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区大相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70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
赤日行高天,炎威一何赫。
嗟彼执热人,争言手可炙。
良朋有嘉招,坐我松下石。
解带当微风,高枝挂巾帻。
芳醴洽四坐,如灌甘露液。
珍瓷啜新茗,泠然生两腋。
瓜果次第陈,僧供饭香积。
高言唱妙理,尔汝杂谐剧。
此乐未曾有,一日当十日。
独嗟千岁松,十霄常百尺。
兹松乃偃蹇,宛若隰中䕵(音缬,叶。)
离披纷攫拿,枝撑转欹侧。
汝材既不恶,汝影胡不直。
岂效戚施辈,俛仰长跼蹐。
我词未及终,瑟瑟对以臆。
结根非培塿,幸借净土力。
既无牛羊患,亦免斧斤戚。
我欲高亭亭,神恶恐见逼。
四面多罡风,翘材数摧折。
即充明堂用,匠石不察识。
举世好佝偻,抗直亦何益。
屈身遵时晦,且复傍阶墄。
岁寒自坚贞,可屈不可易。
抚物兴长谣,一唱三叹息。
始知全天年,伸屈各有适。
吾党多直躬,兹语共记忆。
叹息复叹息,寒至暑忽易。
蜉蝣宇宙间,不如雪鸿迹。
君昔朱明卧独醒,著书三万干天庭。
千金不顾长楸足,万里竟塌垂天翎。
十年傲吏淹闽海,广文先生汉茂宰。
解颐日盛文儒趋,强项时遭官长骇。
归来赋就疏乞休,千人伏阙欢遮留。
出守宾州意非浅,拂衣啸卧罗浮幽。
夜光按剑泥涂弃,不谓山深谤犹至。
莫庵天敞确乎堂,铁桥雨蚀逃庵记。
洗耳泉,白云坞,足音蓬藋人千古。
网罗石室彩霞封,农谭秫饮忘秋苦。
年过四十不生男,松楸泪洒黄田山。
五岳将游女未嫁,岂有大药能朱颜。
鼎鼎百年原易满,古稀七十吾今半。
母老儿啼儋石无,路难命薄青衫绊。
吁嗟乎,醯鸡入瓮兔守株,长绳不系西飞乌。
为君击缶耳热呼,何当南北走越胡。
海目鳄湖回首梦,侧身任尔风尘送。
君不见庞鹿门,又不见叶石洞,人生有才何必用。
会须采秀云亭东,坐看海日鸡鸣涌。
苑外高楼夜不迷,秋光偏在禁城西。
初移碧树金波动,渐转危栏玉镜低。
久客乡关愁欲赋,清宵宾从兴堪携。
明年此会应难合,乌鹊于今未定栖。
区进士閒居之作 明 · 张嗣纲
七言律诗
东瓜满眼又葫芦,独乐园中一老夫。
兴到有时拈笔写,客来无酒向邻沽。
菜根细嚼随时过,竹杖閒游任意扶。
几度倦眠山月上,梦魂应不到皇都。
谁读遗骚怨谪居,风烟南望眇愁予。
怀人不隔三湘水,经岁难逢尺素书。
世往亭荒空对酒,卧中山色尽环滁。
遥怜苜蓿秋原满,天马歌残意有馀。
哀明陵三十韵(乾隆乙巳) 清 · 弘历
北过清河桥,遥见天寿山。
胜朝十三陵,错落兆其间。
太行龙脉西南来,金堂玉户中天开。
左环右拱实佳域,千峰后护高崔嵬。
昌平(州名)黄土(山名)诚福地,永乐曾以亲临视(叶)
英雄具眼自非常,岂待王(贤)(均卿)陈其艺
或曰十三气数尽,朱明祚以此为准。
是盖形家惑世言,承天造命惟君允。
后嗣果能继祖烈,朱氏宗社那遽绝。
君昏国事付貂珰,瞻乌久矣于谁瞥。
向闻颓废应修治,工钜无敢发其辞。
汤山驻跸一往阅,胜朝旧迹当护持。
祾恩(殿名)制肖皇极(殿名)建,虽存已剥丹青烂。
宣德曾颂祛奢丽,此而非奢奢孰见。
石城明楼依然巍,三杯手酹拜如仪
明臣屡咏衣冠閟(杨士奇陪祀长陵作云万里苍梧去不还又区大相供事长陵诗云文皇鼎成后此地葬衣冠又李应徵谒长陵诗云乾坤留剑舄伏腊拜衣冠盖均指榆木川事或出怨者之口),底须重订传讹词。
栋柱如旧椽木朽,檐瓦落地狐兔走。
以其初建工力观,未修盖数百年久
永陵制乃如长陵,定陵效之侈有增。
忘其前世艰开创,徒计身后胥堪轻
长陵一碑功德记,馀皆有碑而无字。
泰山以后唐乾陵,此典何出竟为例
思陵乃就妃园葬,赵一桂曾记开圹。
香殿三间复九间,寝床供案皆雄壮
一妃之费已如此,馀诸帝者可知矣。
即今虽为(去声)禁樵苏,松柏郁葱屋倾圮。
屋圮犹可龛帐无,并其神主全失诸。
尺木值几亦盗去,汝祖独非厥民乎
不忍再视命修葺,怅然悚然欲垂泣。
此意弗更再三言,读召诰文示详悉
⑴ 日下旧闻载永乐初卜陵众议欲用潭柘寺永乐独锐意用黄土山即此天寿山也又西京求旧录称明陵择地或云山东王贤或云江西廖均卿所闻异辞难以悬定据此则永乐考卜之说较为可信
⑵ 明宣宗实录载宣德驻跸陵下语侍臣云皇祖尝言帝王陵寝有崇奢丽及藏宝玉者皆无远虑云云今观长陵享殿曰祾恩殿九间重檐石城明楼规制巍焕虽丹青剥落而榱栋闳壮与皇极殿相肖为自古所无岂所云祛奢崇俭者乎
⑶ 今春驻汤山命取道昌平谒明永乐长陵酹酒三爵如钟山谒洪武孝陵之例论明成祖之事虽非予所景仰然既为古帝王自当下拜如仪
⑷ 长陵殿宇虽存而椽木朽坏檐瓦落地以初建穷极工力论之不应芜废如是之速盖自明中叶以后怠弃不修者已一二百年至今则三四百年宜其荒废如是也
⑸ 明世宗陵曰永陵规制一如长陵而外多一周垣享殿明楼皆以文石为砌壮丽精致长陵不及见昌平山水记其后神宗定陵制亦如永陵而侈饰又过之云
⑹ 日下旧闻载永陵成世宗顾谓工部臣曰朕陵如是止乎部臣仓皇对曰外尚有周垣未作乃筑重垣后定陵效之
⑺ 明诸陵惟长陵有圣德神功碑文馀陵俱有碑无字检查诸书惟徐乾学读礼通考载唐乾陵有大碑无一字不知何谓而明诸陵效之竟以为例实不可解也
⑻ 明崇祯思陵乃因田贵妃园寝营建未毕而都城失守遂以帝后梓宫移至昌平州署吏目赵一桂率士民敛钱安葬记圹中隧道长十三丈馀石门内香殿三间陈设器用衣物又开二层石门内通长大殿九间寝休供案备具一妃园寝如此其馀诸陵侈费可知
⑼ 本朝定鼎后虽为明诸陵严禁樵苏松楸弗剪而经流贼兵热之后殿宇多就倾圮不独龛帐全无并神位亦俱遗失实不堪入目因降谕旨特派大臣前往相度并发帑金鸠工庀材通行修葺俾一律坚整完固重设神主以时祭享
⑽ 因谒明陵屈指数明季之事应亡弗亡屡赖棘详天恩而思受命保命之要必当以奈何弗敬为见所著读召诰文
绛节高衔下九霄,紫泥初布拥征轺。
天潢派衍隆宗国,地轴根盘护圣朝。
带砺山河盟券在,藩维畿甸赐书遥。
斗边星泛仙槎杳,驿路春深使马骄。
骤奉梁园誇咏雪,偶从楚客羡观潮。
班联旧叙王人重,宴洽新承帝子招。
绶结银黄荣过里,途迎冠盖快题桥。
玉堂秘地清仍切,阆苑仙香远自飘。
盛德久占容驷入,贵游争慕阿龙超。
经传家学承裘冶,宠藉君恩湛蓼萧。
露下金茎天泽渥,书雠藜阁夜光摇。
翠屏春度莺花暖,宝篆烟微兽炭烧。
族会琳琅纷错耀,阶连兰桂挺森条。
秦廷白简群簪笔,王氏青箱尽珥貂。
雏振奇毛原鷟鸑,驹名汗血本骅骝
一门子弟俱能赋,满座埙篪可并调。
盛世图书呈上瑞,清时球训重明瑶。
彤霞日下抒灵彩,琪树风前揽秀标。
独唱阳春裁郢曲,登歌肆夏叶虞韶。
泗滨远戛浮金磬,嶰谷重翻引凤箫。
习汰梁陈澄靡丽,力回汉魏振风谣。
斲轮妙技惊成鐻,破的微言薄射雕。
怪似骊渊探象罔,奇从鲛室裂冰绡。
五都宝集材云富,三峡泉倾思转饶。
誉重龙门飞瀑注,望隆泰岳俯岧峣。
垂云广振南溟翼,悬曜同瞻北斗杓。
自叹崎岖齐蹇驽,却怜栖息拟鹪鹩。
牢骚但可凭诗遣,磊块惟堪借酒浇。
笛溯流风喧晚牧(溯,嘉庆本作“诉”。 ),歌当落日引归樵。
眠缘懒读空便腹(空便,嘉庆本作“宜空”。 ),病值愁吟几瘦腰。
谬享千金存敝帚,虚乘五石泛轻瓢。
情怀楮叶劳摹刻,技习虫鱼好篆雕。
奈愧效颦矜里丑,祇应焚砚似君苗(砚,嘉庆本作“石”。 )
仰看霞彩惭幽缬,静听鸾音怯沸蜩。
感籁鸣从春蚓动,望洋笑比井蛙跳。
牺文肯弃沟中断,桐韵须携爨下焦。
海燕力微思附汉,谷莺声远欲迁乔。
风摇弱卉轻犹拂,雪入鸿垆点旋销(鸿,嘉庆本作“红”。 )
幸托通家连孔李,喜承虚问采刍荛。
高轩绣毂频相过,绮席金尊数见邀。
下榻旧联鸣雨夕,分题同对落花朝。
閒随楚泽依兰幄,并泛湘流奉桂桡。
颇似辟支闻大乘,将因洛诵契参寥。
指麾群队从前帜,荡斥纤尘佐末飙。
四牡未应淹骥足,双旌期尔遄星镳。
已瞻衣锦行清昼,还听鸣珂赴早宵。
道并作霖踪傅说,德誇迈种媲皋陶。
在公夙夜勤三事,退食从容表庶僚
体袭柏梁赓汉武,颂同华祝赞唐尧。
皓容振鹭波间浴,劲节贞松雪后凋。
有道相臣谐玉烛,太平天子问庭燎。
勋名鼎鼐供镌勒,图象丹青入画描。
奉使皇华劳讽谕,作人云汉俨光昭。
蓬莱缥缈如相忆,金阙银宫首重翘。
⑴ 骝,天启本原作“聊”,据天启本改。
⑵ 傅,天启本原作“传”,据嘉庆本改。
⑶ 僚,天启本原作“寮”,据嘉庆本改。
恻恻复恻恻,游子遵道侧。
往路阻且遥,天长杳何极。
海燕既先翔,孤鸿从后发。
我欲挟之还,相将赴南越。
宇宙邈难托,星辰看渐驰。
故园有丛菊,可以泛瑶卮。
碣石高嵂屼,黄金空自悬。
昭隗不可见,骏骨几能存。
故人有深意,强欲止我宿。
绨袍不耐寒,青精久未熟。
雄剑闭长匣,隐隐作龙鸣。
大德尚莫报,睚眦何由平。
落叶辞高树,飘飖离本根。
客心郁若结,仓卒思旧恩。
鲁酒虽云薄,饮之不能盈。
忧怀有万斛,未酌心先酲。
握别更何言,幽芳挺孤植。
后会讵可常,努力崇明德(以上《蘧庐稿·五言古诗》)
共逐春风赋远游,怜君归思忽沧洲。
黄花驿路迎行色,白雁江声送去舟。
不那客中还别客,转令秋尽更悲秋。
承家天禄缣缃在,矫道藜光待校雠。
危楼恣攀陟,初月印澄潭。
野水明鸥席,松风清麈谈。
宦情悬蓟北,吾道亦天南。
它日留芳躅,因之想盍簪。
共 70 首上一页 第 4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