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汉惠帝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34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孝惠弃天位,吕氏恣俶扰。
后宫美人子,一一痛孤藐。
代王亦侧室,非吕焉用劋。
乃知平勃谋,用意甚阴狡。
专心媚长君,畏忌及黄小。
济北一何愚,清宫殊草草。
异哉兰台史,此义未蒐讨。
眇眇四皇子,阑入恩泽表。
历代传授歌 宋末元初 · 陈普
伏羲神农黄帝氏,名曰三皇居上世。
少昊颛顼及高辛,唐虞尧舜为五帝。
夏商周兮曰三代,三王禹汤文武是。
尧舜传官禹传家,天与人与非私畀。
夏禹一传启以贤,少康兴夏灭猿𤡬(自注:二臣名。)
十有七世至桀王,成汤放桀夏绪坠。
殷汤应天而顺人,兴王地方七十里。
太甲太戊及武丁,三宗有商为专美。
祖乙盘庚亦贤君,三十传纣覆商祀。
周兴积累由后稷,公刘太王及王季。
文王大勋武王集,伐纣牧野作牧誓。
成王嗣位在幼冲,周公辅政天下治。
成康措刑四十年,几移周鼎幽与厉。
夷王下堂王室卑,平王东迁春秋始。
至于威烈春秋终,二百四十二年尔。
鲁卫晋郑蔡燕曹,姬氏同姓皆兄弟。
异姓齐楚秦宋陈,春秋列国侯十二。
其间五霸相继兴,齐桓小白晋重耳。
宋襄秦穆及楚庄,名曰尊王假仁义。
战国七雄莫如秦,韩赵魏燕齐楚起。
秦灭六国吞二周,周祚至于赧王止。
天王三十有七传,八百馀年属周纪。
秦帝始皇太暴虐,位传二世而已矣。
汉室龙兴灭秦项,高祖刘邦赤帝子。
末年国本几动摇,四皓一出回孝惠
吕后临朝诸吕反,赖有平勃植赤帜。
文景之世比成康,武帝好大功伐喜。
霍光拥昭而立宣,江充诬谮太子戾。
厥后外戚多擅权,平帝新室莽篡位。
光武诛莽复中兴,汉为东汉炎运炽。
明章二帝世所称,至于灵献汉祚替。
前汉高文武宣朝,后汉光明章七制。
两汉相传二十四,禅魏曹丕窃神器。
分为三国魏蜀吴,鹬蚌相持真鼎峙。
魏则曹丕吴孙权,蜀则先主称刘备。
魏曹承汉才四传,天下权归司马氏。
晋室肇兴司马炎,三王追谥昭思懿。
两三传间至怀悯,群胡云扰如鼎沸。
五凉前后南北西,四燕前后南北异
秦前后西赵前后(自注:前赵刘渊,后赵石勒。),后蜀大夏相吞噬
东晋元帝都建康,天下南北分形势。
南则晋宋齐梁陈,北则元魏东西魏。
北齐后周犹一隅,隋文混一朔南暨。
平陈禅周隋杨坚,夫何三世隋嗣毙。
李唐继之纂洪图,高祖太宗成功易。
武后易唐而为周,仁杰一言回睿意。
玄宗末载溺杨妃,禄山叛逆为子弑。
肃宗东征复两京,宪宗见弑陈洪志(自注:宦官。)
文宗有才诛克明(自注:宦官。),德宗猜忌任卢杞。
太宗玄宗及宪宗,号称三宗商可拟。
末后难制藩镇强,宦官奉立皆私议。
唐后迭兴有五代,梁唐晋汉周相继。
五代五十三年间,后有十国皆僭伪。
齐楚吴燕汉晋唐,周蜀吴越如蜂猬。
宋受周禅握乾符,扫除僭伪皆风靡。
太祖姓赵都汴京,雪夜常幸赵普第。
太宗真仁英神哲,历代承平善继嗣。
至于徽钦金虏来,误国奸臣京(自注:蔡京。)与桧(自注:秦桧。)
高宗南渡宋复兴,建都钱唐歌舞地。
孝及光宁守偏方,侂胄既诛由诸史(自注:弥远。)
在位历年四十馀,前有仁宗后有理(自注:理宗,四十一年。)
至于度宗宋祚微,皆由平章似道弃。
建隆德祐十六传,大元一统兴燕蓟。
⑴ 自注:前凉张轨,后凉吕光,南凉秃发,北凉沮渠,西凉季日高。
⑵ 自注:前燕慕容廆,南燕慕容德,后燕慕容垂,北燕冯跋。
⑶ 前秦苻健,西秦国仁,后秦苻苌。
⑷ 自注:桓温灭李势据蜀,后蜀李雄,大夏赫连。
⑸ 自注:四十二年。
秦鹿既失,乃公马上得天下于五载,即位七年,创制显庸,虽日不暇给,规模弘远矣。惠帝亲亲敬大,有君人之德,而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牝鸡当御,白马坠盟;微北军左袒,侧子乘传,非其种者,孰锄而去之?文帝恭仁,专务德化,海内富康,几致兴措。景帝少恩,五伦胥斁;惟节俭惠育,前绪克遵。武帝大略雄才,功过自不相掩。昭帝以多智获嗣,委能烛奸,与民休息,可谓贤矣!享国不永,天所以开曾孙乎?宣帝综核名实,吏称民安,威信北夷,勋垂后嗣;然刑馀为周、召法律,为诗书杂霸,自甘三衅基祸,岂不惜欤!元、成委纲。哀、平短祚。巨君居摄,玩孺子于掌股之上。开四十八万馀之称功者何人?坠二百十四年之大业者何人?汉家老妇,虽惓惓于一玺;新室文母,称制太后,俱灭火之祸水矣!
秦嬴鹿失楚骓已,乃公马上空相侈。
威加海内悲故乡,四皓不来将易子。
左袒终归侧室儿,右相安刘功孰比。
天为一代启仁君,景残武纵叨馀美。
少子曾孙繇博陆,昭明宣核安遐迩。
杂霸贻谋初乱家,元成以下安足齿。
岂知伏莽在新都,漫愁飞燕为祸始。
麒麟罢禅金縢作,著石丹书符命起。
卯金孺子辞未央,新室文母空投玺。
白水真人弗绛衣,铜匮新皇何日止。
予览《东西晋纪》,益信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天道好还,积善、积不善,焉可诬也?欺孤侮寡,仲达之奸,雏羯所耻;废芳戈髦,师昭之逆,路人斯知。是以三分既一,三杨并用;五千恣乐,五胡杂居。贻谋之主,仅可及身;亡国暗夫,竟如木偶。嗟夫!酣歌入吴宫者,何人之羊车?肉袒依汉陛者,又何人之羊车?而一时当涂之士,虚无相高;势位之家,乾没不已。予悲其兔窟方营,排墙忽至;貂蝉易续,鹤唳难闻(唳,底本原作“泪”。)。虽有怀先忧者,指铜驼而致叹,思鲈脍而兴嗟,曾何救于光极之青衣、平阳之戎服?向非二三有志,鸡鸣共舞,雉血同盟;七马既终,一龙未化;建康帝座,曷繇上应列星哉!余复悲夫开基嵩雒者,既昧经国远图;而建都江左者,依然明断不足。是以武昌大逆,有待跽尸;历阳狼子,需时焚骨。六十之叟,遗臭万年;三十贵人,伤心片语。嗟夫!东晋十一主,仅肃、烈二宗差强人意;而明帝短龄,空誇日近;孝武沉湎,漫祝星长。其馀冲人,仅亦守府。乃若安帝之安,寒暑饥饱弗自安;与夫惠帝之惠,为官为私俱为惠。何异虞舜比德唐尧乎?东录西录,已坏家居。草泽英雄,从兹崛起。嗟夫!琅琊赤纸,欣然操笔,而乃卒了零陵于秣陵也。高贵乡公,亦可相视于京壤矣。
西东十五空垂册,贻厥孙谋尔胡窄。
吴伎五千供宴夕,有子何曾分菽麦。
五胡杂种群伺腋,八王首难犹相磔。
司马家儿真暗辟,七马图终牛系石。
青衣未已仍执戟,肉袒乘羊异畴昔。
化龙以后中原掷,新亭有泪江河易。
元兴明继天犹厄,王苏接踵为凶逆。
峤侃同心弥乱隙,自成及哀权外借。
遗臭何人始废奕,简文谈胜终奚益。
孝武功成迷枕席,家居虽好纤儿坼。
岂料英雄闻草泽,安恭二主归东壁。
狐媚欺人还自扼,呜呼此座安可惜。
述哀篇 清末民国初 · 梁鼎芬
我生四岁始学书,日识经字二十馀。
偏旁点画不可定,错乱便倚慈母呼。
是时家在乐昌县,大人宾客无时无。
閒论诗品说剑术,小子未解心欢娱。
亲年强盛偶还里,祸患竟尔乘须臾。
仲秋之月岁乙丑,母病虚𦂳寒痛俱。
少顽不识寿亲法,自此无母悲何如。
五年苒苒忽长大,十二随宦过湘湖。
天胡不惠降凶闵,九原从父志罔渝。
遗言在耳痛定省,忍死遂受人间污。
贫丧千里兼幼弱,更有盗贼横前途。
艰难待尽命不尽,家乡乞食从诸姑。
停丧不葬古有禁,时无鲁公犹恐诛。
蹉跎今日始衔土,出自东郭归北郛。
旭轮新升积雾散,族党相送还相扶。
先人孝惠在众口,因叹盛德怜此孤。
椎牛而泣亦人子,亲戚既没徒悲吁。
玉髓奇经岂神譣,惟凭吾志驱幽诬。
作诗聊告妻与弟,知我罪疚犹呱呱。
云母屏风只暂依,金乡公主嫁迟诗。
宁论鲍照梅花恨,不及从来不惜辞(自注:今日天庆节,两处朝拜。又孝惠忌行香疲,且手寒,草草增愧也。然不犯从前梅事如前村之类,亦可一笑也。)
⑴ 四库本作却喜今朝
紫芝歌 明末清初 · 释函是
高山高可极,深谷深可至。
中有四皓者,采芝避秦始。
作歌以忘年,蒲轮安足致。
富贵良多忧,贫贱乃肆志。
天下而既定,汉高徵不出。
亡匿曾几时,竟为孝惠侍。
古今竞相传,皆仰留侯智。
青松与白云,商山今尚在。
汉惠(庚子) 清 · 钱载
七言律诗
臣仆操权已陆梁,将军载主独苍茫。
荆州不袭秭归返,高祖重苻王业昌。
赛社鸡豚三蜀俭,参天竹树一抔荒。
直须庙庑先诸葛,增配关张马赵黄。
慈云寺(乾隆庚戌)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古寺建康熙,祝釐缘奉慈(寺在朝阳门外宏敞康熙年间为秋弗孝惠皇太后祝釐所建规制至乾隆壬戌戒于火其仅存者日益圮废戊子春命重加修葺俾还旧观)
亦曾扈翟豫,徒此益乌悲。
葺旧凡经几,行春复过兹。
老松鳞荫广,不觉怃移时。
⑴ 昔年每奉此以皇太后谒舆少东陵路便经供安憩
宁寿宫题句(乾隆癸丑)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宁寿溯原名(是处乃申豫皇祖奉政后孝惠皇太后所居也丙葺为归燕憩之所逮今十八年名仍其旧),倦勤希宿情。
为期三载近(屈指丙辰归政祇馀三年矣),益笃一衷诚。
符愿待天贶,敕几慎晚成。
仔肩犹在已,忍不念民生。
共 34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