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人物:
卫靖
相关人物:
共 5 位
。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题
卫以嘉
藏盛子昭画
明 ·
杨士奇
盛生家住吴山下,前代风流多见画。
此图三尺更清奇,野水疏林澹潇洒。
风平云净霁景鲜,玻瓈倒映水中天。
鉴湖洞庭不可辨,隔浦山光落钓船。
荡舟者谁定曾识,渺渺相望似相觅。
寻常一曲沧浪歌,醉倚汀沙白鸥侧。
鸱夷羊裘世久无,浮世虚名安足沽。
放怀纵意任所适,何处烟波无钓徒。
送
卫仪曹以嘉
还昆山省墓十解
明 ·
徐有贞
君家玉峰下,我住虎丘傍。
相违无百里,所重是同乡
(一解)
。
同乡情自亲,况有斯文好。
怜君道谊深,能忘我年少
(二解)
。
君先登秘阁,我亦入翰林。
虽云不同事,却得与同心
(三解)
。
我昔丁艰去,离郡岁三阅。
重见几何时,君奚复言别
(四解)
。
别君无限情,喜是锦衣行。
聊将五言咏,送入棹歌声
(五解)
。
滦河冰解馀,春波蘸衣绿。
东风吹片帆,去如飞隼速
(六解)
。
悬知到家日,应不远清明。
上陇人争羡,乡闾亦有荣
(七解)
。
好过读书堆,重寻野王墓。
山川不改观,风景应如故
(八解)
。
娄东桃与柳,遥带百花洲。
想见行春乐,无因得共游
(九解)
。
殷勤赠言意,何惜为君道。
官守不可虚,还朝定须早
(十解)
。
成公汝信墓碣铭
明 ·
安鼎福
四言诗
南冥曹先生倡道于东南。豪杰之士多出其门。公其一也。公讳汝信。字公实。姓成氏。其先昌宁人。远祖松国,汉弼。仕高丽。位宰相。赫世赞绂。八世至长兴库副使祐。始居晋州。于公为高祖。校理讳安重。赠户参讳日休。参奉赠右尹讳斗年。其三世也。俱以文学孝行称。妣草溪卞氏。忠顺卫元宗女。
以嘉靖
丙午。生公于州之代如村。生而岐嶷。仪容秀整。参判公曰。此儿必大吾门。稍长力学。十四。通经书外传。程文各体。无不能。人称神童。受业于南冥,龟岩二先生之门。二先生皆器重之。得闻敬义孝悌忠信之说。终身佩服。自治教人。必以此为本。尝做业于断俗寺。有僧休静者撰三家龟鉴。以儒家置之末而刊行。又造佛像。称四天王。形甚怪伟。公忿其书之不伦。命僧徒焚其板。毁佛像。南冥先生闻之曰。后生辈务为调适。未见其进就。夫子之取狂简者此也。时公年二十三。是岁。丁外艰。哀毁过礼。庐墓三年。唯食麰屑粥。号哭不绝声。服才阕。又丁内艰。执制一如前丧。乡里感叹。右尹公临殁。语以不废举业。公克遵先志。至老不懈。前后发解二十四。己酉。始中生进两试。因见世道昏乱。遂决长往之计。所居有江山之胜。尝筑浮查亭。自号浮查野老。与同志为鸡黍约。轮访觞咏。或蜡屐登山。或扁舟泛江。以为乐焉。龙蛇乱后。风俗偷薄。士不知学。公慨然。就所居里琴山。仿吕氏乡约,退溪洞约而行之。立养蒙,志学二斋。聚乡子弟教之。又复南冥所定婚丧之礼。于是而文风丕振。礼教兴行。公绝意外慕。优游养閒四十馀年。以寿朝廷授通政资。崇祯壬申十一月朔。卒。寿八十七。易箦前日。有微感。翌朝。梳洗谒庙如平日。退坐正寝。集子孙各有教。命正席就寝而逝。人皆异之。明年正月。葬于绀岩山午向。从治命也。公风仪秀伟。宇量深弘。平生无疾言遽色。门庭之内。怒骂不行。而阃政自肃。笃于人伦。事父母殚其孝。事伯仲尽其敬。尤谨祭祀。七戒三斋。一遵礼则。涤器具馔。躬自为之。尝戒诸子曰。祭以诚洁为主。不在丰薄。苟不诚洁。神必不享。日必冠带。谒家庙。退书室。拱手危坐。终日看书。寂若无人。公之诗文。豪健有理致。笔法遒劲。尤邃于性理之义。而务自韬晦。未尝夸衒于人。其所交游。尽一时之名胜。而金兰之契。终始不渝。见其有非理遭患者。痛若在己。金义将德龄之被诬。崔守愚永庆之冤死。郑桐溪蕴之得罪。皆抗章伸理。或得或不得。而其勇于为义如此。接人之际。圭角不露。而严于贤邪之分。仁弘之孙棱及李伟卿。邀公诸子同游。公曰。士不可与权门子弟游。且观棱也。貌恭而心狠。非吉人也。诸子不敢往。后闻凶谋定于是日云。人服其明见。仁弘即公同门也。晋,陜地近而不为其所染污。则其清操气节。益可见也。素有经济之志。尝以稷契自比。观古人明良相遇。必掩卷感叹。虽处畎亩而伤时忧国之念。未尝已也。公之高才邃学。出可以有为。而中值废君乱政。及其日月重明而公又老矣。遂使幼学壮行之志。竟无所成。而殉身入地。岂不惜哉。公有遗集三卷。又撰晋阳志。后士林追慕。享子临川祠。配密阳朴氏。万户士信女。先公六年卒。葬州东松谷。生五男二女。长■。进士。有子瀚永,澥永,洛永,济永。次镛。有子洙永,泗永,汶永。次鐄。有子淐永,灏永。次錞。有子源永,治永。进士。次鎤。有子沂永,沄永,满永。婿李玧,崔渫。同知公耳孙东益,师濂。驰书属鼎福请状。又请碣文。鼎福既撰其状。故不敢辞而谨序如右。铭曰。
于乎先生,圣世逸民。
早得贤师,耽乐道真。
学本乎心,敬义夹进。
行著于身,孝悌忠信。
化行乡里,教洽青衿。
长材伟器,迹屈山林。
时耶命耶,民无禄耶。
刻铭诏后,绀岳之麓。
按:时上之九年乙巳六月朔。后学前任世子翊卫司左翊赞汉山安鼎福撰。
司宪府大司宪金公墓志铭
明 ·
李廷龟
前辈论当世人物。至于第一流。则必曰光山金重晦。廷龟自幼少时。听于舆人走卒之言。窃自增气。恨不得登拜函丈。一望见大君子道德之馀光。荏苒数十年。公之墓木。已拱矣。独公之文章事业。播诵于口碑者。亦足使人旷世而兴感。况余先君受知于公。盖尝辱为布衣交。其得于亲炙而以训家庭者。洋洋在耳。则敬慕之深。实倍恒人。今于墓道之托。安敢以不文辞。顾忍言哉。按状。公讳继辉。重晦字也。金系出新罗王子。逮至丽。世有衣冠。入我朝。有讳若采。官至刑曹判书。高祖讳国光。左议政光山府院君。曾祖讳克忸。大司谏。祖讳宗胤。珍山郡守赠兵曹参判。考讳镐。知礼县监。累赠左赞成。妣赠贞敬夫人李氏。全义望族正郎光元之女。
以嘉靖
丙戌生公。生三四岁。能谙文字。七八岁。已通大义。年十一。选试都会。才名藉藉。弱冠。文章蔚为名儒。年二十三。连魁庭试课试。特赐直赴殿试。台官论其无故例。翌年春。又魁庭试乃得之。仍中乙科入槐院。俄选书堂赐暇。言官论以未经清班。及荐史局盛玉堂。乃复登选。亦见公之望实欲掩弥彰也。自正字升至副修撰兼知制教、正言、兵曹佐郎。寻自典籍。擢佐天曹。清议咸归。望临一时。时士祸甫定。人皆苟容。公独秉裁。遇事风生。其在玉堂。尹元衡擅威福。议通庶孽。要为己产地。公手劄论之。其在谏省。劾寝沈贞职牒之命。及秉铨选。与金弘度、金虬等专事激扬。讥排奸倖。失志之徒。怏怏切齿。遂与元衡谋起士狱。一时清流。网打殆尽。公亦削黜。退居连山旧庄。箪瓢屡空。晏如也。辛酉。丁外忧。癸亥。公议始伸。制除。即授承文校理成均直讲礼曹正郎。自是华闻弥大。便养乞郡。出为安东府使。馆阁以公带书堂启留之。遂迁诸寺正者十。历执义应教检详舍人、司谏、典翰、直提学。丙寅。中重试第一人。遂自直提学。进阶通政。为同副承旨。所试表脍炙一时。京师人皆口相传以熟。自后出入左右副承旨行护军、长谏院、胄监。出为黄海监司。己巳宅内艰。服阕。拜左副右承旨大司谏、吏、礼曹参议。壬申。以谢恩使朝京。癸酉。岭南缺方伯。朝廷欲试公于民。遂进秩为观察使。入长薇垣柏府及行护军者再。尹京兆者一。其在宪府。有相臣为年少辈所困。公为直之。遂为其所挤。出公为关西方伯。栗谷李公为副提学。以公练达时务。不宜去朝。率同僚上劄请留。事虽不行。而挤公者亦不容于公议。瓜满。入亚水曹。复再长谏省。一为都宪。时士论携贰。公专务调适。喜事者多不悦。有以不近之说。诬诋异己者。将搆大狱。公曰。士流间处事当明白。岂可造言阴中。遂上章分疏。大为时议所疾。又出公为全罗监司。谢病归。拜同知敦宁、刑礼曹参判。兼同知成均馆事。时言官建白国系受诬。刊正未完。宜极选使价。冀动帝听。朝廷以公文章学识。一代所推。举以应选。仍命公自择僚佐。陛辞。上解御衣衣之。亲执爵以劳之。复命。以旧官兼同知义禁府。以特进官入筵。猝中风舁还家。上遣中使踵问疾。并给虎皮。是夜卒。壬午四月某日也。赐别赙及棺椁。栗谷李公筵白公才贤清白。不底大用。上嗟惜不已。遂命护送丧柩。且助庇葬事。皆异数也。用其年某月某甲。窆于连山县某原。公殁之十九年。以公尝录光国原从。追赠公资宪大夫吏曹判书兼带诸衔。公天资英伟。处心乐易。不规规于细行曲谨。而先立其大者。故虽无践履功夫。所见超迈。暗合道理。其嘉言懿行。虽不可形容一二。而姑以闻于先君者记之。则事父母色养无违。丧祭一于礼不苟。友爱诸弟。终始无间。独姊有心恙。待之尽诚。得其欢洽。其笃行如此。平生未尝一毫营为。衣服玩好。不以累意。位通显三十年。门庭如布衣时。其清淡如此。尝与奇高峰、李栗谷为斯文领袖。至论经济之才。则二公自以为不及。栗谷尝曰。欲求真宰相。重晦其人也。虽以奇高峰之豪才邃学。朴思庵之简洁寡许。常亟称而嘉叹之。推为伟器。其见重如此。凡议国家大事。必證据经典。论说踔厉。盈庭之论。决于片言。虽老师宿儒。咸取断莫能难。至如事后成败。人后吉凶。率皆先见。取必于未来之前。如合左契。十不一差。其识见如此。且如天下山川道里形势及法令典故。罗列心胸。耳所一闻。目所一见。终身不忘。瞭如烛照。尝按列邑军簿一览了。吏失其牍。公命吏笔口授之。不错一名。其强记如此。其治岭南也。值籍兵之扰。剖决丛冗。游刃恢恢。胡床啸咏。若无所为。而罢羸以逸。奸猾敛手。一道伏其能。爱畏如神明。及按关西。值岁饥疫。设策赈救。全活甚众。焦心渴思。须发尽白。其长于政事。而能敏能谨如此。仁顺王妃之丧。有群臣服三年之议。公为大谏。伏閤论后丧自有定礼。议遂寝。廷议以为卒哭后当依五礼仪。玄冠乌带。柳希春尤主其议曰。人君居丧。与士大夫不同。公与栗谷公抗言曰。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何以异于士大夫乎。丧礼不古久矣。今因此当从古礼。遂行公议。恭懿大妃之丧。权辙引宋高宗服元祐皇后例。定殿下服为齐衰杖期。公倡议曰。明庙后于仁庙。主上后于明庙。为人后者为之子。当服三年之丧。议以遂定。其练达如此。明庙无嗣。朝野忧危。莫敢先发言。玉堂同僚有巧避者。公独上章力陈。在宪府。劾汰贪吏数十人。以激颓风。皆巨室子弟。怨仇者众而不少挠。其刚直如此。上于亲政之日。教吏曹曰。勿用矫激。务用醇厚之人。公闻之曰。此固甚善。但人君偏主此意。则恐柔佞者易享醇厚之名。刚直者反受矫激之谤。为害反甚。其言果验。其明鉴如此。爱贤惜才。未尝以名位自高。引接宾朋。诚意蔼然。虽疏不饰貌礼。虽昵不设惰容。见小善必欲发扬。即不善不复苛责。其好善如此。呜呼。公殁之后。上心嘉叹。悔不早知。则使公徊徨外藩。赍志以殁者。是果孰使之然哉。然公之得志失志。天也。于公何损焉。公配平山申氏。参赞瑛之女。先公二十四年卒。有一男一女。男曰长生。今益山郡守。学有师传。世号醇儒。娶佥知曹大乾女。生三男二女。长檃夭。次集进士。次槃。皆有文行。女长适宣传官徐景霱。次适都事韩德及。女曰郑起溟。生一男二女。男沄。女长适注书尹弘国。馀幼。公侧室生四男二女。曰义孙、燕孙、庆孙、平孙。燕孙早死。女为承旨金尚容妾。馀早死。铭曰。
冰玉之洁,凤鸾之仪。
瑚琏之器,庙堂之姿。
焕猷则圭璧之文,决策则蓍龟之明。
汪然江海之量,卓尔山斗之名。
悃愊好善之诚,坚确秉正之守。
集众长以为全德,而我公不自有焉。
其成就盖不可量,孰云遽止于斯。
岂衰世之所难容耶,庸非天意而谁。
刑曹判书张公墓志铭
明 ·
李廷龟
万历己亥六月十四日。资宪大夫刑曹判书张公。以疾卒于第。得年三十九。既卒之三月。公之妇弟朴君耆贤。以状来曰。吾兄葬有日矣。惟子雅善公。公死子宜铭。且死有知。应子是望。余既不获辞。则按公讳云翼。字万里。其先中国人也。高丽时有讳舜龙。扈元成公主。有宠忠烈王朝。官至大将军、密直司事。以功食采于德水。仍以为贯。曾大父赠吏曹参判讳玉。中庙朝。壮元及第。以文章擅一时。所与游皆当世名人。官不大以殁。是生任重。业儒而不第。官卒掌隶院司评。是生逸。前木川县监。木川娶昌宁成氏府使子沆之女。
以嘉靖
辛酉三月二十五日生公。始娠有异梦。及生有异状。人皆以远大期之。六岁而母亡。闭户不出。哭泣悲哀如成人。将葬。自作挽词以送之。京师人传以为说。稍长。聪寯夐凡。为文。不学而能。己卯。中司马第三。年始十九。壬午。擢文科状元。年始二十二。人咸曰。少年少年。张氏子能继其业矣。自典籍迁殿中工曹佐郎。俄选补骑省。再为佐郎。入薇垣。再为正言。左迁高山察访。罢还。复为兵曹。升礼曹正郎。出试于宣川。宣岩邑。古称难治。公日赋诗鸣琴。若无意于民事。而政成为一道最。事闻褒锡。病递。历户刑曹正郎。为司宪府持平及掌令兼知制教。以言事忤时官。再转而黜为襄阳府使。未几。迁谪稳城。翌年。有壬辰之乱。公芒鞋踰岭。从上于西。以能华语。昵侍左右。是时诸将之阵江都者争功不协。朝廷忧之。特命公为御史监抚之。公至则陈利害布德意。军中悦服。复命敷对明白。以太仆寺正。迁司宪府执义。朝廷将奏事天朝。选使难其人。特升公工曹参议。以膺是选。已而。使事适已不果行。历兵曹参知。为同副承旨。升至都承旨。夙夜不懈。未尝呈告。时国家多事。天将满城。公应对辨敏。出纳咸允。上服其材而嘉其勤。恩顾日渥。特赐金带以褒荣之。参鞫逆狱。狱成。推恩升秩。遂以所赐金带。仍长银台。翌年。被言者诬。出为海州牧使。时慈殿驻驾于州。州饥疫。民死亡且尽。公及州虔以奉上。惠以喣民。以故事办而民不病。下至扈卫诸臣。咸得其欢。而库中有馀财。上益嘉之。特命增秩。适湖西缺方伯。朝廷以公才果可任用。遂
以嘉
义大夫。观察忠清郡邑。召命至州。州之民老幼号泣守之。公遂疾驱而行。民之随而从者百馀人。至京上章阙下。显公德政。乞还公数年。以活馀氓。上不得已移授公黄海道巡察使。以从民志。公至则悉除烦苛。务省民力。凡缮兵运饷。皆以便宜。弛张施设。而一路受其惠。递还为同知中枢府事。时天将麻贵提督征东军务。命选其接伴。屡选皆不称旨。末乃命公。公承命即行。迎于境上。接应周旋。以诚以敏。华人称之。擢为资宪大夫刑曹判书。丁酉冬。随提督追贼至南原。又随至岭南。战蔚山围岛山。露宿阵下。矢落于前。不退益励。戊戌夏。提督驻劄安东。公又从之。触冒瘴湿。公遂病舆还江都。上悯公疾叙闲局。居洛便医。屡拜都总管知义禁。皆不起。即其家。拜京兆判尹。公强起谢。竟以前疾卒。讣闻。上罢朝貤锡。遣官吊祭。以其年九月二十四日某甲。葬于果川治之北。夫人朴氏。资宪大夫汉城府判尹崇元之女。贤而有训。生四男二女。皆幼。人曰。公弱冠为状元。三十四。已致位宰相。兹固近世莫有。而年未踰四十。不大展以逝。何其惜也。木川公老而无倚。四子幼而无依。又何其哀也。虽然。不赢其躬。将启于后。四子娟好而秀。是必能子。趾美续闻。于是乎在。是宜铭。铭曰。
孰畀子以材,孰畀子以位。
孰莳之使荣,孰揠之使萎。
惟啬其施,以昌厥嗣。
不昩者存,谁短谁脩。
汉水南涯,长发其休。
佳城荟荟,君子之丘。
江原道观察使赠礼曹参判崔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崔之先。在丽朝有曰沃者。官至判宗簿。事远不大传。入我朝。有为都观察使者曰询。是生德露。丰储副使。是生荣。右司禦赠左通礼。是公曾祖。祖士恭。监察赠刑曹参议。考汾。赠户曹参判。以公追恩三代。参判娶庆州大姓县监李颙之女。
以嘉靖
(正德)丙子生公。讳盖国。字某。生七岁读书通大义。十三岁。丧其父。秉礼如成人。既零丁贫不能家。奉母居乡。刻苦力学。为举子业。至戊戌登第。年始二十三。选槐院。升迁礼、兵佐郎。擢拜正言。謇然有直名。出佐湖幕。入为兵曹正郎。俄转持平。时忠州狱蔓。公之堂兄弟居忠者。亦被逮伏刑。公不安自劾。递授兵刑正郎。皆不起。左迁松京经历。疾公者搆之。竟坐此削官。朝议惜之。而公夷然不以为意。侨寓杨山。园圃以自适。屡空晏如也。癸丑。叙为咸兴判官。自是十馀年。出入州郡。累迁官至左通礼。秩满。升通政。参贰度支。事以办治。遂以节观察。关东郡邑。刬弊苏枯。一道称便。戊寅。削卫社勋。公曾于明庙入承时。以礼郎扈驾。例参卫社原从受一资。逮勋削。公亦褫级降通训。历司饔、军器、奉常正。遂卒。年六十四。公雍容不迫。和气蔼如。而及其临义利断是非。确守不变。霜雪凛冽。当李芑之用事也。公之夫人。芑之从孙。芑爱公之才。佞辞求见。公薄其为人。竟不一应。遂为所摈。其在海州也。权宰夺人田而虐其主。嗾方伯系治之。公至首理出之。方伯怵威。动以福祸。公曰。殃人以媚人。不愿也。竟释之。前后典大州凡八。率皆勤谨自饬。赤心奉公。由是所至号治。去后常有思。或书于石。以显其政。家贫或至不继。而馆畜孤嫠。能别而恩。赒人之急。不问有无费。立朝三十年。处约以终其身。可尚也。后子铦上疏复秩。又以原从光国功。追赠礼曹参判。斯人也而止于是。是以为善者怠。先娶松都高氏。早逝。后夫人李氏。平昌望族吏曹参判季男之曾孙司圃希阳之女。幼有异质。择归归公。承舅姑事夫子。和敬两至。平居制行。一听于义。公之在洪州。病不治事。言官论之而止。夫人曰。其可忍而留乎。即治行先归。到汉尽还其行资。州吏强请。终不肯。凡有估计。其直或不满。则追还而加与之曰。必如是而后安焉。教子有法训。长曰錪。文科军器正。早亡不及显。次铉。次铦义禁府都事。次锴。皆良质善士。女长适李琰。次司宪府掌令赵应文。内外诸孙幼。铭曰。
公生德门,有蔚其芬。
宽而有截,介而能群。
不比于权,用踬于时。
德钜位细,吾将尤谁。
大司宪洪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壬子年间。群凶内讧。谋酿大祸。慕堂洪公以都宪。力求外出。为松都留后。至癸丑狱起。一时侪流。多被逮系。相继流窜。而公独免。及仍投绂归松楸。再不入都门。逾年遂卒。公之处危邦。可谓能见几矣。公之病亟。余方废逐西湖。驰往省之。则公执手而叹曰。世道至此。子之摈却宜矣。却恨吾死之不早也。相对一涕而诀。居三日而公之讣至。公其得正终矣。既葬之三年。公之诸孤。以状属余曰。先君子雅重子。谓其言足以传世行后。先大父幽墟之石。子实铭之。今愿得一言以为不朽图。幸子之终惠也。噫。公之诀语。琅然在耳。而余尚不死。忍又铭公。按状。公初讳麟祥。字君瑞。后改履祥。字元礼。慕堂其号也。洪系出安东之丰山县。丽朝。讳之庆。状元及第。官至直学。是其鼻祖。生讳侃。都佥议舍人。所著诗多载东文选。生讳侑。密直使。生讳演。宝文阁大提学。生讳龟。右郎将。于公为五代祖。始居高阳。高祖讳俶。左军司正。曾祖讳继宗。司圃别提。祖讳禹甸。副司勇赠左承旨。考讳脩。副司直赠左赞成。实部将世敬之子承旨公无子子焉。娶闻庆白氏习读官承秀之女。
以嘉靖
己酉。生公于高峰下。庄重寡言笑。动止自矩。甫龁。已通经史。成童之年。屡魁庠塾。然其志不在科臼。闻杏村闵公纯开讲训后进。遂负笈往从之。研穷义理。独契妙悟。诸生莫敢望焉。杏村亦自以为不及。癸酉。中司马。名声益彰彻。泮中为倾。时斋中用新旧榜。公抗言曰。明伦之地。岂可无长幼之序。遂定年齿坐。戊寅。魁大庭对策。赐直赴殿试。己卯。又㩴壮元。宣庙谓筵臣曰。今观壮元之策。甚得庭对之体。非近日科举之文。卢相守慎从而赞之。尹公斗寿亦曰。臣知其为人。操行佳士。不独文也。自是上意向重。朝望蔼蔚。自礼户郎。转正言。登筵论事剀切。斥宫闱近习。无所回避。充贺至官朝京。一切裁以法。行中肃然。还拜弘文修撰、知制教。辛巳。丁赞成公忧。上命加恩赙。异数也。服阕。拜修撰、兵曹佐郎。俄荐天曹为佐郎。选词臣赐暇湖堂。选儒臣校正经书。公皆与焉。上命三公择堂下文官中有学行才望者。各举所知。郑相惟吉。首以公荐。拜校理。一日筵中。郑贼汝立。极诋粟(一作栗)谷。公进曰。汝立常师事而遂背之。闻其辞说悖慢。此辈当深恶而痛绝之。宣庙然公之言。其后下教曰。汝立可谓邢恕。自持平再为吏曹正郎。逾年超升司宪府执义。自是为应教、执义、太仆正者再。为司谏者三。为舍人者五。郑逆之变。为问事郎。俄出为海西安抚御史。辛卯春。遂自直提学。升拜承旨。故事。有堂上书堂。世称文衡养望。盖旷世重选也。公及三人与焉。命大臣择可合宰辅之人被荐者六人。公其一也。御笔特拜吏曹参议。壬辰夏。以礼曹参议。扈驾西行。移拜副提学。到松都。面陈嬖竖干政之罪。请斩以谢国人。宣庙变色。谕以实无是事。至有国可亡不可枉杀无辜之教。而公日日伏閤争之不已。人皆为公危之。到平壤。陈疏乞寻母。谕各道监司沿路护送。公触冒危险。遂得将母。赴成川分朝。拜兵曹参议。癸巳。两宫会定州。拜大司谏。甲午。以圣节使朝京还。再为左承旨。特升嘉善。拜庆尚道观察使。时贼居海上。兵机交急。公至则抚摩疮痍。广开屯田。设义胜军。操鍊得宜。治绩上闻。秩满仍任。丙申。出按畿节。及瓜。又仍一年。递拜刑曹参判。兼副总管。移拜副提学。兼备局有司堂上。天朝布政梁祖龄择傧臣。宣庙特命公往。玉堂请留。而重其任不许。及还。增秩嘉义。己亥。拜右尹。转左尹。曾在玉堂。为养陈疏。至是。拜春川府使。律己惠民。兴学敦伦。未期月化大兴。时洪汝谆恣贪虐。公恶之。屡形于色辞。其党具义刚为御史。承望构捏。民如失父母。立清德善政碑。叙拜大司成。世号师儒得人。辛丑。兼左副宾客。移拜户曹参判、大司宪。时岭儒文景虎受郑仁弘嗾。疏斥牛溪。以为网打士类之计。奇自献同声和附。公力为辨解。遂递职。旋出为安东府使。比秩满弃归。叙拜户曹参判。兼同知春秋馆事。移拜大司成。丁未。又为养出牧清州。光海初政。以公先朝经幄旧臣。以大司谏召。移拜大司宪、副提学。时铨长缺。首相李元翼从人望荐三人。光海三却之。竟点用戚宰。公议哗然。任兖与朴汝梁。引立贤无方之语以解之。公在玉堂上劄。斥任、朴。又论赵挺不传御札之罪。群小侧目。己酉。辞递。拜礼曹参判。夏。拜大司宪。时光海久废经筵。群情皆菀。适有大臣引对。公亦入侍极言之。光海嘉纳。顾谓相臣曰。朝著不靖。大臣须知此意。勿用浮薄喜事之人。李相恒福曰。此实当今痼疾。虽贤者当之。亦难猝变。公曰。调和镇静。责在大臣。使大臣能尽其职。君上之责也。近来朝家用人。大臣不得预知。此为巨弊耳。言甚严正。士论韪之。诏祭天使熊化出来。礼官欲讳宗号。密启请造假主。公劾礼官曰。皇上遣使致祭。此何事也。乃敢设假主以享乎。议遂寝。议者叹服。辞递。拜大司成。秋。又拜大司宪。十月。丁大夫人忧。辛亥。服阕。即拜副提学。壬子春。拜大司谏、大司成。兼同知春秋馆事。公见时事日非。无意荣宦。虽公议不舍。历践三司。而乍拜乍递。一力丐外。九月。出为开城留守。辞朝日。光海引见。公极言朝廷朋党之祸。光海曰。去河北贼易。去朋党难。不其然乎。公正色曰。此乃昏朝亡国之言也。人君先立本原之地。以卞邪正。则党祸自去矣。乃以大学诚正之功。洪范建极之说。明白陈戒。李相德馨出语人曰。宰相须用儒臣。洪某筵中之论。我辈不能及矣。时贼臣已秉权植私党。公决去就。故有是言。既至任。屡上辞章。不获递。曾有小筑。在松楸相望之地。瓜满直归。临水构一轩。日与乡邻宗戚。觞咏以自适。人或以朝廷是非官长得失言者。辄挥手止之。癸丑以后。时事罔极。公达夜不寐。或涕下沾襟曰。吾愿早死。不见此景象也。乙卯四月。寝疾舆还城西外旧宅。却药不饮曰。死生有命。服此何益。临没。意气安閒。与亲友诀曰。得全而归。何恨。九月十九日。卒于正寝。春秋六十七。葬高阳高峰下辛坐乙向原。公资品粹美。孝友天至。修子职。一遵圣训。每日鸡鸣盥栉。上堂问衣燠寒。躬进盘膳。退而读书。赞成公晚罹风疾。不离床席。至诚药饵。见医必拜。言泪俱下。衣不解带者十馀年。终底复常。康健考终。人以为诚孝之感。执丧。泣血三年。不脱衰绖。毁几灭性。家业寒寠。弟妹弱不振。公侍病之暇。躬率二弟。劝课学业。或挞以警慢。咸得成立。逮父母在世。获科第。观与荣焉。及其分产业也。取稍优者尽与之。爱诸侄如己出。嫁娶皆自为之费。抚孤寡常育于家。遇亲戚无间亲疏。丧制悉遵家礼。宿斋必浴。虽有疾未尝废。性朴素。痛绝奢华。常谓子弟曰。家世衰替。至吾身荣遇若此。惟祖先积德之致。汝等择交游慎言语。切勿以好议论植私党。为取名媒进之路也。端坐一室。沈潜古训。收敛心神。终日不见惰容。公退之馀。绝不与人往来。客至逢场。时或欢饮。醉即微笑而已。平生无疾言遽色。虽当祸患苍皇之际。事务纷扰之时。辞气雍容。处置明审。谦卑自牧。不与人较。而至于是非公私之判。片言傅古义。毅然不可夺。自布衣至宰列。其处身接人。初持一心。未尝变易。恒务韬晦。不喜人知。故家庭至行。虽邻里罕有知者。槩公学有师友之传。常存心上工夫。动静语默。必求诸理。居官施设。立朝言论。咸有渊源。不负所学。常叹曰。少好学问。庶几深造。中年仕宦。用功不专。至老无成。此学者所当戒也云。遭遇宣庙。屡蒙恩奖。至有讲官第一人之称。连魁大庭。早选湖堂。文声藉甚。望实俱隆。而终不以词翰自任。人以此尤多之。以子𩆸原从一等及孙柱元贵。累赠至领议政。夫人金氏。安东望族。丽朝侍中方庆之后。祖讳春。茂朱县监。考讳顾言。娶长兴府使柳忠贞女。生夫人于嘉靖甲寅。柔嘉淑哲。自幼才识过人。女红妇职。不学而能。父母常曰。兴吾门者。必此女。及归公门。承事以礼。公家素贫。亲操砧炊。手具脂瀡。未尝以窭色见。自始家至老且贵。命服在躬。诸孙满室。而执妇道如一日。抚宗戚御僮使。咸有法式。闺门肃如。朝典用能。享受成福。母有多子。世称贤夫人。公之没。哀毁踰制。才经练期而卒。附葬公茔。凡生六男三女。长霶。嘉善大司谏。次雴。文科佥知。次𫕱。文科掌令。次霙。礼曹参判。次𩅿。荫补水站判官。次𩆸。进士开城都事。女适参奉李敬裕。次适持平赵公淑。次适礼曹正郎许启。霶生一男三女。男柱一。新登文科。女适判官尹坦。次察访尹𣞒。次韩宗绪。雴无子。取霙子柱后为后。𫕱生一女。适许穧。霙生五男四女。长柱元。尚贞明公主。封永安尉。次柱勋。女适李后耇。次适进士李时术。次适李恒镇。馀幼。𩅿生一男一女。女适朴宗岳。男柱夏。生员。𩆸生四男二女。男长柱建。馀幼。李敬裕生一男一女。男梦翼。女适生员白尚宾。赵公淑生一男二女。男世馨。女适李惟馨。次适权䃋。许启生二男五女。女适李櫋。馀幼。尹坦生五男一女。女适李庆徽。韩宗绪生一男一女。柱一、世馨、李惟馨。皆生二男。柱元生三男一女。许穧生三男。李梦翼生一男。震发、朴宗岳、李俊耇、李时术。皆生一男一女。李櫋生一男。权䃋生一男。震发生二男幼。内外诸孙。七十馀人。噫。士之当荣路负盛名者。虽遘际显融。或不免与毁誉错。若公则立朝四十年。恒负一时重望。人皆以公辅期之。虽士论乖张。而不敢窥公涯际。危机屡发而不敢加公文罔。晚又谢事闲居。自操进退之权。艰贞履顺。不受人绳束。独全名节。翩然长逝。虽使公位跻台鼎。寿享期颐。终不以彼易此。是槩公平生之志。观于临诀之语。可知也已。子若孙。咸能守家训。四子二婿。联登大科。金貂交映。英髦衮衮。天之所以施于公者。其在是欤。铭曰。
宣庙作人,群材蔚起。
孰待而兴,独鸣多士。
惟公庭对,天语褒嘉。
相臣曰都,奚独文华。
德行政事,无所不如。
乃盛讲筵,圣襟为虚。
乃宠天官,贤路拭目。
置之台阁,朝纲以肃。
试之岳牧,迎刃无全。
凡诸简选,公必居先。
岂公必能,宣庙知公。
公无他技,率履自躬。
守正苍黄,抗论嬖倖。
见几昏朝,免蹈机阱。
晚岁丘园,诗书自适。
槩公平生,皆学之力。
保哲完名,生安没宁。
所不尽者,遗以一经。
我视其家,簪笏满床。
益知公德,愈久弥彰。
西平府院君赠谥文翼韩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吾东方世家名阀载于国乘者。斑斑可谱。然或始盛而终衰。中窒而遂不振。至于世继赫业。弥久而弥昌者。则清之韩为最。其曰兰佐。丽祖统合三韩。位太尉三重大匡。传至讳康。用儒术显。相忠烈王为中赞。谥文惠。曰谢奇。宝文阁提学。曰渥。右政丞上党府院君。谥思肃。曰公义。政堂文学清城君。谥平简。曰脩。右文馆大提学。亦以勋封清城君。谥文敬。曰尚敬。领议政西原府院君。谥文简。曰惠。咸吉道观察使。曰继禧。左赞成西平君。谥文靖。盖九代连为卿相。是后四代。官虽不大显。亦皆闻人。讳士武。汉城府判官赠左参赞。讳承元。旌善郡守赠左赞成。讳汝弼。中枢府经历赠领议政。讳孝胤。以经术礼学重诸公间。卒官镜城判官赠领议政。公其第三子也。讳浚谦。字益之。号柳川。妣平山申氏。太尉壮节公崇谦之后。礼宾正健之女。
以嘉靖
丁巳。生公于汉城之第。岐嶷夙成。六岁。能属文。出语惊人。甫十二三。所与游皆名胜。间有吟述。人多传诵。己卯。生员壮元。进士第七。其发解也。俱捷三场。而诗疑亦居魁。华誉籍甚。庚辰。遭议政公忧。乙酉。荐授泰陵参奉。丙戌。登第。即选史局为检阅。寻录玉堂南床。宣庙出御题。命儒臣制进。公居首。赐豹皮褥。李公山海亟称之曰。他日秉文衡者。必此人也。又次御制诗以进。赐马妆。俄迁注书。还奉教。己丑。例升典籍。即出补衿川县监。宣庙。询于政厅。知公有老母。乃点下。群议哗然。以用人颠倒劾政官。秋。赐暇书堂。冬。汝立谋逆事觉。公坐荐李震吉。论罢被逮。经月得释。伯氏参议公。亦杖配北塞。人皆为公危之。而公处之怡然。买田原州。移家就农。壬辰。叙拜礼曹正郎、江原都事、侍讲院司书、冬。拜原州牧使。招集流亡。赈抚疲羸。一境赖之。乙未。以持平召。移弼善、正言、弘文馆校理。兼弼善。都体察使柳相成龙辟公从事。出巡两西。柳相器重公。契许如平交。有军国大事。须公参决。廷议方欲不次用公。一日。政拟副修撰。又拟岭南方伯。世所仅见也。俄拜校理。兼辅德。荐拜议政府检详、舍人。历副应教、司谏、辅德、执义。兼承文院参校。掌撰咨揭文书。丁酉八月。自典翰特拜同副承旨。升至左副。时贼迫湖畿。天朝提督麻贵邀上并马渡江。请遣有智计宰臣一人。先往备刍粮。上即命公往。贼败乃还。升右承旨。建请依天朝设摆拨。边书疾传。至今称便。冬。升拜京畿监司。戊戌。辞递。为佥枢。拜大司成。己亥。出为庆尚观察使。时洪汝谆等既构劾柳相。欲并及公。未有以发也。及公按岭南。素恶郑仁弘为人。过其门不入。有所托亦不施。仁弘大憾。嗾其徒文弘道。构捏论罢。庚子。叙拜兵曹参判、同知春秋馆事。辛丑。兼四道都体察副使。壬寅。复自兵曹参判。出拜全罗监司。癸卯。辞递。授礼曹参判。时疆域多虞。上谋元帅于大臣李相德馨曰。韩某职秩虽卑。望实俱优。无踰于此人。遂拜四道都元帅。嘉善、元帅。国朝一人云。仍拜弘文馆副提学。甲辰。移吏曹参判。递授副提学、工曹参判。冬。复拜吏曹参判。兼右宾客。乙巳。视师于湖岭。将行乞解铨。不许。有旨召还。赐内厩马。屡辞得递。拜大司成、副提学。特升户曹判书。值丙午诏使之行。能调度赢诎。接应有裕。历大司宪。兼同知经筵事。出拜平安监司。戊申。丁大夫人忧。制除。拜判尹、大司宪、咸镜道观察使。下车之初。慨然以风化自任。礼高年旌异行。诱掖士子。设为程式。以兴劝刊家礼、小学。冠婚丧祭之制。课以方书。广布闾巷。俾民诵读。天荒之域。一变文教。癸丑。死囚朴应犀与尔瞻谋。从狱中上变。狱翻为逆。遂杀国舅延兴府院君金悌男。囚永昌大君于江华。辞连荐绅。初宣庙疾大渐。虑光海不克保骨肉。乃手书遗教略曰。死生有命。夫复何言。但大君幼稚。未及见长成。以此耿耿耳。我不幸后。人心难测。万有邪说。愿诸公爱护扶持。敢以此托之。外面书公等七人名。封置宫中。诸公莫之知也。至是尔瞻谓遗教为矫诬。献纳柳活等。先论七臣。不即辨明。公亦削仕版。俄有郑浃者受凶徒阴訹。广引名公卿。逮捕四出。公又被收。光海亲鞫问状。即放归田里。公与延兴素不相能。有事可證。临鞫。亲戚劝公供实。公曰。死生命也。急难之际。卖人而图免。吾不忍为。蒙释之日。即出湖庄。与伯氏参议公分山而居。杖屦来往。讨阅经史。诗酒为乐。凶徒欲来访。避之不见。有候问亦不答。其待小人之严如此。尔瞻辈欲遂废母后。追戮延兴。尸陈诸市。丁巳。复论窜七臣。公付处忠原。葺茅为数椽。居谪五年。不出户庭。辛酉。量移骊州。奴贼陷辽广。声言东抢。中外汹汹。将出元帅而难其人。备局会推以为非韩某不可。遂自谪所。叙拜知中枢府事。兼五道都元帅。积祸之馀。黾勉赴召。而时事无可为者矣。公拜疏乞免。光海以大寒索裘为批。冬。贼至林畔。公收拾旧部伍。疾驱而西。开府中和。癸亥。我圣上举义反正。中宫殿下正位坤极。进拜公辅国崇禄大夫领敦宁府事西平府院君。朝议以国舅礼尊。不宜居外。召公还。公承命踧踖。寝食不宁。兼留都都体察使。公以椒亲不当与军国事屡辞。不允。甲子逆适称兵。公扈驾南迁。适诛扈还。兼知春秋。同修光海日记。力辞不拜。又辞递都体察使都总管。丁卯奴贼之变。公以陪卫大将。从王世子分朝南下。至全州为抚军司堂上。调护施设。军民大悦。贼退。奉分朝会行在还京。疾甚。公召子弟书启草。若将有遗表。而已不能言矣。犹使正席迁厅事遂卒。七月十七日也。春秋七十一。讣闻。上震悼。辍朝三日。遣中使庀丧事。王世子即日举哀。比葬临吊。自卿士以至禁旅市民胥吏仆隶。莫不奔走涕泣曰。善人亡矣。国其如何。来吊者哭之皆哀甚。会窆者三百馀人。其年九月壬午。葬原州阴枝村庚向之原。太常议易名之典。赠谥曰文翼公。夫人黄氏。昌原望族。世有衣冠。考讳珹。礼曹左郎赠吏曹参判。娶高原郡守李公皋女。生夫人于辛酉。年十四归公。端庄淑哲。舅姑爱之。治家主馈。咸有法式。公家素贫。朝夕假贷。而蘋蘩酒食之供。未尝见窭色。年三十四。卒于原州牧衙。后赠贞夫人。进封桧山府夫人。举二男四女。男长曰会一。南阳府使。娶判书李诚中女。生二男三女。男以成、以平。女适士人申翊隆、郑何。馀幼。曰昭一。秀而夭。娶领议政柳永庆女。生一女。亦夭。女长适宗簿寺正李幼渊。生一女。适别坐安献规。次适侍讲院辅德吕尔徵。次适大司谏郑百昌。生一男一女。男曰善兴。女幼。次即我中宫殿下。载诞元良。尊居储贰。次曰凤林大君。曰㴭、曰滚。时未出閤。侧室有二女。许通李焕、珍原副守世完。其婿也。以成娶典籍安弘量女。生一男。申翊隆二男一女。郑何二男。安献规三男一女。焕一女。世完一男。皆幼。公貌秀而气完。质厚而材良。宽平而严重。笃实而华雅。望之知为大德君子。平居无疾言遽色。举止凝远。恒若有所筹度。接物浑是一团和气。闻人过辄不乐。事虽可怒。不形于色辞。人或故激之。亦笑而不嗔。其被逮自北来也。金吾郎承贼臣指。窘辱备至。公待之益恭。饬子弟无敢怨言。后有问其名者终不言。嗜儒敦书。尤好礼学。博闻强记。观书数行俱下。一经眼终身不忘。明习国家故事。文献典章。损益沿革。靡不贯穿。以故朝廷凡有事。必就质于公。孝友敦睦。出于至性。早与伯氏参议公受庭训。一家之内。恒有师友讲劘之乐事。大夫人色养无方。虽在患难贫约。必尽脂瀡之供。逮公历镇雄藩。参议公连宰钜邑。迭奉板舆。极繁华娱乐之荣。每寿席。大夫人辄止众乐。使奏感君恩。公演其辞为续曲以进。又与朝中士大夫作寿亲契。时节称觞上寿。宣庙特赐酒乐以荣之。其归觐也。必赐药物。公每恸仲氏早逝。姊妹多没。抚诸孤逾己出。与参议公半世同居。棠棣之乐。至老如一日。重然诺好赈施。戚故之。穷乏者。咸取足焉。设同宗会。以明昭穆之序。清州有太尉旧里。伯氏牧是州。公议于伯氏。筑坛以祭。立石记之。尝筑小斋于松楸下。扁之曰归来。盖其雅志也。为文。平铺赡畅。不事浮靡。诗又遒逸有趣。不喜夸诩。故收录不多。惜矣。噫。公以交章行谊。遇知宣庙。负一时经济之望。入而论思经幄。出而宣力四方。风猷显重。绩庸茂著。此可以观公之业欤。屡遭祸网。不以为戚。起谪所登将坛。不以为泰。卒遇之若素。忽敛之如寂。其可以进退荣辱窥公浅深哉。身都宫府。位绝百僚。而宅不广一架。奴婢之籍。不增一人。恭俭之操。晚而益笃。此亦公之细行也。超然富贵之外。绝口不道时事。扶植士类。遏绝奸倖。使君子有所恃。小人不敢私。致国家和平之福。此可以观公之大欤。余与公文酒游从四十馀年矣。一未见暴慢之色。一未闻忮害之言。公真长者矣。既葬之明年。公之胤南阳公。以大司谏郑公百昌之状。泣而叩余曰。先公雅重子。大夫人幽墟之石。子实铭之。今谨治石以俟。此盖先志也。愿子之终惠也。凡往返三四请益勤。则谨就郑公之状若谱。得其所以基于初盛于中施于后者如是。而公之德业有以光大先烈者又如是也。铭曰。
远矣华胄,太尉业之,既积而播。
惟德与位,世趾其美,至公益大。
我公之才,天实生之,将以厚用。
爰自布衣,期以公辅,走卒皆诵。
如海之涵,如春之和,如凤之仪。
既畀全德,恒持重望,福禄随之。
翊我宣庙,为瑞于朝,润色鸿猷。
为祥于家,笃降妊姒,启无疆休。
惟礼是服,惟才是惜,好善之诚。
经济之手,暂试而窒,十载艰贞。
日月重明,风雷震荡,公屹如山。
释师归朝,将欤相欤,万人环之。
公愈敛退,避权若浼,淡然寒士。
自家而国,坤化丕行,关雎麟趾。
嗟公之业,奚但光前,泽在斯民。
公归于天,我诗于石,不昧精神。
赠领议政吴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不佞生长于南坡外家。髫年与诸舅从游里中。里中人士指一庐曰。此隐德君子吴公之庐。吴公有二子。皆有俊声。长公号称神童。弱冠。已名动京师。不佞艳慕之。窃以得从吴二子游为幸。亦尝登拜于吴公。无何。其二子以文章行谊为世名臣。而又五孙相继擢高第。大者跻亚卿。馀皆历扬台省。于后之数十年。余与长公同升馆职。又与季公同判南曹。戊午之祸。余与二公俱废逐郊居。越一年而余哭长公于坡村。一日季公谓余曰。先梓树老矣。先公潜德。世无知者。白沙李相公志于幽墟。子其铭。且此先兄所属也。其忍已诺于逝者。余既不敢辞则按状。公讳世贤。字国彦。系出同福。高丽中允讳大升。是其鼻祖。生讳光札。神虎卫大将军。生讳璿。佥议赞成事。至讳轼。为修文殿大提学。至讳元蒙。卒官参奉。至讳克权。卒官直长。即公祖若考也。直长娶唐津张氏。
以嘉靖
甲申生公生。而质厚慈良。长益真率坦夷。宽襟任情。不设城府。尤阔疏于生产作业。好剧饮。凡忧喜哀乐得失荣辱。都不理会。一混于酒。待人无间亲疏贵贱。遇辄欢然倾倒。其得于天者如此。晚以荫入仕。升直长。辄弃之。年七十八。卒于家。夫人昌宁成氏。考讳近。参奉。亦高士。大谷先生讳运。其弟也。大谷高蹈峻节。于人少许可。至夫人未尝不敬叹曰。吾侄女也。制行之美。吾所不及。及归于公。执妇道事君子。和敬两至。公喜施。寒蔬粝饭。必欲与人分。虽室如悬磬。而恒不见窭色。宗党乡闾。咸称女中君子。先公三十二年而卒。葬白川半月冈。与公同茔。凡生二男四女。男长亿龄。右参赞。次百龄。吏曹参判。女长适朴龟年、李赓、朴安生。皆士人。次适元铎。文科右尹。参赞娶判书洪昙女。生三男一女。长翊。文科嘉善左承旨。次
靖
。兵曹参议。次竱。弘文馆校理。女适吏曹正郎韩与一。参判前娶赠参议高景龙女。生二男。长竣。文科嘉义。延安府使。次端。弘文馆校理。后娶佥正梁思行女。生二男一女。男竑早逝。馀皆幼。朴龟年无后。李赓生一男一女。男主簿时敏。女适敦宁都正洪汝翼。朴安生生一男。敏行。元铎生三男一女。长兵曹佐郎振河。次进士振海。次义禁府都事振溟。女适进士赵休翊。生一女。适翊赞尹元之。
靖
生一女一男。男挺奎。女适进士金弘郁。竱生一女。适沈榥。竣生四男二女。男挺斗、挺台、挺璧、挺轸。女适李元揆。端生三男二女。男挺一、挺垣、挺心。幼。李时敏生三男二女。洪汝翼生三女。一适姜寿贤。次适阳宁君朴敏行。生五男二女。元振河生二男二女。振海生二男一女。赵休生二男二女。内外诸孙。七十馀人。噫。彬彬其盛矣哉。古未尝有也。夫积善之家。必有馀庆者。天道之常也。然而迟速有时。或发于数十百年之后。未有如公之身为善而身致其福。生见子贵孙荣。稳享三牲之养。公之德之福。可谓备矣。而天之报施。捷于影响。崇封显赠。若收遗馀。吴门之庆。盖未艾也。庶几为善者劝。铭曰。
不漓其天,所性而行。
熙然自适,泊乎无营。
长贫若富,匪爵而荣。
优游醉乡,生老太平。
以归以宁,乐哉佳城。
吾诗载石,足徵家声。
吏曹判书赠领议政谥文简李公神道碑铭
明 ·
李廷龟
四言诗
我圣上即祚之初。徵召耆哲。以彰鼎新之政。时则有若芝峰李公。杜门畿村。上首起之。数年擢为冢宰。且将相矣。一日公公退。暴风疾殆不兴。公之季子大司成敏求上疏。言臣兄圣求方任全罗监司。乞递职归救父病。上悯然许之。驰遣宣传官。谕令母待代急归。且命御医诊治。药饵悉出内局。踰月竟不起。戊辰腊月二十六日也。讣闻辍朝。吊赙祭有加。明年二月。葬杨州西山先兆次。太常议谥曰文简。以二子从勋。追赠领议政。兼带如式。按状。公讳睟光。字润卿。芝峰号也。李完山国姓。恭定大王子敬宁君谥齐简公讳𰨅。公之五代祖也。高祖讳稙。牟阳君。曾祖讳承孙。仙槎君。祖讳𥙿。河东君。世以宗籍受封。考讳希俭。始由科目显。其季父神堂君讳祯。无子子之。忠荩事两朝。历扬中外。卒官兵曹判书。后以公之从勋。赠领议政。妣文化柳氏。封贞敬夫人。淑哲贤明。有士行。
以嘉靖
癸亥。生公于长湍之衙舍。生有秀质。端悫异凡。判书公钟爱特甚。不烦提诲。吐口成章。一日令作雪诗。对曰。庭前有月松无影。槛外无风竹有声。闻者惊以为神童。十六。中进士初试。华闻弥大。己卯。判书公捐馆。哀毁逾制。服阕。又中初试。时栗谷主文柄。见公制。奖诩不已。许以状头。壬午。登进士。乙酉。捷别试选槐院。戊子。荐入史局。自奉教例升典籍殿中。庚寅。历正言、户、兵曹佐郎知制教。差圣节书状官。还拜黄海都事礼曹佐郎。复自正言。选入弘文馆。为副修撰。移司宪府持平。用荐拜吏曹佐郎。公不喜驰逐名途。白沙李公深相敬服曰。今世之士。绝意荣进而得铨郎者。李某而已。俄因事罢。即叙为校理。还吏曹。壬辰倭寇至。中外大震。适罢官居家。庆尚防禦使赵儆。辟公为从事。旋念大夫人在堂。谓公独子。当免从军。公以为平日食君禄。图报之谓何。卒有难。乃欲规避耶。即谢大夫人。驰至岭外。随防禦使。前后交战。未尝不在行阵。朝廷叙公为修撰。久乃闻大驾西播。大夫人避兵北地。又防禦使与湖南官军合阵败绩。公独立干戈中。君亲阻绝。方寸已乱。而裁以大义。匹马奔问龙湾行在。即拜副校理。九月。控疏乞访老母存亡。上教曰。变后北关。声问不通。李某可充使号。宣谕德意。兼察本道事情。遂差宣谕御史。踰岭抵明川。得拜大夫人。是时北路被奸民煽诖。争先款贼。杀长吏据城邑。拘执两王子。道路阻梗。变且不测。公驰入军中。制檄文谕以逆顺祸福。闻者感动。反侧革心。义旅益奋。一路大定。癸巳。复命。三拜持平校理、献纳、历弼善掌令执义。上劄条陈十弊。随驾还都。庶事抢攘。辞令沓委。到手急就者。多资于公。甲午。参鞫逆贼宋儒真。锡厩马。承宣缺命。并拟资未准。超拜同副承旨。升至左副。常兼承文副提调。乙未。拜右承旨兵曹参知。丁外艰。丁酉制除。拜右承旨大司成。差分户曹。管饷湖南。即日拜辞。上察其羸毁。特命勿遣。以进慰使朝京。戊戌。还朝。五为左右承旨。三为礼兵参议。己亥。拜吏曹参议。时搢绅倾轧。西崖柳相、完平李相。相继去位。公陈病自免。历兵曹参议大司成大司谏。群小百计挠公。至投无名书。公不为动。控辞有曰。贤相去朝。国事日非。遂递。辛丑。再为副提学。考校古文周易。又与儒臣同校周易谚解。连有锡马之命。诏使顾崔之来。选差都司迎慰使。道病递还。宣庙册继妃。礼多简省。公上劄请行庙见一节。癸卯。拜谏长兵议副提学。校正史记纂。又赐厩马。拜吏曹参议。时相欲以无赖子侄。骤通显路。公持之不许。群臣上请尊号。公独不肯。积不安。力丐外。得安边府使。以病罢还。丁未。叙牧洪州。逾年弃归。庚戌。宣庙祔礼成。以都承旨进加嘉善。为礼曹参判。连拜谏宪长。皆即辞递。光海世子服章未降。差奏请副使。使旋加阶嘉义。拜大司成副提学。光海用术士李懿信言。欲迁都交河。召宰臣杂议。公率堂僚上劄。斥其妖诞。言虽不用。事遂寝。光海追崇所生。遣使请册命于中朝。公上劄极论其非礼。不报。癸丑。再除都宪。皆不拜。时尔瞻等嗾死囚起大狱。杀永昌夷国舅。囚系先朝耄彦。斥逐殆尽。将谋废西宫。公义不染迹。逍遥散秩。以避祸机。四年中。一拜大司成同知成均馆事。强起一谢而递。至丙辰。出为顺天府使。躬率以教。民悦而从化。竖穹碑以颂清德。秩满乃归。敛迹畿庄。默坐蜗室。盛暑不开户。家人唯闻警欬。拜大司成、兵曹参判、诏使迎慰使。皆不就。光海举公及崔瓘、郑晔名。教曰。秩高宰臣。当此主辱之日。偃息郊畿。无意陈力。人臣之道。果如是乎。公疏陈病惫不任状。壬戌。又举公及郑晔名曰。一切不仕。未知其故。并令招集。备局启请令代言。恳谕招来。观察使申文劝驾。势甚敦迫。祸且不测。公不少挠。暂至京即还。癸亥反正初。拜都承旨弘文提学大司谏、吏、工曹参判。甲子适变。上南狩。舆病扈驾。还迁大司谏。用其劳。进阶资宪。制大妃王册文。特加正宪。四拜大司宪。历左右参赞同知经筵春秋馆事工曹判书。上劄陈懋实十二条。缕缕万馀言。人以为中兴第一封事。上优批略曰。所陈无非至言格论。嘉卿爱君忧国之诚。敢不服膺力行。丁卯。奴贼猝逼畿、黄。三宫移驾江都。世子受委南下。上命老病朝臣任便随往。时公之长子以政官。名在分朝。次子为养。方任林川。所亲多劝公往南。公毅然曰。人臣一息尚存岂。敢避危就安。遂赴大朝。拜大司宪。时贼退。百度草创。后进多务纷更。公常言天下本无事。遵先王而过者。未之有也。今屡经丧乱。人心靡定。当持宽恕。傅以平法。不可扰也。还都。再授大司宪、知中枢府事、左右参赞。戊辰。拜吏曹判书。公素不喜权柄。恒戒盛满。至是三辞不获命。则上章乞解者凡五。而圣意益注。公曰。吾以职死矣。遂扶病就职。恢贤路社倖门。疏郁滞清品流。尤以考绩为重。人不敢干私。位著一新。舆论翕然。公兼局无多。同僚瞯公不赴政。循例除公为惠民提调。盖以公多病。几以便医药。公连劄恳辞。得递乃已。即此亦衰世罕见。及疾革。谆谆口中语。恒以未即释重为疚。应受雇直。戒家人无纳。持操之洁。不变于死生之际又然也。公天分自高。不待师承。清明在躬。志气精诣。庄重温雅。不露圭角。少好观书。诸子百家。无不领略其宗旨。晚悉屏去。专精圣学。尝著学戒以自叹曰。一落科臼。遂为文字所误。虚度半生。思欲洗涤旧习。以求向上工夫。而日暮途远。难望有成。是知进德修业。须在早年云。戊辰元日。著自新箴曰。人苟得新。虽老维新。老何由新。维学能新。遂以是年观化。人始知公平日省治之功。至老不懈也。常曰。简以制烦。静以制动八字。终身服膺云。论议正平。不事交游。人不敢加以标榜。虽世论乖张。危机屡发。而公自超然于文罔之外。一室图书。整襟端坐。终日穆然。未尝见其惰容。虽家人孺子。亦未尝加以亵语。恒谓人之处世。遇多少逆境。苟为所动。殆不胜其苦。唯当物来顺应。不为所役。本源澄澈。微澜不起。外虑不入。梦境不烦云。性又明审。裁鉴精到。人邪正言是非。事后当成败。瞭然如烛照。无毫发差。世业本清贫。贤夫人又弃世。家益旁落。而性俭素。泊然无所嗜好。食无兼味。坐无完席。衣见故絮。处之晏然。人有服美者。怃然不乐。人亦自愧引去。遇寡姊如事慈。抚养诸侄。备尽恩义。亲党之穷无告者咸归焉。公一生沈潜。翰墨自娱。文出六经。诗学盛唐。冲澹雅丽。自成一家言。门路既正。深得作者之风。十年闲废。著述甚富。凡遇无聊不平。必于诗发之。三聘上国。吟洒不倦。尝与安南、琉球使臣。遇于帝京。虽重译不通。同文相感。见公之制。无不称颂。珍庄归国。家诵户咏。诧谓日本被掳人曰。你知朝鲜有李芝峰乎。其诗见赏于海外如此云。所著诗文三十二卷。采薪杂录、读书录解、警语杂编各一卷。秉烛杂记、剩说馀编、升平志各二卷。纂录群书五部二十五卷。芝峰类说二十卷藏于家。夫人安东金氏。都事大涉之女。淑哲端庄。配君子无违德。生于丁卯。卒于乙卯。得年四十九。公悼其早殁。摭嘉言懿行。自为志而藏之墓。墓在西山。与公同茔。举二男一女。男长圣求。吏曹参判。次敏求。右承旨。俱以文行为世名臣。女适承文正字权儆。参判娶舍人权昕女。生四男二女。男尚揆、同揆。女适承文正字李一相。馀幼。承旨娶同知尹晖女。生二男一女。男元揆、重揆。女适申昪。权儆生三男。跻、迹、趾。既葬。公之二孤以状属余曰。凡与我先子。交而有文者。惟子在。敢徼惠一言。以不朽吾先子。噫。余之交公将五十年。自布衣至卿相。初持一心。白首莫逆。恒务晦敛。耻于近名。用若不欲尽其有。言若不能出诸口。而及观其发施于事者。其才有不可及。其义有不可犯。其守有不可夺者。斯固天得。而得之学力者尤多。九原难作。吾谁与归。遂为之铭曰。
惟气之灏,惟质之美。
公禀其全,粹然不滓。
养之以恬,积其和平。
如春之温,如玉之贞。
发为文章,焕乎风猷。
试之经济,学与才优。
色举危朝,超然机阱。
蔚际昌期,终始自靖。
槩公平生,稽古之力。
鼎席词坛,朝望咸属。
盛名之下,能全者难。
存顺没宁,益见其完。
惟不大施,施之于辞。
曷云不施,双璧在兹。
共 1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