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汲黯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陈元达 朝代:前赵

人物简介

简介
陈元达,字长宏,匈奴后部人,五胡十六国匈奴汉国刘渊的重臣。
本姓高,以生月妨父,故改云陈。
历任黄门郎、廷尉、左司隶校尉、御史大夫、仪同三司等重要职务。
少面孤贫,常躬耕兼诵书,乐道行咏,忻忻如也。
至年四十,不与人交通。
元海之为左贤王,闻而招之,元达不答。
及元海僭号,人谓元达曰:“往刘公相屈,君蔑而不顾,今称号龙飞,君其惧乎?
”元达笑曰:“是何言邪?
彼人姿度卓荦,有笼罗宇宙之志,吾固知之久矣。
然往日所以不往者,以期运未至,不能无事喧喧,彼自有以亮吾矣。
卿但识之,吾恐不过二三日,驿书必至。
”其暮,元海果征元达为黄门郎。
人曰:“君殆圣乎!
”既至,引见,元海曰:“卿若早来,岂为郎官而已。
”元达曰:“臣惟性之有分,盈分者颠。
臣若早叩天门者,恐大王赐处于九卿、纳言之间,此则非臣之分,臣将何以堪之!
是以抑情盘桓,待分而至,大王无过授之谤,小臣免招寇之祸,不亦可乎!
”元海大悦。
在位忠謇,屡进谠言,退而削草,虽子弟莫得而知也。
聪每谓元达曰:“卿当畏朕,反使朕畏卿乎?
”元达叩头谢曰:“臣闻师臣者王,友臣者霸。
臣诚愚暗无可采也,幸邀陛下垂齐桓纳九九之义,故使微臣得尽愚忠。
昔世宗遥可汲黯之奏,故能恢隆汉道;桀纣诛谏,幽厉弭谤,是以三代之亡也忽焉。
陛下以大圣应期,挺不世之量,能远捐商周覆国之弊,近模孝武光汉之美,则天下幸甚,群臣知免。
”及其死也,人尽冤之。
全晋文
元达字长宏,后部人。刘渊僭号,征为黄门郎,刘聪时转廷尉,拜御史大夫,以谏不用自杀。

人物简介

全宋诗
左次魏,曾与杨万里长子长孺(字伯子)相唱和。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字士清,长孺先生子也。
少为诸生,晚年弃去,屏居一室中,即家人罕接其面。
有诗曰《玉槎集》。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三十
字颖叔。
初,余君房、沈肩吾、箕仲、长孺诸公,有甬上七子之目,颖叔其一也。
颖叔精于史学,尝上取羲皇迄于元,论断其事,尽为有韵之文,名曰诗史。
闻其卷帙甚多,吾友陈子逊所藏仅首卷,为录二篇于此,亦足徵其史学矣。
王蓂 朝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江西金溪人,字时祯。正德六年进士。未授官,即上疏言镇压刘六等军事得失。授刑部主事,官至浙江提学副使。丁忧后家居二十余年。有《忠义录》、《东石讲学录》、《心学录》、《大儒心学语录》、《东石近稿》等。
维基
王蓂(1484年—?
),字时祯,号东石,江西抚州府金溪县人,民籍。
江西乡试第二十七名举人。
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第二十五名,登第二甲第九十八名进士。
授礼部主事,上三疏:一言宋儒罗从彦、李侗当从祀孔庙,一言公伯寮、马融、贾逵、王弼、何休、戴圣、王肃、杜预当罢从祀,一言忠烈如龙逢、苏武等二十人、名臣如汲黯、宋璟等二十人、名儒如王通、胡瑗等十四人祀典皆宜补入。
历官南京礼部祠祭司郎中,嘉靖八年(1529年)四月升浙江提学副使,政政归,为官忠直。
曾与同邑洪范、黄直、吴悌共组“翠云讲会”,深得学者尊崇。
著有《东石讲学录》、《大儒心学录》、《历代忠义录》、《古今谏议集疏》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8 【介绍】: 宋元间婺州永康人,字穆仲。胡之纲弟。以经术文学名。宋咸淳十年进士。践履如古独行者,文尤明洁可诵。
全宋诗
胡之纯,字穆仲,永康(今属浙江)人。
度宗咸淳十年(一二七四)进士。
以德行、文章与兄之纲、从弟长孺合称三胡。
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七《胡长孺传》附。
汲仁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东郡濮阳人。
汲黯弟。
官至九卿。
奉武帝命发卒数万塞瓠子河决口。
司马安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
汲黯姊子。
少与同为太子洗马。
文深巧善宦,四任九卿,昆弟以安故,至二千石者十人。
以河南太守卒。
刘弃 朝代:西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一作弃疾。
西汉人。
武帝元朔四年任宗正。
汲黯友善。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70—1342 【介绍】: 元婺州浦江人,字道传,号乌蜀山人。受性理之学于金履祥,自幼至老,好学不倦。于兵刑、律历、数术、方技、异教外书,无所不通。大德年间,以察举为江山儒学教谕。仕至翰林待制,与黄溍、虞集、揭傒斯齐名,称儒林四杰。既卒,门人私谥文肃。有《柳待制文集》。
元诗选
贯字道传,浦江人。
大德间,用察举为江山教谕,迁昌国州学正,历国子助教、太常博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
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院编修官。
卒年七十有三,私谥曰文肃。
道传甫弱冠,受经于仁山金履祥。
既而从乡先生方凤、粤谢翱、括吴思齐诸前辈游,历考秦汉以来文章之变化。
是时海内为一,故国遗老,尚有存者。
师友讲究,渊源不绝。
乃复裹粮出,与紫阳方回、南阳仇远、淮阴龚开、句章戴表元、永康胡之纯、长孺兄弟,益咨叩其所未至。
及至京师,为吴文正公澄所器赏。
程文宪公钜夫以墨一丸授之曰:文章正印,今属子矣。
卒为一代名宿。
自号乌蜀山人,扁其斋曰「静俭」。
门人宋濂与戴良类辑其诗文为四十卷,谓如老将统百万之兵,旗帜鲜明,戈甲焜煌,而不见有喑呜叱咤之声。
临川危素谓其文雄浑严整,长于议论,而无一语袭陈道故。
元史》亦曰「沈郁舂容,涵肆演迤,人多传诵之」。
与同郡黄溍、吴莱声名一时相埒。
浙东之文,争奇竞爽,涵育甄陶,人材辈出,迨于明初而极盛焉。
御选元诗姓名爵里
字道传,浦阳人。累迁太常博士出为江山儒学教谕至正初起翰林待制兼国史编修官自号乌蜀山人有集四十卷
共 13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