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赵宪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衰白离群久,惊君扣石关。
清欢曾几日,别恨绕千山。
观物烟霞外,论心洞壑閒。
明朝已陈迹,愁坐对岩湾。
相携地上仙,坐弄沧溟月。
秋光满上下,万境皆清绝。
神飙吹袅袅,玉笛云衢彻。
临觞忽惆怅,美人天一末。
雪暗重峰山径微,茶烟生处是禅扉。
一声清磬诸天外,遥想居僧日暮归。
壬辰八月锦山之战。重峰赵公父子与七百义士同日死。事闻。先王震悼。赠公吏曹参判。又命廪其母官其子完堵。今上之抚军南行也。召见公之子。遣从官致祭。复役减租。又甲辰。先王赐祭加赠今官。逮今上即位之明年。听建书院祠。赐额曰表忠。俾春秋祭于祠。始公之殁。麾下士收七百义骨。即其地作一冢。竖石其侧。名之曰一军殉义碑。既又诸生以金浦公故宅。相与谋石树于墟。遂撮公平生言行及举义事迹。属不佞曰。子其文。凡往返三四。请益坚。则谨按。公讳。字汝式。白川人。上世有讳文胄。丽朝兵部尚书。至讳天柱。红巾之乱。以元帅战死。考应祉。赠吏曹判书。娶车顺达女。生公于嘉靖甲辰。中丁卯文科。补校书正字。时降香佛寺。公上疏言。口读圣经。手封佛香。所不忍也。坐削官。自是直声籍甚。历户、礼、工佐郎、通津、报恩县监全罗都事。在通津。杖杀内奴。豪横者诬公以滥刑。杖配富平。在报恩。上疏请革燕山朝贡案。立鲁山后。旌表六臣。禁制王子第宅。丙戌。上疏伸救牛溪、栗谷先生及朴思庵、郑松江诸公。寝不下。再疏益论朝臣朋比。丁亥。又上万言疏。仍论郑汝立凶悖。比之羿、浞。观察使格之不以闻。时秀吉遣使来觇。公徒步上京。并前未达疏以进。言秀吉弑君。宜斥其使。己丑。持斧伏阙上疏。极论宰臣误国。三司论窜吉州。冬。郑逆谋发。以公有先见。命放公。公在谪。闻朝廷遣使日本。上疏极言其不可。辛卯。贼使至。公又疏陈秀吉必背约构乱。请斩玄苏、义智首。上奏天朝。严兵以待。不报。仍叩首石础血被面。观者如堵。或讥其自苦。公曰。明年窜山谷。必思吾言。又以一疏辞朝。并进自草奏文及谕琉球、对马岛等书。痛哭出都门。及壬辰闻难。即与门徒。欲西赴行在。道梗不果行。见巡察使。力请讨贼。草檄传告八道。辞旨激烈。义士坌集。得千有六百馀人。乃与僧将灵圭。直捣清州。洒泣血战。贼大衄焚尸宵熸。湖左诸屯贼。望风皆遁。遂飞文一路。整军北行。师次温阳。锦山之贼。将侵轶两湖。巡察使告急于公。要与共事。诸军佐亦言贼无所不躏。而独馀湖西南一片土。失此则无国也。宜先讨锦贼。以绝其后。而勤王未晚也。公乃还公州。巡察使议不合。事多沮挠。麾下稍稍散去。只七百义士愿从之。公慨然移军向锦山。曾与湖南巡察使权慄。约以十八日齐举。慄移书改期。而公未及知。是日蓐食传发。或言贼锋锐甚且众。宜按兵相势。毋轻尝大敌。公曰。君父何在。敢言利钝。贼诇知兵无助。乘未备而逆之。箄野而阵。分兵为三。迭出以肄之。公下令曰。死生进退。毋愧义字。士皆惟命。力战终日。贼三北几溃。而我兵已矢尽无可为。会日且入。两军不相见。吏士皆无人色。而公意气自若。督战益急。贼悉锐攻之。帐下士挽公请跳。公笑解马鞍曰。此吾殉节地。男儿死耳。不可苟活。援枹鼓之。士争直前。无一人旋踵。短兵接空拳搏。亦无一人徒死。虽众寡不敌。全军尽殁。而贼死过当。势大挫。收馀兵运尸。哭声震野。遂与茂朱屯贼皆遁。湖西南赖全。翌日。公之弟范。寻公尸。则公死于旗下。将士环公死相枕。范负公尸。还殡沃川。张目掀髯。怒色如生。葬于沃之安邑县。与夫人同茔。公之子完基。姿性俊伟。兵败故异其冠服。冀代公死。贼认为将矺其尸。公性至孝。才免襁褓。已知事亲礼。修书父母。必盥濯整衣冠。每夜必诵大学及离骚经、出师表。悲歌慷慨。达朝不寐。家贫躬自耕耘。或牧牛田间。亦未尝释卷。日采薪爇亲突。映火而读之。其窜吉州。公闻即登程。金吾卒止之曰。来时同班教我云。赵某贤者。必不留。汝必以夕抵家。令夜治行。所以迟暮而至。公曰。君命不可宿。徒步夜发。尝游大屯山寺。一日对食。推与房中四僧曰。明年有变。我必赴难。今日共此饭者。可来同事。僧怪之而阳应曰诺。后三僧皆与公同死。而其一病未赴。说人如此云。申恪宰延安。公贻书曰。明年必有倭难。延是三国时城守剋贼地。君以武将守土。宜速浚壕增陴。为死守计。恪雅重公。即治守禦具如公指。后李公廷馣果以此城却贼。壬辰四月。闻东南有声如巨雷。公惊仆曰。此天鼓也。贼必渡海矣。及起兵。尝夜观天象。北向拜哭良久。又仰天而曰。吾以为祸及行朝。更察之。二王子入北者。其获于贼乎。门人识之。贼渡海。王子被虏。皆其日也。公始游土亭门。晚从牛溪、栗谷。讲论周易。便师事之。不佞年辈后。未睹公面。尝闻一时名流欲用公。栗谷先生曰。此人不知变通。以为唐虞之治。可以猝复。一事不合。牵裾折槛。必至骚扰。俟其练达可大用。不佞之妄论公亦如此已。独土亭论当世人物。必以公为第一。盖栗谷早殁。未及见公学进也。独其执太固守太洁。奔义如狂。见人过若浼。一言不是。则虽公卿大臣。廷叱之如奴狗。立玉陛前。与人主抉肾肠争是非。不得则不已。未尝以毫发恕人。宜其流窜困厄。不容于世也。然不如是。焉能成就此哉。况其高见达识。可质神明。爱君忧国。出于至诚。使公之志得展于当时。则经济事业。亦可想见。而终于伏节一士而止。惜矣惜矣。呜呼。虽使公言行计用。显宠一时。视如今闻公名而发立。读公文与遗事而胆裂。韡韡精神亘万古不死者。何如哉。终不以彼易此。铭曰。
烈烈赵公,禀挺特兮。
培深植固,行也独兮。
自信其中,不求知兮。
必背群驰,矧敢随兮。
愈踬愈坚,困而亨兮。
屡疾其呼,众听惊兮。
先知逆见,若烛照兮。
孰信其然,哗而笑兮。
以性而行,得之天兮。
不骇危机,神益全兮。
衣车赫赫,视弊屣兮。
首碎不悔,遑恤毁兮。
逢时孔艰,得死所兮。
仗剑一呼,从义旅兮。
畴遏公诚,一团血兮。
集义为兵,用不缺兮。
奔敌如雷,莫我婴兮。
勇不徒死,死犹生兮。
七百义骨,环公尸兮。
气结为虹,亘天维兮。
有炳如日,峙如岳兮。
不涅千秋,昧者式兮。
嗟公之烈,何待碑兮。
石于墟者,多士思兮。
十月二十日。入锦山郡作 其一 (辛亥)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命新州号说高丽,参政荣生昼锦时
郡本济疆传进乃(郡本百济进乃郡也。),县并罗代废尸伊
栗亭冶隐先贤里,直学监门孝子碑
荒峡一区多古迹,两峰忠血最堪悲(高霁峰敬命,赵重峰宪。皆以义兵将。战死郡地。)
⑴ 郡乃高丽进礼县。忠烈王时。县人金侁仕元朝。为辽阳行省参政。有功本国。及归乡。王嘉之。升县为锦州。以旌昼锦之荣。
⑵ 富利废县。在郡东南二十里。本百济豆尸伊县。一云富尸伊县。新罗改称伊城县。为本郡属邑。高丽改名富利县。置监务。后还属本郡。
⑶ 文贞尹公讳泽。号栗亭。亭基在郡东五里许。冶隐吉先生讳再。父元进知锦州时。先生娶本州人申勉之女。旧居在郡东七里许。乃乐谷。
⑷ 郡人韩皦。高丽朝。官至直提学。有孝行。立碑旌门。碑在郡治内。监军散省尹公讳龟生。栗亭之子也。恭让王命立孝子碑。碑在郡南十五里草岘村。乃公所居之地。
题星谷书院(癸丑) 明末清初 · 李安讷
七言律诗
郡中诸生。度地相方。乃于进乐山之东北麓万德寺之洞口。名曰星谷。新建祠宇。以为金参政,尹栗亭,吉冶隐,金冲庵,高霁峰,赵重峰诸先贤享祠之所。
进乐山前谷号星,庙宫新辟俨丹青。
朝廷自昔褒参政,父老如今诵栗亭。
冶隐冲庵留轨躅,霁峰提督凛英灵。
崇贤本要乡风励,芹藻千年好荐馨。
文义忆重峰集杜句 明末清初 · 金堉
五言绝句
文传天下口(赠郑著作),义仗知者论(贻柳少府)
古人称逝矣(寄贾岑),愁坐更临门(愁坐)
渡荆江次重峰 明末清初 · 金堉
七言绝句
重峰赵子是吾师,独抱奇才未济危。
一带澄潭山下绿,秋风忽忆渡江时。
锦山感古。次岳叔板韵(二首。) 其二 (癸未) 明末清初 · 李植
七言绝句
志士捐躯比舍鱼,盈朝贤俊愧簪裾。
荒原旧路残碑在,时见征人为下舆(右永重峰遗迹)
敬次佔毕斋韵(丁酉) 明末清初 · 李景奭
五言律诗
高山县安心寺积雪楼壁上。有金文简公诗板。为奸孽子光所毁撤。其实僧乃藏弆。后为士人所得。用是楼燬而得全焉。楼既重新。赵使君亿。谋所以寿其传。将公诗并与栗谷,重峰二先生所次韵。遂倩同春宋赞善笔而刻之。尤庵宋参议为之跋。重揭楼上。乃知神物之护至宝也。非人智虑所可测。子光安能祸之哉。其所以毁之者。乃所以全之也。使君要余次韵。余何敢续貂。用寓高山仰止之意云尔。
纵肆含沙毒,宁无国是公。
暂虚纱壁上,终脱劫灰中。
重照新楼日,犹存大雅风。
二贤赓秀句,馀韵未曾空。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