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王庭筠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4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此是耆阇古佛堂,图经纪载未荒唐。
插空塔影驻云白,铺地野花沿水黄。
只疑听法有天龙,永夜松鳞振海风。
山外凉蟾山上雪,瑶光迸射水晶宫。
何处烟霞问道邦,雨金高阁洞开窗。
沉沉玉珥净于练,时有野鸥飞一双。
老人投绂卧山馆,太守洗苔寻旧游。
毕竟名山爱名士,数行特向劫灰留。
养家苦,为妻男。
是非荣辱饱经谙。
限临头,事怎甘。

修行好,子端南。
神丹灿烂弃行庵。
宴瑶池,德饱酣。
子端提。
龙蟠虎。
莫使马猿偷眼睹。
气神苏。
气神苏。
海底灵龟,依从鼻吸呼。

女姹婴娇云里聚。
欲赴蓬瀛路上去。
鍊江湖。
鍊江湖。
结就金丹,方知玉性孤。
黄华亭 其一 金 · 王庭筠
七言绝句
帝遣名山护此邦,千家瑟瑟嵌西窗。
山僧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全金诗十六又续河南通志七十五)
注:陶宗仪曰尝读金黄华老人诗有招客先开四十双之句殊不可晓近读云南杂志曰夷有田皆种稻其佃作三人使二牛前牵中压而后驱之犁一日为一双以二乏为己二己为角四角为双约有中原四亩地则老人之诗意见矣(辍耕录)
邺城城南青雀来,五楼突兀肩三台。
胡桃万瓦净如水,春阴不敢生莓苔。
檐雨阑干三百尺,多年雨啮空阶石。
繁华已逐水东流,断甓时从耕者得。
可怜此君落君手,爱之不博连城璧。
锡花如雪错菱花,小字兴和犹可识。
晴窗拂拭支桐君,上下一般蛇蚹纹。
哀蝉遽止不成弄,千古雨声愁杀人(全金诗十六又续河南通志七十二)
案:彰德志邺中记曰北齐起邺南城屋瓦皆以胡桃油油之光明不藓筒瓦用在覆故油其背版瓦用在仰故油其面筒瓦长二尺阔一尺版瓦之长如之而其阔倍今得其真者当油处必有细纹俗曰琴纹有白花曰锡花传言当时以黄丹铅锡和泥积岁久而锡花乃见古砖大者方四尺上有盘花鸟兽纹千秋万岁字其纪年非天保则兴和盖东魏北齐也又有砖筒者花纹年号如砖内圆外方用承檐溜亦可为砚邺人有言曰铜雀瓦砚体质细润而坚如石不费笔而发墨此古所重者而今绝无盖魏去今千有馀年若此物者毁碎无存矣齐砖至今未及千年村夫剖土求之聚众踰年不得邺民乃伪造以绐远方王荆公诗曰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虚名动世人宋刺史李琮尝言元丰初于丹阳邵不疑家得唐丙申岁元次山家藏邺城古砖砚背有花纹及万岁字与邺中记合又曰大魏兴和二年造则唐贤所珍已出于南城矣金袁辅之(袁一作郭)得邺南城注两瓦筒以之支琴王庭筠为之赋诗云云(全金诗十六)案续河南通志载此诗题云李辅之得邺南城注雨瓦筒以之支琴而全金诗据彰德志录入而无李辅之之名此所以作袁辅之又云袁一作郭也先生作五松亭记云李辅之丞此邑又云辅之燕人名弼辅之其字也据此则此诗与五松亭记皆为先生山居时作而全金诗之作袁作郭皆非矣遗山集有王黄华墨竹为郭辅之赋此又别为一人不得据此改李为郭明矣
黄华亭 其四 金 · 王庭筠
七言绝句
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
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同上)
注:谢榛诗说云金王庭筠黄华山绝句云挂镜台西挂玉龙半山飞雪舞天风寒云直上三千尺人道高欢避暑宫边华泉谓诗及行草皆入化矣(全金诗十六引)
黄华亭 其六 金 · 王庭筠
七言绝句
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
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
注:河朔金石目云黄华老人山居诗刻共四方三方在林县西北二十里黄华上寺(即慈明院)一方在黄华下寺(即觉仁寺)县文庙有嘉靖年复刻本有二石文与上下寺者不同 河朔访古新录云林县城内东南隅修文坊文庙有复刻金黄华老人王庭筠山居诗(草书)四方亦列于应门之内也按此诗系明嘉靖间复刻县志艺文载七绝五首较复本多道人邂逅亦(按当作一)开颜为借筇枝策我孱幽鸟留人还小住晚风吹破水中山一首与黄华山上下寺所存原刻较三四两绝文字相同一二两绝又为县志及复刻所无又府志所载五首一二三三首相同第四首与县志所载多同第五首一派湍流漱石崖九峰高倚翠屏开笔头滴下烟岚句知是栖霞观里来是黄华老人山居已有七绝八首今石刻仅存六首知散佚者多矣 按王氏金石萃编载黄华老人诗刻七绝四首云南通志亦作四绝句河南通志祇载三首字句次第又复不同全金诗则多道人邂逅一首续河南通志作黄华亭五首馀四首字句次第又与萃编所载颇多出入碑刻王母祠东第一手拄一条第二帝遣名山第三挂镜台西第四全金诗帝遣名山第一手拄一条第二王母祠东第三挂镜台西第四道人邂逅第五千山瑟瑟嵌西窗碑作千家落落岭西窗山僧乞与山前地碑作山人乞与山前地招客先开四十双碑作鹤托先开二十双真成日挂百钱游碑作兴来日挂百钱游空林无人不可留碑作深谷无人不可留年深寺废无人住碑作无僧住挂镜台西挂玉龙碑作挂镜亭西寒云直上三千尺碑作寒云欲上大抵与王氏所见云南通志著录之字句略同续河南通志又多一派湍流一首共为六首以帝遣名山一首题作林虑其馀五首题作黄华河朔访古新录所见与续河南通志同兹以各有所本故并存之 又案黄华山诗石刻前后凡五其一在黄华山中之慈明觉仁二寺即先生读书之所在亦即最初之石刻也其二在林县文庙其三在山西汾州府学其四在山西朔州右玉县白衣寺其四在山东城武县学其五在云南大理双塔寺后四者皆摹刻也
⑴ 全金诗不载此诗见续河南通志七十五及河朔访古新录
共 4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