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行

相关人物:共 58 位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楚国人。
怀王子。
秦昭王诈欲与怀王会于武关。
子兰劝王行
致怀王客死于秦,楚人咎之。
顷襄王立,以子兰为令尹。
尝使上官大夫短毁屈原于顷襄王。

人物简介

东国僧尼录·名僧
夹川人。
里胥也。
李居仁。
夹川人也。
身虽薄寒。
性度温良。
恒以里胥为己任者。
乡人目为仁胥焉。
有唐大中戊戌年秋。
催王祖于聚落。
暮归还家。
乃于路上得一狗儿。
盖三目也。
率豢家中。
其为狗也。
迥出庸格。
形如狮子。
性若贤人。
日惟一食。
事主甚勤。
出从五里。
拜送入迎。
五里随侍以归。
由是爱而念之。
抚而恤之。
及至三年甲子秋。
狗子无疾而坐视日而死。
居仁庀棺以理。
具奠以祭。
如丧家豚也。
越丙寅冬十月。
居仁亦死。
初到门观有一王。
面开三眼。
头冠五峰。
手擎宝笏。
身著绯衣。
唇如激丹。
齿如齐贝。
高踞牙床。
左右从官皆乌冠朱服者。
牛头恶卒。
马面罗刹。
森卫严列。
如世国王行公之状也。
得见居仁。
王即下堂而执手曰。
嗟嗟主人。
何至于此也。
吾顷适被冥论。
衣毛带尻居谪三霜。
赖主人之遇善。
善来复职。
感不自抑矣。
今忽相省。
敢忘其德耶。
扶引上阶。
居仁始悟其由。
乃拭泪曰。
贱子素是不学无知者。
将何以控辞奉招于冥府乎。
伏愿大王示教利喜。
王曰。
善哉仁者。
谛听吾说。
以供冥圣。
居仁俯首听命。
而后随使入冥府。
则阎王问曰。
汝在人间。
作何因缘。
答曰。
居仁自少为官使。
无暇𢭗善矣。
将欲作大事因缘。
承命天归。
永慨于怀也。
王曰。
使来[月*衣]前。
居仁趍进座下。
王曰。
汝欲何事而未遂。
以直言之。
居仁曰。
贱子伏闻法宝之至贵。
将欲刊板宣布。
而未能焉。
徒有志愿。
终无事实。
以此闷惧。
大王即庭揖曰。
愿须登殿小歇一时。
居仁固辞。
大王即命判宦。
名除鬼箓。
与僚佐步至门外。
慰而拜送焉。
居仁退至三目王所。
王预令设席以待。
使之登坐。
雍容叙话。
载叮载嘱。
曰主人万万莫以事大为虑。
还家贸纸。
就于文房写成劝疏。
题曰八万大藏经板劝功德说云云。
纳官踏印置之君家。
伫待我归。
则我将以巡抚于人门也。
于是居仁唯唯而退。
欠伸而觉。
乃一梦也。
依述劝文打印侍之。
及丁卯之春。
三月既望。
新罗国公主姊妹。
同时疫。
卧病在床。
曰父王急诏大藏经化主来。
若不尔者。
女等从此永诀。
王即宣旨国中。
夹州太守已知其事。
召居仁传乘上京都。
直赴门丁。
谒者入通。
公主曰。
善来化士。
迎无馀患否。
我是三目鬼王也。
与君有约。
故来此也。
又语国王曰。
此人顷入冥府。
冥府劝送阳界。
刻经流传者。
愿国王作大檀越。
助成大事。
为何如。
若尔。
则非徒公主无患。
国祚永固。
王亦享寿矣。
王拜命曰。
可。
而后又与居仁。
有惜别之态。
现身而去焉。
公主等还得本心。
即起而拜白于父王母后曰。
宜界倘做善事。
况阳界仁国乎。
父母其毋忽哉。
王曰诺。
于是待化主甚善。
尽倾私储以施之。
申命内外。
集诸良工巨济岛。
绣经于梓。
庄金而涂漆。
运镇于伽倻山之海印寺。
设十二度赞之会焉。
此皆冥府之使然。
实非鬼王之私意者也。
居仁之夫妇。
考寿康宁。
俱登乐邦云。
噫阳法之为宝也。
无处不宝也明矣。
何则。
冥王宝之而善治阴界。
人主宝之而举得民情。
天王宝之而长年快乐。
觉皇宝之而垂仁万品。
云云说明。
载于大藏后跋(钦差茅国器)。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10—约780 【介绍】: 唐吴兴人,字仲文。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玄宗天宝九载进士。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为世传诵。肃宗乾元中任蓝田县尉,与王维相过从。历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世称钱考功。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0?—782? 字仲文,排行大。吴兴(今浙江湖州)人。玄宗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一说九年),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安史乱起,逃难在外,肃宗至德二载(757)在长安迎肃宗还京。乾元元年(758)前后任蓝田县尉,与隐居终南山之王维酬唱,得王维称许。宝应二年(763)后入朝任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太清宫使。传附《旧唐书·钱徽传》,事迹见《极玄集》卷上、《新唐书·卢纶传》、《嘉泰吴兴志》卷一六、《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傅璇琮有《钱起考》。钱起诗才清逸,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因久历台阁,诗多应景献酬之作。长于饯送,与郎士元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达官贵人出使作牧而无二人诗祖饯者,时论鄙之。其诗不甚接触社会现实,有粉饰太平之倾向。然艺术水平较高,高仲武称其“体格新奇,理致清赡”(《中兴间气集》卷上),列于大历诗人之首。其诗众体兼擅,不拘一格。歌行风华流丽,为大历翘楚;古诗清空工致,在盛唐浑厚质朴外别开一境。近体闲雅纤秀,语言洗练,足以代表大历诗风。五绝《蓝田溪杂咏二十二首》步武王维《辋川集》,别有恬淡趣味,颇为人称道。《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诗1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钱考功集》10卷。今人王定璋有《钱起诗集校注》。《全唐诗》存诗4卷,混入其孙钱珝诗多首,如《江行无题一百首》、《同程九早入中书》、《赴章陵酬李卿赠别》、《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等。今人吴企明《钱起钱珝诗考辨》一文有辨析。《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8首,断句2。
唐诗汇评
钱起,生卒年不详,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十载(751)登进士第。释褐授秘书省校书郎。乾元中任蓝田尉,与王维频有唱和。大历中,官司勋、祠部员外郎,迁考功郎中。建中末或贞元初卒。起工诗,与郎士元齐名,时称“钱郎”。又与卢纶、韩翃、吉中孚、司空曙、苗发、耿湋、崔峒、李端、夏侯审合称“大历十才子”。有《钱起诗》一卷。今有《钱考功集》十卷行世,其中《江行无题一百首》等乃其曾孙钱珝诗误入。《全唐诗》编诗四卷。
全唐诗补逸
钱起字仲文,吴兴人。
天宝十载李巨榜及第。
大历中,与韩翃、李端辈号十才子
补诗一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九
起。吴兴人。天宝十年进士。释褐秘书省校书郎。大历中官司勋员外郎司封郎中。终考功郎中。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员外诗,体格新奇,理致清赡。越从登第,挺冠词林,文宗右丞,许以高格,右丞没后,员外为雄。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迥然独立,莫之与群。且如“鸟道挂疏雨,人家残夕阳”,又“牛羊上山小,烟火隔林疏”,又“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皆特出意表,标雅古今。又“穷达恋明主,耕桑亦近郊”,则礼义克全,忠孝兼著,足可弘长名流,为后楷式。士林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南部新书
大历来,自丞相已下出使作牧,无钱起、郎士元诗祖送者,时论鄙之。
韵语阳秋
钱起与郎士元齐名,时人语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然郎岂敢望钱哉!起《中书遇雨》诗云:“云衔七曜起,雨拂九门来。”《宴李监宅》云:“晚钟过竹静,醉客出花迟。”《罢官后》云:“秋堂入闲夜,云月思离居。”《对雨》云:“生事萍无定,愁心云不开。”亦可谓奇句矣。士元诗岂有如此句乎?《赠盖少府新除江南尉》云:“客路寻常随竹影,人家大抵傍山岚。”《题王季友半日村别业》云:“长溪南路当群岫,半景东邻照数家。”此何等语!余读其诗,尽帙未见有可喜处,以是知不及起远甚。
唐诗品汇
天宝以还,钱起、刘长卿并鸣于时,与前诸家实相羽翼,品格亦近似。至其赋咏之多,自得之妙,或有过焉。
《批点唐诗正声》
钱诗亦有奇趣,盖刘为主盟,而钱为尸祝矣。排律自钱起以后,自是一格,中间随珠、燕石俱在,观者少失淘洗,便坠迹蹊径矣。
四溟诗话
钱、刘七言近体,两联多用虚字,声口虽好,而格调渐下,此文随世变故尔。钱仲文七言律,《品汇》所取十九首,上四字虚者亦强半。
唐诗归
钟云:钱诗精出处,虽盛唐妙手不能过之,亦有秀于文房者。泛览全集,冗易难读处实多,以此知诗之贵选也。
诗薮
诗至钱、刘,遂露中唐面目。钱才远不及刘,然其诗尚有盛唐遗响。
《唐诗韵汇》
唐诗七律……钱仲文清新闲雅,风趣一变。
唐音癸签
唐七言律……钱、刘稍加流畅,降为中唐,又一变也。
《诗源辨体》
钱、刘才力既薄,风气复散……五七言律造诣兴趣所到,化机自在。
《唐诗品汇删》
流利清隽,钱、刘亦可式也。
《唐诗归折衷》
敬夫云:刘颇闲婉,其失也浮;钱稍峭厉,其失也滞。似正相反,不知当时何以钱、刘并称。
《唐诗别裁》
仲文五言古仿佛右丞,而清秀弥甚。然右丞所以高出者,能冲和,能浑厚也。
《大历诗略》
钱起诗尽有裴、王意,其失也浅。储、王作清诗,定有厚气裹其笔端。(《小澥草堂杂论诗》仲文五言稍近宣城,亦工起调,顾语多轻俊,体质不厚,为逊储、王。
《大历诗略》
仲文诗如芷珠春色,精丽绝尘,右丞以后,一人而已。
《四库全书总目》
大历以还,诗格初变,开、宝浑厚之气渐远渐漓,风调相高,稍趋浮响。升降之关,十子实为之职志。起与郎士元,其称首也。然温秀蕴藉,不失风人之旨,前辈典型,犹有存焉。
《说铃》
予谓中唐七言律诗,……唯钱员外规模摩诘,差属秾丽。
《唐诗笺要》
理致清淡,仲文之长。高仲武称其芟齐宋之浮游,削梁陈之靡嫚,未免太过。
石洲诗话
盛唐之后,中唐之初,一时雄俊,无过钱、刘。然五言秀绝,固足接武,至于七言歌行,则独立万古,已被杜公占尽,仲文、文房皆浥右丞馀波耳。然却亦渐于转调伸缩处,微微小变。诚以熟到极处,不得不变,虽才力各有不同,而源委未尝不从此导也。
石洲诗话
钟仲文七律,平雅不及随州,而撑架处转过之。
《岘佣说诗》
大历钱.刘古诗亦近摩诘,然清气中时露工秀,淡字、远字、微字皆不能到,此所以日趋于薄也。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谢朓,清新扬采,寥然远音。《登高》、《愁望》、《苦雨》、《秋夜》诸篇,茜逸神清,宛然齐秀。《行路难》、《秋夜长》,亦梁陈之选也。五律则“山来樵路”、“岸去花林”,与老杜“青惜峰峦”、“黄知橘柚”体境同工,不徒“江上峰青”、湘灵千古。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字君胄。玄宗天宝十五载进士。代宗宝应初,诏试中书,补渭南尉。历左拾遗,出为郢州刺史。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钱起齐名,并称“钱郎”。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0? 字君胄,排行四。中山(今河北定州)人。玄宗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避安史之乱,羁滞江南。代宗宝应元年(762)九月授渭南尉,大历元年(766)前后擢为拾遗,四年前后迁员外郎,复转郎中,德宗建中初(780)出为郢州刺史,并持节治军,卒于官。事迹见《极玄集》卷上、《新唐书·艺文志四》、《唐才子传》卷三。今人刘初棠有《郎士元考》。士元工诗,与钱起齐名,时称“前有沈、宋,后有钱、郎”。达官贵人出使作牧而无二人诗祖饯者,时论鄙之。其诗多为送别应酬之作,擅长五律,工于发端,风格闲雅,时人以为近于谢灵运。《盩厔县郑𥐟宅送钱大》、《送李将军赴定州》、《宿杜判官江楼》等为集中佳作,“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题刘相公三湘图》)、“河源飞鸟外,雪岭大荒西”(《送杨中丞和蕃》)等亦堪称佳句。其七律亦多可诵,如《赠韦司直》、《春宴王补阙城东别业》诸诗均雅洁纯熟。江邻几《嘉祐杂志》、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钞》卷一八均将士元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而据《极玄集》卷上、《新唐书·文艺传下》,士元不在其列。《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诗1卷。《全唐诗》存诗70余首,编为1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5首,断句若干。
唐诗汇评
郎士元,生年年不详,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州)人。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宝应元年,选畿县官,诏试中书,补渭南尉。代宗时,登朝为左拾遗。大历末,自员外郎出为郢州刺史。士元工诗,与饯起齐名,时人谓“前有沈、宋,后有钱、郎”。朝官出使作牧,如无二人诗祖饯,时论鄙之。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以士元为下卷之首,谓其诗较钱起“稍更闲雅,近于康乐”。有《郎士元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中兴间气集
员外,河岳英奇,人伦秀异,自家形国,遂拥大名。右丞以往,与钱更长。自丞相以下,更出作牧,二公无诗祖饯,时论鄙之。两君体调,大抵欲同。就中,郎公稍更闲雅,近于康乐。如“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去鸟不知倦,远帆生暮愁”、又“萧条夜静边风吹,独倚营门向秋月”,可以齐衡古人,掩映时辈。又“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古谓谢朓工于发端,比之于今,有惭沮矣。
唐语林
郎士元诗句清绝,轻薄好为剧语。
对床夜语
李、杜之后,五言当学刘长卿、郎士元,下此则十才子
《唐诗品》
员外诗天然秀颖,复谐音节,大率以兴致为先,而济以流美,虽篇章错杂,酬应层出,而语多闲雅,不落俗韵,其取重时流,不徒然尔。惜无大作以齐曩代高手,将非尺寸短长之恨耶!
唐音癸签
引刘辰翁语:士元诸诗,殊洗炼有味。虽自浓景,别有淡意。
《唐诗评选》
高仲武云:“郎公近于康乐。”既不知谢,亦不知郎。郎诗自从潘、陆来,变为七言,风旨固在。七岂之从谢出者,唯杜陵耳。一出笔有三留三折,他人不能尔,亦不尔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郎君胄诗,不能高岸,而有谈言微中之妙。刘须溪谓其“浓景中别有澹意”,余则谓其澹语中饶有腴味。如“乱流江渡浅,远色海山微”、“河来当塞曲,山远与沙平”、“荒城背流水,远雁入寒云”、“罢磬风枝动,悬灯雪屋明”,虽萧寂而不入寒苦。至若“月到上方诸品净,心持半偈万缘空”,读之真躁心欲消,妄心欲熄矣。
说诗晬语
高仲武以郎士元“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谓工于发端。然“暮蝉”、“落叶”,有两景乎?“不可听”、“岂堪闻”,有两意乎?此诗论未当处。
《大历诗略》
君胄诸诗,意境闲逸,大历高品,卢、韩、司空辈为稍逊之。
《秋窗随笔》
高仲武论郎士元诗云:“……古人谓谢肌工于发端,比之下今,有惭沮矣。”然“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君胄岂能到?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赵州人。登进士第。工诗,为大历十才子之一。自校书郎移疾江南,授杭州司马。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5? 字正己,排行二,赵州(今河北赵县)人。
李嘉祐从侄。
少时慕神仙,曾居嵩山学道。
代宗大历五年(770)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
后因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
德宗建中年间出为杭州司马,不知所终。
生平见《旧唐书·李虞仲传》附、《唐才子传》卷四。
今人傅璇琮有《李端考》。
端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才思敏捷,曾在驸马郭暧筵上立成七律二首,人以为宿构(《国史补》卷上)。
其诗多酬赠送行之作,感叹身世,又多出世之思,情调低沉,然遣词造语洗练洒脱,有俊逸之气。
十才子多以五律见长,李端兼擅七言歌行,《赠康洽》、《胡腾儿》、《瘦马》等篇颇得李颀神韵。
《听筝》、《拜新月》生动传神,广为传诵。
乔亿以为端诗“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言、司空文明之上”(《大历诗略》卷四)。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其诗3卷。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4。
唐诗汇评
李端,生年年不详,赵州(今河北赵县)人。李嘉祐从侄。大历五年(770)登进士第,授秘书省校书郎。以病辞官,居终南山草堂寺。出为杭州司马。卒于建中、贞元之标。端为诗工捷,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有《李端诗集》三卷。《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唐诗品》
李生养望未隆,含声亟发,词华既艳,节调亦谐。今观郑(赠)都尉二首,迥驾时髦,绰有风人之旨,始疑终信,无怪人然。其在大历诸子,置列最微,数分亦薄,而声望遽华,几与允言相并,虽坎䌰江外,亦复慕于中朝矣。
唐音癸签
李司马端任胸多疏,七字俊语亮节,开口欲佳,故当以捷成表长。
《载酒园诗话又编》
初读李端集,苦于平熟,遇其时一作态,即新警可喜。……但细观之,终有折腰龋齿之态,暂见则妍,效颦即丑。李诗自有正大时佳者,如《雪夜寻太白道士》:“出游居鹤上,避祸入羊中”,不在摩诘“饮人聊割酒,送客乍分风”之下。《瘦马行》颇有少陵之遗。《杂歌》长篇,宛似太白,中曰:“酒沽千日人不醉,琴弄一弦心已悲。”最为警策。
《近体秋阳》
中唐自刘、钱主风会,专务闲雅,不理奇杰,不咨高深,漠漠数十年。二皇甫差强人意,然诗不多。至端而翩然遒上,如《山下泉》、《过宋州》,奇逸高空,一时绝调,七言尤妙。庶几司空曙得相与颉颃,顾至于七言,则又远不逮是矣。
《大历诗略》
李司马正己思致弥清,径陌迥别,品第在卢允音、司空文明上。
《唐诗笺注》
李端写景极清幽,而意味却少。

人物简介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85? 潞州壶关(今山西壶关)人,宰相苗晋卿子。
初为乐平县令,代宗大历中为朝散大夫、秘书丞,封龙门县开国男,转尚书都官员外郎,终于驾部员外郎。
事迹见《新唐书·卢纶传》、常衮《授苗发都官员外郎制》、《唐才子传》卷四,今人傅璇琮《卢纶考》附考其事。
苗发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李嘉祐、李益、秦系及十才子辈多与其酬唱。
其诗多佚。
全唐诗》存诗2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48—829 【介绍】: 唐陇西姑臧人,字君虞。李揆族子。代宗大历四年登进士第。德宗建中四年登书判拔萃科。客游燕赵,幽州节度使刘济辟为从事。宪宗元和中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等。文宗大和元年,以礼部尚书致仕。歌诗与李贺齐名,乐工争求之。佳作妙句,人或施之图绘、或以为歌词。一说,乃大历十才子之一。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48—829 字君虞,排行十,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人。
代宗广德二年(764)凉州陷于吐蕃前,随家迁离故土,定居洛阳。
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授华州郑县尉。
两年后又中讽谏主文科,擢郑县主簿。
九年入渭北节度使臧希让幕,随军北征备边。
德宗建中二年(781)转入朔方节度使李怀光幕,曾巡行朔野。
四年以书判登拔萃科,授侍御史。
贞元元年(785)后辗转于天德军杜希全、邠宁张献甫、幽州刘济幕,至十六年方离军府。
后入朝官都官郎中、中书舍人、河南少尹、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官至右散骑常侍。
文宗大和元年(827)加礼部尚书衔致仕。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今人卞孝萱有《李益年谱稿》、谭优学有《李益行年考》颇详备。
李益诗名早著,其经历与创作可分三期。
一为入军幕前之青年期,诗风近“十才子”,以五律为长,《喜见外弟又言别》、《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等为代表作;二为处军旅中达26年之壮年期,多作边塞诗,为创作之顶峰。
内容丰富,思绪深沉,抒发从戎之心情,描绘塞上之风光,《塞下曲》、《夜上受降城闻笛》、《从军北征》等豪迈慷慨,为七绝之代表作。
七律《过五原胡儿饮马泉》、《同崔邠登鹳雀楼》,亦气势雄健,境界壮阔,亦为大历七律所罕见。
三为入朝后之晚年作品,多流连光景,慕仙向道之作,追慕闲适,成就不高。
李益身跨大历、元和两代,其七绝凝炼含蓄,韵味深长,甚得后人推崇,胡应麟以为“七言绝,开元之下,便当以李益为第一”(《诗薮》内编卷六)。
他体亦颇多佳作。
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著录其诗2卷,今存《李益集》(一名《李君虞集》)2卷。
今人范之麟有《李益诗注》。
台湾学者王梦鸥撰有《唐诗人李益和他的作品》,分段考述其生平系诗,不乏独到之见。
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入1首。
唐诗汇评
李益(748-约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大历四年(769)登进士第。六年,登制科举,授郑县主簿。历参渭北臧希让、朔方李怀光、灵州杜希全、邠宁张献甫幕。元和中召为都官郎中、中书舍人,出为河南少尹,复入为秘书少监、集贤学士,历太子右庶子。元和末,迁右散骑常侍。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益风流有文词,诗名早著,其诗或画工图绘,或唱为乐曲,流播一时。有《李益集》(一名《李君虞集》)二卷行世。《全唐诗》编诗二卷。
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一
益。宰相揆族子。第进士。宪宗闻其名。召为秘书少监集贤殿学士。迁太子宾客。转右散骑常侍。太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时又有太子庶子李益同在朝。故世言文章李益以别之。

作品评论

《国史补》
李益诗名早著,有“征人歌且行”一篇”,好事者画为图障。又有云:“回乐峰前沙似肯,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天下亦唱为乐曲。
诗人主客图
李益:清夺雅正主。
旧唐书本传
(益)长为歌诗,贞元与宗人李贺齐名。每作一篇,为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词。
唐诗纪事
益录其从军诗赠左补阙卢景亮,自序云:从事十八载,五在兵间,故为文多军旅之思。或因军中酒酣,或时塞上兵寝,投剑秉笔,散怀于斯文。率皆出乎慷慨意气,武毅果厉。
唐才子传
(益)风流有词藻,与宗人贺相埒,每一篇就,乐工赂求之,被于雅乐,供奉天子。如《征人》、《早行》篇天下皆施之绘画。二十三受策秩,从军十年,运筹决胜,尤其所长。往往鞍马间为文,横槊赋诗,故多抑扬激历悲离之作,高适、岑参之流也。
《唐诗品》
君虞生习世纷,中遭顿抑,边朔之气,身所经闻。故《从军》、《出塞》之作,尽其情理,而慕散投林,更深遐思。古诗郁纡盘薄,姿态变出,自非中唐之致。其七言小诗,与张水部作等,亦《国风》之次也。
《艺苑卮言》
岑参、李益诗语不多,而结法撰意雷同者几半,始信少陵如韩淮阴“多多益善”耳。
诗镜总论
李益五古,得太白之深,所不能者澹荡耳。太白力有馀闲,故游衍自得,益将矻矻以为之。
唐音癸签
李君虞生长西凉,负才尚气;流落戎旃,坎壈世故。所作从军诗,悲壮宛转,乐人谱入声肷,至今诵之,令人凄断。
唐音癸签
唐人诗谱入乐者,初、盛王维为多,中、晚李益、白居易为多。
《诗源辨体》
李益,贞元时人。五言古多六朝体,效永明者,酷得其风神。七言古,气格绝类盛唐。……五言律,气格亦胜,《白马羽林儿》一篇,可配开、宝;“霜风先独树,瘴雨失荒城”一联,雄伟亦类初唐。七言绝,开、宝而下,足称独步。
《诗源辨体》
李益、权德舆在大历之后,而其诗气格有类盛唐者,乃是其气质不同,非有意复古也。
《唐诗别裁》
七言绝句,中唐以李庶子、刘宾客为最,音节神韵,可追逐龙标、供奉。
《大历诗略》
李尚书益久在军戎,故所为诗多风云之气。其视钱、刘,犹岑参之于王、孟,鲍照之于颜、谢也。七绝尤高,在大历间无与颉颃者。
《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
此公下笔,獐无弱调。自是天宝以后有数人物,其名噪一时,有以也夫。
养一斋诗话
大抵益诗深于七绝,律体乃其所短。
张澍《李尚书诗集序》
迹汉以来,仲宣赋从军,只贡颂谀;灵运送秀才,徒述怀思。唯君虞以爽飒之气,写征戍之情,览关塞之胜,极辛苦之状。当朔风驱雁,荒月拜狐,抗声读之,恍见士卒踏冰而皲瘃,介马停秣而悲鸣,讵非才之所独至耶?其他章句,亦清丽绝伦,宜与长吉齐名,无所愧让。
《越缦堂读书记》
若论绝句,则李十郎之雄浑高奇,不特冠冕十子,即太白、龙标亦当退让。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邱希范、吴叔庠,而参宗于摩诘。长于托咏,朗润风华,正如落花依草,妍然妩媚。馀作少衰,开晚唐之派.大历十人,固其杰也。
《诗学渊源》
其诗辞藻秀发,自然清丽,源出齐梁,而独多高致,但少古耳。近体七律如《马嵬》诸作,虽格高调逸,晚唐莫及,然已为西昆“三十六体”之宗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唐河中人,字景山。德宗贞元五年进士。初为张弘靖从事,历秘书郎、太常博士、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穆宗时复召为国子司业。工诗,旦暮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诗所致。年七十致仕。文宗太和中为河中少尹,不领职务,岁给禄以终其身。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5—? 字景山,行第十二,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德宗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宪宗元和六年(811)以监察御史为河中节度使从事。历太常博士、凤翔少尹等职。穆宗长庆元年(821)为国子司业。四年以河中少尹退归乡里,韩愈有《送杨少尹序》记其事。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五、《唐诗纪事》卷三五。一生吟咏不辍,年老头摇,人言吟咏所致。早年以“三刀梦益州,一箭取辽城”(《赠卢洺州》)知名。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张籍等诗人相交往。赵璘称:“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为新语,体律务实,工夫颇深。”(《因话录》卷三)王夫之称其“七言平远深细,是中唐第一高手”(《唐诗评选》卷四)。《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3首,断句5,题1则。
唐诗汇评
杨巨源(755-832?),字景山,河中(今山西永济)人。贞元五年(789)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元和中,以监察御史为张弘靖河中幕从事。入朝,自秘书郎迁太常博士,再迁虞部员外郎。出为凤翔少尹,复召为国子司业。长庆四年,年七十致仕返乡,执政奏以为河中少尹,不绝其禄。后以国子祭酒致仕。巨源以诗闻于元和、长庆间,为韩愈、张籍、元稹、白居易等知重。与令狐楚、李逢吉尤善。有《杨巨源诗》一卷。《全唐诗》编诗一卷。

作品评论

诗人主客图
清奇雅正主:李益。……入室十人: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
司空图《与王驾评诗收》
刘公梦得、杨公臣源,亦备有胜会。
郡斋读书志
巨源在元和中,诗韵不造新语,体律务实,用功颇深,旦暮摇首,微咏不辍,年老成疾。
吴礼部诗话
杨巨源始与元、白学诗,而诗绝不类元、白。……巨源清新明严,有元、白所不能至者。
唐才子传
巨源才雄学富,用意声律,细挹得无穷之源、缓隽有愈永之味。长篇刻琢,绝句清泠,盖得于此而失于彼者矣。
诗薮
此君中唐格调最高,神情少减耳。
唐音癸签
唐大历后,五七言律尚可接翅开元,惟排律不人竞。钱、刘已降,气味总薄。元、白中兴,铺叙转凡。所见中唐扬臣源、晚唐李商隐、李洞、陆龟蒙三家。杨则短韵不失前矱,三家则长什尤饶新藻。
《唐诗评选》
此公七言,平远深细,楚中唐第一高手,《纪事》称其不为新语,律体务实。
所云新语者,十才子以降,枯枝败梗耳。
虚实在神韵,不以兴比有无为别。
如此空中构景,佳句独得,讵不贤于硬架而无情者乎?
以此求之,知此公之奏雅子郑、卫之滨,曲高和寡矣。
养一斋诗话
余谓七律法至于子美而备,笔力至子美而极。后此如杨巨源、刘梦得甚有工夫。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杨少尹情致缠绵。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67—约831后 【介绍】: 唐颍川人,字仲初。门第衰微,早岁寓居魏州。宪宗元和中初仕为昭应县丞。历太府寺丞、太常寺丞、秘书丞。文宗大和中,出为陕州司马,故世称王司马。工乐府,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乐府。建又有宫词百首,尤传诵人口。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6?—832? 字仲初,排行六,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出身寒微。《郡斋读书志》卷四上及《唐才子传》卷四等均谓其大历十年(775)登进士第,非是。据其诗文考知,建平生未尝中进士。早年从军幽州。元和年间,官昭应县丞、渭南尉、太府丞。穆宗长庆初,由太常寺丞转秘书丞。后官陕州司马。晚年退居咸阳原上,境况贫困。又曾出任光州刺史。(贾岛有《光州王建使君水亭作》诗,或云即此王建,或云乃另一人。)约卒于文宗大和年间。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四四、《唐才子传》卷四等。今人谭优学有《王建行年考》,迟乃鹏有《王建年谱》。王建擅长乐府歌诗,与张籍齐名,题材风格亦颇相似,时称“张王乐府”。平生奔走南北,故作诗多取材于田家、蚕妇、织女、水夫等,用以针砭时弊,揭露现实。且用语简括,情思显豁,描写细致,语意含蓄,前承杜甫,后启元白。清人王士禛以之与元稹、白居易、张籍并称,云:“草堂乐府擅惊奇,杜老衰时托兴微。元白张王皆古意,不曾辛苦学妃豨。”(《渔洋精华录》卷五《戏仿元遗山论诗绝句三十二首》之九)清人沈德潜则称张王乐府“心思之巧,辞句之隽,最易启人聪颖”(《唐诗别裁》卷八)。王建又有《宫词》百首,以大型组诗铺叙帝王宫禁之事,流传广泛,影响深远,后代效之者颇多,如蜀之花蕊夫人、宋之王圭等。诗集今通行者有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王建诗集》。《全唐诗》存王建诗6卷,《全唐诗续拾》补王建诗2首。
唐诗汇评
王建(约766-?),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贞元初,往山东求学,与张籍同窗数年。贞元后期,先后入幽州和岭南暮为从事。元和初,留寓荆州,后佐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幕。八年,为眧应丞。入为太府寺丞。转秘书郎,迁秘书丞。大和二年自太常丞出为陕州司马。后卜居咸阳原上。建与李益、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姚合、贾岛、孟郊、杨巨源等交往。与张籍皆擅长乐府,世称“张王乐府”。有《王建集》八卷(或为十卷)行世,其中颇羼入他人作品。《全唐诗》编诗六卷。
词学图录
王建(约767-约830) 字仲初。颍川(今许昌)人。有《王司马集》,词存十首,以《调笑令》流传最广。

作品评论

白居易《授王建秘书郎制》
诗人之作丽以则,建为文近之矣,故其所著章句,往往在人口中,求之辈流,亦不易得。
临汉隐居诗话
唐人亦多为乐府,若张籍、王建、元稹、白居易以此得名。其述情叙怨,委曲周详,言尽意尽,更无馀味。及其末也,或是诙谐,便使人发笑,此曾不足以宣讽怨之情,况欲使闻者感动而自戒乎?甚者或谲怪,或俚俗,所谓恶诗也,亦何足道哉!
诗话总龟
诗之作也,穷通之分可观:王建诗寒碎,故仁终不显。
彦周诗话
张籍、王建,乐府宫词皆杰出,所不能追逐李、杜者,气不胜耳。
艇斋诗话
唐人乐府,惟张籍、王建古质。
韵语阳秋
唐王建以宫词名家。
沧浪诗话
以人而论,则有王建体。
沧浪诗话
大历后,……张籍、王建之乐府,我所深取耳。
唐才子传
建与张籍契厚,唱答尤多。工为乐府歌行,格幽思远。二公之体,同变时流。建性耽酒,放浪无拘。《宫词》特妙前古。……又于征戍迁谪、行旅离别、幽居官况之作,俱能感动神思,道人所不能道也。
《批点唐音》
王、张乐府体发人情,极于纤悉,无不至到,后人不及者正在此,不及前人者亦在此。
诗薮
张籍、王建略去葩藻,求取情实,渐入晚唐,又一变也。
唐诗镜
王建七言稳得情事,兼带风味得佳。
《诗源辨体》
王建七言律,入录者仅得四五、其他句奇拗,遂为大变,宋人之法多出于此。
《诗源辨体》
七言律,王建尚奇而昧于正,尚意而略于辞。
《唐诗评选》
中唐诗至王建、刘禹锡、杜牧,一变十才子之陋,眉目乃始可辨。
《诗辩坻》
王建歌行,才思佻浅,便开《花间》一派,不待温、李诸公也。
《载酒园诗话又编》
仲初妙于不含蓄,亦自有晓钟残角之韵。后人徒称其《宫词》百首,此如食熊啖股,何尝得其美处。
《载酒园诗话又编》
司马律不能伟,排律尤劣,故昔人谓其俗。方回亦以为一体,列之为式,陋矣,
《古欢堂集杂著》
中唐刘梦得、王仲初调响词炼,高华深稳。
《唐诗品汇删》
王建、张籍外厌藻缋,内反精实。
一瓢诗话
王仲初长篇、小律,具有妙处,不可以宫词、乐府拘定其声价。
《唐七律隽》
张、王乐府妙绝一时,其精警处远出乐天、微之之上。元、白长庆篇虽滔滔不竭,然寸金丈铁,其间岂容无辩?惟近体则卑率寒陋,俱非所长也。
石洲诗话
其词之妙,则自在委曲深挚处,别有顿挫,如仅以就事直写观之,浅矣!
《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
世之称仲初者,但知其七言古与《宫词》耳。即张、王并列,亦止于乐府,若五七律则概不相许。至谓司马律不能工,或病其俗。……俗情入诗,直寻天妙,固是风雅之本。世唯认错“俗”字,并“雅”亦失之,而所谓不俗者,乃真俗矣。按仲初律诗,实与司业合调,第司业妙于清丽,司马偏于质厚,不无微分。
北江诗话
王建、张籍以乐府名,然七律亦有人所不能及处。
养一斋诗话
建诗唯乐府可贵,宫词已浮冗,律诗尤浅俚不入格。
三唐诗品
其源出于汉代歌谣,能以俚语成章,而自然新妙。七言由兹推广,自造新声。宫词妙绝时人,后来所祖。
《诗学渊源》
建思致委曲,韵语如流,情真意挚,体会不尽。古诗体格乃属建安一派,不仅以乐府见胜也。近体专尚气质,不工自工。惟七绝、宫词,虽风神秀出,顾已非盛唐之旧矣,盖其取法太白而自有未至者也。然中唐诗人足冠冕一时者,亦惟顾况、李益、王建而已。韩、柳、元、白间当别论,张籍齐名,终属虚构耳。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睦州寿昌人,字德新。擢进士第。少秀悟,尤长于诗。初为南陵主簿,再迁武功令。以治绩擢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表请建州刺史。以礼法治下,更布条教。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76 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西南)人。
频好学,时姚合以诗名,频走千里从合学诗。
合大为奖掖,并以女妻之。
宣宗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校书郎,为南陵主簿。
试判入等,迁武功令。
懿宗时,以有治声擢为侍御史,累迁都官员外郎。
僖宗乾符二年(875)为建州刺史,次年卒于任。
生平事迹散见《新唐书》本传、《唐诗纪事》卷六〇、《唐才子传》卷七。
频工于诗,尤长近体,用心苦吟,工于雕琢,自言“只将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北梦琐言》卷七)。
宋范晞文称其“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等句,“可与十才子并驱”(《对床夜语》卷五)。
辛文房亦称其“体制多与刘随州相抗,骚严风谨,惨惨逼人”(《唐才子传》)。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李频诗》1卷。
今传《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抄本《梨岳诗集》。
全唐诗》存诗3卷又2首,《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频(?-876),字德新,睦州寿昌(今浙江建德)人。幼秀悟,长能诗,与同里方干为友。开成中,姚合以诗名,频走千里丐其品第,合大奖赏,以女妻之。大中八年(854),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参黔中幕府。府罢,东归。授南陵主簿,迁武功令。咸通初,为京兆府参军,曾主府试。迁侍御史。咸通末,官都官员外郎。乾符二年,求出为建州刺史,有能政,民赖以安。卒,民为立庙梨山,且尊山为岳,岁祠之。有《李频诗》一卷,后人改题《梨岳集》行世。《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新唐书•李频传》
(频)属辞,于诗尤长。与里人方干善。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奖挹,以女妻之。
沧浪诗话
李频不全是晚唐,间有似刘随州处。
对床夜语
唐人咏太和公主还宫诗极多,惟李频一联最佳,词云:“禁花半老曾攀树,宫女多非旧识人。
”其他五言如“河声入峡急,地势出关低”、“秋尽虫声急,夜深山雨重”,可与“十才子”并驱。
瀛奎律髓
频睦州人,姚合婿也。诗虽晚唐,却多壮句。
唐才子传
频诗虽出晚年,体制多与刘随州相抗,骚严风谨,惨惨逼人。
唐音癸签
李建州诗松活似姚监,其不全似者,意思少,更率于选琢也。然亦可谓才倩矣。
《初白庵诗评》
建州集中五律居大半,格调俱稳称。
《东目馆诗见》
李频和平委婉,然清夷宕往中仍有俊逸气格。
共 58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