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朱祐

相关人物:共 10 位
共 10 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顺天府文安人,字克敬,号肃庵。
嘉靖二年进士。
授灵璧知县,以能,调知嘉定。
擢御史,巡按陕西、河南。
劾奏辅国将军朱祐椋招亡命杀人等事,夺爵禁锢。
旋任苏州知府,椋潜入都城诬陷,世宗喜其“建醮祈皇嗣”语,除仪名。
后以荐起知抚州。
苏州士民乞还,诏许返任。
在苏清丈田亩,核定赋役,治绩号称第一。
后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守边有功。
旋以故贬秩。
久之,除肃州兵备副使,复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未行,诏驰援通州,御俺答,以笞仇鸾部卒,斥为民。
有《吴中田赋录》。
维基
王仪(1481年—1558年),字克敬,号肃庵,直隶顺天府文安县(今河北省文安县)人,嘉靖初年进士。
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正德二年(1507年)顺天府乡试第九十八名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十八名,三甲二十三名进士,授直隶灵璧县知县,调任嘉定县知县。
嘉靖七年(1528年),升贵州道监察御史、巡按陕西。
期间悉数夺回秦府豪占民产并归还百姓,之后弹劾陕西布政使胡忠。
久之,巡按河南,其与巡抚吴山上奏弹劾赵府辅国将军朱祐招亡命杀人,朱祐被夺爵禁锢。
升任苏州府知府。
朱祐上奏诬陷攻击都御史毛伯温因私诋毁,并称“为臣曾建议设醮祈皇嗣,被知府王天民嘲笑”,世宗相信此言,免王仪、毛伯温职位,并下王天民入狱。
朱祐不久竟然恢复爵位,王仪被除名,毛伯温、吴山、王天民均得罪。
王仪离开苏州府时,百姓走在阙下乞留,世宗不许。
不久因举荐,升任抚州府知府。
苏州府百姓数次请求王仪还任,经巡抚侯位上报,终于获批。
王仪在苏州进行土地调整、改变赋税设置,不久因治理排名知府第一,嘉靖十九年(1540年)进山东副使,治饬苏、松、常、镇兵备。
当时巡抚欧阳铎进行均田赋税,王仪于是辅佐并推广其方法。
后因操江王学夔讨贼失败,王仪连坐被停俸戴罪。
不久,升为山西右参政,寇军抵达清源城时,王仪大开城门,敌军怀疑而逃去。
此后王仪筑城郭,积糗粮。
嘉靖二十一年(1540年),升任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率总兵官郤永等击退蒙古入侵龙门,晋升右副都御史。
因寇乱入万全右卫,而被夺俸二级,二十四年三月考察拾遗,降一级听调。
二十七年六月降授陕西肃州兵备副使,协巡抚杨博送哈密遗种于境外。
稍迁陕西右参政,二十九年六月复拜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未行时,俺答汗入犯京师,诏王仪驰援镇守通州。
仇鸾部卒掠夺民财,王仪逮捕笞打,枷于市门外。
仇鸾诉于世宗,王仪被逮讯斥为民,家居九年去世,享年七十八。
隆庆初年,子王缄讼冤,复官赐恤。
著有《吴中田赋录》。
朱绶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朱绶(1481年—16世纪),字朝仪,陕西汉中府南郑县人,民籍。
朱绶是正德五年(1510年)的举人,嘉靖二年(1523年)成进士,获授行人,推辞徽简王朱祐台馈赠,又上陈兵马司门内地涌血色水;七年(1528年)试升南京山东道监察御史,次年(1529年)和南京吏科给事中何祉弹劾席春等人和大学士张璁、桂萼结党。
去世时一贫如洗,家人几乎不能治丧,人们都佩服其清节。

人物简介

维基
张景华(?—?
年),字时美,山东兖州府沂州郯城县人,民籍。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科山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155名进士,授吉水县知县,擢升监察御史,嘉靖初参与议大礼。
又奉命勘处团营牧马草场,清查子粒银数。
五年五月弹劾武定侯郭勋,出掌河南道御史。
九年(1530年)八月升大理寺右寺丞,十二年奉命审理赵府辅国将军朱祐椋上告案。
十三年升通政使司右通政,九月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整饬蓟州边备兼巡抚顺天,十四年七月以疾告休。
嘉靖二十年(1541年)九月以荐起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二十一年十月升左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并巡抚凤阳地方,二十三年四月多次被弹劾,诏令冠带闲住。
奚良辅 朝代:

人物简介

维基
奚良辅(1502年—?
),字世卿,直隶松江府上海县人,民籍。
嘉靖十年(1531年)应天府乡试第四十六名。
嘉靖十四年(1535年)乙未科进士。
改庶吉士,送翰林院读书。
十六年正月授礼科给事中,十七年十二月为副使,持莭册封淮王朱祐楑世子朱厚焘为淮王,妃周氏为淮王妃。
十八年六月升工科右,闰七月升工科左,出为广东按察司佥事,累官广东布政使司参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07—1567 【介绍】: 即朱厚熜。
明朝皇帝。
宪宗孙,兴献王朱祐□子。
正德十六年,因大臣议,以武宗从弟身份入继帝位。
次年,改元嘉靖。
即位后议兴献王尊称。
群臣据礼教,谓当以孝宗为“皇考”,称本生父为叔。
帝怒,谓父母不可更易。
进士张璁迎合帝意,上疏请加兴献尊号,于是“大礼议”起。
自元年至三年,初则勉从众意,称本生父母为兴献帝后,不加“皇”字;终则尊为皇考。
首辅杨廷和、蒋冕、毛纪先后因而罢去,廷臣下狱者一百数十人,廷杖致死者十七人。
张璁、桂萼等由此进用。
以后余波不息,助长报复奔竞之风,朝政益紊。
帝又欲服药求仙,中叶以后,用事之臣皆以“青词”(醮祀时告神之文)得信用,严嵩自嘉靖二十一年入阁,二十三年为首辅,至四十一年始罢,以一人而系二十余年之朝局。
辅臣如夏言,敢言者如杨继盛皆遭杀害。
鞑靼俺答兵临京师城下,东南倭患严重。
严氏败后,帝仍深居西苑,专事斋醮,终以服金石药中毒,卒于四十五年十二月。
明诗纪事·甲签·卷一(上)
世宗讳厚熜,兴献王子,宪宗之孙。武宗无子,入继大统,建元嘉靖。在位四十五年崩,葬永陵。有《诩学诗》一卷,《宸翰录》一卷,《咏和录》一卷,《咏春同德录白鹊赞和集》一卷。 (《名山藏》:世宗中兴藩服,淹贯经史,杰作奇思,远继高帝。 《殿阁词林记》:嘉靖八年,正月元夕,臣道南应制撰灯词十五首以进。上亲制一章云:「黄道开蓬殿,青阳溢泰穹。赏春才令节,养志自慈宫。珠佩轩车从,霞觞祝颂同。千秋还万岁,物阜与民丰。」九年七月,敬一亭成,上复命儒臣落成,锡宴进诗。十年,演马环碧殿,御制歌词赐同游,诸臣和之。十三年,臣自徽州赐环,上亲洒《钟粹宫词》,命和之,赐金绮有差。 《弇山堂别集》:肃庙以礼部尚书席书病目,赐诗问之,期以弼亮。以刑部尚书赵鉴致仕,赐诗送之,嘉其止足。皆龙笺禦墨,天书焕烂,真传家之至宝,耀世之盛事也。 《野获编》:世宗初政,每于万几之暇,喜为诗,时命大学士费宏、杨一清更定,或御制诗成,令二辅臣属和以进,一时传为盛事。而张璁等用事,自愧不能诗,遂露章攻宏,诮其以小技希恩。上虽不诘责,而所出圣制渐希矣。上尝命一清拟赋《上元诗》进呈,有「爱看冰轮清似镜」,上以为似中秋,改云「爱看金莲明似月」。一清疏谢,以为「曲尽情景,不问而知为元宵矣。圣资超悟,殊非臣下所及」,信乎非一清所及也,惜为璁辈所挠,使天纵多能,不遑穷神知化耳。)
董从实 朝代:晚唐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 【介绍】: 唐人。
昭宗光化中,为神策军将。
三年末,宦官刘季述、王仲先废昭宗,立太子李裕。
从实等因盗钱为仲先所辱,遂出兵护驾,攻杀仲先,迎昭宗复位。
赐姓李,拜容管经略使,加使相。
与孙承诲、孙德昭,时称三使相。
天复元年,结宦官韩全诲,劫昭宗至凤翔。
改名彦弼。
三年,李茂贞与朱温和解,彦弼与全诲等皆被杀。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1 【介绍】: 唐末宦官。
昭宗乾宁中与王仲先为左右中尉,时帝嗜酒,怒责左右无常,季述自危,谋废帝。
仲先等矫皇后令,立皇太子为帝,囚昭宗少阳院。
都将孙德昭等受崔胤指使,谋昭宗复位,伏士安福门,执季述杀之。

人物简介

中州集
子羽,字叔翔,东阿人。
马定国荠堂集载其师友六人,其一香严可道上人,题比阳道边僧舍云:山头翠色僧房静,山下红尘客路长。
五月行人汗如雨,岂知高处有清凉。
其一鲜于可,字东父,蜀嘉州人。
从祖侁父之武,皆有名于时。
东父诗有小雨润履綦,花气袭芳襟。
十里青山堪布屐,半篙春水已胜舟之句。
其一高鹍化,字图南,平原人。
少有能诗声,如盘中酒影金蛇活,与流虹聚石矼之句,皆奇怪不凡。
其一王景徽,字彦美,祁国文献公溥之后,赠定国诗云:涧下松杉已蔽牛,溪中蘋藻可供羞。
故乡未有终焉计,欲指吴山归去休。
其一吴演,字子长,东平人。
文肃公奎之孙。
年三十,以食贫暂仕,即归隐于鱼山狼溪之侧。
寄定国云:情驰夏日流,目断晚云碧。
新诗从何来,远自金马客。
雄深作者意,奔轶古人迹。
名高四海望,发未一茎白。
应嗤穷途士,抽簪老泉石。
采蕨在南山,驱牛向东陌。
劳生岂不苦,衣食迫晨夕。
膏粱无宿怀,茅茨得真适。
卒岁将何求,一饱惟力穑。
访国城石氏云:昔我访君处,树凉炎暑收。
今君访我来,城空残雪留。
经时少乘兴,两至皆空投。
茅茨隔溪上,车马度城头。
不闻机杼声,但听溪水流。
向来方圆翁,曾伴此中游。
近闻大梁至,京尘满衣裘。
相思懒归步,落日风飕飕。
山居云:西首鱼山崦,北连黄石祠。
崇冈在东南,我家山北陲。
地僻少人事,终朝掩柴扉。
尊酒不常得,书卷聊自怡。
春风数日来,处处生蕨薇。
寸心复何累,一饱良可期。
当年终南人,捷径以贻讥。
知我无心者,岂顾悠悠辞。
拟渊明贫居:凄其岁云暮,北风无时休。
晨兴倦薪水,夜寐乏衾裯。
缺月正裴回,宿鸟频啁啾。
欲无憔悴叹,奈此霜霰秋。
松楸脱兵火,环堵且淹留。
闭门念袁安,守贱吊黔娄。
坐读贫士诗,吾乃渊明俦。
溪上招王仲先云:幽居复何为,冬来性成懒。
柴门俯清溪,寸步出亦罕。
今晨偶携杖,爱此晴日暖。
寓目随所之,行到南溪畔。
背阴雪犹积,向暖冰全泮。
支颐卧石上,仰面苍崖断。
泉声何从来,乍喜两耳换。
平分意甚迟,斗落势方悍。
坐来百虑忘,还惜日景短。
尘寰多忧虞,中林足閒散。
故人恋明时,归休苦迟缓。
幅巾来何时,临流话幽款。
叔翔亦其一也。
定国谓叔翔于文章无所不能,尝仕国朝,官洛阳云。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42 【介绍】: 明苏州府吴江人,字静之,号讱庵。
吴洪子。
正德三年进士。
授刑部主事,升员外、郎中,刚直不挠,为权贵所不喜。
巡抚河南,以河南惟河患最甚,遂根极利害,著《汾河通考》。
宗室将军朱祐椋招纳亡命,侵掠民间。
山疏免为庶人。
旋被椋诬,左迁浙江参议。
后以佥都御史巡抚四川,论罢不职武臣。
晋右副都御史,提督南赣军务。
官至刑部尚书,以论翊国公郭勋触帝怒,免官归,道卒,谥忠襄。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静之。尚书洪子。正德戊辰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南赣河南四川巡抚进刑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追谥忠襄
维基
吴山(1470年—1542年),字静之,号讱庵,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县)人。官至刑部尚书。吴洪之子。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乡试一百二十一名举人。正德三年(1508年),登戊辰科进士,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员外郎、刑部郎中。正德十五年,外任山东按察司副使。嘉靖二年(1523年),担任陕西布政使司右参政,次年改江西左参政。嘉靖六年,任福建按察使。嘉靖八年,改江西左布政使。嘉靖十年,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嘉靖十三年,贬为浙江右参议,次年升江西布政使司左参政,同年授应天府府丞。嘉靖十六年,授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四川等地。嘉靖十七年,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嘉靖十八年,授刑部右侍郎,次年改左。嘉靖二十年,升为刑部尚书。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 【介绍】: 明宗室。
仁宗五世孙。
嘉靖中袭封郑王。
读书能文。
嘉靖二十七年上书谏世宗修斋醮,劝帝修德讲学,进居敬、穷理、克己、存诚四箴,演连珠十章,以神仙土木为规谏。
帝怒,适宗人朱祐橏诬告叛逆,即削爵禁锢凤阳。
隆庆初复爵。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