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陈廷言

共 7 首
姮娥吹影濯沧浪,彷佛天球出断冈。
玉斧割云秋有晕,银蜍脱骨夜生光。
沉沉素魄寻幽梦,耿耿空规照画堂。
应想广寒宫殿小,清虚曾贮桂花香。
钱唐积雨馀,景物散春媚。
时晖被原隰,远映皇华使。
良晤惬久暌,新情谐曩契。
朋俦集芳宴,举酒迭相慰。
念昔天子都,与君久留滞。
夜眠每连床,晨出时并辔。
爱深均骨肉,往往佩高谊。
别离未多年,升沉遽殊势。
颂台司礼乐,子职亦云贵。
况乃衔君命,光采增意气。
鶱腾诚足多,会合初不易。
清歌送窈窕,画舫荡空翠。
庶洽平生欢,聊尽今日醉。
持觞且徘徊,临风复歔欷。
伏龙山瞰夏盖湖,魏家有堂三伏无。
竹环千亩青模糊,有斋有楼山不孤。
合名竹深深自娱,仲远能诗兄弟俱。
朋来击鲜提葫芦,酣燕连日声咿唔(见贝清江《竹深记》。)
唱酬岁久集成此,篇篇题与仲远氏。
间书至正并甲子,前如丙戌后乙巳。
红军香军乱方始,佳水佳山愁满纸。
浙东海氛况尺咫,辛苦平安各料理
题称处士或徵士,闭门忧时旷逾纪。
兵后芝书孰云喜,高僧金陵既觏止。
唐肃入明擢文字,宋僖朱右并修史。
白头半白早还里,不尽山云与湖水
骖鸾翳凤翩尘樊,见山栏槛高出园。
畴音钜公踵其门,文贞二十四世孙(见宋文宪为仲远作《见山楼记》。)
集首孝光老承恩,铁崖云林诗共论。
金粟玉山交亦敦,萧萧何似筠深轩
⑴ 至正十一年辛卯,刘福通、徐寿辉等兵起。
⑵ 郑彝乙巳句「乱离时世全高洁,淳朴山川似古初」,王璛至正廿五年句「也应清旷风尘外,谁道边城尚绎骚」,乙巳即廿五年,他如凡涉忧乱者当在辛卯后。赵俶和《入邑感旧》云「闭户十年方入城」,当在庚子后。至高明「吴门乱后逢梅福,辽海来时识管宁」,当在二十七年丁未后,是年明祖破平江,方国珍降,浙东西甫宁静也。
⑶ 二十年庚子之题犹称处士,而其称徵君、徵士者不一。玩陆景龙云「喜见芝书徵国士,尚闻蕙帐隐山人」,释宗泐云「去年听诏来京国,议君脸红头半自」,是洪武初徵书及之,至金陵即归也。唐肃七月廿日「翰林东署有,怀竹深高隐」,肃,元嘉兴路儒学正,洪武三年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时寄仲远,犹称高隐,是未尝仕也。宋元僖,《明史》作宋僖。
⑷ 李尝主顾仲瑛家筠深轩,王冕题之盖「竹深」,一曰「筠深」也。
宝绘清尊喜对持,高秋且复一中之。
大风堂下三千士,玄隐庐中七字诗。
蹊径微冥宜独往,宋元代谢在多师。
醉歌纵愧丹青引,名世相期定可知。
峥嵘头角气如虹,我亦当年虎啸风。
狂向郢中歌白雪,空于爨下泣焦桐。
欲全骏骨须留跛,要避蛾眉宜毁容。
世道即今多崄巇,可无谨饬慎持躬。
元龙豪气洵超尘,认取本来面目真。
偶借银光留色相,静窥秋水见丰神。
瀛环可有容身地,宙合终多皮相人。
世事萍踪同聚散,三生翰墨證前因。
岂是丹台归路遥(宋邕),鼎成龙驾上丹霄(刘沧)
一声洛水传幽咽(宋邕),万片香魂不可招(胡宿)
春色岂随亡国尽(萨天锡),海云应逐野烟消(刘咸)
威仪文物今何在陈廷言,碧水苍苍空寂寥(刘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