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鹤徵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4 首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天隐,荆溪闵氏子。
早岁失怙,奉母居贫,不能力学,种圃以养。
年二十,始自检束,蔬食盟心,然未识三宝归向,唯对神立誓,若邪念忽起,则默诵《小人閒 居为不善章》,顿然念息。
一日听讲《楞严》“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因自警惕,欲图解脱。
适幻有禅宿来自清凉山唐凝庵,太常吴安节通政延居龙池山,道风远鬯,乃往归之。
虽处尘寰,无心世味,母知其志坚,遂允出家。
万历戊戌,初从芟染,看赵州无字䛡,无有入处,更参未生前本来面目,工候急切,昼三夜三及百馀日,偶展《楞严》见“佛咄阿难云:此非汝心”。
于是,如善财入弥勒楼阁,顿空豁境界,疑情放下。
明年春,随幻有入城至显亲禅堂,问“永嘉大师道:忽然如托空时如何”,幻有一喝,复顾隐曰:“我代尔修行去。
”隐礼拜,便会得宾主照用之句。
复入石城天界寺,谒松云。
貌古腊高,精勤定课,寒暑不移,亲炙久之,获益良多。
又访文斋于能仁寺,敏而能文,出语新奇,令人心畅。
辛丑还山,掩关两载,终日蒲圃,正在忘绝境界之际,忽闻驴鸣,恍然而悟,顿释前疑。
有偈曰:“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
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
”自是,见解圆通,了无滞碍。
偶闻风拂松梢,雨打窗纸,口占云:“风声与水声,不必论疏亲。
一耳闻为快,何曾有二音。
”甲辰四月八日,解关趋觐幻有于燕都普照,时已残冬,命呈所见,偈曰:“人说北地寒,我道南方暖。
寒暖不知人,穷人知寒暖。
”异日复徵云:“祇如四料简,汝如何会?
”隐以四法界荅之,幻有首肯。
时古辉老宿博通三藏,讲经于白塔寺,因思古德云“通宗不通教,开口便胡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入竹筒。
宗教两俱通,如日处虚空。
宗教俱不通,如犬吠茅丛。
”于是更历教海。
会慈圣太后建无遮,大创于台山,静渊主法席,隐亦与焉。
更与妙峰居塔院数月,每当请益,忻羡真诚,苦行建树德业,浩然无穷。
后回京,复与密云南游浙中,谒幻也于天童,高风逸韵,世所罕及。
丁未,还龙池。
明年命隐秉拂,隐辞之。
癸丑命理院事,复辞。
因假岭南静室掩关,幻有以偈寄之云:“老衲于今不坐关,既无住也幸无间。
何曾进又何曾出,只在寻常天地间。
”及闻幻有寂,破关,匍匐归诣龛前。
已而曳杖入关。
居久之,为凝庵居士强之始出,遂归龙池。
庚申,欲编历诸方,偶得山南幽处名磐山,荆溪极深谷也,诛茆为庵,自冬洎春,大雪绵绵,积五十馀日,人迹罕到,徘徊四顾,唯饥禽野兽而已。
储尽粮空,烟爨欲绝,因卓杖语侍曰:“若老僧数尽,即埋此山,他日自然成就伽蓝地也。
”后果藉檀信经营,十二载,竟成丛席。
崇祯七年秋八月,移主湖州上柏山报恩禅院,示众云:“老僧多病不能提持佛法,赖土木瓦石为诸人转大法轮,发诸人大机大用,切不可当面错过,若错过,只知事从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盖隐年已六十矣,当掩关岭南时,顾九畴大史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白云封我圆光户,恰似无人坐室中。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风送白云归洞去,祇留一个野僧閒 。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曰:“了知四大原非我,白云聚散本无踪。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几度白云来伴我,就里和衣带月眠。
”得法弟子通问箬庵,入室呈颂云:“千玄万妙隔重重,个里无私总不容,一种没弦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风。
”隐曰:“玄妙即不问,如何是不隔底句?
”通问拟议,隐便捧之。
复示颂曰:“千波万浪隔重重,识得源头处处通。
根境脱然全体用,拈来物物始从容。”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丰熙子。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有《万卷楼遗集》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初名坊,字存礼,坐法窜吴中。更名道生,字人翁,以书法名。人称丰考功书,亦称南禺外史。人翁少负异才,中嘉靖癸未进士,授礼部主事。值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与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改南考功主事,坐事谪同知通州,罢归。学士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相嵩主其议,上从之,然人翁竟不得录用。归益自诞放,晚年卒于僧舍。所著经学诸书,持议诡僻,学者莫宗之。盖人翁生平大略若此。石仓历代诗选于人翁传,后复载张大司马考功集序曰:公质禀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摛词则藻撰立成。士林儗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瞋,立援戈矛相刺。亦或誉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薋菉,旁若无人,罕所顾忌。知者以为诡激,不知者以为穷奇也。由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諆,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鹑衣蓝缕,湿突不炊,僮仆绝粒而逋亡,宾客过门而不入,顑颔煢独以终其身,不亦悲天。曹氏曰:人翁负俗,多累,蒙谤下流。司马持论,瑕瑜不掩。使后人犹有抚卷叹息者,人翁可以无憾于九京矣。弇州谓考功诗如沙苑马,恣情驰骤,中多败蹶,亦就其人定之耳。其实人翁诗于步骤极閒,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存礼,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免官家居,坐事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一(下)
坊字存礼,鄞人。
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
谏大礼受杖,改南吏部主事,谪通州判官,以吏议免。
坐法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
有《南禺集》。
(《芝园定集》:南禺质桌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搞词则藻撰立成。
九流百家,罔不涉其津涯;七步八叉,未足誇其捷丽。
士林拟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
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
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嗔,即援矛戟交刺,亦或譬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资录。
旁若无人,罕所顾忌。
知者以为激诡,不知者以为诞罔也。
繇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讥。
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
鹑衣蓝缕,湿突不炊。
童奴绝粒而逋亡,宾客遇门而不入。
竟顑颔以终其身。
悲夫!
《艺苑卮言》:丰道生诗如沙苑马,驽骏相半,恣情驰骋,中多败蹶。
《詹氏小辨》:南禺外史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
诸家白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工于执笔者也。
以故其书大有腕力,特神韵稍不足。
书史会要》:丰坊草书自晋、唐而来,无今人一笔态度。
唯喜用枯笔、乏风韵耳。
孙广《书画跋跋》:馀生平见南禺草书甚多,多精劲有古法,临古帖尤妙,唐元卿称为我朝第一,《列朝诗集》:存礼高才博学,下笔敷千言立就。
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累,每托名古本或外国木。
今所传《石经大学》,《子贡诗传》皆共伪赞也。
家藏古碑刻甚富,临摹乱真。
为人误定法书,以真易赝,不可穷诘。
为人狂诞傲僻,纵口狗意,所至人畏而恶之。
常要邑子沈嘉则具盛巽,结忘年交,相得甚骥。
或间之曰:「是尝姗笑公诗。
」即大怒,设醮上章诅之上帝所。
姐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仇隙者,二等则布衣文士,嘉则为首;三等鼠、蝇、蚊、蚤、虱。
其狂易可笑,皆此类也。
甬上耆旧集: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舆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
学土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
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
相嵩主其议,上从之。
然人翁竟不得录用,归益自诞放。
诗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田按:南禺工书,于时人中惟文徵仲、祝枝山,陆子渊稍见许可,而于马一龙、沈恺、王逢元、陈鹤:杨珂、沈仕皆痛诋丑拟,不遣馀力,其抨沈仕书,云 「如夏四倚主」。
夏四乃时相贵溪斡仆,一时气焰张甚。
其滑稽玩世类此。
馀谓南禺以议礼背父,附和时局,悖甚。
然于永陵君也,以视尝时之趋承赏溪、分宜者,不稍愈乎!
持亦激宕淩属,写其牢骚不平之氯。
才人不得志,大抵类此,不足怪也。)
维基
丰坊(1492年—1563年),字存礼,又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晚年更名道生。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朝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榜眼丰熙之子。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式己卯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二甲进士,任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吏议谪通州同知,免官归里。丰坊博学工文,然而个性狂妄怪诞。其父丰熙在大礼议中坚守礼法,遭遣戍福建。丰坊居家贫困,欲效仿张璁、夏言等以片言求得显贵。嘉靖十七年(1538年),他诣阙上书,请建明堂,又称宜加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世宗大喜,并采纳实行。时人皆恶丰坊违背父志。次年,丰坊又进《卿云雅诗》一章,诏付史馆。然而丰坊待命多时,最终没有得到进擢,只得回乡。晚年穷困潦倒,寄居于寺庙,病逝于僧舍。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僧。应天府溧阳人,俗姓吕,号幻有。二十二岁出家,从荆溪沙门乐庵剃发。万历中至京师,受两宫供奉,凡留二十二年。后复栖息五台山,静修十三年。常州唐鹤征请还故里,住宜兴龙池,说法为临济正传,宗风大振。
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四
禅师。
名正传。
字幻有。
应天溧阳吕氏子也。
根器宏远。
慧语惊人。
年二十二。
荆溪沙门乐庵度之。
即示师心法。
师辄感奋。
闻灯花𤒺。
有省。
乐庵殁。
师计阅晚近禅门。
方死绳墨。
乃北抵神京。
谒笑岩宝禅师。
倾心具述所以。
宝阴异之。
忽趯出只履。
变色厉声曰。
向者里速道一句。
师愕然无对。
宝公便起。
师俛首而退。
中夜徬徨。
公晨出。
见师犹立檐下。
颜如稿木。
蓦唤师。
师回顾公。
公翘足作修罗障日月势。
师豁然。
深达堂奥矣。
久之辞去。
公以一笠与师曰。
覆之。
勿露圭角。
师径往五台。
栖息秘魔岩。
一十三载。
太常唐公鹤徵
问道台山。
见师如夙契。
且约师还南。
师以乐庵未塔听之。
至荆溪。
徵以龙池延师。
龙池。
故一源禅师道场也。
嘉隆以来。
先德物故。
东南法社。
例如灰冷。
师至。
怆然念百丈大智之风。
有徒数辈。
一如万指临之。
于是。
志士咸集。
槌拂下。
多颖脱而去。
仅六载谢事。
复游燕都。
居普炤寺。
时缙绅辈。
留神空宗。
日夕从师质證。
师尝举扇。
示诸大夫曰。
当时孔子。
还知有者个么。
皆曰。
不知。
师置扇曰。
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
尔众跃然称谢。
其揭示多类此。
以故。
笑岩道化。
复振于燕赵。
虽南北异势。
而冲寒冒暑之士。
不绝足下。
围绕皆大器也。
师据坐顾众曰。
是大尽。
是小尽。
有对曰。
大尽。
有曰。
小尽。
小师从傍进曰。
敢保不在历本上论量。
师哂而休去。
其徵勘。
又多类此。
法师月川者与师同参宝公。
川左袒清凉。
以非肇公物不迁论。
当世莫能抗其说。
师乃反覆剖析累万言。
川卒燬板以谢。
其整顿纲宗。
又能类此。
京中有为妖书诋上者。
诏捕弗获。
当事人藉口桑门。
时紫柏可公逮系矣。
一时名德。
引去驰师。
师笑曰。
学道期了生死。
生死了顾反畏祸耶。
高卧如故。
事寝。
乃赴唐公再住龙池之命。
其处境安详。
又多类此。
师前后京都二十馀年。
当是时。
两宫奉我田服之徒。
方藉以有为。
师独无所事。
生平如饥如渴。
一以宗旨为己任。
故终师之世。
升堂入室无虚日。
每以门前冷落车马稀。
老大嫁作商人妇话。
问士大夫。
般若无知。
靡所不知。
问。
学者鲜有契其机者。
师曰。
今时人多有说得。
尽是者恰像个脍子手何也。
任他佛头来。
魔头来狮子头来。
象头来。
牛头马头人头狗头羊头鹅鸭头。
到汝案上。
一一尽汝破除。
打发一边去。
只恐把个死猫头来。
便茫然罔措。
于此打发得开去。
才是好脍子手。
有僧进曰。
请将死猫头来。
师笑曰。
果然不识。
师处躬应物。
严慈等之。
故开遮如如。
为不可测。
卒以大机得人。
而大振滹沱之宗。
示寂之年。
六十有六矣。
先一日。
有僧自台山来。
师欣然与剧谈山中宿昔。
抵暮索浴。
浴出而示微疾。
众惊疑环拥之。
师举所著帽者三。
众弗敢对。
师乃拍膝宴然矣。
盖明神宗万历甲寅年二月十二日子夜也。
塔建本山之左。
赞曰。
语云重雷发响。
百里飞声。
无事之者。
愕然而惊。
空闻其响。
不见其形。
吾滹沱一宗。
自元明叔季盖冰霜之际矣。
笑岩父子公孙。
震匝地法雷。
于严冷之首。
下开万汇之蒙。
上正千秋之统。
猗欤休哉。
至有觅形镜里。
寻声谷中。
亦独何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62—1624 【介绍】: 明常州府武进人,字采于,一作宋于。吴中行子。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御史,坐累贬官,终大理寺少卿。尚志节,与顾宪成诸人善。有《毗陵人品纪》、《万历疏钞》、《名世篇》等。
维基
吴亮(1562年—1624年),字采于,南直隶常州府武进县民籍(今属常州市)人,祖籍宜兴县北渠里。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科应天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进士,会试第五名,廷试三甲第一名,授中书舍人,三十四年典试河南,三十六年考选为湖广道御史,奉命巡按宣大。
三十八年以擅自离任被弹劾。
天启二年降任福建布政使司都事,三年升大理右寺丞,历官大理寺少卿。
素性刚直,不避权贵,诸所弹劾,靡不胆落。
其参科臣喻安性曲护权奸一疏,时尤称快。
居乡建义庄,设义学。
伯父母早世,抚两遗孤如已出,为之经纪其产,人咸多之。
常作昆陵人品记,以补唐鹤徵志所缺。
又作《遁世编》以表微尚,而目名其集曰《止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