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道孟

相关人物:共 9 位
共 3 首
送苏秀才 明 · 游坚
七言律诗
西风孤棹独南还,行李栖迟岁欲残。
尊酒且同江上醉,别情偏向客中难。
驿程露下砧声早,泽国秋深雁影寒。
歧路暂时分手去,相逢期在白云端。
田按:纪建文朝事者:郑晓《吾学编》、何乔远《名山藏》、吴士奇《副书》、陈继儒《史待》、尹守衡《史窃》,朱国桢《史概》、黄佐《革除遗事》、高璧《幽光录》、袁祥《建文私纪》、孙交《国史补遗》、张芹《备遗录》、何孟春《续备遗录》、冯汝弼《补备遗录》、陈洪谟《革除编年》、许相卿《革朝志》、陆时中《建文逸史》、王会《野史》、刘琳《拊膝录》、屠叔方《朝野汇编》、宋瑞仪《革除录》、林塾《革除史补》、郁衮革除遗忠录》,杜思《革朝遗忠录》、郑应旗《革朝遗忠列传》、张朝端《忠节录考误》、徐即登《建文诸臣录》,焦竑《逊国忠节录》,汪宗伊《表忠录》、赵士哲《建文年谱》、赵启元《逊国续钞》,钱士升《表忠纪》,陈仁锡《壬午书》、朱鹭《建文书法拟》、刘廷銮《逊国之际月表》、曹参芳《逊国正气纪》、周镳《逊国忠纪》、周远令《让皇帝本纪》、高世丰《尽心录》、馀美英《逊代阳秋》,皆惑于地道出亡之说,惟姜清《秘史》、朱睦𢲞《革除逸史》不为所蔽。诸家所纪惠帝出亡及诸臣行遁诗,附见于此,以志存疑之义焉。惠帝逊国后诗云:「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华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愁。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又金筑长官司罗永庵《题壁》二诗云:「风尘一夕忽南侵,天命潜移四海心。凤返丹山红日远,龙归沧海碧云深。紫微有象星还拱,玉漏无声水自沉。遥想禁城今夜月,六宫犹望翠华临。」「阅罢《楞严》磐懒敲,笑看黄屋寄昙标。南来瘴岭千层迥,北望天门万里遥。款段久忘飞凤辇,袈裟新换衮龙袍。百官此日知何处?惟有群乌早晚朝。」冯翁诗云:『夜梦何奇特!龙飞天汉津。朝横沧海曲,夕过滇池滨。光雯皆五色,蜿蜒无损鳞。渊田变化间,张主藉高旻。」绵竹山人诗云:「山河形胜今犹在,宫阙趋跄事已非。冀野风生双虎斗,咸阳火起一龙飞。伤心何忍闻黄诏,稽首无缘见衮衣。击石独怀千古恨,仰天血泪不胜挥。」万州老僧诗云:「十年依佛国,万里走天涯。旧主无寻处,孤臣敢问家?何心婴组绶,有血滴袈裟。寒食魂应寂,悲歌愧五蛇。」至袁敬所题《渊明五柳图》诗,见之《贡玩斋集》,牧斋《列朝诗》、竹《诗综》均失考,馀邗其误,附著于此。
鳌载三峰拥客槎,采真访古意无涯。
云山夜雨棠梨树,宇宙春风棣萼花。
龙洞远分丹井水,鹤松高映赤城霞。
宗师应帝光前绪,仙馆新开第一家。
送方生还宁海 元末明初 · 宋濂
洪武丙辰,予官禁林,宁海方生以文为贽,一览辄奇之,馆置左右,与其谈经,历三时乃去。明年丁巳,予蒙恩谢事,还浦阳,生复执经来侍,凡理学渊源之统,人文绝续之寄,盛衰几微之载,名物度数之变,无不肆言之。离析于一丝,而会归于大通。生精敏绝伦,每粗发其端,即能逆推而底于极,本末兼举,细大弗遗。见于论著,文义森蔚,千变万态,不主故常,而辞意濯然常新。细占其进修之功,日有异而月不同,仅越四春秋而已英发光著如斯,使后四春秋,则其所至又不知为何如。以近代言之,欧阳少师、苏长公辈姑置未论,自余诸子与之角逐于文艺之场,不识孰为后而孰为先也。予今为此说,人必疑予之过情,后二十馀年,当信其为知言,而称许生者非过也。庚申之秋,生以不见大母久,将归省焉,予深惜其去,为赋是诗。
昔在词垣时,英材常骏奔。
水碧金膏,价重骇见闻。
终然无根蒂,敛散空中云。
方生海上来,玉栗而春温。
袖携絺绣书,面带黼黻纹。
揖逊入礼域,陈义陵秋旻。
同餐太仓米,共勘典与坟。
潜将索幽邃,穹欲攀嶙峋。
蹈雪忽言别,涉险涛江津。
梅花似相怜,沿途慰孤颦。
湛恩来九天,悯吾发如银。
特敕还故山,许与烟霞亲。
生闻抱经来,处此寂寞滨。
莽苍叩大始,溟涬穷无垠。
宇宙所管摄,载籍所敷陈。
巨细钩钳之,若大乐建均。
律吕按高下,宫商肃君臣。
鬯和免惉懘,叠奏归绎纯。
桑濮俟挥斥,淫哇竟何存。
黄钟压瓦缶,庭燎灭荒磷。
似兹稽古力,可敌龛定勋。
濡毫写雄颢,势欲移峨岷。
漏泄混沌窍,出入造化神。
变幻波起伏,清温玉璘珣。
尽抽神奇秘,不堕臭腐尘。
所以日出之,逾见光景新。
山鬼当洒泣,湘灵且逡巡。
振古著作家,后先胡缤纷。
岂知万牛毛,难媲一角麟。
古今二千载,有如星在辰。
岂意荒砾中,获此席上珍。
予生发未燥,立言鄙河汾。
结交一世士,暮齿越七旬。
妍蚩与楛良,入目无留痕。
自非病狂易,颠倒甲与矜。
宁因一学徒,谀辞浪云云。
大言心不怍,只为所见真。
生今有行期,序饮松竹根。
笑摘黄金花,起泛青瑶尊。
酒酣双耳热,剧论如抽缗。
岂无赠别言,有意须当遵。
真儒在用世,宁能滞弥文。
文繁必丧质,适中乃彬彬。
有虞号多士,九官展经纶。
惟时亮天工,外夷悉来宾。
不闻有著书,鼓荡摩乾坤。
生乃周容刀,生乃鲁玙璠。
道贵器乃贵,何须事空言。
孳孳务践行,勿负七尺身。
敬义以为衣,忠信以为冠。
慈仁以为佩,廉知以为鞶。
特立睨千古,万象昭无昏。
此意竟谁知,为尔言谆谆。
无徒谓强聒,一一宜书绅。
田按:此诗有作赠郑楷者,盖遵革除之禁也。牧斋谓于内殿见《潜溪文粹》,孝孺氏名皆用墨涂乙,此可知矣。希《古谢太史公书》云:「近有人说执事赐教之言,以欧阳氏、苏氏以下见期为过,某闻之不应而笑,笑而默然,竟不问其主名。流俗人省事者少。」盖谓此诗序也。又云:「某妄志殆未可遽以辞尽,其大者将宏廓敷扬,其所传于世,俾人得乐生达理。其次亦将整齐周公、孔子之成法,为来今准。下此犹当著一书,摅所蕴蓄,补艺文之遗缺。续斯道于无极。」希古自负如此,不仅以欧、苏文章自居矣!楷亦潜溪弟子,《潜溪行状》即楷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