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通真子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3 首
广慧寺行馆作(乾隆癸卯) 清 · 弘历
五言律诗
蒙古奉黄教,转经延梵僧。
行斋邻净域,驻辇向清塍。
惜费虽频谕,摅忱各效能。
更殷保泰志,问古有谁曾。
⑴ 夜不收村旧有此梵宇今赐名为广慧寺上年喀拉沁王拉特纳锡第请于寺侧搆备行馆数楹屡论未允而恳请诚切念其抒忱自效许之按夜不收在明季为军营侦探人之俗名其时或于此遣人访伺敌情夜行昼伏后遂以此名村今则中外一家远至伊犁可以万里宵行因感夜不收之名益殷然于保泰持盈之匪易耳
① 庄简乞罢政奉祠洞霄宫所写。
日日当门祗卧龙(庄简公句。),洞霄旧宅久迷踪。
幸无地癖惭先德,尚有山灵守故封。
三宿新河曾赁庑,卅年冷署自哦松。
谏垣它日初衣遂,拟僭僧房学打钟(明馀姚陈恭介公自冢宰告归,无屋,借寓僧寺,此皆乡贤佳话,与《嘉泰志》所纪宋世四宰辅、两侍从皆无居宅事风流辉映,心向往之。)
久与故山别,秋来乡思盈。
夜梦里中出,漾舟东北行。
言过明桑社,一树霜华晴。
艳逾春葩发,绮映丹霞明。
左顾一山起,立水如相迎。
秋林粲以峙,青黄杂鲜赪。
图画岂云过,仙区亦难名。
越中溪水美,东南灵秀并。
平生烟霞怀,此地非所营。
胡为入我梦,岩壑生幻情。
外家澄湖埭,去此三里程。
幼少屡经过,村落多纡萦。
卧或枕母膝,识此鸡犬声。
壮岁事游宦,慈荫悲俄顷。
诸舅久凋谢,门户委棘荆。
廿年绝行迹,寤寐常怦怦。
马山不可见,园林有馀清。
眼前得此境,凄然伤我生(马山,镇名,在明桑、陆家埭之间,相传镇中隆庆寺厨下有石脊起,即其山也。《嘉泰志》:「马山桥,在县东北二十里。」二当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