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程钜夫

相关人物:共 24 位
共 1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双溪之流兮何沄沄,溪之山兮何嶙峋。
亭之筑兮溪之滨,趾白石兮颠苍云。
榱甍张兮壮且文,孰贻名兮匪宾。
世所乐兮崇货珍,子乃反是兮乐以贫。
子之场兮有菌,子之甑兮无尘。
虽偈偈均约素兮能不汨乎物迁,岂好修以矫行兮余疑信之未分。
子绳其枢兮衡其门,酌溪渌兮毋甘而尊。
頫潜鱼兮仰飞鸢,妙化机兮道所存。
目击心会兮奚托于言,将忘物我兮内适以真。
溯悠悠于千载兮颜哉何人。
白兆山桃花岩,太白有诗,近人建「长庚书院」。来京师时,中书平章白云相其成,求诗于祠林臣李秋谷、程雪楼、陈北山、元复初、赵子昂、张希孟,与仆同赋。
美人一别三千年,思美人兮在我前。
桃花染雨入白兆,信知尘世逃神仙。
空山亭亭伴朝暮,老树悲啼发红雾。
为谁化作神仙区,十丈风烟挂淮浦。
暖翠流香春自活,手撚残霞皆细末。
几回云外落清啸,美人天上骑丹鹤。
神游八极栖此山,流水杳然心自閒。
解剑狂歌一壶外,知有洞府无人间。
酒酣仰天呼太白,眼空四海无纤物。
明月满山招断魂,春风何处求颜色。
题叠山卷 元 · 丁复
七言绝句
江山老骨归元亮,今古何心两伯夷。
半夜寒增霜院酒,一编孤愤雪楼辞。
秋怀诗 其一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诗
蛮城秋晚风雨凄其怀友思乡一时并集次第有作得诗十六章江湖浩荡分寄无由异日奉几杖于先生写心期于同好当出以相质用博和章焉
四海灵光劫烧馀,名山一席老仍虚。
及门渐散天南北,旧事閒随梦卷舒。
党论甘陵多拟似,交情中散厸何如。
公朝谩有程文海,又费先生却聘书
⑴ 姚江黄夫子挂名荐牍知驱驰无力不能北上也
程钜夫学士 南宋 · 吴仲轩
五言律诗
抱疾经年久,何期徵诏临。
芸窗书已蠹,竹径叶尤深。
空返皇华使,难忘鸥鸟心。
怀君虽感激,衰鬓不胜簪(清裘君弘《西江诗话》卷五)
快雪堂帖联句(乾隆辛丑) 清 · 弘历
七言排律
堂成隔岁瀛洲镌石墨之华宴启先春绣野积丰年之玉名帖将镌给札坐起清风新韶试扫烹茶吟联白雪在昔榜题冯氏两字断章版勒涿州三行压卷宝藏东晋千馀年留一札之真品藻西清廿八字列三希之首瓣香好在鸿爪如新片羽堪珍鹅群肯换继兹而八十一牍方圆圭璧因形阅今凡百四十春变化烟云过眼属以疆吏陈词采自闽人遐购爰釐甲乙后先之次第重排更予裁量广狭之形模合度文清漫漶戈铓顿复初观石补奇零梨枣因之附录由是庭开西苑径朗周除仿淳化之成规踵石渠之韵事廊腰环砌俨新披笔阵之图轩额璇题待更和阳春之曲亲贤并赐瑶缄擎百笈之多卷册分装珠贯叶五声之序字霏琼屑家奉银钩由晋人以迄元人必衷二王之笔始快雪而终松雪适符三白之占昨朝正而衣点千官谁工谢赋今腊瑞而云同万里徵协汜书乃者景对时晴兆符嘉谷奏赓音于八伯数应经星申曲宴于重华润垂宝露行分珠玉庆兹均喜雨之亭泽普和甘勉矣跻卿云之陛
快雪堂成己亥年,三冬望雪正忧煎。
何期庚子霏元旦(御制),更喜嘉平浃大田
土德徵祥占凤纪,金穰普顺叶羲编(今岁𡷫干在辛岁支在丑)
律筒气备两春应,岁筦韶开十日前(十一日立春)
太液莹冰环曲坐,重华晁旭肆长筵。
班齐紫阁名蕃集(臣英廉),仗转黄图宿卫旋。
吉语验丰民有庆,元音出震帝庸先(联句用一先韵)
风回舞忆南荣敞(臣嵇璜),衣点情还左个联。
茶浥三清甘遍渥,诗程七字例仍沿。
书仓赓屡昌辰次,墨宝藏希典午传
翻拓咏吟难指屈,拈毫摹仿愧神全(内府旧有快雪堂法帖曾临写全部)
忽看初刻冯家版,侧想曾移闽海船
抚缺任珍残枣勒,剜讹终诮混珉镌(黄氏复将木刻翻勒石背颇有讹舛)
尘封向乏操觚拭(臣和珅),毡裹凭教置驿遄
事计从头经再徙,帙披生面许重湔。
浮云过则诚多矣(臣永贵),永昼娱兹讵舍旃。
真迹弁因阅世久,嘉名锡为兆秋虔
香融蝉翼霄垂露(臣蔡新),辉映红梁宿列躔(堂成排嵌命以石版廊壁)
修短分行浑雁齿,纵横结体总鸾翩。
辑兼四代彬彬尔,序别五声秩秩焉(帖本五册以宫商角徵羽标序)
廿有一斯人之数,八旬二乃帖其然
时晴自合为引领(王羲之快雪时晴帖)。(御制),晚热洵堪作比肩(晚热帖)
理慰投缄豁幽思,候寒枉札报佳眠(极寒帖云旦极寒得眠助反侧想小尔)
月临夏首频行药,雨冷秋中乍擘笺(秋中帖雨冷足下各可耳)
玉润笔端完幅在,珠光东里二书连(感情帖有得足下二书语)
敕排乐毅鹅群俪,疏习钟繇趸尾骈(羲之临钟繇力命还示二疏及丙舍帖)
贞观赐贻中令本,永和会感右军篇
评之或谓雄而秀,刷处犹誇俊且妍
泼沈三三追迅鹄(21),锼琼两两摭零钿(王羲之十三行二本并列)
艺师昙𥗝遵家学(22),翰综琅琊得妙筌(23)
叔洽草书观薤倒(承问帖系草书),世将飞白悟针悬。
参军法亦乌衣最(24),信本真能赤帜搴(25)
论著卜商昭日月(26),兴寻张翰韵林泉(27)
潭州诣擅越州继(臣罗源汉),季海锋争渤海偏(28)
大理告身侪若讷(29),元和新脚样公权(30)
拾遗心正箴规切(31),蒙诏词严嘱托捐(公权蒙诏帖云亲情嘱托谁肯响应)
诸体平原推卓斝,萃函明远寄缠绵(32)
䢴沟夏镇游踪转(臣谢墉),采石秦淮阔思牵(33)
赞检文殊陈乞脯(太保帖有乞鹿脯及细检文殊赞语),节逢寒食住征鞭(34)
旋风骤雨奇张阵(35),律寺斋厨静悦禅(高闲此斋帖)
南渡上皇唐国表(宋高宗书毛诗唐风),西台御史洛城宣(36)
君谟棨戟诚超众(37),佥郡郊燔特致蠲(38)
壁上纱笼鸿没爪(苏轼天际帖书蔡襄等题壁诗),座间妆靓鹤梳烟(39)
归来登览陶辞续(40),醉后淋漓旭技专(墨戏帖云承要墨戏须醉乃作)
雾苦涛惊觇变化(41),泡空梦幻付因缘(伯诚帖盖慰季常者季常陈慥字)
乳茶一臼试灯夜(展庆帖言上元夜游并借茶臼臣达椿),面酒双壶录别天(42)
携钵云根流水活(43),筑庵山麓剪茅圆(惟清帖云清于旧山筑庵独住)
丹青御榻经营到(米芾书丹青引臣钱载),殿院家庖款接便(44)
漫诧指挥呈省牒(复官帖中叙复官指挥),顿令眼界扩言诠(乌帽帖云静洗黄尘眼界花)
交驰朝使将迎扰(45),图绘天王翊拱阗(僧繇帖云收僧繇所画天王像)
朱草金沙补其阙(46),丹阳闰月确乎颠(闰月帖为芾寓丹阳时上时宰书)
左丞笺贺三出一(47),内翰刺留往复还(内翰帖不得披晤留刺云云)
閤晚围炉怡逸赏,颖尖入剂发醲研(48)
桐杉荫密偕椿柳(49),兰芷馨闻并蕙荃(九歌帖中兰芷荪蕙诸香草叠见)
歌侑夫君巫祝楚,绩扬元舅碣铭燕(50)
贽申翠榧雕奁小(51),讯附红蕖画帧鲜(52)
安抚改差迟郢境(53),闲邪述德及漳阡(54)
秋冬涉历供舒卷(55),叙跋参差定廓填(56)
越钜集枢识收四(帖中所收元以前书家跋语六人除柳公权赵孟頫各自有帖外周越程钜夫虞集鲜于枢凡四家),晋唐元宋岁逾千。
品裁每诩容台董(57),荟鉴难矜涿郡铨(谓冯铨)
木刻何时终觉脆,石模此日较称坚(58)
原文匣弆存夫朔(59),睿藻霞标冠厥巅。
数典怀抒诗叠阐(60),劭农实副记精甄(61)
腾椷璀璨铓冲斗(臣倪承宽),展叶缤纷锦濯川。
胪案色增岩壑胜(帖成行宫颁发各处名胜陈设),袭装恩赉子孙延(62)
轩罗众妙楹嵌琰(63),堂署三希额榜璇(晋三希堂法帖所刻唐以来墨迹甚夥)
廊庋双钩揭蕴古(钦定淳化阁帖首题寓名蕴古四字),亭擎八柱肖承乾(兰亭八柱帖)
聚兹体势循戈趯(臣陆费墀),式以型模逮椠铅(64)
工落林丞翚采焕,奏赍疆吏玉花娟(65)
吹豳什欲谐周雅(臣孙士毅),调琯声须协舜弦。
稽古犹虞邻玩物,抚今惟是凛临渊。
更思好恶尤宜慎,不胫致斯岂足贤(御制)
⑴ 上年初冬至入腊连得瑞雪积至盈尺麦田融透允符三白之瑞
⑵ 正月十二月两度立春并溥春祺臣三宝
⑶ 甲午以四库全书联句庚子以四库全书荟要联句臣福隆安
⑷ 王羲之快雪帖与王献之中秋帖王珣伯远帖皆希世之珍因名所藏室为三希堂
⑸ 昔年曾将快雪帖摹入三希堂法帖中其墨迹历年题咏书册中殆遍
⑹ (帖为涿州旧臣冯铨摹勒上石)。(御制)
⑺ 此帖石刻冯铨子孙不能守鬻于黄氏航归闽中
⑻ 颜真卿苏轼米芾帖中有木刻三版尚未失真
⑼ 黄氏得是石后子孙不能守前督臣杨景素因贳之以献上以举关翰墨故弗之却
⑽ 冯铨所集诸帖始自义之快雪真迹因名快雪堂帖
⑾ 圣上以快雪名堂寓绥丰之意仰见铨人于游艺之中皆关民事非如冯之仅以名迹宝重也
⑿ 此刻始王羲之终赵孟頫晋唐宋元名迹略备臣梁国治
⒀ 是帖自羲之以下共二十一人为帖八十有二
⒁ 自慰帖有理有大断其思豁之令尽之语
⒂ 四月五日帖后继以追寻帖中有服散语臣德保
⒃ 前后羲之诸札颇多残阙惟官奴玉润帖首尾完善
⒄ 乐毅论小楷褚遂良奉敕排类臣曹秀先
⒅ 褚遂良临兰亭为唐贞观时赐高士廉本
⒆ 赵孟頫评羲之书雄秀之气出于天然臣周煌
⒇ 米芾书结体飘逸自谓刷字尤善临摹右军徽宗尝赏为俊人
(21) 岳珂跋米芾临书如双鹄并翔今所临王羲之书凡九帖
(22) 是帖所载献之尺牍凡五帖臣周元理御制
(23) 王洽仁爱帖王氏诸从皆能书洽为羲之从弟书断引羲之云弟书遂不减吾是也
(24) 王廙甘雪昨表平复三帖廙字世将尝为太傅掾参军工草𨽻飞白右军之亚
(25) 欧阳询字信本宣和书谱称询真书为翰墨之冠
(26) 卜商帖云书之论事昭昭如日月之代明
(27) 张翰帖即叙季鹰秋风起思鲈鱼事有吾本山林间人语
(28) 欧阳询潭州人封渤海男徐浩越州人字季海
(29) 徐浩书试大理评事兼钟离令朱巨川告云敕左卫兵曹参军庄若讷等盖当时数人同一告也
(30) 刘禹锡诗有柳家新样元和脚之语指柳法也
(31) 公权为拾遗时常以笔谏穆宗有心正则笔正语臣阿肃
(32) 颜真卿书首载明远帖其邹游帖亦兼寄明远
(33) 䢴沟夏镇采石秦淮皆明远邹游二帖中记从游及叙别地又有佳制帖云不得重别情深惘然
(34) 天气帖天气殊未佳定成行否寒食只数日得住为佳
(35) 怀素高坐帖奔蛇走虺骤雨旋风诸语盖以自喻草书字势也臣董诰
(36) 李建中为西台御史有洛阳城阙百花风诗帖
(37) (蔡襄字君谟宋四家书之首此帖有遣使持书棨戟之下辄邀行舸光临云云)。(御制)
(38) 经年帖云郊燔甫近天气变寒书尾署致佥郡司门
(39) 杭州帖记周韶事有胡楚诗淡妆轻素鹤翎红之句
(40) 轼尝和陶潜归去来辞兹登临帖亦有归老故邱语臣福长安
(41) 怒涛帖苦雾收残文豹别怒涛惊起老龙蟠
(42) 辱教帖送别廷平郭君其末云酒两壶以饮从者
(43) 黄庭坚岳云帖云八德水清且美又云乱云根众峰里掬与斟随器耳
(44) 翼日帖致提刑殿院有来日家庖早饭之语
(45) 诏使帖朝廷遣诏使将迎旁午郡县已不胜扰臣曹文埴
(46) 三枝朱草出金沙云云为芾自题诗此帖与僧繇诸石刻俱阙易以木板因命内府选工补刻石版以成完善
(47) (左丞帖与闰月及介至帖三种笔法相近盖一时所书也)。(御制)
(48) 腊雪帖阅古南閤向火团古物赏雪又云笔如命纳二枝醲墨入之乃用
(49) 弊居帖环居桐柳椿杉垂荫一亩臣沈初
(50) 燕然山铭芾书惟九歌及此铭小楷工整夫君元舅皆见帖中
(51) 张即之寿履帖云有微贽色线翠小榧各小掩臣汪永锡
(52) 薛绍彭欲出帖云芙蓉在从者出都后得之又云长帧即不愿看横卷即略示之
(53) 吴琚附书帖交割安抚司职事廿日方得改差劄子且在郢州境上伺候回降
(54) 赵孟頫书闲邪公传云徙居彰德遂葬临漳
(55) 赵孟頫临兰亭并十三跋跋中有秋冬之间及日数十舒卷语臣纪昀
(56) 案孟頫携独孤长老所赠定武兰亭入都自至大三年九月五日跋起至十月三日虎陂跋共十一跋同日复临兰亭一本后又有二跋一云余北行三十一日款云七日书计自九月五日至十月七日恰三十二日是以兰亭临本在第十一跋之后也
(57) 明董其昌精于赏鉴所刻戏鸿堂帖收前诸帖甚多是刻经董其昌题跋者凡有四处臣金士松
(58) 快雪帖石版长短宽窄不一且有木版三段因命内府善手重摹勒石前诗云渴损阴寒识颜笔怒涛苦雾见苏词漫誇朱草愧五色更诩珊瑚收一枝即檃括补刻诸帖中句也
(59) (匣弆木板既为题句仍置堂中复以快雪堂记并木版及补刻石版拓本联装成卷有补新用以成全部弆旧还教识此词之句)。(御制)
(60) 由来御题叠韵七言长句二首有匣衍志数典廊围乍喜毕探奇之句
(61) 廑虑御制快雪堂记以时玉望殷民依而祥霙叠应恰为名实相副云
(62) 王公大臣及圴内廷翰林外省督抚学政等蒙颁赐
(63) 各家上以内府所藏法书自褚遂良以下勒石为墨妙轩帖臣陆锡熊
(64) 复内府向刻诸帖已集大成今是帖釐定完善用以津逮儒林嘉惠海内
(65) 昨冬各省奏报得雪自三四寸至七八寸不等并有盈尺者普沾渥泽实兆丰登
恭惟先榜,最得岭士。
蔚为国珍,磊砢并峙。
杰杰惟公,天不啬畁。
神蹄骏逸,其德也骥。
葆我满腔,如穑之稚。
布衣之泽,而及途尸。
捐财居弃,济人亟私。
惟其所施,必先亲亲。
亲亲伊何,宗彼主禋。
调匡九族,随我咸辛。
出门同人,破去畦畛。
人或覸公,倘受淄磷。
我观雪楼,不榜诗酒。
谁其右者,霁翁鹿叟。
死生荣辱,胶㓒耐久。
激扬千古,眉宇峥嵘。
闻人一得,输我全枰。
孩婴一世,鼎吕于筲。
见人寸长,折辈论交。
恢奇历落,北海龙泉。
啸傲散朗,子猷孟年。
推贤让能,廊庙之谟。
通敏辩博,馆阁之需。
练谊善讽,专对之材。
提撕振纲,理烦之才。
孟公之牍,孔璋之檄。
文如吴会,诗拟开历。
寄怀皇王,古文古音。
陶冶性情,载咏载琴。
左海偏迫,羁马长络。
洞庭云物,渤海虚壑。
吊古金台,浪吟衡岳。
蓬弧志左,风波世隘。
岨峿操琴,寂寞闭关。
斗命箕身,昌黎眉山。
烟霞一区,水石惹纹。
搔首问天,太白无云。
雪屋夜静,案书昼阁。
睚眦既骨,流泪往迹。
龙虎天官,羲文古易。
旨味剧炙,新工就约。
桂林重秀,邂逅文石。
白首登筵,天颜非昔。
长沙远屈,宦情渐薄。
鹤龄遽催,湖海寥落。
顾惟斯世,诸公凋谢。
曲江旧题,桑海已化。
不肖遘衅,癸亥惟夏。
公命素车,百里远卸。
侑辞诔曲,心腑为泻。
公在不孤,如涛于绍。
今焉失公,哀哉余藐。
自殓及祥,一哭终违。
俯仰惭负,长喟短唏。
自公捐世,奇祸荐酷。
有德无禄,自古在昔。
古人有言,死而克寿。
仪图于今,公则多有。
玉佩琼琚,炳琅来后。
鸿胪新仪,劫后螺壳。
中原异日,圣人有作。
一线文物,东华足徵。
冠带天下,惟公是凭。
垂之千亿,靡或不承。
伟功奇业,不系沉升。
持是慰公,我涕深仍。
缄辞送使,祇有填膺。
梅雨多时水正肥,河梁遥逐一帆归。
阮南有谱通应久,郢曲无才和转稀。
明月屡回桑梓梦,红尘不上芰荷衣。
旧家人物如君少,无限离情对落晖。
题致远斋(乾隆辛巳) 清 · 弘历
静宜理事处,颜曰致远斋
讵云寄山水,因之缅茨阶。
武侯有至谈,宁静兴我怀。
是地信佳矣,隔岁才一来。
亦不懈敕几,畴咨朝彦皆。
安边谩诩遐,晰理惟期谐。
一指苟或蔽,万几于焉乖。
致远恒在近,宵旰遑徘徊。
真性海竹茶炉 明 · 莫士安
七言律诗
一炉周绕护琅玕,圆上方中量自宽。
水火相煎僧事少,枪旗无扰睡魔安。
煖红炙汗枯霜节,沸白浇花逗月团。
留共梅窗清啜罢,雪楼谁道酒杯寒。
共 1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