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欧阳地馀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早过东郊 清 · 吴进
五言律诗
海气连云赤,东林发曙光。
地余夜市火,人带晓行霜。
古岸遗残荻,寒塘渡野航。
前村茅店早,新酒坐闻香。
望绎山 清 · 孔传铎
七言律诗
薄暮驱车过鲁台,凫山青远绎山来。
地余碑勒秦皇篆,天借桐为《禹贡》材。
万石玲珑堆洞壑,一松夭矫托云雷。
无由驻马探奇胜,满眼征尘首重回。
八壶阴处九桥东,水阁山楼面面通。
栽药地馀经岁雨,读书声遍隔林风。
聘君名迹江湖外,少宰文章感慨中。
犹有弦歌遗业在,误疑家塾是黉宫。
浪淘沙 现当代 · 吕小薇
一九七八年十月,妹丈杭大中文系老教授孙席珍先生,自黄山参加中国文艺界纪念鲁迅先生学术讨论会归家。余方游居昭华妹寓所。时十年历劫,水利失修,江湖水源,多生恶臭。居民饮水,往往穷索山泉,或以高价抢购挑负者。余与孙丈皆有茶嗜,乃于拂晓 ,偕甥登黄龙寺后山,拨丛莽,循蔽径,觅得金鼓古洞之甘泉,归注龙井旗枪之新茗,藉以迎慰尘劳。座间率陈小词,盖喜志先生大会发言,力指帮诬,鞭辟入里之不虚此行也。席珍于五四时期,在北大为鲁迅学生,曾主持北方左翼文联,时以新体诗就正于鲁迅先生,鲁迅及玄同先生胥以“诗孩”目之。一九八九年,昭妹以词之旧草相示,而席珍先生墓木之拱,忽已逾五载矣!庚午秋日竹村老薇追记。
金鼓寂无声,一洞清泓。
玉瓶深汲井旗新,酌与黄山归客道,试涤车尘。

斥卤地馀腥,谁射潮平。
诗孩垂老气纵横。
犹是弯弓强弩手,况上高岑。
题黄叶庵 明 · 如山
七言律诗
黄叶庵居老所宜,梅花清瘦最相知。
地馀半亩多栽竹,屋只三间仅着诗。
乳燕坐檐惊夏早,亚藤上树觉春迟。
聊将垂意新莲社,月到门前拟凿池。
忆瑶姬 清末民国初 · 樊增祥
荑柳缃桃,斗艳冶、平分一半春风。
瑶台月下人,记桂堂深处,曾几相逢。
双莲冉冉凌波,独立芝田晓露中。
又并肩、私语移时,角巾钗索挂珑璁。

画梅燕子梁空。
地余香,可怜斑竹薰笼。
屏心周昉画,貌海棠春睡,粉媠脂慵。
啼痕点点沾衣,可似相思豆子红。
待锦笺、说与相思,定蹙双翠峰。
上端州作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花下野人舟,担篙上逆流。
地馀青草瘴,人有鹧鸪愁。
一峡牂柯束,千家郁水浮。
榕阴天半起,知是古崧丘。
才一番雨过便闻蛙,池塘已春深。
记年时携酒,笑桃门巷,吹絮园林。
几条花边熟路,支蝶也慵寻。
人意如新绿,直恁阴阴。

地余寒何处,觉连宵轻暖,准换罗衾。
待搓黄蛮柳,斜照万丝金。
想江南采茶天气,闹碧云十里踏歌音。
拚幽坐水苔帘阁,润到青琴。
金陵 南宋 · 周师成
故国已云久,地馀风流情。
山花不断市,江鸥长入城。
青溪泓玉水,红楼调春声。
斟酌飞仙过,枉辔一来行(同上书册三页一九二○)
赠黄刑曹 明 · 顾璘
七言律诗
楚水东来望旧京,参差宫阙丽秋晴。
城隅古寺行应遍,湖上青山画不成。
官注閒曹如寄隐,地馀王化好明刑。
南川况与慈闱接,早晚吴船得送迎。
共 1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