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袁凯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3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茅堂虚动可容微,林景幽生知远翳。
不似澄岩多种秫,空留五亩列庭葵。
词人已著河栖室,此地常馀墓草悲。
总是震家高卧处,山阳何必更题诗。
五叠山韵寄石甫(辛亥)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几度书来商出处,卜居当入秣陵关(君有卜筑金陵意。)
烟波不是他人水(他人水,在突厥境内。),时俗焉知此处山。
狂学杨家风子草,高歌海叟月儿弯。
十三楼上求知己,岂独江南谢阿蛮。
书空同集后十六首 其十 (戊戌) 清 · 翁方纲
七言绝句
学杜初推袁海叟,可怜季迪本天才。
波澜才演为杨李,此际如何遽拓开。
杨柳春江对自流,清沙白石伴谁游。
弋人莫羡能鸣雁,海叟虚疑不动鸥。
题大痴真迹卷(乙丑) 清 · 翁方纲
大痴真迹谁定评,峰峦特以浑厚名。
千古画苑弟一义,岂惟四家元季并。
后来作者论祖述,墨法直掩关与荆。
或于神奇造平淡,偶出湛晬浮光晶。
自然妙有貌不得,此事讵假临摹成。
吾尝譬诸读杜义,取骨取格皆虚声。
简斋已失况海叟,空同大复奚足程。
富春山卷最杰思,临本各以意订盟。
浮岚暖翠神到处,未许执迹为经营。
此图谁云仅尺幅,莽莽元气相扶撑。
初围层青四合抱,妙晕浅绛开峥嵘。
重林畏隹深润积,回汀略彴长烟横。
濛濛湿翠浓欲滴,渺渺淡霭蒸虚晴。
云岚掩覆不尽处,别有远韵来空明。
始知学杜那貌袭,兰苕区别碧海鲸。
富春卷乃石谷仿,肯将三昧嗤新城(适以石谷临《富春山图》卷同赏。)
法书要须法外意,天机岂以人力争。
金刚漫试吼鲸杵,铁笛自语苍龙精。
月明疑有峰浸影,玉琴响彻寒潭清。
苏斋石画共一照,乳泓沫写泉淙琤。
玉堂济济多新进,典型贵接前贤韵。
先公登第自寒素,月岩濂溪发辉润。
丈人通籍岁在辰,佳节恰逢皋月闰。
乙戊联科臭味合,赠缟题襟都不吝。
小子咿唔在书塾,旧闻擩染生词阵。
京洛浮湛五十年,蓬瀛接遍三朝俊。
庭摧风树泣皋鱼,家承赐书悲庾信。
丈人见爱如童稚,良辰宠醮昌蒲酝。
喜公耄齿健红颜,觉我华年垂绿鬓。
试看诸公衮衮才,日增少俊累累印。
两人吟啸殊翛然,床头晓听车声迅。
狎鸥海叟能忘机,爱马支公惟赏骏。
后生莫畏老翁嗔,公似婴儿无嗌瞬。
抠衣曳杖又相从,水槛观荷迟来讯
⑴ 来诗有「诗成为语京兆张,后游先向荷花讯」之句。
白燕 元末明初 · 袁凯
七言律诗
故国飘零事已非,旧时王谢见应稀。
月明汉水初无影,雪满梁园尚未归。
柳絮池塘香入梦,梨花庭院冷侵衣。
赵家姊妹多相忌,莫向昭阳殿里飞。
杨仪《骊珠杂录》:常熟时大本赋《白燕》诗云:「春社年年带雪归,海棠庭院月争辉。珠帘十二中间卷,玉剪一双高下飞。天下公侯誇紫颔,国中俦侣尚乌衣。江湖多少闲鸥鹭,宜与同盟伴钓矶。」录旦杨铁崖。铁崖亟称「珠帘」「玉剪」之句。袁景文在坐,曰:「诗虽佳,未尽体物之妙。」廉夫不以为然。景文归作诗,翌日呈之,铁崖击节叹赏,连书数纸,尽散坐客,一时呼为袁白燕,以此得名。
《静志居诗话》:海叟居松江府治东门外。崇帧末,单麻城恂即其址构白燕庵。李舍人待问书联于柱云:「春风燕子依然入,东海鳗鱼不可寻。」相传孝陵有言:「东海走却大鳗鱼,何处寻得?」为海叟而发也。
王士禛《渔洋诗话》:松江有白燕庵,海叟故居也。康熙丙戌,门人周策铭写其遗集相寄,馀感而题之云:「鼎足高杨尔不惭,百年遗迹改名蓝。乌衣王谢俱零落,七字风流白燕庵。
赋得绿珠 元末明初 · 袁凯
于越山水秀,自古有名娃。
绿珠虽后来,声名天下誇。
明珠动盈斛,轻绡亦论车。
众人不能得,独向石崇家。
名园临紫陌,高楼隐丹霞。
文犀饰窗槛,白玉缀檐牙。
为乐未及终,奇祸忽来加。
厚意何可忘,微命何足多。
委身泥沙际,终令后世嗟。
殷女曾灭国,周褒亦乱华。
古人已如此,今人将奈何。
犹胜中郎女,清泪湿悲笳海叟再赋绿珠殆为杨完者聘丞相之女而作也)
柳风桃日满林庐,湘帙缄开午梦馀。
诗律沿唐追晋魏,一编落手得权舆。
白燕吟 明末清初 · 吴伟业
云间白燕庵袁海叟丙舍在焉吾友单狷庵隐居其傍鸿飞冥冥为弋者所篡故作此吟以赠之余年二十馀遇狷庵于陈徵君西佘山馆有歌者在席回环昔梦因及其事狷庵解组归田遭逢多故视海叟之西台谢病倒骑乌犍牛以智仅免者均有牢落之感俾读者前后相观非独因物比兴也
白燕庵头晚照红,摧颓毛羽诉西风。
虽经社日重来到,终怯雕梁故垒空。
当年掠地争飞俊,垂杨拂处帘栊映。
徵君席上点微波,双栖有个凝妆靓。
赵家姊妹斗婵娟,软语轻身鬓影偏。
错信董君它日宠,昭阳舞袖出尊前。
长安秾杏翩跹好,穿花捎蝶春风巧。
楚雨孤城俦侣稀,归心一片江南草。
缟素还家念主人,琼楼珠箔已成尘。
雪衣力尽蓝田土,玉骨神伤汉苑春。
衔泥从此依林木,窥檐讵肯樊笼辱。
高举知无鸿鹄心,微生幸少乌鸢肉。
探卵儿郎物命残,朱丝系足柘弓弹。
伤心早已巢君屋,犹作徘徊怪鸟看。
漫留指爪空回顾,差池下上秦淮路。
紫颔关山梦怎归,乌衣门巷雏谁哺。
头白天涯脱网罗,向人张口为愁多。
啁啾莫向斜阳语,为唱袁生一曲歌。
共 33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