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扬雄

相关人物:共 119 位
共 361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太常箴 西汉 · 扬雄
四言诗
翼翼太常,实为宗伯。
穆穆灵祗,寝庙奕奕。
称秩元祀,班于群神。
我祀既祗,我粢孔蠲。
匪愆匪忒,公尸攸宜。
弗祈弗求,惟德之报。
不矫不诬,庶无罪悔。
昔在成汤,葛为不吊。
弃礼慢祖,夔子不祀。
楚师是虏,鲁人跻僖。
臧文不悟,文隳太室。
桓纳郜赂,宵降二宫,用诰不祧。
故圣人在位,无曰我贵。
慢行繁祭,无曰我材。
轻身恃巫,东邻之牺牛,不如西邻之麦鱼。
秦殒望夷,隐毙钟巫。
常臣司宗,敢告执书(《艺文类聚》四十九作扬雄,《初学记》十二作崔驷,《古文苑》作崔骃注云,一作扬雄。)
《汉书》曰:王莽篡位后。复上符命者。莽尽诛之。时扬雄校书天禄阁。使者欲收恐。乃从阁自投。几死。京师为之语曰:
惟寂寞,自投阁。
爰清静,作符命(《汉书》师古注。今流俗本云。惟寂惟寞。自投于阁。爰清爰静。无作符命。妄增之。○《汉书》扬雄传。《御览》四百九十五。又《白帖》三、十。《文选》三十齐中读书诗注、《御览》一百八十四并引阁一韵。《诗纪》九作投阁。)
杨子湾偶赋 明 · 林光
七言律诗
杂剧喧阗谢耳边,晚风凉气正翛然。
青茭插剑森依岸,白雨跳珠正满川。
角角水鸡初叫处,腾腾杯酒未醒前。
分明一段闲滋味,写入扬州短短篇。
河东赋 西汉 · 扬雄
其三月,将祭后土,上乃帅群臣横大河,凑汾阴。既祭,行游介山,回安邑,顾龙门,览盐池,登历观,陟西岳以望八荒,迹殷周之虚,眇然以思唐虞之风。雄以为临川羡鱼不如归而结罔,还,上《河东赋》以劝,其辞曰:
伊年暮春,将瘗后土,礼灵祇,谒汾阴于东郊,因兹以勒崇垂鸿,发祥隤祉,钦若神明者,盛哉铄乎,越不可载已!
于是命群臣,齐法服,整灵舆,乃抚翠凤之驾,六先景之乘,掉奔星之流旃,彏天狼之威弧。
张耀日之玄旄,扬左纛,被云梢。
奋电鞭,骖雷辎,鸣洪钟,建五旗。
羲和司日,颜伦奉舆,风发飙拂,神腾鬼《走隹》;
千乘霆乱,万骑屈桥,嘻嘻旭旭,天地稠山敖,簸丘跳峦,涌渭跃泾。
秦神下詟,蹠魂负珍;
河灵矍踢,爪华蹈衰。
遂臻阴宫,穆穆肃肃,蹲蹲如也。
灵祇既乡,五位时叙,絪缊玄黄,将绍厥后。
于是灵舆安步,周流容与,以览虖介山。
嗟文公而湣推兮,勤大禹于龙门。
洒沈菑于豁渎兮,播九河于东濒。
登历观而遥望兮,聊浮游以经营。
乐往昔之遗风兮,喜虞氏之所耕。
瞰帝唐之嵩高兮,脉隆周之大宁。
汨低回而不能去兮,行睨陔下与彭城。
濊南巢之坎坷兮,易豳岐之夷平。
乘翠龙而超河兮,陟西岳之峣峥。
云霏霏而来迎兮,泽渗漓而下降,郁萧条其幽蔼兮,滃泛沛以丰隆。
叱风伯于南北兮,呵雨师于西东。
参天地而独立兮,廓荡荡其亡双。
遵逝乎归来,以函夏之大汉兮,彼曾何足与比功?
建《乾》《坤》之贞兆兮,将悉总之以群龙。
丽钩芒与骖蓐收兮,服玄冥及祝融。
敦众神使式道兮,奋《六经》以摅颂。
逾于穆之缉熙兮,过《清庙》之雍雍,轶五帝之遐迹兮,蹑三皇之高踪。
既发轫于平盈兮,谁谓路远而不能从(《汉书·扬雄传》、《艺文类聚》三十九。)
逐贫赋 西汉 · 扬雄
扬子遁居,离俗独处。
左邻崇山,右接旷野。
邻垣乞儿,终贫且窭。
礼薄义弊,相与群聚。
惆怅失志,呼贫与语。
汝在六极,投弃荒遐。
好为庸卒,刑戮相加。
匪惟幼稚,嬉戏士砂。
居非近邻,接屋连家。
恩轻毛羽,义薄轻罗。
进不由德,退不受呵。
久为滞客,其意谓何?
人皆文绣,余褐不完;
人皆稻粱,我独藜飧。
贫无宝玩,何以接欢?
宗室之燕,为乐不槃。
徒行赁笈,出处易衣。
身服百役,手足胼胝。
或耘或耔,沾体露肌。
朋友道绝,进官淩迟。
厥咎安在,职汝为之。
舍汝远窜,昆仑之颠。
尔复我随,翰飞戾天。
舍尔登山,岩穴隐藏。
尔复我随,陟彼高冈。
舍尔入海,泛彼柏舟。
尔复我随,载沈载浮。
我行尔动,我静尔休。
岂无他人,从我何求。
今汝去矣,勿复久留。
贫曰唯唯,主人见逐,多言益嗤
心有所怀,愿得尽辞。
昔我乃祖,宗其明德。
克佐帝尧,誓为典则。
土阶茅茨,匪雕匪饰。
爰及季世,纵其昏惑。
饕餮之群,贪富苟得。
鄙我先人,乃傲乃骄。
瑶台琼榭,室屋崇高。
流酒为池,积肉为崤。
是用鹄逝,不践其朝。
三省吾身,谓予无愆。
处君之家,福禄如山。
忘我大德,思我小怨。
堪寒能暑,少而习焉。
寒暑不忒,等寿神仙。
桀蹠不顾,贪类不干。
人皆重蔽,子独露居。
人皆怵惕,予独无虞。
言辞既罄,色厉目张。
摄齐而兴,降阶下堂。
誓将去汝,适彼首阳。
孤竹二子,与我连行。
余乃避席,辞谢不直。
请不贰过,闻义则服。
长与汝居,终无厌极
贫遂不去,与我游息
⑴ 《艺文类聚》三十五、《初学记》十八、《御览》四百八十五、《古文苑》。
新论曰:扬子云工于赋。王君大习兵器。余欲从二子学。子云曰:能读千赋则善赋。君大曰:能观千剑则晓剑。谚曰:
伏习象神。巧者不过习者之门(○意林三。)
晏起山窗漱石泉,风花片片蝶娟娟。
鸱夷有腹容吾醉,匏系无心取世怜。
扬子为贫犹执戟,张平非老欲归田。
杖头莫讶空携去,耐可春衣典百钱。
载酒何人过子云,闭关兰若断知闻。
分无粳秫资三径,岂有篇章咏五君。
新故易成南浦别,渔樵时寄北山文。
悬知倚市倾城态,应笑寒窗刺绣纹。
履霜操者。尹吉甫之子伯奇所作也。吉甫。周上卿也。有子伯奇。伯奇母死。吉甫更娶后妻。生子曰伯封。乃谮伯奇于吉甫曰:伯奇见妾有美色。然有欲心。吉甫曰:伯奇为人慈仁。岂有此也。妻曰:试置妾空房中。君登楼而察之。后妻知伯奇仁孝。乃取毒蜂缀衣领。令伯奇缀之。伯奇前持之。吉甫大怒。放伯奇于野。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楟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伤无罪见逐。乃援琴而鼓之曰云云。宣王出游。吉甫从之。伯奇乃作歌。以言感之于宣王。宣王闻之曰:此孝子之辞也。吉甫乃求伯奇于野而感悟。遂射杀后妻。
履朝霜兮采晨寒。考不明其心兮听谗言。
孤恩别离兮摧肺肝。何辜皇天兮遭斯愆。
痛殁不同兮恩有偏。谁说顾兮知我冤(○琴操上。《世说》新语言语篇注。《文选》十八长笛赋注。《初学记》二。《白帖》六。《御览》十四、五百十一引并有序无辞。《乐府诗集》五十七。朱文公校昌黎集注引古我府解题。《诗纪前集》四。○逯案。《后汉书》黄琼传注引《说苑》曰:王国子前母子伯奇。后母子伯封。后母欲其子立为太子。说王曰:伯奇好妾。王不信。其母曰:令伯奇于后园。妾过其旁。王上台视之。即可知。王如其言。伯奇入园。后母取蜂十数置单衣中。过伯奇边曰:蜂螫我。伯奇就衣中取蜂杀之。王遥见之。乃逐伯奇也云云。据此西汉初年。始有与琴操本事相同之故事。然尚无琴曲之事。水经江水注引扬雄琴清英曰:尹吉甫子伯奇。至孝。后母谮之。自投江中。衣苔带藻。忽梦见水仙。赐其美药。思惟养亲。扬声悲歌。船人闻之而学之。吉甫闻船人之声。疑似伯奇。援琴作子安之操云云。据此伯奇故事虽演为琴曲。与本操亦相异。又后汉王充《论衡》书虚篇、赵岐孟子注。均谓伯奇流放。作小弁之诗。可见后汉前期。伯奇故事亦尚未固定。至曹植贪恶鸟论引俗传云。吉甫后悟追伤伯奇。遂射杀后妻。而《世说》新语注引琴操谓伯奇作歌。以言感之。履霜操及共歌辞。始正式传行于世。要之。此操至早为后汉时作品。)
雉朝飞操者。齐独沐子所作也。独沐子年七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飞雉雄雌相随。感之。抚琴而歌曰:○逯案。独沐子。琴操序首作沐犊子。是也。《古今注》作牧犊子。
雉朝飞。鸣相和。
雌雄群游于山阿。我独何命兮未有家。
时将暮兮可奈何。嗟嗟暮兮可奈何(○琴操上。《乐府诗集》五十七。朱文公校昌黎集雉朝飞操注引《古今注》。《诗纪前集》四。又《类聚》九十、《御览》九百十七引和、河二韵。○逯案。崔豹《古今注》曰:雉朝飞者。牧犊子所作也。齐处士。湣宣王时人。年五十无妻。出薪于野。见雉雌雄相随而飞。意动心悲。乃仰天叹。大圣在上。恩及草木鸟兽。而我独不获。因援琴而歌。以明自伤。其声中绝。魏武帝宫人有卢女者。故冠军将军阴叔之妹。七岁入汉宫。学鼓琴。琴特鸣。异于诸妓。善为新声。能为此曲云云。又据昌黎集注。原本《古今注》并载此歌辞。可见此操此歌即后汉末年之新声。查扬雄琴清英曰:雉朝飞操者。卫女傅母之所作也。卫侯女嫁于齐太子。至中道。闻太子死。问傅母曰:何知。傅母曰:且往当丧。丧毕不肯归。终之以死焉。傅母悔之。取女所自操琴。于冢上鼓之。忽有二雉俱出墓中。傅母抚雌雉曰:女果为雉耶。言未毕。俱飞而起。忽然不见。傅母悲痛。援琴作操。故曰雉朝飞。据此西汉末已有雉朝飞操。但其本事与琴操异。且无此歌也。)
共 3615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