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侃

共 9 首
玉琴轩(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七弦何必论宫徵,水到渠成自绕轩。
唐侃琴音犹俗调,乃知古乐个中存。
按:昔年于香山听唐侃弹琴一字数弹音节抑扬高下谓即古乐及后恭绎皇祖钦定律吕正义细加考订釐定中和韶乐一字一弹乃知古乐虽于数字之内自分节奏并非若之所弹犹用俗工吟揉绰注等指法于一字之内又分抑扬高下转致趋于繁音悦耳之为而忘乎自然之天籁也今春题明朱载堉琴谱及乐律全书既详言之复识于此
唐侃弹琴(乾隆辛酉) 清 · 弘历
萧森梧竹含秋清,银猊吐篆萦风轻。
虚堂万籁俱阒寂,唐侃琴掺锵锵鸣。
一弹再抚馀音杳,松风水月襟怀渺。
孤鹤横空唳一声,繁丝弱竹喧群鸟。
唐侃弹琴(乾隆乙丑) 清 · 弘历
虚堂赤夏清风生,炎官远徙秋爽凝。
松涛竹籁禁不语,惟有唐侃琴韵锵锵鸣。
愧我曾无抚琴指,不解琴音会琴理。
宫商之外太古心,成连伯牙乃所以。
香山听唐侃弹琴(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听琴盖如对高士,必有其地与其时。
金风玉露新秋序(时七月朔日),谷深林静香山陲。
我知妙处不能写,其能写者舍侃谁。
村居隔五里以近,抱琴而来何不宜。
为我作高山,噫吁嘻巍乎高哉嵚且崎。
为我作流水,徒观其状也则汤汤荡荡渺复瀰。
忽然触景貌秋鸿(是日弹此三曲),遵渚遵陆羽可用为仪。
平生不识宫与角,其理或可推而知。
弭节沉吟以搆思,乃如绛州才子覆被无语寻新诗。
铿然奋发千钧弩,又如重瞳喑呜叱咤千军之内能搴上将旗。
神来候也非人力,我欲赞之乃不得其辞。
幼读孔子书记其说,关雎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善琴者当有会于斯。
是为太始正音堪味道,世间筝琵笛筑徒尔为。
题明世子朱载堉琴谱(乾隆丁未) 清 · 弘历
忆昔于香山,曾听唐侃琴。
穆如馀古风,谓胜筝琶音。
其后定韶乐,皇祖书沿寻。
乃悟古在兹,一字一弦吟唐侃内府旗人曾出兵受伤善弹琴任副都统后年老乞休居香山乾隆辛酉年曾听伊弹琴音节抑扬谓即古乐屡有诗嘉之及后釐定中和韶乐细绎乐琴皇祖钦定律吕正义考订精审一字一弹乃知古声均属一弦一字非如所弹世俗之繁音促节也)
虞书律和声,何有扬与沉
兹翻载堉谱,亦可谓用心。
指法虽辟俗,十六烦弗禁(叶)
甚至谱□,几不邻哇淫。
古人幼而学,操缦胥所任。
授此谱以习,安能喻林林
揉绰在所摈,四字(谓正应和同)长何堪
韶乐用正声,应和同弗侵
宜引今合古,戒混古杂今。
今琴较琶古,然非古琴谌。
韩苏大手笔,可曾此酌斟。
按:昌黎东坡二人实博古大雅士也其听颖师贤师之琴胥可谓极力摹写然亦何尝不可用于筝琶之类则与白居易之琵琶行无大殊也颖师贤师不究其禅律而习琴焉不可谓务本而其所弹想亦俗调韩苏未尝辟之且一弦一音与一弦数音并未明论其与古合否也以致西清诗话及彦周诗话辨论弗已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予以为愈去愈远而揔亦未曾指出韩苏之实未臻处也予翻悔向之以唐侃俗调为古乐而今方知一字一音之为古乐无取繁音悦听较筝琶略清之俗调琴也夫学问之道无穷止之日设非今之细心审订即以昔之俗调琴为古矣推之万理万事孰不如是余是以老而益勤于学耳
⑴ 虞书依永和声虽有清浊长短之节合之五声六律而总不外一字一弹若一字数弹则有抑扬往复以图悦听之为是俗工曲调非古乐矣
⑵ 读作七世俗琴谱所载指法右手有二十四势左手有二十九势合数字减笔为一字其上半记左手指法及徽数其下半记右手指法及弦数如曰卝取散字起笔谓右手散弹左手不按徽也曰七谓七弦也曰乙取挑字一乙谓右手食指挑弦也字典中实无此等字可知非古矣
⑶ 读作三如曰火谓左手大指也曰九谓大指按九徽也曰包取勾字一包谓右手中指勾弦也曰三谓三弦也今载堉亦用此指法何异俗谱所载乎
⑷ 操缦所以和性情人人皆可学而能者以其简也若如俗谱所为必久工斯伎方可岂人人所能乎
⑸ 叶琴朱载堉谱所载关雎章虽一字一弦不用吟揉绰注抹擘撮抡等五十三势然一弦之内用正应和同四声长至十六弹已不胜其冗而一音之中已有抑扬高下不免烦手之讥且于琴尚可令配以金石竹匏之类则不成章此实近日命乐工亲试而知之者载堉之意亦欲复古不知古人之律原有清浊长短之节然亦祇于一句数字之内分抑扬高下不得于一字一音之内复有抑扬高下转致趋于繁缛徒为悦耳之具而于诗歌字义究不能晰则古人所谓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者又要在乎是载堉所谱欲避俗而仍不免于引古入俗也
⑹ 今中和韶乐一字一弹祇用正声不用所谓应和同三声非特迥异俗乐之一字数弹即朱载堉琴谱之十六弹亦未可同日语而所谓应和同者实亦后人所阑增者岂虞书所有㦲
唐侃弹琴(乾隆癸亥)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仙籁(琴名)平张梧几横,澄心试听指弦声。
古风犹见巢兮燧,哇律都删琶与筝。
蟠盖几株吟韵谡,垂虹百尺挂川晴。
愧予未解南薰愠,领取春温和且平。
善琴者唐侃村居西山下是日过其庐因题(乾隆丁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百战归来志未磨唐侃旗人也随大将军费扬古出征昭木多颇有功在军中犹以琴自随至雍正年间始赐副都统衔予告家居),却耽小隐意如何。
临泉兴寄猗兰操,筑室情同安乐窝。
幽赏漫随孤鹤去,剧谈常喜野人过。
一挥应令四山响,觌面真师黈益多。
(乾隆庚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灯窗向夕杪秋清,遥听征鸿三两鸣。
春北秋南谁与约,霜寒月澹若为情。
石渠画省无穷意(石渠宝笈藏边景昭群雁图),玉岫弦传第几声(前岁命唐侃于香山玉华岫弹平沙落雁之操)
怜汝稻粱随处觅,今年稍喜报西成。
香山听唐侃弹琴(乾隆己巳) 清 · 弘历
七言绝句
经年唐侃琴音寂,好是山深过雨初。
欲借散怀先属付,抚弦切莫奏关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