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吴麟徵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维基
杨述中,字衡毓,号老庵,四川叙州府富顺县人。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科四川乡试举人,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
授山西襄垣县知县,任内立泰晋书院,并资助神童王基洪。
来王基洪果然中进士。
擢江西道御史,内官客用骄横,杨述中合同官纠之,群宦切齿,谪太和县典史。
后起为大理府推官,升户部主事、员外郎,四十年(1612年)任山东乡试同考官。
历任尚宝司丞、尚宝司少卿、太仆寺少卿、郧阳抚治。
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安邦彦、奢崇明相继逆叛,调任为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偏沅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兼督贵州兵饷。
寻代替张我续任川贵总督,兼制云南湖广军务,赐尚方剑,率秦楚滇豫蜀五省官兵,援黔剿逆有功,因抚军王三善败绩,述中寻乞休归。
以俞旨有“老成慎重”语,自号老庵。
王士章 朝代:明末

人物简介

维基
王士章,云南临安府河西县(今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人。
明末政治人物。
天启七年(1627年)丁卯科云南乡试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辛未科进士,以户部员外郎督饷蓟辽,历官真定府、保定府知府。
以奉养母亲告归,其母寿至九十七岁,王士章对母亲极为孝顺,每当因事发怒时,母亲来则解怒。
妻子赵氏是万历庚戌进士、前保定知府赵琦的女儿,幼年时随父到保定,一日早起洗漱时,遗失金簪在壁间。
来王士章任保定知府时,赵氏又跟随丈夫赴任,在原地重新捡回金簪,人们都恨惊异,王士章还与宾客作诗纪录此事。
万发祥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江西新喻人,名养正,号瑞门,以字行。性孝友,积学力行。崇祯十六年进士。李自成破北京时,被俘。大顺军撤时南归,寓吉州。南明隆武帝授为兵科给事中。清军破赣州,被杀。
维基
万发祥(17世纪—1646年11月8日),名养正,字发祥,以字行,号瑞门,江西临江府新喻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万发祥在十六岁时成县学生,博学而才高,有筹划国事的志气,父母去世后服阕才参加科考,得督学侯峒曾置于前列;崇祯十二年(1639年)在马世奇主考的江西乡试中举人,同考官万载知县唐昌龄评其策论中有「忠肝义胆,可觇他日立朝」的句子。
次年(1640年)会试仅中副榜,回乡后条议解除马粮、折布等弊政,又让产给兄弟、建宗祠奉先祖先,事关名教都会发愤抗言;到十六年(1643年)再次参加会试得吏科都给事中吴麟徵提拔,殿试成二甲进士,馆选时由左都御史李邦华拣为庶吉士第五人,旋授翰林院编修。
甲申之变后,万发祥发誓殉死,但服毒数次也不死,绝食数日又不死,得知马世奇和吴麟徵殉难就前往哭丧,被大顺军队抓获;大顺朝廷打算授官给他,他坚持不接受,牛金星发怒裍夹他,晕倒复苏后再押赴西市,他也不为所动。
不久清兵攻至,他就往南方逃走投靠编修杨廷麟,每天素衣向北哭,哭到泪尽而刘血;广信举人刘日杲抱负忠愤,二人对哭,日杲为其写下《贞女歌》。
隆武帝于福州即位,杨廷麟与万元吉奉命守卫赣州,万发祥兼任兵科给事中从守,清军包围围急,杨廷麟守大南门,他则守小南门。
十月三日城将破,他依然穿著甲胄督战,到天光时遭清军擒获,不屈身中三刀而死。
其弟万衍祥辑录遗文,入崇祀乡贤及忠孝祠,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赐谥烈悯。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天麟(1586年—1639年),字季昭,号平符,浙江温州府永嘉县人。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乡试经魁(三名),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九十八名,二甲第一名进士。
负文名,精书翰。
吏部观政,初授礼部祠祭司主事,六年升精膳司员外郎,七年晋主客司郎中。
崇祯元年(1628年)出为湖广苏松道参政,寻改提学广东,称得人。
五年,升本省按察使。
六年晋福建右布政使,福州兵备道,制铜铁大磙,分布闽浙沿海要害。
八年转湖广左布政使,辖宝庆道,平临蓝天王寺獠猺诸寇。
纠参岷藩纵校尉杀平民,掠财产,朝论伟之。
十二年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以不得养亲,忧思成疾,行至平越卒。
为人清端宏毅,政暇即操瓠撰述。
所居先世旧庐仅蔽风雨,与余姚施邦曜、海盐吴麟徵有浙中三君子之称。
著有《松台诗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6 【介绍】: 明浙江会稽人,字羽侯,号格庵,晚号称东饿夫。刘宗周弟子。崇祯四年进士。由庶吉士改礼科给事中。以劾王应熊入阁不由廷推,下诏狱。旋起历吏科都给事中,屡忤首辅周延儒,又诋兵部尚书陈新甲奸邪,既而会推阁臣失帝意,谪戍均州。弘光时任大理丞。明亡为僧。有《章格庵遗书》。
维基
章正宸(?
—1646年),字羽侯,号格庵,晚号禹东饿夫。
浙江会稽人,明末政治人物。
早年师从刘宗周,崇祯三年(1630年)中式顺天府乡试第四名举人,崇祯四年(1631年)联捷辛未科进士 ,工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与马世奇、张溥等相交莫逆。
崇祯六年(1633年)任礼科给事中,因上疏弹劾辅臣王应熊,崇祯帝大怒,被逮下诏狱拷讯,给事中吴麟徵、傅朝佑救之无效,被革职归乡。
崇祯九年(1636年)冬,召起为户科给事中,十二年任湖广乡试副主考,从废卷中拔取曹胤昌为第一名。
巡视苏松诸郡饷务,陈漕政八害一要,升吏科右,十三年巡视太仓银库。
十四年,洛阳被攻陷,福王朱常洵被杀,崇祯于乾清宫召对群臣,章正宸相继弹劾首辅周延儒、兵部尚书陈新甲、督师杨嗣昌,在会推宣大总督人选上,首辅周延儒欲以门生江禹绪陪推,又欲起复被革职的门生前江陵知县史元调和恢复前辅臣冯铨冠带,被正宸争论,未能成功。
十五年五月,会推阁员,章正宸与吏部尚书李日宣、掌河南道御史张瑄共事,先推十三人,帝命再推,又列十一人,六月辛酉,崇祯召对中左门,以滥举房可壮、宋玫、张三谟三人,将李日宣、章正宸下狱,又谪戍均州。
安宗时,官至大理寺左寺丞,见国事日非,弃官归里;鲁王监国时,授吏部左侍郎,掌部事,守赭山(在浙江萧山县),招募赭山乡民组建赭山营。
绍兴失陷,出家为僧。
王芝瑞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芝瑞(?
—1648年),字钟淑,号静川,应天府江宁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王芝瑞是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授行人,历官吏部验封司主事、员外郎。
有宗室郡王应降授将军,向他行贿三千以违制袭封王爵,他立刻驳斥;政府为该名宗室说情,但最终并不允许袭封。
真人张应京面见崇祯帝建坛求雪,没有效果;惟崇祯帝依然器重张应京,在他请求下,让他住在魏忠贤故宅作为策勋的府邸。
事情颁布后,王芝瑞说:「有功的人才能赐与宅邸。
张应京只是一名真人,获得高爵厚禄,而且求雪无效,凭甚么得策勋?
」最后也不能阻止。
周延儒再次出任首辅,王芝瑞是他以前取录的进士,吏部有官职出缺,周延儒打算让王芝瑞补任。
王芝瑞说:「先生出山,不满足众望,将失败是朝廷之事。
我离开也嫌不够快,敢扰乱吗?
」坚持辞官归乡。
来王芝瑞再次获起用为四川督学佥事,帮助王应熊筹措粮饷有功。
弘光元年(1645年),他奉朝廷命令守江,寇盗不敢渡河;擢任尚宝司少卿,任命的诏令尚未到达,张献忠就在闰六月带兵向南,王芝瑞于江上拒守。
樊一蘅轻敌战败被他所救,但迷路遇上敌寇伤及马匹,后军来到得免,退入永宁,不久当地也失陷。
最初曾英得王芝瑞提拔,王应熊命他攻打寇盗、恢复永宁,而王芝瑞则守卫遵义。
隆武帝继位,徵召王芝瑞担任光禄寺少卿,擢兵部右侍郎、都察院佥都御史,巡抚四川。
受命后到达湖南,途中福京失守,因此依附武冈的刘承胤。
刘承胤计划拥立岷王朱禋□,王芝瑞不断阻止,几乎被杀害,逃入广西,黄尚宾在万年城带兵迎接。
永历二年(1648年)闰三月,永历帝招任他为吏部左侍郎,拜命后不久遽卒。
陈荩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简介

维基
陈荩(17世纪—17世纪),又名陈赓,字鸣墀,直隶魏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陈荩是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举人,到崇祯四年(1631年)成进士,工部观政,七年授大理寺右评事,十年丁忧。
十三年补左评事。
累任职授广信府知府、福建参议,有德行。
崇祯十七年(1644年)担任御史巡行云南,上疏请求弘光帝派兵保卫当地四十万公帑,获准许,并加监军衔。
陈荩为人傲慢,不懂得军事,宗室朱寿𮢅招募三万名士兵、二千匹战马、十二匹象,军队骁勇、兵器锋利;成军后派赵应选、胡一青、王永祚、蒲缨到黔、楚,但是南京已经失陷。
隆武帝提拔陈荩为佥都御史,命令他到福建,路过吉安,万元吉招引守城,多次打败清朝军队。
之后二人意见不合,陈荩引退到南安,吩咐赵应选与胡一青支援忠诚。
忠诚府失守,陈荩败走宝庆,因为部下被张先璧、刘承胤控制而失意,回到隆回居住。
来王进才搜掠他家,他转至奉天,在当地郁郁而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16—1862 【介绍】: 清云南昆明人,字根云。道光十五年进士。授编修。咸丰二年督学江苏。太平军起,授浙江巡抚,擢两江总督,驻常州,主江南大营饷事。江南大营溃后,逃至上海。同治元年褫职逮京,弃市。
维基
何桂清(1816—1862年12月21日),字根云。
云南省云南府昆明县(今云南省昆明市)。
清朝翰林、政治人物、军事人物。
官至两江总督。
因抵抗太平天国不力,以失封疆之罪,弃市。
何桂清的父亲是王英九之父王燮的家丁。
王燮担任太守,为王英九请来家教,何桂清伴读。
王英九愚钝又喜欢玩乐嬉闹,不喜欢八股文,因而读书失败,何桂清思绪清明,过目不忘,反而造就了何桂清。
来王英九捐纳为盐使时,何桂清出资,报答此恩。
道光十五年(1835年),何桂清中式乙未科第二甲第四十九名进士出身,点翰林院庶吉士。
道光十六年(1836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道光十七年(1837年),任河南乡试副主考官。
道光十九年(1839年),主贵州乡试。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任司经局洗马,右赞善,改左赞善,日讲起居注官,南书房行走。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升翰林院侍讲,仍任洗马。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升太仆寺少卿,为广东乡试正主考,会试同考官。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升光禄寺卿,改太常寺卿。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出为山东学政。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加内阁学士,仍提督山东学政。
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二月五日,迁兵部右侍郎。
丁忧去职,服满后补任原官。
咸丰元年(1851年)五月二十日,署理吏部右侍郎,闰八月十三日授兵部右侍郎。
十二月十四日改户部右侍郎,兼管钱法堂事务,南书房行走,顺天乡试覆试阅卷大臣,顺天武乡试较射大臣,兼管三库事务,充实录馆副总裁。
二年(1852年),署理经筵讲官。
三月六日充会试副总裁、覆试阅卷大臣,大考翰詹阅卷大臣,考试荫生阅卷大臣,八月六日授江苏学政。
太平天国袭江南,何桂清以江苏学政身份疏陈军事,抨击封疆大吏软弱,无所顾忌侃侃而谈,咸丰帝感到惊奇。
三年(1853年)十一月二日改礼部左侍郎。
四年(1854年)三月十日,改吏部右侍郎,仍充江苏学政,四月十八日改仓场侍郎,九月二十一日升授浙江巡抚。
太平军攻陷江宁,东南震动。
安徽徽州府、宁国府是浙江屏障,何桂清驻兵黄池,扼守要冲,与浙江提督邓绍良击退太平军。
五年(1855年),桂清檄令道员徐荣攻黟县、石埭,太平军主力到达后徽勇溃败,徐荣战死。
何桂清上疏主张安徽浙江互为唇齿,主客一心方有胜算,咸丰帝上谕令地方官吏不分畛域剿敌。
安徽巡抚移驻庐州,徽州、宁国二府暂由何桂清管辖,桂清令徽州府知府石景芬、副将魁龄等收复徽州府城及休宁县,布防堵敌军来路。
江西太平军入侵浙江,攻陷衢州府开化县,进犯严州府遂安县,桂清檄令邓绍良等夹攻,击退太平军,周天受、石景芬等克复黟县、石埭县。
何桂清奏请增补道员缺额,以石景芬任徽宁池太道;总兵豫祺战绩不佳,革职,以江长贵代;团练大臣前侍郎张芾驻皖南,督办徽、宁防务,兼顾浙江衢州、严州二府。
六年(1856年),檄令邓绍良、秦如虎、都兴阿等合攻宁国府,江长贵击败来援的太平军,收宁国府城,获得嘉奖。
浙江杭州府知府王有龄被通判徐徵讦控,桂清复奏有微词,被朝廷责问,十一月六日以病免职。
七年(1857年)春,两江总督怡良因病出缺,桂清同年的文渊阁大学士彭蕴章保荐以何继任,统筹粮饷。
四月十二日,以二品顶戴署理两江总督。
六月六日,实授两江总督。
桂清保荐王有龄升授江苏布政使,获准。
此时江宁已沦陷多年,总督驻常州,军事由江宁将军和春主导,江南提督张国梁为帮办,前任总督怡良专责转运粮饷。
桂清屡次奏陈方略,符合咸丰帝期望,谕饬和春与桂清和衷商酌。
冬季,攻克江苏镇江府,以办理军饷功加太子少保。
十二月二十六日充钦差大臣、南洋通商大臣办理通商各口事务。
八年(1858)十一月,会同东阁大学士桂良、吏部尚书花沙纳与英、法、美三国改订税则、通商章程:有限承认鸦片贸易;依《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在上海创建关税总局;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抽5%关税,洋货远销内地一律按时价抽2.5%子口税;各口税收划一办理,聘请英人李泰国帮办海关税务等。
十年(1860年)张国梁攻克江宁城外九洑洲,与和春挖壕筑垒,完成合围江宁(第二次江南大营)。
桂清以济饷之功,晋加太子太保。
三月二十一日,太平军陈玉成、李世贤、杨辅清、李秀成等合兵十馀万攻陷建平县、东坝。
李秀成为了解围,由安徽广德州急袭杭州,杭州将军瑞昌死守,上谕令何桂清、和春尽速救援;桂清急檄帮办江南军务广西提督张玉良驰援,到达后以600兵击破太平军,并收复临安县、孝丰县、安吉县,获朝廷嘉奖。
何桂清又传檄宣化镇总兵马德昭、寿春镇总兵熊天喜、游击曾秉忠,副将刘成元水陆分路进剿,造成兵力分散。
太平军一支由东坝进江宁府,一支由溧阳县攻常州府,进而攻陷溧阳县、进围金坛县。
桂清檄令马德昭救援常州、总兵衔周天孚及潮勇救援金坛县,太平军于是退出武进县界,全部进围金坛。
闰三月初三日,太平军攻陷句容县,江南大营后路断绝。
初四日,张玉良回军到达常州。
初五日,参将罗希贤率军自宜兴进驻常州城,初六日,寿春镇总兵熊天喜自安徽广德抵达常州城。
江宁将军和春飞檄求援,何桂清不准张玉良赴援,和春又调马德昭急援,桂清也不准。
浙江巡抚王有龄递书告诫何桂清勿逃离常州:「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
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
」初七日,太平军自江宁城外攻击江南大营,张国梁激励将士激战七昼夜。
张国梁九次传檄常州诸军救援,何桂清皆不回应。
十四日,大风雨后降下大雪,人多冻僵,将士因缺饷而噪乱,十五日,江南大营失火,全军溃败。
十六日,张国梁退守镇江,和春退守丹阳县。
何桂清惧怕张、和弹劾,极力致书慰劳,请张国梁移防丹阳。
和春遣熊天喜扎营于白堍,张国梁招集溃兵,十八日,张国梁统兵一万三千人抵达丹阳,留西宁镇总兵冯子材一万二千人守镇江。
何桂清遣张玉良于常州城外西南五里至西北横列二十营,并上奏:「丹阳以上军务,和春、张国梁主之。
常州军务,臣与张玉良主之。
部署稍定,即进规溧阳。
」其实是空言,企图推诿责任。
常州、丹阳失陷,弃守出逃,枪杀百姓 何桂清催促张国梁、和春援救金坛县,但因刚遭遇大败,士气不振,未及休养;而太平军已由金坛珥村绕道出丹阳南侧,马德昭于奔牛迎击,太平军转往吕城,隔绝丹阳、常州大道,熊天喜于白堍溃败自杀。
二十九日,李秀成率太平军十万人进逼丹阳,张国梁开南门迎击,李秀成望见张国梁旗帜而退。
张国梁向常州索要锅、帐、军械而不得,部众再度溃逃,张国梁指挥亲军驰骋鏖战,被溃兵阻挡,太平军混入溃兵中狙击张,张战死,丹阳城破,和春突围前往常州。
何桂清大为震惊,已革江苏按察使、总理江南粮台事务的查文经等人洞悉桂清心意,建议退守苏州。
桂清便奏言军事已交托和春、自赴苏州筹饷,作为逃跑藉口。
出逃时,常州士绅跪道请求桂清留守,戈什哈枪杀跪留其中19人才脱身,张玉良也随即出逃。
何桂清弃守后常州士民自筹登陴守城。
数日后常州城破,李秀成愤恨人民抵抗而屠城。
和春督兵迎敌,兵溃重伤,退至无锡县,自杀殉节。
无锡城破,湖北提督王浚战死。
苏州守军闻讯大为愤恨,何桂清到达后,驻扎于浒墅关,江苏巡抚徐有壬拒绝打开城门,并弹劾何桂清「弃城丧师」及亲兵在途中焚掠的罪行。
和春四月十三日,苏州城沦陷,徐有壬于巷战战死殉节,遗疏再弹劾何桂清多条罪状。
朝廷降谕将何桂清革职解京审讯。
何桂清逃至常熟县,托言借外兵,逃进上海租界。
何桂清统领十馀万清军弃城潜逃,导致常州、常熟、苏州皆失守,咸丰帝上谕革职,捕送北京审讯。
然凑巧遇英法联军之役,咸丰帝避难热河,何案搁置两年。
期间王有龄及江苏巡抚薛焕等相继上疏乞恩,未获允准。
同治元年(1862年),言官交章弹劾何桂清,于是恭亲王与租界交涉,正式将其逮捕下狱。
秋审处总办、直隶司郎中余光倬,照「各省督抚提镇失陷城寨律」拟斩监候,并以情罪重大,「击杀执香跪留父老十九人,忍心害理,罪当加重」,应即行处决,而改拟「斩立决」请旨定夺。
刑部尚书赵光,因与帮办江南军务的许乃钊有交情,瞭解何桂清失陷苏常殃民细节,覆奏:「不杀何桂清,何以谢江南百万战难生灵?
」慈安太后、慈禧太后降旨命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会议。
大理寺卿李棠阶认为何桂清清为两江总督,骄横颟顸,治军无方,克扣军饷导致将士哗变、全军覆没,弃城而逃又嫁祸他人,其罪不容诛。
然而太后为求慎重,另有旨:「何桂清曾任一品大员,用刑宜慎,如有疑义,不妨各陈所见。
」有17人上疏论救,体仁阁大学士、礼部尚书祁寯藻,引用嘉庆帝谕旨:「刑部议狱,不得有加重字样。
」认为刑部所拟不合制。
另有工部尚书万青藜、御史高延祜,而新任江苏巡抚薛焕以重金疏通,故拖延未决。
言官仍交章弹劾,户科掌印给事中郭祥瑞、吏科给事中谢增等奏请速正典刑;礼科给事中卞宝第(曾于浙江道监察御史任内弹劾桂清)抗章驳祁寯藻:「仁宗上谕,只就承平时期寻常罪名而言。
」又言:「道光年间浙江提督余步云失定海,咸丰年间湖北巡抚青麟失武昌,皆以失陷封疆伏法,其时祁寯藻当军机大臣,何独于何桂清护惜若此?
」大理寺卿李棠阶以东南战事尚未结束,求顾全大局再上密摺主张不应拖延:「刑赏大政,不可为谬悠之议所挠,今欲平贼,而先庇逃帅,何以作中兴将士之气?
」刑部审讯时,桂清提出一份薛焕等人具名之公禀,请其退到苏州,以保饷源重地,作为其本不欲弃地的證明。
公禀出于当时或事后伪造已无从查究,朝廷命两江总督曾国藩查核具奏。
曾国藩认为守土之责与公禀无关,覆奏:「疆吏以城守为大节,不当以僚属一言为进止;大臣以心迹为罪状,不必以公禀有无为权衡。
」大学士六部九卿翰詹科道议覆,由刑部主稿,六月十三日,余光倬疏奏:「已革两江总督何桂清身膺疆寄,受国厚恩,岂不知军旅之事,有进无退,守土之责,城存与存?
况其时常州有兵有饷,并非不可固守,乃首先弃城逃避,致令全局溃散。
望亭为无锡至苏州要冲,业经奏明截留长龙船,扎营于此,乃并未身经一战,命杀一贼,忽于苏州失陷之前一日,率师船退驻福山海口,是其撤兵远遁,纵寇殃民,尤罪迹之昭著者。
至刑部历年审办军营失事成案,均视此为轻,惟馀步云系由斩候加至斩决,情罪相等。
虽带兵提督与统兵总督稍有不同,然论疆寄,则文臣视武臣为重;论军法,则逃官与逃将同诛;论情节,则闻警屡逃,非被攻被围变出不测者可比;论地方,则全省糜烂,非一城一寨偶致疏防屠可比。
请仍照原拟,从重拟以斩立决。
」得旨,改为斩监候,秋后处决。
12月21日在京师菜市口法场处斩。
孙家穆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孙家穆,安徽寿州人。
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进士。
官户部云南司主事。
光绪八年(1882年),云南巡抚杜瑞联报销军费,由崔尊彝和永昌知府潘英章前往北京向太常寺卿周瑞清、王文韶和景廉打通关节,孙家穆索贿十三万两,此时阎敬铭上任户部尚书,孙家穆知其清廉,最后以八万多两了结。
是年六月,御史陈启泰奏参周瑞清受贿,朝廷立即派刑部尚书麟书、潘祖荫确切查明,八月二十四日,江西道监察御史洪良品又奏称云南报销案,户部索贿八万两,后来王文韶、李鸿藻承认接受过“炭敬”。
惇亲王奕誴主张严查“炭敬”、“节敬”、“别敬”、“赠敬”等变相贿赂,邓承修、张佩纶、盛昱等连上奏折表示支持,但翁同龢等表示反对,最后,慈禧太后对此不予追究,仅将王文韶、景廉、奎润、董恂降二级调用,孙家穆与周瑞清革职、赔赃。
王若俨 朝代:清末至现当代

人物简介

维基
王若俨(1887年8月19日—1968年10月17日)江苏溧阳人,清朝及中华民国医生。
王若俨早年留学日本千叶医学专科学校医科,1903年11月编写《催眠术实施法》 (清国留学生会馆 ),1907年在校期间曾经在《医药学报》上发表文章。
归国后,王若俨于宣统元年(1909年)获游学毕业进士。
1925年2月1日,为准备第一次东征,黄埔军校人员改组,蒋介石呈请任命王若俨代理军医处处长。
来王若俨“因营私误公免职”,改由郭琦元代理军医处处长。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