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言

相关人物:共 66 位
共 6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陈褒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宁德人,字邦进。
嘉靖二年进士。
官御史,敢直言不讳。
巡按江西,谏夏言毁民居以扩私园,被谪泗州通判。
久之,移知慈溪。
官至广西按察副使,备兵左江。
有《礼记正蒙》、《骝山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3—1550 【介绍】: 明山东益都人,字伯常。
正德七年进士。
世宗时,历通政司参议、通政使。
嘉靖二十五年累迁兵部尚书。
曾铣议复河套,经力陈不可,忤首辅夏言意,乞致仕卒。
明诗纪事·丁签·卷十四
经字伯常,益都人。正德甲戌进士。累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维基
陈经(1483年—1550年),字伯常,号东渚,山东青州府益都县匠籍。进士出身。生于成化癸卯十二月初三日,正德五年庚午科举人,九年甲戌科进士,观政吏部,寻授兵科右给事中,正德十六年七月擢通政使司右参议,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升左参议,五年六月升右通政,九年六月升左通政,十年十月升通政使,十四年九月升礼部右侍郎,仍掌通政司事,十二月丁父忧,服阕,转礼部左侍郎,经筵侍班。二十年三月充会试读卷官,九月升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兼管西苑农事。二十五年二月改任礼部尚书、掌通政使司事,七月代路迎任兵部尚书,兼提督团营军务,二十六年三月充会试读卷官,七月六年考满,加太子少保。因边境多事,南京给事中张思诚、御史宋治疏论其庸鄙不职,因自陈求退,遂令致仕。二十九年二月复诏为户部尚书,总督仓场督理西苑农事,惜先期于嘉靖二十九年庚戌二月四日以疾卒于家,赐祭葬如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 【介绍】: 明湖广澧州人,字国宝,号涔涯。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安福知县,调建安,参预镇压华林军。擢御史,历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先后疏浚运河、黄河。官至户部尚书。
维基
李如圭(15世纪—16世纪),字国宝,湖广岳州府澧州人。
李如圭是弘治十一年(1498年)湖广乡试举人,次年(1499年)联捷进士,获授安福知县,调任建昌,于两地釐剔弊奸,盗贼都望风而去。
正德四年他升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时贪官都被他引退,嘉靖初年外调广西府江兵备道副使,澄清该处政治,并征讨掠夺的瑶族人,馀暇亦留心学校。
嘉靖七年(1528年),李如圭自陕西按察使升右佥都御史协理院事,两年后因延绥地方饥荒,在夏言推荐下升官延绥巡抚,上疏荒政十多条,朝廷让他便宜行事,救活数十万人,惟次年(1531年)遭户科左给事中孙应奎弹劾他久病不能理事而致仕。
嘉靖十四年(1535年),李如圭获原官起用为河道总督,改设河流闸座引来湖水,次年(1536年)升官兵部右侍郎,转吏部右侍郎、户部户部侍郎总督仓场兼西苑农事,明世宗到显陵拜祭时与靖远伯王瑾居守北京。
嘉靖十八年(1539年),李如圭升任南京工部尚书,次年(1540年)调为户部尚书,二十一年(1542年)被吏科给事中周怡论劾而致仕。
他学期用世,曾于书室写下「宏济艰难」四大字,任官时总会表彰先贤、鼓励后进;对家人有礼,接待乡里友善,家产仅供给食,家祖遗产都让给弟弟,任官久年只有藏书丰富,著有《怀古集》,死后入祀乡贤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5 【介绍】: 明广东揭阳人,字尚谦,号中离。薛俊弟。正德十二年进士。乞归养,师事王守仁。世宗即位,授行人,进司正。十年,上疏请定皇储,触帝所讳,斥为民。讲学自娱卒。有《研几录》、《图书质疑》、《中离集》。
全粤诗·卷二一七
薛侃(一四八六 — 一五四五),字尚谦。揭阳人。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登进士,以母老请归养。随师事王守仁于赣。十六年,始赴铨选,授行人。寻服母丧,居中离山,与士子讲习,人称中离先生。世宗嘉靖七年(一五二八),补官。以疏请早定皇储罢官。归罗浮永福寺讲学,嘉靖二十四年始还。卒年六十。穆宗隆庆初,追赠御史。侃为潮州八贤之一。从王守仁游,归语其兄俊,俊大喜,率群子侄往师之。王氏之学盛行岭南自侃始。有《研几录》、《薛中离先生全书》等。《明史》卷二〇七、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有传。薛侃诗,以民国四年公昌印务公司铅印本《薛中离先生全书》为底本。
维基
薛侃(1486年—1545年),字尚谦,号中离,世人称之为中离先生,广东潮州府揭阳县(现属潮州市潮安区庵埠镇薛陇)人。
明朝学者。
广东乡试第十名举人。
薛侃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擢丁丑科会试第七十名,三甲一百七十一名进士,都察院观政,疏乞归养,往赣州师从王阳明四年,“乃今之着者,唯薛氏学耳。
” 正德十六年(1521年)授行人、而后官至司正。
嘉靖十年(1531年)七月上言于亲藩中择其亲而贤者迎取一人入京为守城王,他日东宫生长,其为辅王亦不可缺。
触怒明世宗,被下狱拷问所交通亲王及主使者,时首辅张孚敬与夏言不和,张孚敬指使其党彭泽将此事牵引至夏言主使,都御史汪鋐乃攘臂声称夏言实为主使,夏言拍案大骂,欲殴打汪鋐,给事中孙应奎、曹汴请张孚敬回避,张孚敬怒,上疏弹劾,夏言、孙应奎、曹汴被下狱。
经过三法司审讯,夏言被释放出狱,张孚敬令致仕,彭泽充军山西,薛侃纳赎为民。
归田后在桑浦山设宗山书院讲阳明学,使阳明学在岭南有了更大的影响。
嘉靖四年(1525年)为解决内河交通,倡导浚通桑浦山东侧的河道,沟通了龙溪、榕江两大水系,全长7.5公里,后世人称之为“中离溪”,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去世,隆庆元年(1567年)复官,赠御史。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7—1563 【介绍】: 明江西吉安永丰人,字文蔚,号双江。正德十二年进士。授华亭知县。屡迁平阳知府,修关隘,练乡勇,以御俺答侵扰。嘉靖二十九年召拜右佥都御史,累进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后以中旨罢归。为学初好王守仁致良知之说,后倾向宋儒主静说,与守仁颇有异同。有《困辨录》、《双江文集》。
维基
聂豹(1487年—1563年),字文蔚,号双江,学者称双江先生,江西吉安府永丰县人,心学家,同进士出身。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江西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联捷丁丑科会试第一百十四名,三甲一百五十六名进士,通政司观政,授华亭县知县。
嘉靖四年(1525年)拜为福建道监察御史,巡按福建。
出为苏州府知府。
嘉靖二十年(1541年)任松江府知府。
丁忧除服后,补平阳府知府,训练乡勇抵禦盗乱。
受到给事中刘绘、大学士严嵩举荐,升任陕西副使,备兵潼关。
后因言官弹劾其在平阳府战事失败,且大学士夏言厌恶,而逮捕下诏狱,此后落职归乡。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京师被蒙古围困,礼部尚书徐阶为当时聂豹任华亭知县时所取之士,遂为之讼冤,其才可大用。
明世宗立即召为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未赴任,升任兵部右侍郎,后转兵部左侍郎。
仇鸾请调宣府、大同士兵入卫,聂豹则反对,称两镇部队宜镇守各自,宣府、大同安定后,京师自然安定。
仇鸾大怒。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召翁万达为兵部尚书,未任即卒,于是以聂豹代任,其奏防秋事宜,并请增筑京师外城,皆报批准。
次年,蒙古入侵山西,击溃总兵官李涞部队,掠夺二十日后离去。
总督苏祐反以大捷上报,被巡按御史毛鹏检举揭发,奏摺下兵部。
聂豹则赞同苏祐主张。
加太子少保。
京师外城修建完成,晋升太子少傅。
此后晋升太子太保。
隆庆元年(1567年)去世,赠少保。
谥贞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87—1540 【介绍】: 明广东南海人,字渭先,号兀厓、渭厓。正德九年进士第一。告归成婚,读书西樵山。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以议“大礼”称帝意,数迁,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丁忧后,起历吏部左、右侍郎,以好与人竞,致帝厌之,出为南京礼部尚书。在南京,施政以维护礼教为要,而为人行事多不洽公论。再为礼部尚书卒,谥文敏。有《诗经解》、《象山学辨》、《程朱训释》、《西汉笔评》、《渭厓集》。
全粤诗·卷二一五
霍韬(一四八七 — 一五四〇),字渭先,号兀崖山人、渭厓。
南海人。
明武宗正德九年(一五一四)会元,殿试二甲第一。
世宗即位,授兵部主事。
屡次奏事,帝皆嘉纳之。
以“大礼”议称旨,嘉靖四年(一五二五),擢少詹事兼侍讲学士。
六年,迁詹事兼翰林学士。
《大礼》书成,超拜礼部尚书,掌詹事府事,力辞。
九年,以诤郊礼,为夏言弹劾,下狱,寻复职。
历官吏部左侍郎、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累官太子少保、礼部尚书。
十九年十月,卒于官,年五十四。
赠太子太保,谥文敏。
有《渭厓文集》十卷。
明史》卷一九七、明嘉靖《广东通志》卷六二有传。
霍韬诗,以明万历四年韬子与瑕、与琦编刻本《渭厓文集》十卷本(简称万历本)为底本。
其集中卷七之一部分为诗词,其馀为文。
今剔去卷七中之文及词,附以辑得佚诗,合为一卷。
参校清温汝能辑嘉庆十八年刊《粤东诗海》(简称诗海)、清同治元年南海石头书院刻本《霍文敏公全集》十卷(其中卷七下为诗,简称同治本)。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元孝(1502年—?
年),字仲立,河南汝宁府汝阳县人,民籍。
治《诗经》,嘉靖元年(1522年)河南乡试第二名举人,年二十二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百六十五名,第三甲第二百四十四名进士。
历官户部员外郎,嘉靖十年五月与刑部郎中张臬主考福建乡试。
升礼部仪制司郎中,十三年九月被礼部尚书夏言弹劾,被逮入锦衣卫镇抚司诏狱,不久降调外任。
官至顺德府知府。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袖(1488年—1551年),字邦进,号骝山,福建福宁州宁德县人。
治《礼记》,行六,由国子生中式癸酉科(1513年)福建乡试第三十七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二十五名,第二甲第五十七名进士。
三年正月选授云南道监察御史,弹劾侍郎胡瓒提督大同逗遛,疏立献庙,疏吏部尚书廖纪私阁臣所亲,因乞终养。
家居十余年,起复原职,巡按江西。
夏言为首辅,欲毁坏民居以扩充苑囿,陈袖写书信以讽之,云费鹅湖之变几至灭族,相公方缔欢鱼水,当造福子孙。
霍韬叹曰真御史也。
左迁韶州府推官,复谪为泗州判官。
久之,升为慈溪县知县,毁淫祠,改以祠吴相阚泽、唐相房琯之有功德于慈溪者。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升任直隶松江府同知。
二十三年升广西兵备佥事,整饬左江兵备,有平獞贼功,寻致仕。
三十年八月十五日卒。

人物简介

维基
彭泽(1489年—?
),字仁卿,号芝田,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今广东省广州市)人,军籍,进士出身。
广东乡试第十二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会试一百三十名,廷试二甲九十八名进士,大理寺观政,授吏部验封司主事,后改吏部考功司主事。
嘉靖三年,升任吏部验封司员外郎。
嘉靖五年,再升稽勋司郎中。
次年,改吏部文选司郎中。
同年十月,改右春坊右谕德。
嘉靖八年,收掌文书官。
八年八月,首辅张璁去职,彭泽以其党,被调外任,不久上疏乞休,因自言无过,止以议礼得罪于人,诏令供职如故。
九年七月升太常寺卿、提督四夷馆。
十年七月因怂恿行人司司正薛侃上疏选亲王一人入京为守城王,辅佐东宫,触怒世宗,薛侃被下狱审讯,牵涉至夏言、给事中孙应奎、曹汴,俱下狱,经过审讯,首辅张孚敬被令致仕,彭泽被充军遣戍山西。
后遇赦释放归乡,卒于家。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二十一
铸,字鼎吾。
崇祯丁丑进士,司理江西广信。
时寇氛方炽,铸计斩渠魁张普微等,馀众就抚,平反疑狱,如夏桂洲后裔艾南英受诬,俱赖昭雪。
维基
吴铸(1606年4月30日—17世纪),字鼎陶,浙江嘉兴府秀水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吴铸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的举人,崇祯十年(1637年)成进士,先在工部观政,获授广信推官,其时流寇肆虐,南昌震动,抚按命他监纪军务,能计画周详,斩杀寇魁张普薇等人,馀下的就此受抚,十二年(1639年)分考江西乡试,提拔刘渤为解元,十五年(1642年)又分考应天乡试,取录陈俶若等名士,同时平反艾南英及夏言后裔冤狱,人称恤刑最为慈祥。
考满行取未行就遇上甲申之变,弘光帝继位后入朝担任吏部主事,调任礼部祠祭司主事,改官湖广道监察御史,与曾倜、张茂梧、刘宪章、何肇元、王大捷、李曰池、王亮教、刘世法、王国楠、王耀时齐名,很快辞官回乡。
清朝顺治三年(1646年)得御史疏荐,他却因为父母年老坚决拒绝出仕,八十九岁去世。
儿子吴源起,是顺治十八年(1661年)进士。
共 66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