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籀

共 8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成均桥门列者石,相传周宣员猎迹。
蓊勃时时云气生,倒薤依微破苔隙
仿佛娲皇五色堕,错落星辰尚堪摘。
此石阅人人递喜,昌黎先生好尤癖。
可怜光价绝鼎钟,霜草风沙无怜惜。
元和到今复几岁,流落尤能脱臼磶。
金绳断钮玉柯迸,蝉榻何繇见光泽。
孔子删诗偶遗漏,不缘片碣谁搜索。
或疑成后蒐岐阳,椒举之言具楚籍。
车攻即类宣王诗,四牡东徂岂西适。
周家蒐苗世有事,平岐騕雒定何择。
大篆分明史籀手,诅楚卑卑其能役。
况复李斯七日叹,弱骨今犹相碣峄。
此书穆满当伯仲,争令支孽掩宗祏。
宇文偏陋复安取,一笑竖儒揣量窄。
甄丰奇字诚辱收,六体粗堪证今昔。
位置何须争甲癸,参差枉自疑君帛。
从教缺剥费摩挲,古意居然存耆硕。
显晦随人亦有时,一出雍凉几为客。
小雅终存王者气,夜夜精光岌相射。
护持岂为耽奇字,想像中兴在明辟。
方今太平无一事,风雅袅蕤孰捃摭。
但令梦寐到成宣,只字犹堪动心魄。
老生更访吉日碑,剔尽昆仑亦何益。
呜呼!
石鼓歌成谁献闻,槐市阴阴土花碧。
皇颉久不作,史籀亦已尘。
古学既凋丧,古制遂沉湮。
文繁世愈降,作者日维新。
春蛇复秋蚓,萎薾何足珍。
有美渊学士,运笔如有神。
翰墨盈海内,声华重儒绅。
悠悠百年后,继之更何人。
开卷抚遗迹,黯然忽悲辛。
商敦与周鼎,此器谁为陈。
图书道如在,会见风俗淳。
古初无毫楮,羲画何由传。
孰知文字理,已具《河图》前。
神农洎苍颉,俯仰极人天。
穗书与鸟书,创制分后先。
龟畴锡禹时,盘铭著汤年。
岐阳纪石鼓,史籀称独贤。
矫若蛟龙蟠,郁若锁钮连。
蝌蚪聿竹漆,形体因自然。
一从孔壁废,重为经籍怜。
秦相约籀古,撰次《苍颉篇》。
小篆遂名家,劲健含姿妍。
登封及诅神,金石纷雕镌。
下逮隶八分,变化如云烟。
汉经煨烬馀,文教仍敷宣。
保氏存六书,学僮才九千。
子云纂奇字,杜林解探研。
继踵非无人,意象莫能全。
伟哉许祭酒,蒐罗归简编。
堕绪赖复举,后学知相沿。
阳冰克远绍,铉锴造其玄。
近代郚与周,笔力为奔川。
复有朱茂才,好古情欲颠。
一埽世俗书,习篆忘食眠。
秦望并之罘,碧落兼新泉。
小者案间列,大者屋壁悬。
平生囊橐资,多充买碑钱。
功深学既精,齿壮志益坚。
鱼池染皆黑,铁砚磨将穿。
摹拓累万番,积藁齐人肩。
师法正在兹,什袭比蹄筌。
孙樵文自祭,智永笔忍捐。
前修不我欺,我癖犹难痊。
嵯峨细林山,上与浮云连。
譬彼汲冢书,函之瘗其巅。
聚土封若堂,劖石表为阡。
其阳绿树交,其阴书带缘。
山灵谨呵护,有名如有仙。
挥洒人间者,显晦名非偏。
宝剑贾胡发,玉押蔓草缠。
何如篆冢光,夜夜映斗躔。
古文元允,太史神书。
千类万象,或龙或鱼。
何词不录,何物不储。
怿思通理,从心所如。
如彼江海,大波洪涛。
如彼音乐,千戚羽旄。
体象卓然,殊今异古。
落落珠玉,飘飘缨组。
仓颉之嗣,小篆之祖。
以名称书,遗迹石鼓。
呜呼!
仓颉莽千古,即生史籀亦尘土。
太学之东孔庙门,何得乾坤留石鼓。
奇珍岁久魂离魄,古文断落增艰涩。
野禽剥藓枯皮苍,山虫蚀土朽骨白。
日照犹看星斗移,雨来恐有龙蛇出。
当年此鼓流陈仓,骆驼欲载周文章。
贵如郜鼎宜在庙,祭酒却谓韩生狂。
后遭郑馀稍显异,宋家始能归大梁。
黄金填字石所丑,靖康离乱鼓北走。
埋没胡尘二百年,或落农家舂作臼。
文皇有意置成均,敕使鬼神永诃守。
我曾扪读慨夙怀,长揖宣尼洒杯酒。
周宣昔狩岐阳时,籀文烂漫天王辞。
石鼓隐见不可测,佛龛遗字争传奇。
大篆分流及蔡氏,作者日下江河毕。
峄山火迸秦王石,世间墨本空枣梨。
钟王亦似涉靡丽,忽瞻石鼓兴惭悲。
时乎通变圣不免,工正我吾皆其微。
但愿君王重吉甫,朝廷再树中兴碑。
余于书法、尚北碑薄南帖、主篆隶卑行草。此盖从书法艺术之美学观点言之、亦取刚舍柔之旨耳目。非谓今人日常作字、亦当用篆隶也。梁苑武慕姚桑孟伯李逢、近各以所书见惠、大有清刚之气、喜而作夷门三子墨妙歌以张之。
长卿家徒四壁立,淫雨终风夺颜色。
罗帷锦障何敢望,蠡粉椒泥亦难得。
夷门三子知我贫,殷勤惠我淋漓墨。
一时挂壁出光辉,便有龙蛇满虚室。
适斋丈人守贞固,皓首穷经甘未遇。
吉金乐石日摩挲,大隐深心托豪素。
神交千里相呴濡,分隶飞腾惊野鹜。
投戈卓戟锥画沙,蜀阙褒门见法度。
春衫白袷子桑子,好学深思未渠已。
红尘白日营稻粱,黄卷青灯涉文史。
十年染翰柿填门,臣斯妙迹参差是。
山东李逢吾旧友,沦落栖迟柳生肘。
盘盂书出周史籀,独绝梁园誇好手。
近从龟版摹贞契,寻源直欲师仓叟。
木石虫鱼落阵来,谁其识者殷王受。
一从贞观开新治,旧学凌迟到文字。
二王行草擅风流,怀素张颠愈狂肆。
古文籀篆时罕行,阙而不论世所弃。
即今犹贵女郎才,墨池久竭丈夫气。
呜呼三子有独诣,大雅扶轮岂一艺。
行健持刚良有以,厚古薄今非所议。
① 祠在邹平城北十八里。汉文帝遣晁错求《尚书》,时伏生年九十馀,令幼女口授。事不见汉史,今图之壁。
祖龙烈燄燔天地,断简残篇尽捐弃。
诸儒白骨成山丘,仓颉史籀夜垂泪。
上蔡李斯甘罪首,忍使万古斯文坠。
天遗一老在人间,火然不到胸中字。
须臾赤帝重瞳来,阿房一炬咸阳灰。
表章经学汉文出,诏求耆旧过徂徕。
是时先生耄且病,以口代手鸿濛开。
二十九篇尚书备,配享立庙何崔嵬。
我来再拜心徬徨,侧身望古涕沾裳。
避秦博士穷独叟,姚虞三代今未亡。
庞眉碧眼具冕服,丹青满壁生辉光。
有女被绣珥明珰,受书掌故拱其旁。
丰碑古篆不可详,诸生俎豆歌乐章,灵旗髣髴来翱翔。
字学趁姿媚,今人少复真。
古书传史籀,奇格得先秦。
馀事堪惊俗,稀珍欲透神。
归来千载下,眉老是前身。
我谒太学岁丙寅,九秋既雨天气新。
庙貌肃穆迥绝尘,右平左墄通堂陈。
戟门森立高嶙峋,内塾十鼓棋布匀。
周宣垂今二千春,三代法物希世珍。
文谟武烈坠复振,烝民韩奕学士呻。
方叔召虎侪凤麟,尹氏仍氏词绝伦。
大小二正存其醇,大蒐岐阳韎韐亲。
乃命撰列示无垠,编诗不入昧所因。
翻幸虐燄逃暴秦,陈仓灭没同泗沦。
李唐获九奇不纯,其一刳中投杵频。
皇祐得之田野民,呵护浩劫宜鬼神。
錽之黄金错白银,金源剔取驰北轮。
宣抚宅废埋菅榛,虞公请置功可泯。
朅来摩挲馀百巡,史籀不作难考询。
手画生胝吟燥唇,心重古器词罔伸。
斑斑驳驳星向晨,三百廿五龙脱鳞。
九未全蚀亡一辛,耳目荒忽云雷屯。
鸟迹蝌蚪辨莫真,蛟蟠鸾翥势未驯。
韩苏钜公生不辰,强寻难读泪堕巾。
矧当愚蒙识如燐,邈从天汉窥涯津。
麋鹿速速骖騝駪,维鱮维鲤以柳缗。
约略大义车攻邻,难以意解取笑嗔。
我闻彝鼎铭至仁,武功勒铭则鼓錞。
合江钟石纪禹禋,厥制最古圣所循。
之罘诅楚焉与钧,丽牲沿俗羞彬彬。
崇尺有咫径度逡,锐上广下妥帖蹲。
臼仰虚受鼓覆均,围圆质厚肤理皴。
缅怀上世风何淳,封山禅亭空积薪。
大书特书磨贞珉,高陵隓陊邃谷堙。
其迹尽逐云烟湮,惟圣有作无缁磷。
纵亡其器辞在绅,授受笺释穷白申。
况传此鼓士响臻,绝胜熹平观经人。
恍与扬觯揖让宾,几忘眇末虮虱臣。
生逢敢冀充介僎,潸然后百六纪身。
共 82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