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张琬,字德甫,鄱阳(今江西鄱阳)人(《潜研堂金石跋尾》卷四)。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进士(《画墁集》卷七《郴行录》)。神宗熙宁八年(一○七五),以著作佐郎同提举荆湖北路常平事(《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哲宗元祐间通判齐州(《东坡先生全集》卷三九《新差通判齐州张琬可卫尉寺丞制》),迁知秀州(《栾城集》卷三○《张琬知秀州制》)。绍圣元年(一○九四),提举江南东路常平(《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三之六)。三年,为福建提点刑狱(《淳熙三山志》卷二五)。元符三年(一一○○),权发遣越州,移陕西提点刑狱(《嘉泰会稽志》卷二)。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为广南东路转运判官(清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今录诗二首。全宋文·卷一○七六
人物简介
全宋诗【生卒】:1073—1146 【介绍】: 宋景州阜城人,字彦游。哲宗元符间进士。徽宗宣和中判国子监,除河北提刑。金人南侵,弃官逃匿。高宗建炎中张悫荐知济南府,金人攻济南,豫杀守将关胜,降金。四年,金人册其为帝,国号“大齐”,都大名,后迁汴京。与其子刘麟时诱金人攻宋,且籍民兵三十万入寇,屡为韩世忠、岳飞、杨沂中等所败,金人诘其罪。绍兴七年,被废为蜀王,徙临潢,改封曹王。
刘豫(一○七三~一一四三),字彦游,景州阜城(今属河北)人。哲宗元符间进士。徽宗政和二年(一一一二),召拜殿中侍御史,未几出为两浙察访。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知济南府。金兵南侵,豫缒城投降。三年,高宗至江南,金徙豫知东平府,充京东西、淮南等路安抚使。四年,册豫为皇帝,国号大齐,年号阜昌。至绍兴七年(一一三七),金人恐豫兵众难制,以治国无状为由,废为蜀王。后居相州,改封曹王。卒于绍兴十三年,年七十一。《宋史》卷四七五入《叛臣传》、《金史》卷七七有传。今录诗八首。中州集
豫字彦由,阜城人。仕宋知济南府事。汴京下,立张邦昌为大楚皇帝。宋灭楚,更立彦由,国号齐,建元阜昌。八年废为蜀王,迁黄龙府,改封曹。有集十卷行于世。二子麟、猊。孙通,海陵朝参知政事。四世孙瑛,今在太原。
人物简介
【生卒】:?—1139 【介绍】: 宋开封人。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建炎中知彭阳县,被金人所执,金人强授以官,皆为所拒。刘麟闻其贤,以礼招致,仍力拒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三二三【介绍】: 宋青州益都人,字泰然。徽宗大观三年进士。历邓城、武陟二令,调高密丞,所至有惠政。南渡后累迁知庐州,募兵击金军,复寿春。以忠义勉牛皋击溃刘麟军。改浙东宣抚使、知明州,以挫豪强、奖善良、惩贪赂为务。任陕西都转运使,与秦桧议不合,落职贬全州居住。后积官至左朝议大夫。
仇悆(?——一一四六),字泰然,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大观三年进士,授邠州司法,历州县。绍兴元年,入为考功员外郎,迁左右司员外郎。二年,为检正诸房公事,寻充集英殿修撰,兼福建、两浙、淮东、沿海制置使。罢主管太平观。四年,以集英殿修撰知庐州,升徽猷阁待制,进直秘阁。八年,以徽猷阁直学士知潭州。九年,迁宝文阁直学士,充陕西都转运使。不赴,责授少府少监,分司西京,金州居住。十年,复以前官知河南府。复徽猷阁待制、知明州,兼沿海制置使。十一年,移知平江府,兼浙西沿海制置使。请祠,以徽猷阁待制提举江州太平观。绍兴十六年卒。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五,《宋史》卷三九九有传。
人物简介
【生卒】:1106—1160 【介绍】: 宋相州林虑人,字巨济。出身无赖。靖康初应募,累官京东西路兵马钤辖。闻金兵将至,率部南逃,沿途杀掠。建炎四年,至澧州,袭杀洞庭湖农民军领袖钟相。还屯鄂州,受宋任为蕲黄镇抚使。绍兴二年,北投伪齐。齐废归金。从宗弼攻宋,为郑州防御使,累官工、兵部尚书,河南尹,封广平郡王。海陵攻宋前夕,除南京留守卒。全宋文·卷四四二七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粤ICP备17077571号关于本站联系我们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