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魏璠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2 首

人物简介

中州集
德直,字伯直,平阳人。
叔祖邦彦,字彦才。
张楫榜登科,以当川令致仕。
有松堂集行于世。
尝有诗云:青山澹澹水溶溶,尽出苍祗点化工。
无限烧痕浑绿染,可怜乔木待春风。
父迪禄,字仲英,明昌初进士,历岐山、上党二县令,卒于省掾。
伯直,贞祐三年进士,释褐新平簿,辟蓝田令。
秩满,父老诣行台,留再任。
去之日,为立生祠。
移沔池通许,召补省掾,选授右警巡使,终于同知武胜军节度使事。
子城,今居永宁。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怀州人,居嘉兴,字长孺,号可斋。李邦彦孙。理宗淳祐中历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陈守边之宜五事。累进资政殿学士,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景定五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寻遭论劾夺职。恭帝德祐初追复原官。多言边境之事,为贾似道所嫉,使不竟其用。有《可斋杂稿》。
全宋诗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为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为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为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复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为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七八一一
李曾伯(一一九八——一二六八),字长孺,怀州(治今河南沁阳)人,后徙居嘉兴,邦彦之后。
历官通判濠州,迁军器监主簿,添差通判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司主管机宜文字。
入为度支郎官,授左司郎官、淮西总领。
寻迁右司郎官。
为太府少卿、兼左司郎官、敕令所删修官。
擢太府卿,淮东制置使、知扬州、兼淮西制置使,诏军事便宜行之。
加华文阁待制,进宝章阁直学士,权兵部尚书,加焕章阁学士。
淳祐九年,以旧职知静江府、广西经略安抚使、兼广西转运使。
进徽猷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兼湖广总领、京湖屯田使,进龙图阁学士。
加端明殿学士,兼夔州路策应大使。
进资政殿学士,制置四川边面,与执政恩例。
寻授四川宣抚使,特赐同进士出身。
召赴阙,加大学士、知福州、兼福建安抚使。
辞免,以大学士提举洞霄宫。
宝祐五年,起为湖南安抚大使、知潭州,兼节制广南。
移治静江,为广南制置大使、兼广西转运使。
开庆元年,进观文殿学士,以言者论罢。
景定五年,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
咸淳元年褫职,四年卒。
见《宋史》卷四二○本传,《至元嘉禾志》卷一三,《楚纪》卷五二,《可斋杂藁》卷首李杓序,《可斋续藁后》卷一○《庚申病中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