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石岩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别宣尉王中斋 宋末元初 · 王奕
七言律诗
自笑灵龟久不灵,巧逢天地换清宁。
典型顿觉空诸老,肝膈未能忘六经。
朔雪渐深头转白,洛山虽远眼还青。
杏坛寂寂遗音在,靠得汾亭有父兄(谱本作靠得父兄有汾亭
祖庭观丁歌 宋末元初 · 王奕
吾祖河汾文中氏,受恩未报夫子灵。
末孙愿言无忝尔,幸际天地还清宁。
奔波水陆数千里,袖香今得拜祖庭。
天欲使观周礼在,时哉巧值开上丁。
北方学者曹博士,新膺上命来交承。
圣门不敢负所学,事事必欲行六经。
尔时己丑八月朔,大中门辟天微明。
左开毓粹右观德,灯毬灿烂交流星。
奎文阁下爇柴燎,柏林鸠鹊争飞鸣。
金丝堂前班引出,笙镛隐隐金石声。
三氏诸孙列左右,皎洁宿鹭排圆汀。
各崇尊长例就位,深衣徵及江南生。
礼官三请诣磬所,朱扉咿𠵣开中扃。
太常金(谱本作全)乐交佚(疑当作迭)奏,秩秩笾豆环簪缨。
首从先圣告祝后,邹兖次第彝樽倾。
却诣齐国父母庙,泗沂分配随重轻。
五贤推尊孔道者,俎豆亦得陈其诚。
春秋天下祀文庙,太常四丁惟鲁行。
青衿白发老学校,观丁未有如斯荣。
俨然清都听雅乐,耳目变换心神惊。
南门礼毕饮福胙,公堂交错飞兕觥。
饮馀独立杏坛下,予怀缥缈欣嘅并。
恭惟素王师万世,道如日月行天晴。
几年读易坐瓮牖,景仰阙里真蓬瀛。
谁令溟渤化清浅,温凉亲得瞻仪形。
吁嗟麟踣凤不至,青霄栩栩飞梁楹。
想当削迹伐木日,诺仕委曲随人情。
不知无可无不可,与时潜跃无将迎
君臣大义要不废,岂应弦辙俱纷更。
匡围宋害走列国,哀诔汉祠垂千龄。
谁云木坏文寖丧,墓林楷理犹纵横。
文谟武烈悉斯烬,春秋无复陈尝蒸。
皇王帝伯禅林休,尼山泗水常朝廷。
孔林黄屋已八至,功与泰山争峥嵘。
惜哉祥符天子幸,生晚不得随公卿。
封疆万里撤私町,冠佩此夕仰大成。
八表云昏尘眯目,仲孙宣子视独瞠。
观周反鲁学益进,矇与瞍语闻惊霆。
两生此日既见圣,中道未有倾盖程。
箪瓢道不在房杜,深惭礼乐孤汾亭
归与玉斗授论语,愿与诸子歌菁菁。
庶乎可以报罔极,蠢生未必终顽冥。
斐然成歌记祀事,刊作学者座右铭。
⑴ 谱本校:斐稿作鲁
⑵ 谱本作不知素行居陋法,处今何道能将迎
⑶ 谱本校:斐稿作渐
读陈去非集 宋末元初 · 仇远
七言律诗
简斋吟集(原校:一作册)是吾师,句法能参杜拾遗。
宇宙无人同叫啸,公卿自古叹流离。
穷途劫劫谁怜汝,遗恨茫茫不在诗。
莫道墨梅曾遇主,黄花一绝更堪悲
注:山村七言近体诗三十八首,明天顺间,钱唐瞿暹德宣得于外家彭宗海所藏。翰林王修撰希范为书「兴观」二大字于前,遂以名集。后有石岩民瞻跋语,称其手书笔笔无倦意,他日贵游子弟捐一石刻之,使吾辈皆得墨本,以刮目散怀,亦一奇事也。俞希鲁谓其间多感慨兴亡之辞,而优柔不迫,平澹中有深味,真得诗人之旨者也。
⑴ 近世习唐诗者,以不用事为第一格,少陵无一字无来处,众人固不识也。若不用事云者,正以文不读书之过耳。暇日与里人盛元仁言之,余与元仁俱以笔墨受两山先生,知余之心、元仁之心、先生之心同矣。元仁归十锦,将束书渡淮,辄录小卷赠行,以寄君思。若元仁小好诗录以教我,以寄予思。明月天涯,千里对面,稽不孤矣。戊寅七夕前三日武林仇远顿首顿首。
鹤溪近与练湖连,一境秋水清无边。
依稀淮岸潇湘浦,惯见月虹书画船。
山翁几年吴下客,溪草溪花未相识。
笔床茶灶老玄真,肯与沙鸥分半席。
落花寄铁父先生 清 · 张履
五言律诗
落花已如此,春雨一何深。
之子隔流水,荒鸡产暮阴。
寥寥谷口迹,寂寂汾亭心。
纷我慨多想,同君抱膝吟。
梅压沧浪密复疏,临流几度濯緌絇。
侯封富贵归千首,身计行装挂一壶。
文饮暂教吾辈共,骚坛谁道我军孤。
汾亭洗尽筝琵耳,重理丝桐縆老梧。
并州沈厚士,气质得天灵。
吴下留三祀,军中讲六经。
微云点霄汉,清月出林坰。
载鼓汾亭曲,令人识典型。
十五叠(丁巳) 清 · 南有容
七言律诗
禁庐寥阒似禅扃,深栝脩篁不已青。
高栱宿云朝对卧,上林归鹜夕俱停。
支颐漫有西山笏,拄腹难穷北海经。
自信疏迂妨世路,会将踪迹寄汾亭
六十七研铭拓本歌(乙丑) 清 · 钱载
唐研三:华清宫、于佑、李洞。宋赐研三:范仲淹、马知节、周必大。铜雀瓦研二:黄庭坚、王献臣。歙石摹羽阳瓦一:游景叔。研之主有名氏者三十有九:王巩、李方叔、翠微居士、彦清、苏养直、韩元吉、虞仲房、陈景元、石林、定之、张龙辰、赵芳洲、富山樵侣、句曲外史、云石道人、柯敬仲、子充、篁墩、宾之、鲁川、徐汝宁各一;庭坚、王宠各二;芾、子昂各三;东坡、徵明各四。而观者为之铭者不与焉。无名氏者十有七:其一无字,盘螭纹特精;其二画,一山水,一竹。女子者二,皇妹晋国仲姬也。合之,凡六十有七。铭词之可录者,东坡为王巩云:「王巩,魏国文正公之孙也,得其外祖张邓公之砚,求铭于轼。铭曰:邓公之砚,魏公之孙。允也其物,展也其人。思我魏公文而厚,思我邓公德而寿。三复吾铭,以究令名。治平四年三月廿五日。」李方叔云:「非玄非赤,铓粟以泽。宜笔与墨,与手相得。」而山谷铜雀瓦有云:「其屋歌舞除风雨,初不自期,为翰墨主。」虞仲房有云:「铭之者谁,曰虞仲房。淳熙丙午。」宾之有云:「墨无停宿,水宜易新。」徵明红丝研云:「色示丝,泽示肉。俨九苞,载栖竹。」录之不胜录也。于佑研不小,顾元贞间会稽吕京题云:「余得之废市中,形制小小,岂佑好吟览,置之囊中者耶?」夫必其小者,则东坡之雪浪斋、雅宜之如虹矣。赠人者二,子昂寄赠京口石民瞻、篁墩,云:「归之石田,与同寿也。」若飞梁玉壶冰、庭坚之紫云、必大之洮琼、仲姬之玄琼、芾之龙泓、富山樵侣之龙吟,又李洞之隐日堂、子充之乐园、景元之碧虚丹馆,皆题字之可喜者。前人既已集之,而余复观之,遂为歌之。
天宝六载制异今,玉蟾赊见妃子临。
秦宫远矣漳水深,研真与假空愁侵(「真研不损」,苏文忠语。)
以研赐臣臣克任,以研赠友友获箴。
不惟其研惟其心,魏公邓公苏公钦。
苏铭一字不换金,宋书规晋蔡薛森(薛道祖。)
独怀端明踪莫寻,承旨待诏行骎骎。
蹑前诸老来献琛,顾使女子荒织纴,青花鸲鹆知其音。
谁为此册富林薮,款识欲随钟鼎剖。
小篆八分行草手,集如法帖十八九,邱(迟。)(约。)回文式缺有。
玩物丧志圣所否,以画代之良亦偶。
于君锦囊许探取,览古登高吾璧友。
自铭乞铭太纷糅,一字三字惟敬守
青州红丝不属某,某歌即铭殿厥后。
⑴ 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其恕乎?此圣门一字铭也。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此圣门三字铭也。见陆放翁文。
嵇侍中庙 金末元初 · 王磐
七言律诗
十载家艰恨未消,又持手版仕昏朝。
已知定乱功难就,犹幸临危节可要。
忠血数班沾藻火,英名千古迫云霄。
一杯欲酹祠前土,野鹤昂藏未易招。
河朔访古记:晋稽侍中庙墓,汤阴县西南一百二十步,曰浣衣里。庙有国朝翰林承旨鹿庵王磐律诗一首云云。余尝读松雪斋集,有纪梦嵇侍中曰:延祐元年十一月十九日,彰德朱长儒道其邦人之意,求书「晋嵇侍中之庙」六字。余敬其忠节,不辞而书之。运笔如飞,若有神助。是夜京口石民瞻馆予书室中,梦一丈夫,晋人衣冠,蓬首玄衣,流血被面,谓民瞻曰:「我嵇侍中也。今日赵子昂为余书庙额,故来谢之。」民瞻既觉,犹汗流。亦异事也,云云。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