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永春

相关人物:共 5 位
共 5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桂有根,字徵实,河南汝宁府汝阳县人。
进士出身。
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授山东金乡县知县,爱重文士。
巡抚都御史周永春微时为有根所赏拔,三年奏最,擢工科给事中,督修乾清宫。
值神宗张乐别苑,闻有根骤从,声顾左右曰:桂髯来也!
次日以荒淫疏上,帝为改容。
由六科左右给事中迁吏科都,转南太常少卿,迁左通政,寻转太常寺卿。
怡情山水十馀年,无复求进意。
升工部右侍郎,致仕归,卒谕赐祭葬,崇祀乡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1 【介绍】: 明陕西凤翔人,字大来。万历二十三年进士。授临漳知县,筑长堤御漳水。调河内,凿太行山,引沁水灌田数万顷。迁工部主事。泰昌元年,累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熊廷弼经略辽东。为官精敏强毅,用兵非所长。天启元年辽阳之战,清兵破城,应泰佩剑印自缢。
维基
袁应泰(?
—1621年),字大来,号位宇,陕西凤翔县人。
晚明政治人物,东林党人。
袁应泰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中进士,授临漳知县,任内筑长堤四十馀里,捍禦漳水,溉田数万顷,使邻近的州县也享其水利,治绩冠绝两河(河南、河北)。
迁工部主事。
后又升任兵部武选郎中,任内清理了数百个假冒世职骗取恩赐的人。
后来又被下放地方出任淮徐兵备参议。
当时山东正值大饥,袁应泰开设粥厂救济流民,并以工代赈,使饥者尽得食。
应泰又挪用了额外税收和漕运杂费去赈济灾民,故而被户部弹劾他擅自使用官粮,因而袁应泰放弃升迁的机会以疾辞职回乡。
万历四十六年十月,起用河南右参政,明年三月又升为永平兵备按察使,任内练兵缮甲,修缮永平城防,又积极支援关外所需的饲料、火药供应,深受时任经略熊廷弼的信赖。
泰昌元年(1620年)九月,擢升至右佥都御史,代周永春巡抚辽东。
一个月后,代熊廷弼经略辽东。
袁应泰处理民政号称「精敏强毅」,但为人不知兵事,规画颇疏,刚上任便在辽东扩大边防,收编叛将、蒙古叛卒,来投即纳,大将童仲揆、尤世功等非常反对,但袁应泰不听。
天启元年(1621年)三月十二日,后金军队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等出城野战,战败而还,沈阳城也因之前投降袁应泰的内应叛将叛卒充当了后金内应而沦陷,而赶往救援的总兵陈策、童仲揆等也在浑河之役中战死。
得知消息的袁应泰于是下令集结各处军队于辽阳坚守,又下令打开闸门,把太河水放入护城河,壕沟的内侧排列火炮,严阵以待。
三月十九日,努尔哈赤果然以大兵来攻,袁应泰先是和总兵侯世禄、朱万良等出城五里野战,但惨败而回,后金军队又陆续击败诸将兵。
袁应泰于是回城与巡按御史张铨等分陴固守,但不少官员开始私下逃跑,人心已散。
后来清军再攻城并从成功从小西门涌入,在辽阳城东北镇远楼督战的袁应泰知道大势已去,便向张铨说「公无守城责,宜急去,吾死于此」,说罢随即自缢而亡。
他的仆人唐世明也纵火焚楼殉主而死。
朝鲜则误传为自焚而死。
所部巡按张铨、按察使张昌国等被俘,不屈而死。
吕图南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维基
吕图南(1568年—1640年),字尔抟,号天池,本福建南安人,徙晋江。
同进士出身。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登戊戌进士,授内阁中书,升吏部主事。
三十一年典试广东。
三十五年迁浙江道御史,巡按广西。
四十年改巡按浙江。
科臣周永春疏论图南绵弱,不胜其任,遂谢病归。
四十七年起升南京通政司右参议。
复以艰归。
天启六年,起升北京左通政。
七年二月升通政使,以三大殿工成,八月加右都御史。
崇祯即位,加左都御史,旋改南京户部侍郎,总督粮储。
著《周易四书辑说》。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福建漳浦人,字以鄂,号肯贻。万历三十二年进士。擢兵科给事中。传神宗宠郑贵妃,流言谓郑妃子福王将取代太子。懋炜上疏请先斩贵妃兄郑国泰以谢天下,然后斩自己以谢郑妃。直声震朝野。后以忤中官谪处州知府。
维基
丘懋炜,字以鄂,号奇恬,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人,军籍。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福建乡试举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进士,初授行人司行人,三十三年充副使,册封晋府河东、永和、蕲水三王,三十五年奉使往东垣王府典丧,三十七年与户部主事刘仲斗典试广西,三十八年考选,四十年授兵科给事中,上言倭警可虞,设防宜早,谨条例八议以备采用。
御史吕图南改任南直隶提学,被给事中周永春弹劾绵弱,不胜其任,丘懋炜与御史陈一元、王命璿与永春互相纠驳。
四十一年丁忧,四十七年起升广东右参议,分守岭东道。
泰昌元年以病乞休,三年起复为江西右参议,分守岭北道,六年回籍养病,崇祯元年(1658年)考察免官。
王时熙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时熙(1579年2月25日—?
),字仲缉,江西南昌府南昌县人。
王时熙以《诗经》中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江西乡试举人第三十二名,二十九年(1601年)会试中式第二百五十四名,成三甲第一百二十九名进士。
初授昆山县知县,擢监察御史,名在《东林朋党录》。
诚意伯刘荩臣从祖刘世学疏诋顾宪成,周起元力斥其谬,其同官王时熙亦交章论列。
南京缺提学御史,吏部尚书赵焕调浙江巡按吕图南补之,为周永春所劾,弃官归。
汤兆京与御史王时熙为图南申雪。
汤宾尹为韩敬夤缘得第一人,御史王时熙亦疏论其事,吏部尚书赵焕乃以年例出时熙于外。
其子王猷定《表忠遗墨弁言》云:先君以御史例转分巡浙东,越二年京察复被黜,寻擢太仆,珰祸起矣,乙丑以忧愤呕血卒京师。
子王猷定,字于一,号轸石,著有《四照堂文集》十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