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佚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叔孙起朝仪,绵蕞习野外。
武夫悍将齐震服,高祖乃知皇帝贵。
嬴秦之仪岂堪羡,当年自诩识时变。
鲁两生,不肯行,高风千载尚可想,惜哉史册逸其名。
君不见,五百黄金不自有,圣人之名满人口。
叔孙面,不足称,弟子龌龊徒营营。
汉家儒宗让公首,先王大礼嗟更。
我所思,鲁两生。
桐圭命择日,史佚箴戏言。
尽美未尽善,宗元有谠论。
所嘉在从谏,其事可两存。
笃周祐,密侵阮。
殷商旅,倒戈返。
文武基,成王振(叶)
民于近,佞于远。
(去声)之颂,雍辞展(叶)
左右孰,充弼蹇。
前后孰,道承善(叶)
作无逸,周公进(叶)
用训王,谆缱绻。
曰负扆,曰补衮。
制礼乐,斯为本。
知艰难,慎旦晚。
称守成,王辟阃。
注:明焦竑作养正图解其听朝四辅篇图说云礼明堂位曰笃仁而好学多闻而道顺天子疑则问应而不穷者谓之道道者导天子以道者也常立于前是周公也诚立而敢断辅善而相义者谓之充充者充天子之志者也常立于左是太公也洁廉而切直正过而谏邪者谓之弼弼者弼天子之过者也常立于右是召公也博闻彊记捷给而善对者谓之承承者承天子之遗忘者也常立于后是史佚也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举无过事考十三经内礼记明堂位无此文因捡大戴礼保傅篇载明堂之位云云与图说所引正合其言则全录贾谊新书按戴德戴圣俱在贾谊后或者谊著书时明堂位别有全文故得备引之其后遂至散佚故德即录谊书圣则删而不取此大小戴记之所以异也竑因大戴礼有明堂之位语不问此文为经本有无辄标作礼明堂位且注云是礼记中篇名由于未加深考之误兹咏成王事因并订而识之
鲁大夫登大库。观上元。
端北辰以正象。望南极之穹天。
辨列宿之高映。见丈人之独悬。
色荧煌以夺目。形皎洁而临边。
候德至而浮彩。副时和而应𨇠。
尔其元鸟司分。苍龙御历。
节春秋而隐见。当丙丁而的皪。
且遗光以表庆。亦应祉而纯锡。
故经曰。其国泰。
其星明。天垂象。
物与祯。循晷度而靡替。
顺璇衡而则呈。其座也一。
符帝者之一位。其义也寿。
契烝哉之寿名。元武宵中。
侦西陆以凝质。白藏气杪。
直南郊以散精。夫有开必先。
无福不应。若政事中律。
则嘉祥叶證。五纬分影而交朗。
九月腾华而吐孕。此乃王泽宏。
天瑞作。恒星转耀而同焕。
布景摇辉以相薄。初升穹昊。
月午而孤烛犹然。末映疏林。
夜久而圆珠未落。景贶繁集。
灵机众夥。臣望气以敷奏。
君向阳而拱坐。虽戬谷而自天。
实休徵之在我。骍芒下射。
灭草莽之飞萤。紫燄旁融。
掩榆关之流火。老人彰矣。
成此乾文。老人出矣。
赞此明君。书玉牒以垂范。
纪缃图而播芬。自古为天官者。
莫不察时变。纪殊尤。
唐昧擅誉于南楚。史佚专美于西周。
宋则子韦遐鉴。郑乃裨灶深求。
殷馗纵眺。识曹公之肇迹。
李合凝目。知汉使之将游。
余非曩昔之偫彦。愧懵学于前修。
徒循甘石之遗旨。愿献祜而归休。
冰河冻柳变条初,玉节遥将尺驷车。
湘北暖归花竞发,衡阳春过雁应疏。
封唐史佚策堪载,历国延陵聘孰如。
朱社菁茆千叶祚,周家大训在丹书。
蚤赋 南宋 · 蔡戡
余每夕困于蚤,寝不获安,心窃愤之。
尝观南齐卞彬著《蚤虱赋》,史逸其辞,余乃作赋补亡,因述其见虐之状云。
先生閒居,读书自适。
每夜分而乃寐,幸身安而形佚。
目欲瞑而辄警,梦屡惊而欲失。
有物扰之,不遑燕息。
或齧吾臂,或噬吾膝。
倏去欻来,更跳互出。
其毒也如怀袖之蜂虿,其虐也甚禈中之虮虱。
探索揣摩,手不容释。
空展转而无寐,苦爬搔而通夕。
先生体瘙而神疲,曾不少安于衽席。
于是心愤闷,气怫郁,自念此七尺之躯,而见困于纤芥之物。
呼童秉烛,大搜冥索。
炽炉炭以交攻,燎衾禂而再易。
大者缘隙以深藏,小者跳梁而散逸。
惊巧捷以如神,虽敏手而莫及。
童子时献获而奏功,聊快吾之胸臆。
顾族类之甚博,想未能禽其十一也。
已而平心定气,泛观默识。
因念天地之间,何物不殖。
蠕动肖翘,胎卵化湿。
蚊虻蜂蝎,螟蝗蝥螣。
在物虽微,为人之贼。
穷人力以剿除,恐天理之舛逆。
又况暑往寒来,四时不忒,消息盈虚,循环靡极。
背秋涉冬,霜风瑟瑟,万物敛藏,百虫闭蛰。
是物也,党散群离,灭影扫迹。
又何必取快于一时,而较力于纤悉。
姑少忍于须臾,盖乘除之可必。
先生乃安斯寝,乃梦游华胥之国。
既寝而兴,但见三竿之红日。
惟先王之建国,体皇极而垂制。
仰则观于辰象,俯则察于地义。
前星为帝座之辅,苍震乃少阳之位。
非明德与茂亲,不足膺兹主器。
故万邦以贞,而本枝百世。
是必天锡嘉祉,神输百祥,山河资其正气,日月分其融光,膺期运以载诞,配乾坤而永昌者也。
惟我储后,昭明俊德,黄裳元吉,沉潜刚克。
钩深致远,曾莫揖其津涯;
问安视膳,每或形于颜色。
在昔冲让,高追太伯。
乃剖麟符,保釐东宅。
受道师傅,稽疑典册。
化自诚心,风行邦国。
乃拥干旌,南徐之城,左抚句吴,前对敬亭。
京师河润,盛德日新。
其畏如夏,其惠如春。
谢傅围棋,静一方之沴气;
条侯高卧,息万里之惊尘。
令问孔昭,元功莫二。
人情不可以久郁,皇统不可以终避,乃畏天命,允兹储贰。
鸣玉轪以徐来,与春郊而总至。
龙楼雾廓,鸡戟风生。
珍符叠委,和气交迎。
百度以之而式序,多垒以之而载清。
史书有年,衢传颂声。
岂人事之协赞,信宗祊之降灵。
于是玄圃凝阴,瑶山密雪。
宣猷之缇幕半下,濛汜之曾冰乍结。
爰书庆诞之日,始过嘉平之节。
丽正晨启,重明夙设。
调护之客、娱侍之臣,峨冠炜烨,佩玉璘玢,咸稽首而再拜,献多福于万春。
有宫坊之下吏,乃捧觞而进称,曰:自古圣贤,率由辅导。
伊徇名与课实,故成败之异效。
粤若成王,史佚周、召,左右前后,惟仁与孝,靡过不举,无善不告。
兹君臣之一体,故风声之克劭。
降及后代,亦慎厥初,实聘四老,复延二疏,咸由古道,以佑皇储。
若乃征和戾园,有思台、博望之盛;
贞观承乾,有玄龄、魏徵之重。
或有其礼而无人,或有其人而不用。
何择祸之忘轻,信非贤而罔共。
英英副君,鉴古知今。
百揆在乎手,万务经其心。
朝廷之所寄者重,苍生之所望者深。
既赏兴王之谏,亦访百官之箴。
故曰生民在勤,好问则裕。
不躬不亲,人将孰信?
一游一豫,乐有常庆。
节八音以导其和平,调五味以适其喜怒。
情义兼于家国,故知无不为;
爱敬极于君亲,故惟道是谕。
俭以足用,而施舍不可不行;
仁以接物,而刑罚不可不具。
冗官宜省,而才不可遗;
疆事渐宁,而备不可去。
居安思危,睹灾而惧。
上分一人之忧,以成天下之务。
俾中外之禔福,与宗祧而永固。
伊下臣之不佞,蒙国士之殊遇。
实含和而吐颂,岂登高之能赋?
愿降鉴于刍荛,庶效诚于尘露。
睹唱诸公得锦袍,金陵送客赋劳劳。
似闻笛里关山远,已觉琴边海水高。
往日王阳轻九折,他年史佚待三号。
谁言屈宋衙官列,奴仆而今且命骚。
邓尉山殇子仁墓下作一首(丁亥二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彭祖非遐龄,殇子讵夭亡。
平生持此谈,今旦更摧伤。
念我胜衣子,一载委兰芳。
陵葩舒新丹,墓草改故黄。
西河实情恸,东门非识将。
州来对嬴博,史佚进周殇。
令德著成规,仁达岂相妨。
首丘惑齐侯,葬泽仪夏王。
四海皆泉路,何为怀旧乡。
神理苟若存,魂气终远扬。
落日隐山椒,悲风下曾冈。
思鸟为我吟,走兽不成行。
吞声就往道,回望邈殊方。
北斗真人返大荒,彭铿史佚来趋跄。
借书不与上天去,天上定有千缥缃(予与公辛王间相借书无虚日)
天上岂无一尊酒,为我降假僚友旁。
掌故虽徂元气在,仰窥七曜森光芒。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