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完颜璟

相关人物:共 28 位
共 6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昌黎为文章宗伯,兼汉儒经学,宋儒理学,独有千秋。
何期问字重来,衡岳云高迷旧径;
邺侯是忠孝神仙,羡紫衣出山,白衣还山,荣膺一品。
讵料骑箕归去,湘天日暮起悲风。
銮舆西幸日重辉,五老掀髯拱翠微。
风撼碧涛寒落座,鹤翻清露冷沾衣。
根柯夭矫蟠金辇,枝叶阴森障绣帏。
记得瑶池开宴处,萝花香里驻旌旂。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顺天府部
尺五城南话往年,妆台明月媚华筵。
欢娱未了闻笳鼓,岐国双娥锁翠烟(妆台者,金章宗所筑,以贮李宸妃。章宗尝曰:「二人土上坐」,宸妃应声曰:「一月日边明」。章宗大悦。我太祖皇帝伐金之初,金宣宗尝献岐国公主以请和。故云。)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
李早画马供奉时,画院森森严品第。
冀之北土马所生,早也想见房星精。
遂令龙媒出毫素,侧胸注目疑嘶鸣。
纨扇画三骑,郎君峭鞍辔。
窄衫绣襮四带巾,靴尖曾踢中州碎。
紫绒军败祁连山,金钿玉轴仍南还。
好事空馀扇头马,至今拂拭尘埃间。
注:金章宗母,宋徽宗某公主之女也,故明昌书画悉效宣和。
只道山穷水亦穷,忽攀石蹬与云通。
芙容殿底三重阁,杨柳桥南一面风。
老去文人多入道,从来绝境必凌空。
知君欲傲长江簿,佛号曾呼禁苑中(绝顶有飞阁不可上即金章宗芙容殿故址)
玉泉山 清初 · 查慎行
七言律诗
销夏谁知别有湾,孤云一角截西山。
千家旧业蛙鱼国,十里提封虎豹关。
栏楯离离金碧上,歌钟隐隐翠微间。
清泉自爱江湖去,流出红墙便不还(玉泉山旧为金章宗避暑地故首句云)
寿安山头一老松,从下仰视青童童。
羽衣仙人拥盖立,柄短却作伛偻容。
我思蹑屩苦无伴,范老(性华)兴到许我从。
婆娑初自枝亚入,中乃可置一亩宫。
四傍四枝分四面,侧理横出交蓬松。
东西南北不相顾,意到各自成虬龙。
中间大枝裘挈领,高势一揽收群雄。
其旁峭壁截牙角,直下千尺方藏锋。
苍髯翠尾掉空际,蜿蜒饮涧天投虹。
千山万山似摇动,鳞甲未敛云濛濛。
须臾夕阳转西麓,胁下畟畟生微风。
一声老鹤忽飞出,竽籁散入邻庵钟。
老僧指似时代古,手植传自金章宗
是时朔南罢兵革,贡使一一舟车通。
明昌泰和号极治,击毬诈马习俗同。
近郊亭馆恣游宴,逐兽不入深榛丛。
遗山野史有深意,国亡事去忍更攻。
孤臣饮泣记旧恨,肯畏后世讥不公。
洗妆楼空春月白,射柳圃废秋花红。
一朝故物独留此,郁郁幸自蟠苍穹。
尔来四百四十载,坐阅桑海如飘蓬。
轮囷差堪伍社栎,潇洒犹足骄秦封。
君不见报国门前数株树,托根悔落尘埃中。
周礼重玺节,后来印章母乃同。
自从秦人刻玉称国宝,此外杂用金银铜。
铸成往往上戴纽,屃赑作力碑趺雄。
橐驼羔鹿虎豹龙,细者龟兔巨者貔与熊。
肖形寓像随所好,缪篆法与虫鱼通。
汉时斗检封下沿,唐宋仍相蒙神龙。
贞观宣和中,六印旁及金章宗
当时御府收藏及书画,首尾钤识丹砂红。
民间私记不知几千万,扬(克一有集古印格)(厚之有复斋印谱)(夔有集古印谱)(子昂有印史)集古谁能穷。
车磲玛瑙犀角及象齿,苟适于用俱牢笼。
后来摹刻忽以石,其法创自王山农
自元历明三百载,巧匠到处搜䃔䃧。
吾乡青田旧坑冻,价重苍璧兼黄琮。
福州寿山晚始著,强藩力取如输攻。
初闻城北门,日役万指佣千工。
掘田田尽废(寿山石产田中者最佳),凿山山为空。
昆冈火连三月𤇺,玉石俱碎污其宫。
况加官长日检括,土产率以包苴充。
今之存者大洞盖巳少(大洞所产亚于田石),别穿岩穴开芙容(今所用者皆出芙容岩)
居人业此成石户,斑白老叟携儿童。
采来制纽尚仿古,一一彫琢加磨砻。
我闻金石古称寿,兹山取义奚所从。
如何出宝还自贼,地脉将断天无功。
山灵有知便合变顽矿,庶与鸿濛混沌相始终。
⑴ 元末诸暨人王冕自称煮石山农始用花乳石刻私印
蜀冈胜概甲淮东,一棹清溪曲曲通。
溪尽两岸柳亦终,仰见蓊郁万岭松。
松涛谡谡生寒𩘎,有如碧涧涤吾胸。
丹雘远隐葱翠丛,望之惝恍太虚宫。
蜀冈并峙本三峰,东断西连中势雄。
岷脉远来迹可踪,蜿蜒突起昂蛇龙。
有级可拾何须筇,竹间幽径不知穷。
栖灵古刹佛尘封,洛春旧堂牡丹空。
平远真赏阿阁重,石刻摩挲妙迹逢。
仰望千载怀欧公,贤太守为文章宗
风流邈矣精爽钟,湖山簪屦相步从。
平山堂上登从容,文栏画槛雕玲珑。
隔江山色黛眉同,薄施浅扫造化工。
若有若无若迷濛,又若淡焉又若浓。
其光直欲扑帘拢,其色直欲夺菜葱。
其势千叠横复纵,开作山堂青屏风。
山堂占阜能几弓,妙揽远山几席供。
天造地设人铸镕,凿奇发异开昧蒙。
我欲倚槛饮大盅,山僧谓有泉淙淙。
其液甘冽如乳融,饮之果可代酽醲。
迹之穴在石壁中,覆以古亭褪髹彤。
窥之黑黝深窟窿,投石闻能响洪钟。
四顾草木夏葱茏,中卧颓垣与败墉。
昔沼台今巢蚁蜂,烟云过眼太遽悤。
独有山堂立如崧,窗楯交映湿青红。
宋庆历讫清乾隆,未废增修藻饰功
我来中复更杨洪,鲁殿灵光独巃嵷(洪杨以后城北围林皆废惟堂独存。)
长诗敢以骋词锋,且为兹游留爪鸿。
⑴ 堂始建于宋庆历八年欧阳公守扬州时,中更千载迭废迭修,至清乾隆元年汪应庚重建,详见扬州画舫录。
因过星水路,重宿斗山堂。
旅次晨炊晚,宗盟夜语长。
阴晴无日定,来往笑人忙。
尘鞅何时解,同倾竹下觞。
共 6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