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杨谦

共 8 首
斯楼不与云山碍,十二阑干在半天。
云自往来飞鸟上,山尤隔越去帆前。
歌儿莫放高声起,画史惟将远意传。
日日登临留客醉,四时风月浩无边。
扬子宅前好修竹,因看万个碧交加。
薰风满簟吹苍雪,春雨充庖尽玉芽。
茶臼或闻来北牖,箨龙未许过东家。
时时彷像扬州去,拄杖寻君又日斜。
李日华《紫桃轩杂缀》:华亭杨竹西,住张堰,家有不碍云山楼,与曹云西,顾金粟,倪元镇诸公游。吴绎写其像,元镇为布树石,而诸名士题咏之。余家有杨铁崖书竹西记,赵仲穆作图,而马文璧诸公皆有咏,盖风流文雅之侠也。元季,士君子不乐仕,而法网宽,田赋三十税一,故野处者,得以赀雄而乐其志如此。
田按:杨元诚名瑀,竹懒《六砚斋笔记》云:「元诚气豪而有清尚,一时诸公皆与往还,晚栖峰、泖间,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图,杨廉夫作记,元诚自题云:『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归作竹西翁。』仲穆、张伯雨,马文璧、钱惟善、陶宗仪皆有题咏。」此卷国初入高江村詹事家,尚有金华邵衷、月楼、赵橚题咏,杨循吉、黄云跋语,竹懒所朱纪也。顾侠君云:「《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读书不仕,家有不碍云山楼,杨维桢、贝琼为之歌咏。」则似乎又有一杨竹西矣。岂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郡志或未之考耶。据此,则竹懒所纪或有舛误,姑录于此,以俟参考。
猛思量、懒窝初度,鲁云呈瑞时节。
平山杨柳苍茫外,犹是乡关明月。
春漏泄。
定知有、梅花先向江南发。
烟波梦阔。
漫约住西风,呼将塞雁,把酒为君说。

君看取,世道羊肠屈摺。
依然熟路轻辙
林泉暂洗经纶手,桐柏夜香熏彻。
趋魏阙。
指天上星辰,平步仪清切。
蟠桃未结。
待做著功名,却寻曼倩,相与带花折。
自屈星屏佐碧油,艰危同济此风舟。
平山杨柳留佳话,庾岭梅花想胜游。
公到玉阶宜抗论,我寻画舸便归休。
他时若访无真里,野水中间一白鸥。
翠玉萧萧在屋东,主人号作竹西翁。
品题莫说扬州梦,好写閒云入卷中。
六研斋笔记:杨瑀为江浙行省掾属,晚栖峰泖间,植竹千竿,自号竹西居士。赵仲穆为作图,杨廉夫为作记。自题句云云。仲穆诗云:「篱外涓涓涧水流,竹西花草弄春柔。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张伯雨诗云:「问讯扬雄宅,深居在竹西。风林宜月影,春日听莺啼。东老应同乐,南邻忆旧题。东风又花草,相与及幽栖。」马文璧云:「杨子宅前好修竹,因看万个碧交加。薰风满簟吹苍雪,春雨充庖尽玉芽。茶臼或闻来北牖,箨龙未许过东家。时时仿像扬州去,拄杖寻君又日斜。」钱惟善诗曰【钱惟善 「惟」原作「维」,按钱惟善字思复,钱塘人,因据六研斋笔记(有正书局石印本)卷一改正。】 :「为竹移家亦苦辛,我如东道竹如宾。石头路滑机锋峻,岘首碑沈感慨新。淡月半窗金弄影,清风一径玉传神。明当拄杖敲门去,爱汝草玄亭上人。」 案:此诗李日华以为杨元诚作。癸集据松江志载杨谦别号竹西,而引不碍云山楼歌咏事为證。又疑元诚谢归鹤沙时,变易名号。又疑日华笔记多舛误,未可为据。然癸集庚上赵茂原橚有杨竹西草亭图卷诗,序云:至正乙未春,余来浦东,张溪杨君平山植竹数百竿于西林,结亭苍翠间,扁曰竹西,因以为号焉。云云。平山杨谦号,其非元诚无疑。
海之云兮油油,雨我田兮有秋。
海之山兮离离,障我流兮东之。
云之动兮跹跹,吾与云动兮动而不迁。
山之静兮层层,吾与山静兮静而不停。
杨维桢不碍云山楼记:至正九年,余抵松之张溪。溪之东有大族,为杨竹西氏居之。南扁其楼曰不碍云山。竹西宴于楼之上,窗户四辟,万顷之云,两鳌之岛,皆自献于眉睫之下。竹西风日佳时,岸巾楼上,手挥五弦之馀,与一二解人谈至理。既以八窗无碍者辟于目,复以八荒无碍者洞于心,云山之观尽矣备矣。竹西怃然若有得,起举酒而自歌云云。又歌云云。并录其歌以为记。
客从江北归,诛茅乂其宅。
鸳鸯七十二,门外烟水碧。
惊烽一夕起,那遽商山觅。
误从康庄路,坠入嚣尘窟。
纵横姬姜肆,凌乱奎娄壁。
如何作诳语,谓抱匡山膝。
将无杨竹西,题字讹自昔。
不然新眉黛,对之可愈疾。
不然砚山图,间以一品石。
须弥见弹指,棋局起肝膈。
玉川有屋山,恶少骑危迹。
岑楼本重屋,曾譬礼与食。
只恐门如市,不愁雀罗翟。
毋慕楼山堂,死士误争席。
毋读囚山赋,兕柙疑拥隔。
好吟媚潜虬,阿连图主客。
杨竹西高士小像 元末明初 · 净慧
七言律诗
鹤立长身大布襦,绿光瞳子雪眉须。
才名耻列三生后,文物看来两晋无。
牛度玉关回紫气,龙眠沧海抱遗珠。
凭君更著东维辈,画作云林五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