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余寅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人物简介

甬上耆旧诗·卷十七
字箕仲,号东霍,中进士,授刑部主事,稍迁至郎中,出以按察副使督江西学校。
下车先为约学使者按部,即台使者移不得入,故终其任无得干,得人为最盛。
先是公迎父就养邸中,既迁四川参政,乃奉父还里门。
上书曰:臣有父,春秋九十有二,无入蜀理。
臣心不忍绝裾,愿终养。
帝恻然,命以左参政,仍领江西,于是再奉父往。
及执父丧、服除、改山东。
值岁积饥,平度州民聚为盗甚横。
公闻怃然曰:是崛强儿,不肯受一箪者耳。
即先布檄,身单骑驰而往。
众大惊俱匐伏请命。
公唯治首乱者数人,馀尽释之。
复条为食饥法上台使者。
时帝巳念齐鲁灾,许发帑赈。
未至,公曰:若必待此,民十死八矣。
虚上恩,益吏罪,请贷所在应内输钱急散之,民藉以苏。
历迁江西布政使。
有中使以𣙜至,先檄藩臬诸长吏俱迎敕。
公扬言曰:是敕中使、非敕所守土者也。
例不得迎。
中使为气沮。
其所移公书自称予。
公叱其使曰:若中贵人,何敢自称予。
往高皇帝起吴时,常称予,若欲何为耶。
中使闻之大惧,立造谢死罪。
又一日移书称诏,视藩藏公第以籍视之,终不为屈。
以入觐得寒疾卒,年六十有八。
公居官所历,好视其形势,考其沿革,每有所咨询,烂若披掌。
性乐易,于功名之际,更为澹然。
自其族父嘉则先生以布衣起东海,高论文章,一时诸从如肩吾、大若,门风甚盛。
然公尤自许朗鉴,每见人持行卷谒肩吾,辄笑曰:家弟岂知文,奚不就我?
嘉则先生初以丰对楼诗属余君房论定,君房报书曰:吾于诗虽得窥其藩,未入其室,此事终当属君家。
箕仲公竟为嘉则删叙其集,其为一时推重若此。
所著曲辕居集行世。
维基
沈九畴(1533年—1600年),字箕仲,号东霍,浙江宁波府鄞县栎社(今属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明朝学者、诗人、政治人物。沈九畴于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考中进士,除刑部云南司主事,奉命审决江南,多所平繁,迁山西司员外郎,历郎中。万历十三年十月以按察司副使,提学江西,十七年正月升四川右参政。先是迎父就养,及迁四川,乃上书陈情曰:臣父春秋九十有二,耄矣,无入蜀理,臣又不忍绝裾,愿终养。上恻然,俾以左参政,仍领江西。岁馀,以父丧归,服除,二十一年七月复除山东右参政,分守海右道。会平度州饥,奸民啸聚几变,九畴单骑赴之,械治渠魁,境赖以安。二十三年二月升四川按察使,二十五年五月升陕西右布政使,二十六年八月官至江西左布政使。二十八年入觐陛见,得寒疾卒,年六十八。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1615 【介绍】: 明浙江鄞县人,字肩吾,号龙江。隆庆二年进士。在史馆不肯依附张居正,志节耿介,闻于中朝。万历二十二年,由南京礼部尚书入为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后首辅赵志皋卒,遂为首辅。于立太子、谏矿税使等,均洽舆情。后对楚宗(武昌宗室抢劫楚王府)、妖书、京察三事,所持态度颇违清议。又与同僚沈鲤不和,欲挤之使去。三十四年,竟与鲤同罢。凡辅政十三年,当国四年,累加至建极殿大学士。卒谥文恭。擅词章,有《敬亭草》、《吴越游稿》等。
甬上耆旧诗·卷十八
公字肩吾,别号蛟门。
隆庆戊辰进士,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历官掌詹事府、礼部尚书,遂入直东阁,累加少师、左柱国、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凡入相十有二年,为首相八年,年七十,赐老归里,家居复九年卒。
赠太傅,谥文恭。
公建储功,诸相业俱载国史,不具详。
臧氏曰:戊辰史馆大拜者七人,以词章擅名者,东阿、鄞县为最。
东阿之学殖,优于鄞县,鄞县之才笔,秀于东阿。
余尝读公全集,为溯其所本。
盖公少与余君房同研席,族父嘉则先生名最重,公严事之,称为句章公。
尝曰:吾学文于君房,学诗于句章。
公门中指授同学,切劘俱深得其传,而公诗更为独绝。
盖公才实过于君房,故不烦句模字索,劳其意匠,而苍然作古,遂直掩农丈人。
设以公之才,解其诘曲,导之苏畅,如良马下峻坂而缓辔中衢,一何乐也。
惜夫其仅于农丈人也。
若嘉则之诗,浑涵博丽,吐纳古今,公才既与相当,而更能出奇于其间。
嘉则如大山长河,而公益以崩崖飞瀑;嘉则如茂林脩竹,而公益以奇松异草。
故其所造,几出于蓝。
至公一生学问及历年相业,读其诗,辄放怫见之。
每当老气横厉,顾盼自奇,斯诚魁然一世之豪也。
前辈谓如幽燕老将,气味沈雄,足冠词家之首,此可与论诗矣。
维基
沈一贯(1537年—1615年),字肩吾、又字不疑、子唯,号蛟门、大圆居士,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栎社沈家人。明朝万历年间内阁首辅,也是学者、诗人、史学家、外交家。隆庆二年登进士第,改庶吉士,授检讨,历充纂修官,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太子少保,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吏部尚书。身后赠太傅,谥文恭。沈一贯是明朝首位对天主教持开明提携态度的首辅,开创了晚明中西文化交流的蜜月期。

人物简介

维基
张君(1887年1月18日—1969年2月23日),名嘉森,字君劢,号立斋,别署世界室主人,笔名君房,以字行,江苏宝山人(今上海市宝山区)。
中国政治家、观念论哲学家,中国民主社会党领袖,中华民国宪法之父。
1906年他公费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结识了梁启超和张东荪等人。
1907年9月,他参加了梁启超的政闻社。
1909年6月,他在东京参与设立咨议局事务调查会,8月参与创办杂志《宪政新志》。
1910年(宣统二年)回国,中法政科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共 13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