诗作“钟”,似是。钟湾,疑亦在河南偃师境内。
(30) 蕨: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在山野,嫩叶可食,俗称蕨菜。《诗·召南·草虫》:“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31) 沤菅:水浸茅草,使之柔韧。菅,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尺,古代用以编盖房顶。
共 35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