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言

相关人物:共 66 位
共 6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欧阳衢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欧阳衢(1490年—?
),字崇亨,号龙沙,江西泰和人,探花及第。
嘉靖五年(1526年)登进士一甲第三名(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翰林院侍讲学士。
嘉靖十六年(1537年)欧阳衢与右谕德江汝璧担任应天府乡试主考官,因考卷中多有讥讽,遭严嵩、夏言弹劾而下诏狱。
欧阳衢被贬为南雄府通判。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以南京礼部郎中升为南京尚宝司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0—1566 【介绍】: 明广东香山人,字才伯,号泰泉。
正德十六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
出为江西提学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
弃官归养,久之起右春坊右谕德,擢侍读学士,掌南京翰林院事。
大学士夏言论河套事不合,寻罢归,日与诸生论道。
学从程、朱为宗,学者称泰泉先生。
所著《乐典》,自谓泄造化之秘。
卒,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全粤诗·卷二二五
黄佐(一四九〇 — 一五六六)字才伯,号泰泉。
香山(今中山)人。
明武宗正德五年(一五一〇)解元,十五年(一五二〇)进士,明年世宗即位始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
寻省亲归,便道谒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守仁亦称其直谅。
还朝,会出诸翰林为外僚,除江西佥事,旋改督广西学校。
闻母病,引疾乞休,不俟报竟去。
被逮问,以为亲受过,于情可原,乃令致仕。
家居九年,命以编修兼司谏,寻进侍读,掌南京翰林院。
召为右谕德,擢南京国子祭酒。
母忧除服,起少詹事。
因与首辅夏言不合,辞官归,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讲学其中,人称泰泉先生。
佐善诗,有粤中昌黎之称。
弟子梁有誉、欧大任、黎民表等亦以诗名。
年七十七卒。
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佐平生著述甚丰,有《泰泉集》等三十馀种,二百六十馀卷。
明史》卷二八七、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八有传。
黄佐诗,存于《泰泉集》,有清康熙二十一年黄逵卿等重刻本(简称康熙本),明嘉靖二十一年李时行刊本(简称嘉靖本),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等。
康熙本与嘉靖本、四库本各卷内诗之次序略有不同,而以康熙本收诗最全。
今以康熙本为底本,校以嘉靖本、四库本。
底本未收而嘉靖本、四库本所收之诗,斟酌其原来卷内次序,附于各卷之中。
明诗纪事·戊签·卷七
佐字才伯,香山人。正德辛巳进士,遇庶吉士,授编修。出为江西按察佥事,改广西提学佥事。致仕归,起左春坊左司谏,迁侍读,掌南院事。再迁左论德,历南祭酒,进少詹事,兼侍读学士。赠礼部侍郎,谥文裕。有《泰泉集》六十卷。 (《四库总目》:佐诗吐属冲和,颇见研练。于时茶陵之焰将燔,北地之锋方锐,独能力存古格,可谓不失雅音。 《艺苑卮言》:黄才伯诗如紫瑛石,大似韎韐。才伯亦有佳语,如「青山知我吏情澹,明月照人归梦长」,「长空赠我以明月,海内知心惟洒杯」,「门前马跃箫鼓动,栅上鸡啼天地开。」 《涌幢小品》:夏贵溪妾苏,广陵人。其父曰纲,少女适曾石塘铣,舆贵溪为联衿。纲出入两家,傅石塘复套之说。夏大軎,主其策。纲益自负,与巡仓御史艾朴通贿作奸,为众所嫉。分宜已一一刺其阴事,伏毒深。夏不悟,妄度河套指日可复。得意甚,作《渔家傲》一阕。适黄泰泉至,掀髯示之索和。黄有「千金不买陈平计之句,盖讽之也。夏大诟詈,嗾言者逐之去。去三日而祸作。 《国雅》:黄詹事才伯,性尚冲和,韵含芳润,玄览鳖洲,藏珍琼海,为一代名家。其诗譬之龙跃悬河,凤鸣阿阁,辉映高绝。 《广东新语》:欧贞伯云:「泰泉先生崛出南海,持汉家三尺以号令魏、晋、六朝,而指挥开元、大历,变椎结为章甫,癖荒秽于炎徼。功不在陆贾、终军下。」 《列朝诗集》:才伯髫龀以奇隹名。及入翰苑,博综今古,修词技藻,争雄艺苑。岭南人在词垣者,琼台、香山后先相望。后来梁公实、黎惟敬皆出才伯门下,南越文学彬彬然比于中土矣。才伯有漫兴诗,落句云:「倦游却忆少年事,笑拥如花歌落梅。」自注云:「欲尽理还之喻。」王元美云:「此公作美官,讲学,恐人得而持之故也。」今刻《泰泉集》,不入此注,故附记之。 《明诗选》:陈卧子曰:「才伯亦窥见格律。」 《静志居诗话》:文裕撰体颇正,而取材太陈,故格虽耸高,而气少奔逸。 田按,才伯论诗云:「吾见近世古诗以绮靡为精工,律诗以粗豪为气格。然则除、庾之《玉台》优于苏、李之河梁,苏顷之『轻花捧觞』,岑参之『柳拂旗露』,反不如罗隐之天地同力』、韦庄之『万古坤灵』矣。」持论甚精。《泰泉集》古体微伤堆砌,律体与七言断句,极得唐人格意。)
维基
黄佐(1490年—1566年),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今中山市)石岐仁厚里人,祖籍江西筠州(今高安),学者,进士出身。
正德五年(1510年),十二岁的黄佐中式庚午科广东乡试第一名举人。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中式辛巳科二甲第十一名进士。
次年选庶吉士,授编修,“陈初政要务”,嘉靖十年(1531年)任广西按察司佥事,修成《广西通志》。
因母病辞官归家,拜师王守仁,“与论知行合一之旨,数相辨难”,得到王守仁称赞,“家居九年,简宫僚”。
嘉靖十三年(1534年),起用为南京翰林院编修兼詹事府司谏。
后任江西佥事、广西学督等职,因论河套事与大学士夏言不合,弃官归养。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七月二十二日卒,追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
陈篪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陈篪(1497年—?
年),字和韶,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军籍。
治《春秋》,行二,由府学附学生中式壬午科(1522年)福建乡试第二十四名举人,年二十七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一名,第三甲第十一名进士。
初授杭州府推官,平疑狱,抑阉竖,擢刑部主事,嘉靖七年与礼科给事中刘世扬主考山东乡试。
会大同兵变,疏解抚臣刘源清罪,得薄谴。
转礼部主客司郎中,当时代藩以万金贿赂严嵩,请求迁徙内地,陈篪上言此高皇帝设屏翰为备边计,不宜轻易迁徙。
嘉靖十五年五月出补岳州府知府,内阁尚书夏言以郊庙大礼需要主持,请留以原官佐部务,改仪制司郎中,十七年八月升尚宝司卿,十八年十月考察罢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2—1553 【介绍】: 明滁州全椒人,字秀夫,号南玄。
嘉靖五年进士。
授归安知县。
师事王守仁。
召为吏科给事中,数直言劾佞臣。
官至刑科都给事中。
以言选庶吉士当秉公,忤首辅夏言,谪山东布政司都事。
寻自免归。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秀夫,全椒人。嘉靖丙戌进士,工科给事
维基
戚贤(1492年—1553年),字秀夫,初号南山,晚年改号南玄,南直隶滁州直隶州全椒县人,进士出身。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应天乡试举人,嘉靖五年(1526年)联捷丙戌科进士,授归安县知县,丁忧归,起知唐县。嘉靖十二年(1533年),升吏科给事中。嘉靖十四年(1535年),升兵科右给事中、工科都给事中。嘉靖二十年(1541年),升刑科都给事中,同年弹劾郭勋及尚书张瓒、樊继祖,并举荐闻渊、熊浃、刘天和、王畿、程文德、徐樾、万镗、吕楠、魏校、程启充、马明衡、魏良弼、叶洪等人,得罪明世宗,谪山东布政司都事。诸被荐者皆夺俸。不久辞职归乡。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存礼,后改名道生,字人翁,别号南禺外史。丰熙子。嘉靖二年进士。除吏部主事,寻谪通州同知,免归。居吴中,贫病以死。性狂诞,滑稽玩世。然高才博学,下笔数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异。家有万卷楼,藏书甚富。书法五体并能,尤善草书。工篆刻,善画山水,不师古人,自成一家,亦写花卉。有《万卷楼遗集》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四
初名坊,字存礼,坐法窜吴中。更名道生,字人翁,以书法名。人称丰考功书,亦称南禺外史。人翁少负异才,中嘉靖癸未进士,授礼部主事。值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与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改南考功主事,坐事谪同知通州,罢归。学士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相嵩主其议,上从之,然人翁竟不得录用。归益自诞放,晚年卒于僧舍。所著经学诸书,持议诡僻,学者莫宗之。盖人翁生平大略若此。石仓历代诗选于人翁传,后复载张大司马考功集序曰:公质禀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摛词则藻撰立成。士林儗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瞋,立援戈矛相刺。亦或誉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薋菉,旁若无人,罕所顾忌。知者以为诡激,不知者以为穷奇也。由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諆,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鹑衣蓝缕,湿突不炊,僮仆绝粒而逋亡,宾客过门而不入,顑颔煢独以终其身,不亦悲天。曹氏曰:人翁负俗,多累,蒙谤下流。司马持论,瑕瑜不掩。使后人犹有抚卷叹息者,人翁可以无憾于九京矣。弇州谓考功诗如沙苑马,恣情驰骤,中多败蹶,亦就其人定之耳。其实人翁诗于步骤极閒,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存礼,鄞县人。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免官家居,坐事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一(下)
坊字存礼,鄞人。嘉靖癸未进士,除礼部主事。谏大礼受杖,改南吏部主事,谪通州判官,以吏议免。坐法窜吴中,改名道生,字人翁。有《南禺集》。 (《芝园定集》:南禺质桌灵奇,才彰卓诡,论事则谈锋横出,搞词则藻撰立成。九流百家,罔不涉其津涯;七步八叉,未足誇其捷丽。士林拟之凤毛,艺苑方诸逸驷。然而性不谐俗,行或盭中。片语合意,辄出肺肝相啖;睚眦蒙嗔,即援矛戟交刺,亦或譬嫫母为婵娟,斥兰荃为资录。旁若无人,罕所顾忌。知者以为激诡,不知者以为诞罔也。繇是雌黄间作,转相诋讥。出有争席之夫,居无式闾之敬。鹑衣蓝缕,湿突不炊。童奴绝粒而逋亡,宾客遇门而不入。竟顑颔以终其身。悲夫! 《艺苑卮言》:丰道生诗如沙苑马,驽骏相半,恣情驰骋,中多败蹶。 《詹氏小辨》:南禺外史为人逸出法纪外,而书学极博,五体并能。诸家白魏、晋以及国朝,靡不兼通,规矩尽从手出,盖工于执笔者也。以故其书大有腕力,特神韵稍不足。 《书史会要》:丰坊草书自晋、唐而来,无今人一笔态度。唯喜用枯笔、乏风韵耳。 孙广《书画跋跋》:馀生平见南禺草书甚多,多精劲有古法,临古帖尤妙,唐元卿称为我朝第一,《列朝诗集》:存礼高才博学,下笔敷千言立就。于十三经皆别为训诂,钩新索累,每托名古本或外国木。今所传《石经大学》,《子贡诗传》皆共伪赞也。家藏古碑刻甚富,临摹乱真。为人误定法书,以真易赝,不可穷诘。为人狂诞傲僻,纵口狗意,所至人畏而恶之。常要邑子沈嘉则具盛巽,结忘年交,相得甚骥。或间之曰:「是尝姗笑公诗。」即大怒,设醮上章诅之上帝所。姐凡三等,一等皆公卿大夫有仇隙者,二等则布衣文士,嘉则为首;三等鼠、蝇、蚊、蚤、虱。其狂易可笑,皆此类也。 甬上耆旧集:世庙议崇兴献礼,人翁舆父学士熙同哭谏,受杖阙下。学土既没戍所,人翁复言其父前谏大礼非出本意。因走京师,上书请崇献皇宜称宗,祀太庙。相嵩主其议,上从之。然人翁竟不得录用,归益自诞放。诗深合古法,虽时写牢骚,殊未尽其狂也。 田按:南禺工书,于时人中惟文徵仲、祝枝山,陆子渊稍见许可,而于马一龙、沈恺、王逢元、陈鹤:杨珂、沈仕皆痛诋丑拟,不遣馀力,其抨沈仕书,云 「如夏四倚主」。夏四乃时相贵溪斡仆,一时气焰张甚。其滑稽玩世类此。馀谓南禺以议礼背父,附和时局,悖甚。然于永陵君也,以视尝时之趋承赏溪、分宜者,不稍愈乎!持亦激宕淩属,写其牢骚不平之氯。才人不得志,大抵类此,不足怪也。)
维基
丰坊(1492年—1563年),字存礼,又字人翁,号南禺外史,晚年更名道生。
浙江宁波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
明朝书法家、篆刻家、藏书家,榜眼丰熙之子。
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式己卯科浙江乡试第一名举人。
嘉靖二年(1523年)登癸未科二甲进士,任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因吏议谪通州同知,免官归里。
丰坊博学工文,然而个性狂妄怪诞。
其父丰熙在大礼议中坚守礼法,遭遣戍福建。
丰坊居家贫困,欲效仿张璁、夏言等以片言求得显贵。
嘉靖十七年(1538年),他诣阙上书,请建明堂,又称宜加献皇帝庙号称宗,以配上帝。
世宗大喜,并采纳实行。
时人皆恶丰坊违背父志。
次年,丰坊又进《卿云雅诗》一章,诏付史馆。
然而丰坊待命多时,最终没有得到进擢,只得回乡。
晚年穷困潦倒,寄居于寺庙,病逝于僧舍。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二四七
王希文(一四九二 — 一五六五),原名世宁,字景纯,号石屏。
东莞人。
少时倜傥负奇气。
弱冠上方伯吴策《苏民十二事》,条画精详,语皆经济,由是知名。
明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解元。
八年(一五二九)进士。
授刑科给事中。
时宦官徵税,所至多暴敛不法,而粤市舶珠池尤甚,希文疏奏皆罢之。
又奏减芜湖、南赣、梅关等地商税。
弹劾不避权贵,因忤辅臣夏言,改调南京。
居位三载,抗疏归。
家居三十年而卒。
有《石屏遗集》。
明崇祯《东莞县志》卷五、清康熙《东莞县志》卷一二、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有传。
王希文诗,向无刻本,仅存钞本流传族内。
今以张淦祥、杨宝霖主编《莞水丛书》第二种影印民国初其后人王润家钞本《石屏遗集》卷上(卷下为文)为底本整理,并所辑佚诗,合为一卷。
维基
王世宁(1492年—1565年),原名世宁,字景纯,号石屏。
广东东莞县(今东莞市)城西圆沙坊人。
弱冠为生员,嘉靖初年(1522年)上书《苏民十二策》。
嘉靖七年(1528年)广东乡试第一,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第二甲第六十二名进士。
授给事中,遇事敢谏,因得罪夏言,改南京刑科给事中,嘉靖十三年(1534年)弃官回家,嘉靖二十年(1541年),东莞县丞李楣请王希文撰《却金流芳记》,七月,立石于却金流芳坊。
居家30年卒。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3—1549 【介绍】: 明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
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
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
嘉靖八年进士。
授行人,擢御史。
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
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
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
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
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
卒谥忠介。
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维基
杨爵(1493年—1549年),字伯修,号斛山,陕西富平人。二十岁开始读书。家贫,燃薪柴代替烛火。嘉靖七年(1528年)陕西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联捷己丑科会试第二百二十二名,三甲第六名进士,授行人。十一年(1532年)五月选授山东道试御史。嘉靖十八年(1539年)十二月起用,十九年十月实授河南道监察御史。明世宗经年不理朝政,旱灾频传,有湖广饥民挈筐操刃,割取路边的尸体而食。二十年二月因直谏下狱。主事周天佐、御史浦铉上疏营救,皆被重杖而死。嘉靖二十四年八月被释,不久又入狱。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大高玄殿火灾,火光中好像有呼杨爵等三人是忠臣,皇帝有感,下诏释放其出狱。居家二年卒。万历二十年(1592年)追谥“忠介”。著《周易辨说》、《中庸解》,这两本著作均由他于狱中所著。
杨僎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杨僎(15世纪—16世纪),字肃庵,号尔知,云南都司临安卫人。
杨僎是嘉靖四年(1525年)的举人,次年(1526年)联捷进士,获授知县,十二年(1533年)选任为吏科给事中,曾上疏表彰靖难时的忠臣不获回应;十五年(1536年)三月升吏科右给事中,同年五月改任刑科左给事中,次年(1537年)再升为户科都给事中。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世宗以各科道官员不能纠发夏言,下旨切责,杨僎遭降一级调用,后曾任浮梁知县,官至贵州参议,回乡后有德行,主持纂修《临安府志》,得后人传述。
喻希礼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湖广麻城人。嘉靖二年进士。官御史。时世宗正祈嗣,礼成,希礼乃疏请宽赦议大礼等事得罪之臣。触怒帝,下诏狱,谪戍边卫。后赦还。
维基
喻希礼(1493年—16世纪),字节之,湖广黄州府麻城县人,军籍。
正德十四年(1519年),喻希礼中式己卯科湖广乡试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进士,获授重庆府推官,三年改顺庆府,升任监察御史;当时正值大礼议事件,他也因为上疏劝谏明世宗受牵连,尚书夏言论救下被贬戍六安十多年,大赦后回乡去世。
隆庆元年(1567年)追赠为光禄寺少卿,赐祭。
曹汴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曹汴(1499年—?年),字子东,号自山,四川重庆府巴县人。
四川乡试第八名举人。
嘉靖八年(1529年)中式己丑科会试第二百三十六名,登第二甲第四十四名进士。
选庶吉士,九年七月授户科给事中,十年七月与夏言、孙应奎以事忤都御史汪鋐、大学士张孚敬,被逮下狱,后被赦放。
十一年八月升礼科右,十二年四月科道互纠,以不职降一级调外任。
历官浙江金华府知府。
升浙江按察司副使、浙江布政司左参政,三十一年七月以赴任违限,革职闲住。
共 6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