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宋讷

相关人物:共 7 位
共 2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唐方干,宋魏野。
诗名遗在鉴湖甘棠上,高隐流芳合中舍。
东崖处士居淇东,诗成好事争传写。
英风卓行无古今,举头仰羡皆作者。
炼句风月嘲,西隐烟霞惹。
白头始赋归来辞,不知是也还非也。
是非几欲问青山,鼓掌大笑成痴哑。
愿结渔樵侣,更入耆英社。
茅屋底,衡门下。
秋郊看禾穗,春畦供菜把。
栽松放云宿,种竹听雨打。
十首新诗和少陵,数曲瑶琴知贺若。
香笺笔扫凤楼锦,古砚墨磨铜雀瓦。
忘形懒冠佩,陶情咏骚雅。
杖藜散步瓠子堤,风露从教来沐洒。
斟花酌柳会东崖,俗驾远回逋客寡。
后日寻盟医俗亭下去,翠琅玕动清风泻。
对话闻秋声,此乐谁能假。
姑苏即事 元末明初 · 刘三吾
七言律诗
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
使眷为谁归火底,俘囚何面见江东。
王封有愧非殊锡,死去无碑可表忠。
粳稻祇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
《静志居诗话》:学士元之故老,其诗虽不中程,足补《庚申外史》。当张士诚在吴,海运阻遏,元主以禦酒龙衣请之,不得。及苏州既平,学士赋诗云:「姑苏自王亦豪雄,藩屏东南一旦空。粳稻只今谁阻遏?海门元与直沽通。」又云:「吴中既失无门户,海道长驱有舳鲈。」盖犹觊元之未亡。其云:「廉蔺同心如结好,蜀吴异地岂俱亡。」则有感群雄之失策。至云:「万年图籍来江表,一曲琵琶度塞门。」斯与宋文恪《过元故宫》诗并其凄切矣。
城南分手五经秋,肯信才名晚未收。
济济青衿歌在泮,萧萧白发倦登楼。
山川寥落云千里,骨肉凄凉草一丘。
尚忆冷毡倚大树,西风九日旧同游。
君不见至人有身无四大,乘风稳踞溟鹏背。
下览九州如历块,朝发越裳暮燕代。
君不见至人善行不任足,驰驱直入蜗牛角。
纵横游说蛮与触,三军解甲舆脱辐。
斯人人耳无大奇,致虚守静如伏雌。
中间真宰微乎微,神出鬼没不可知。
去年尽室吴江去,江边欲与鸱夷住。
高堂有母生喜惧,自刺扁舟出烟雾。
归来重理漉酒巾,黄花彩服参差新。
炙鸡秉烛招比邻,黑貂贳过墙头春。
兴来起舞醉无力,举觞遍告座中客。
此身有母难许国,自作散儒深可惜。
深可惜,未忍闻,长歌短曲聊和君。
明朝我向泷西隐,世事悠悠勿复云。
沈德潜:郁郁律律,欲灭欲没,如相马者,应索之牝牡骊黄之外。
危坐怒色含怒意,画工瞷之图献帝。
问其内讼过甚微,蹶者趋者碎茶器。
附火寒燎胁下衣,至肤始觉肤羹沸。
拊摩寿骨死犹未,一病再病命且既。
僵眠不听归私第,明朝学舍当丁祭。
祭毕舁之箦已易,取士四百七十奇,由太学者三之二。
文教肇开三百年,亦复应诏言备边。
边备实兵兵屯田,多用其言言可传。
其言可传行不得,若使上马去杀贼,隍中羌缚赵充国。
西隐禅房 清 · 杭世骏
七言绝句
尘缘害马谅成虚,结习雕虫尚未除。
愿得乞身长扫地,秋风黄叶胜雠书。
寿嘉兴程同知 明 · 张弼
七言律诗
郁孤台下笋芽肥,西隐山前花半稀。
此日分携云北去,今朝来唱鹤南飞。
三年别驾仍青眼,一荐崇阶待紫薇。
东□蟠桃新种得,相邀几度看芳菲。
戈壁行沙砾,将军据马鞍。
健吞冰块进,群厉赤衷安。
昼斗乌西隐,宵鏖斗北阑。
前驱方百倍,后队六花团。
大本堂二首 其一 元末明初 · 魏观
七言律诗
翠葆葳蕤九凤旗,东华遥望立多时。
都堂启事貂蝉集,率卫轮班虎豹驰。
月绕珠帘升讲席,花迎金辂肃朝仪。
六王炳炳前星后,珠纬联辉上玉墀。
田按:元时置端本堂,为太子讲读处。宋仲敏《过元故宫》诗所谓「端本有书遗鹤禁」也。明洪武元年,置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召四方名儒教皇太子、亲王,用学士宋廉、待制兼编修王祎、修撰王僎、耆儒陶凯辈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土充伴读。所授经书,帝亲督之,时时赐燕赋诗,商榷古今,评论文字。寻命勋旧之子执经入侍,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景隆、蕲春侯康铎等与焉。杞山有诗云:「郑国蕲侯弟子群,储闱时得奉殷勤。」纪其事也,杞山以洪武元年侍太子说书及授诸王经,《早朝奉天殿》诗云:「白头谬忝儒绅后,大本先容赴讲筵。」其迁祭酒也,午门阙上赋诗云:「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复说书。」盖其官京职,先后皆得与教胄,诚荣遇也。此诗所云六王、盖指秦王樉、晋王冈、燕王棣、周王橚、楚王桢,齐王博。厥后太子读书在文华堂,而亲王则出就所居府矣。
观曹云西西隐(戊子) 清 · 钱载
六言诗
顾仲瑛家住处,元至正岁留题。
疏疏松树坡石,澹澹墨山涧溪。
名理笑言主客,小窗风月东西。
江南眼底相见,何必从之借栖。
共 28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