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夏之令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8 首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五○
关捷先,字宁后,一字蓬石。南海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官吏部文选司郎中。著有《锦亭》、《大社》、《青原》、《大社经正》、《录竹樵合草》、《醉梦续吟》、《云游》、《云随》、《樵馀》诸草行世。《明史》卷二七八、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六有传。
维基
关捷先,字宁后,广东承宣布政使司广州府南海县人,明朝末年至南明官员。
明思宗崇祯七年(1634年),关捷先中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历任监司,善于笔劄。
1646年,清军克福州,隆武帝在汀州被俘杀,两广总督丁魁楚、湖广总督何腾蛟拥立桂王朱由榔。
他和苏观生、顾元镜、王应华、曾道唯在广州以兄终弟及为名,拥立隆武帝的弟弟唐王朱聿𨮁即皇帝位,年号绍武,关捷先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清军南下,攻克广州,绍武政权灭亡,关捷先降清。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六四○
王应华,字崇闇,号园长。东莞人。明思宗崇祯元年(一六二八)进士,仕至礼部侍郎。十七年(一六四四)归粤,辅永历帝,拜东阁大学士。帝入桂后,与函是同礼道独,法名函诸。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三二六有传。
维基
王应华(1600年—1665年),字崇闇,号园长,晚年皈依佛门,法名函诸,广东承宣布政使司东莞人,明朝末年官员。
明思宗崇祯元年(1628年),王应华中进士(赐同进士出身)。
历任资政尹、通议大夫、礼部祠祭司郎中、工部营缮、礼部左侍郎、右参政、海道并宁绍粮道、兵备副使、浙江提督学政、福建按察使,官至侍郎。
1646年,他和苏观生在广州拥立唐王朱聿𨮁即皇帝位,年号绍武,王应华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清军南下,攻克广州,绍武政权灭亡,王应华降清,苏观生等死节。
王应华旋投永历,为光禄寺卿。
1656年,永历帝西奔,王应华回到故乡,做了遗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7 【介绍】: 名一作朱聿鐭,明宗室。
隆武帝朱聿键弟,嗣封唐王。
聿键死,自福建至广州。
时丁魁楚等立桂王朱由榔于肇庆。
苏观生以不得预拥戴功,遂立聿𨮁于广州,年号绍武
隆武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兵入广州,被俘,绝食,自缢死。
维基
即明绍武帝。
(1605年—1647年1月20日),名一作朱聿鐭,年号「绍武」,为南明第三任君主。
在位仅40天(1646年12月12日—1647年1月20日),未及使用该年号。
朱聿𨮁又称「小唐王」,是隆武帝之弟,明太祖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桱的八世孙,祖父唐端王朱硕熿,父为唐王之子朱器墭。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五四○
曾道唯,字元鲁,一字自庵。南海人。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一六一〇)进士,授刑部主事,转郎中奉差,江南审决,浙江恤刑多所平反,升常镇兵备道。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历升湖广左参政,晋都察院左都御史,以父九十在堂,陈情终养。卒年七十六,有《介石斋》诸集。清黄登《岭南五朝诗选》卷四有传。
维基
曾道唯(1573年—1648年),字元鲁,号自庵,广东南海县人,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登庚辰科进士。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发生张差梃击案,授刑部主事,转郎中。
刑部会同十三司官员举行会审,曾道唯参与。
出参常镇兵备,转山东按察使,寻以病归。
天启间起江西右布政,兵备抚州。
时巨珰魏忠贤用事,道唯力辞不就。
崇祯间起浙江右辖,调湖广左辖。
时楚藩禄米外,庶宗口粮悉多虚伪,道唯厘剔滥冒,岁省公帑数万金。
晋都察院左都御史,以父九十在堂,陈情终养归。
防广郡荒旱,捐助赈济,乡人赖焉。
先是南海县向有定弓加赋,道唯与兵部侍郎郭尚宾等公揭两府疏,除以他邑沙坦抵额,民困苏焉。
居乡非公不谒当涂,历方伯,陟卿贰,如一日。
明隆武二年(1646年)他在广州拥立唐王朱聿𨮁即位,年号绍武,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清军南下,攻克广州,绍武政权灭亡,曾道唯降清。
永历二年(1648),李成栋反清复明,召用曾道唯,未至而卒。
暮年究心医术,得养生法,卒年七十六。
有《介石斋诗稿》传世。

人物简介

维基
刘钟英(16世纪—17世纪),字俊卿,号大凝,黄州府麻城县人。
刘钟英在万历三十七年(1610年)中举人,四十一年(1614年)成进士,获授翰林院学士。
当时正值梃击案使朝臣沸腾,他上奏:「皇上诚慈,皇太子诚孝,不能为君父留馀地吗?
」第二天,太子朱常洛果然下令:「张差癫人打死就算了,外廷还有什么话说?
」众人佩服他的见识。
天启元年(1621年)他到福建主持乡试,崔呈秀、田吉等人不满他不依附阉党,被削籍,和杨涟、左光斗、周宗建、夏之令相继入狱。
某天都御史梅之焕愤恨阉党所为,说:「我到北京说句话,和杨涟他们一起死。
」刘钟英从容地说「为忠义忘记自身,无疑抱薪救火。
假如唐朝李训、郑注有狄仁杰的学问,仇士良又怎会杀二王一妃四宰相呢?
」梅之焕因此释怀。
崇祯元年他得起用为洗马、司业、祭酒,迁官礼部侍郎,再上疏乞养双亲,因病归乡。
他个性敦厚,不喜欢听人过失,任官不附附朋党、不凭关系得好处、不越权上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广东香山人,字龙友,号家冈。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少詹事。崇祯六年擢礼部尚书,旋入阁,与首辅温体仁不协,罢去。南明隆武帝召为内阁首辅。闽疆既失,赴广州,永历帝以原官召之,引疾辞去。有《宝纶阁集》。
全粤诗·卷五七八
何吾驺,字龙友,号象冈。
香山人。
明神宗万历四十六年(一六一八)举人,四十七年(一六一九)进士,拟鼎甲,改二甲四名,由庶吉士历官少詹事。
明思宗崇祯初,晋左春坊充经筵日讲官。
会纂修《神庙实录》成,晋少詹事兼侍讲学士,历官正詹事。
明思宗崇祯五年(一六三二)擢礼部右侍郎。
六年(一六三三)十一月加尚书,同王应熊入阁,温体仁久柄政,欲斥给事中许誉卿,已拟旨,文震孟争之,吾驺亦助为言。
体仁讦奏,帝夺震孟官,兼罢吾驺。
居久之,唐王自立于福州,召为首辅,与郑芝龙议事,辄相牴牾。
闽疆既失,永明王以原官召之,为给事中金堡、大理寺少卿赵昱等所攻,引疾去。
顺治三年(一六四六)十一月桂王由榔称号于肇庆,适唐王聿键弟聿𨮁嗣为唐王者,与大学士何吾驺自闽浮海至南海,关捷先等首倡兄终弟及议。
大学士苏观生遂与吾驺及布政使顾元镜、侍郎东莞王应华、南海曾道唯、总督林察等拥立聿𨮁,改年绍武
就都司署为行宫,应华、道唯并拜东阁大学士。
招海上四姓盗,授总兵等官,与肇庆相拒。
十二月十五日大兵克广州,时唐王聿𨮁方事阅射,急易服逾垣匿王应华家,俄缒城走,为追骑所获,投缳而绝。
何吾驺及应华等悉降。
卒于家。
有《元气堂诗文集》三十卷、《经筵日讲拜稽录》四卷、《周易补注》四卷、《云笈轩稿》二卷和《石刻楷草四种》。
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八三有传。
维基
何吾驺(1581年—1651年),初字瑞虎吾驺一名出自中国上古神兽驺吾,其形象一说是头黑色纹路的白老虎,另一说则是头五彩斑斓的长尾虎,因驺吾心地善良,从不吃有生命的物体,又在中国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兽,故何吾驺初字曰:“瑞虎”。,又字龙友,号象冈,晚号閒足道人。广东香山小榄镇(今中山市)人。进士出身。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中丙午科举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进士,授庶吉士,历官左春坊充经筵讲官,后升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崇祯五年(1632年)擢礼部右侍郎。崇祯六年(1633年)升礼部尚书,任大学士兼代理首辅。因与文震孟为给事中许誉卿辩护,为温体仁讦奏,罢归。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陷南京,唐王朱聿键召任首辅,与郑芝龙不合,顺治三年(1646年)十一月,与大学士苏观生等在广州拥立绍武帝,有足疾,后绍武帝殉国,遂回广东,是年十二月十五日,清军攻入广州,吾驺投降。称疾还乡,卒于家。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陕西富平人,字出孟,号御宿。天启二年进士。崇祯初擢御史,直言敢谏,数黜数起。历江西参议、山西参议。崇祯末以言时弊忤当事,罢官归里。大顺军克富平,欲授以官职,不受而死。
维基
田时震(?
—1643年),字出孟,号御宿,陕西西安府富平县人。
时震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十六名,三甲一百七十四名进士,工部观政,三年授河南灵宝知县,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调知光山县。
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入为山西道御史,二年巡视十库,巡视西城,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
劾刘鸿训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
时震以发鸿训私,进秩一等。
三年巡按广西。
未几,又劾永光及温体仁,忤旨切责。
遂以年例出为江西右参议,四年调山西副使,就迁雁平道右参政,七年,以言时弊忤当事,被革职废弃归里。
十六年冬,流贼陷富平,授以伪职。
顺治二年仕清,补为江西督粮道右参政。
时震直言敢谏,触权贵,数黜数起。
所著诗文遭兵僰毁于火,馀《御宿奏疏》一册、《履难记》一册,李太史子德序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浙江归安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官池州知府。有《九华山志》。
维基
顾元镜(?
—1650年),字初七,号明静先生,明朝末年官员,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归安县乌镇人。
明神宗万历三十四年丙午科浙江乡试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顾元镜中己未科二甲第六名进士。
崇祯年间官至池州府知府、徽池太兵备副使、山东左布政使。
1646年,他和苏观生在广州拥立唐王朱聿𨮁即皇帝位,年号绍武,顾元镜被任命为东阁大学士。
清军南下,攻克广州,绍武政权灭亡,顾元镜降清。
1650年,卒于韶州。
妻杨氏,两子顾澹初、顾鸿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