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爱猷识理达腊

相关人物:共 4 位
共 3 首
铜印诗(乾隆辛卯) 清 · 弘历
定边左副将军成衮扎布奏进铜印一云巡卡台吉于额尔逊特斯地鄂博间得之印方得三寸有十分寸之一厚十分寸之五三台递上各减二分有半上台方二寸有十分寸之六直纽高寸有十分寸之七纵寸有十分寸之三横十分寸之六其末微敛纵减分之二横半之通印之高二寸有十分寸之七重六十九两文曰太尉之印蒙古篆八叠文覆首右署太尉之印左署宣光元年十一月日中书礼部造凡十有七字皆汉文考之则元昭宗嗣位和林时所铸也(昭宗即元顺帝太子阿育师利达拉史旧作爱猷识理达腊今译改事详诗注)元太尉官位尚书右丞相上秩正一品不常置印制无考宣光年号史亦不载乃今四百馀年忽得此于新屯垡壤中登之册府物之显晦以时诚有定数且因此而得考北元之纪年官制不终湮没无传足以补正史之阙盖亦有莫之为而为者乎因叙其事而系以诗
厄鲁久荡平,屯田辟耕畷。
掘土得铜印,将军呈京阙。
文曰太尉印,宣光年颁发。
正史虽无考,彝尊(朱)集可掇。
其书高丽后,昭宗年号揭
数百岁月湮,隐现有时节。
北元国未亡,南宋难同列
南人率左袒,正论谁衷折。
谦益(钱)瀛国公,其事益瞽说
⑴ 高丽史载元顺帝子嗣立徙和林遣使至高丽行宣光年号国人不允寻复告纪年天元辛祦遣人往贺立十一年而殂谥曰昭宗云云见朱彝尊集书高丽史后
⑵ 元自顺帝出居应昌即称北元传及昭宗纪年命官典章犹备视宋末二王之流离海岛者不可同日而语乃宋史于是炳具载年号而元史则顺帝北迁以后即不复书其世系偏袒不公殊乖信史向于通鉴辑览曾论定之
⑶ 明宗北狩过阿尔斯兰地纳霍勒禄鲁氏生顺帝史文甚明及文宗下诏谓顺帝非明宗子本嫉怨搆诬之辞风影无据钱谦益遂谓顺帝为瀛国公子明宗乞养之并携其母以归诡诞不经显兴史戾纪载家任情毁誉大都不足深信似此逞私肆诋则悖妄尤甚然谦益大节已隳其人不足齿于人类其邪说更安足论乎
元末明初 · 顺帝
鸟啼红树里,人在翠微中。
《草木子》:上有佳句云云。馀详太子爱猷识理达腊下。
新月 元 · 顺帝太子
七言绝句
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云头?
虽然未得团圆相,也有清光照九州。
弇山堂别集:草木子谓上有佳句,「鸟啼」云云,天下诵之。又,皇太子新月诗云云,野史附之,谓为太祖及懿文不享年之證。草木子乃元遗民国初所著书,谓上者,顺帝也;皇太子者,爱猷识理达腊也。盖以其不获有天下,而在东宫颇擅权,故记之耳。高帝集无此二句。 列朝诗集:建文惠宗让皇帝下云:郑晓逊国记云:帝幼敏颖能诗,太祖命赋新月,应声云:「谁将玉指甲,抓破碧天痕。影落江湖上,蛟龙不敢吞。」太祖悽然久之,曰:「必免于难。」案:叶子奇草木子馀录载皇太子新月诗云云。所谓皇太子者,庚申君之子也。野史以为懿文太子作,为不及享国之谶,而晓则以为建文作。考杨维桢东维子诗集,此诗为维桢作,则诸书皆傅会也。 〖案:今东维子集共三十卷,诗只两卷,并无此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