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解观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0 首
海岳澄清又百年,前朝陈迹散云烟。
恭闻天上修三史,连向淮南起二贤。
青简旁搜成大典,黄华迭出购遗编。
先生善用春秋法,岂下当时太史迁。
① 为周元父题周尝为大将军李幕客精骑射兼习琴奕丹青
幕拥青油夜漏迟,从军尔亦解观棋。
不知淝水风行日,可似张玄授策时。
次迎曦亭诗韵 元 · 李谷
七言律诗
日上扶桑照两间,一边星斗尚阑干。
风磨雨洗毫端净,雾散云收眼界宽。
自笑世情思测海,仍教学术解观澜。
纷纷南北多星使,莫作寻常传舍看。
再游西峰寺 元 · 陈镒
五言律诗
西峰清净地,塔下有僧居。
曾见宝花座,多留贝叶书。
禅师能伏虎,长者解观鱼。
来此求无相,尘心顿豁如。
教训大宽深,古羡协真齐
要运解观心(原注:如能运转心机,解观真要。莲华菡萏,馨香不染于尘泥;佛性分明,皎洁岂沉于烦恼。),苦善业因迷
⑴ 原注:如来施广大之谈,示深宽之教。演一真之妙义,训五性之根机。凡体圣心,自贻伊祉。
⑵ 原注:古之求善,皆要齐真协。喻日月之净心,体如莲之妙道。馨香不坠,诚可美哉。
⑶ 原注:八苦十善,七喻五乘。业因自执于迷回,善恶爰彰于影响。极此而谈。岂虚哉。
同气相求理固然,壮元尤重是今年。
东亭衣钵将传得,好办文筵具庆前。
学道求为孝与忠,此心标准舜周公。
绵绵密密提公案,更把功夫质牧翁。
岁辛亥秋燕留守府参谋刘坐事就死属其孤于友人姜君诺焉既籍没姜为伸理其子达官怒其僭张弓射之姜不少惧即裸胸以逆遂义而从其请自是姜君义烈闻燕赵间后折节从赵云梦学非其义一介不取诸人丞相史公贤之以宾客礼焉至元丙子冬同张彦鲁入燕闻姜云亡追念往事为欷歔者久之渡易水之悲风荆卿已去念朱家之长者今复何人爰作歌诗庶几绍击筑之遗音云姜讳迪禄世燕人子尚其子也
参军属孤出鬼幽,姜侯诺之无滞留。
一朝赤手编虎须,义气凛凛横霜秋。
命轻义重泰山比,白羽迎射身熊侯。
孤儿挈归免孥戮,姜子拂衣无所欲。
朱家素擅长者风,睚眦椎埋真碌碌。
鱼纹三尺澹秋波,千丈声华光辇毂。
至今燕市人叹羡,五百年来未之见。
张卿说似予作歌,庶激清风代君传。
驱雀词 明末清初 · 方拱乾
雀莫啄我蔬,我蔬种已迟。
衰年事事钝,辛勤还后时。
聊取生意足,宁独疗长饥!
甲坼才如豆,不及邻家肥。
肥蔬啄可饱,瘦蔬啄无遗。
饥我不饱汝,两伤亦奚为?
欲驱不忍击,短竿护疏篱。
我蔬肥有日,除竿任汝飞。
听汝嗷嗷音,生事同我微。
按:观我观物,物我皆得,少陵夔州以后诗。
全真冯尊师,本燕赵书生,游汴,遇异人,得仙学。所赋歌曲,高洁雄畅,最传者苏武慢二十篇。前十篇道遗世之乐,后十篇论修仙之事。曾稽费无隐独善歌之,闻者有凌云之思,无复流连光景者矣。予山居每登高望远,则与无隐歌而和之。无隐曰,公当为我更作十篇。居两年,得两篇半,殊未快意也。昭阳协洽之年,当嘉平之月,长儿之官罗浮。予与客清江赵伯友,临川黄观我、陈可立游。东叔吴文明,平阳李平幼子翁归,泛舟送之。水涸,转鄱阳湖,上豫章,遇风雪,十五六日不能达三百里。清夜秉烛,危坐高唱,二三夕间,得七篇半。每一篇成,无隐即歌之。冯尊师天外有闻,能乘风为我一来听耶。明春,舟中又得二篇,并无俗念一首。后三年,仙游山彭致中取而刊之,与瓢笠高明共一笑之乐也。道园道人虞集伯生记
自笑微生,凡情不断,轻弃旧矶垂钓。
走马长安,听莺上苑,空负洛阳年少。
玉殿传宣,金銮陪宴,屡草九重丹诏。
是何年、梦断槐根,依旧一蓑江表。

天赐我、万叠云屏,五湖烟浪,无限野猿沙鸟。
平明紫阁,日晏玄洲,晞发太霞林杪。
苍龙腾海,白鹤冲霄,颠倒一时俱了。
望清都、独步高秋,风露洞天初晓。
共 10 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