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韩溥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4 首
登黄鹤楼 明 · 沈晖
七言排律
黄鹤西飞几度秋,江边犹有旧时楼。
高凌霄汉三千丈,俯视湖湘二百州。
往事已随流水逝,吾徒今得及春游。
雪消巴蜀江波阔,云散荆潭楚树稠。
柳陌花村南北岸,风帆烟棹往来舟。
野田草长驱长犊①,浅渚沙明戏白鸥。
丙穴鱼肥共玉脍②,宜城酒熟泻金瓯③。
醉翁雅共滁人乐④,范老兼怀天下忧⑤。
诏赐双龙惭自忝⑥,栋危五凤倩谁修⑦。
眼前有景还堪赋,莫道崔诗在上头⑧。
【校注】 (1)长犊:牛群。 (2)丙穴句:丙穴,古地名,在今陕西省略阳县东南,与勉县接境。《文选·左思〈蜀都赋〉》:“嘉鱼出于丙穴,良木攒于褒谷。”刘逵注:“丙穴在汉中沔阳县北,有鱼穴二所,常以三月取之。丙,地名也。” (3)宜城句:宜城,故址在今湖北宜城市南。扬雄《酒赋》:“其味有宜城醪醴,苍梧缥清。或秋藏冬发,或春酝夏成。” (4)醉翁句:醉翁,宋欧阳修(1007—1072)的别号。欧阳修为滁州(今安徽滁州市)刺史时,自号醉翁,名州西南琅玡山之亭为醉翁亭,写有著名散文《醉翁亭记》,记与滁人同乐之事。 (5)范老:指范仲淹。 (6)诏赐句:庾信《贺传位于皇太子表》:“岂直双龙再赐,九雉重飞而已哉?”《山海经·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舞《九代》,马乘两龙。”此处当指乐舞。 (7)栋危句:古代喻能文之士为“造五凤楼手”,此句乃作者自谦不能为文。曾慥《类说》引《谈苑》:“韩浦、韩洎咸有词学,洎尝轻,语人曰:“吾兄为文,譬如绳枢草舍,聊庇风雨。予之为文,如造五凤楼手。’闻,作诗寄曰:‘十样蛮笺出益州,寄来新自浣纱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 (8)眼前二句:李白诗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此二句反其意用之。 这首诗当为作者任右副都御史时在江夏所作,故诗中以醉翁、范老自喻。结尾亦颇有气度。
琼林一会散如烟,官职才名孰两全。
閒却种花裁锦手(眉三曾宰江都今去官),好题濯锦浣花笺(戏用韩浦兄弟事)
闻君唱和成新集,使我低徊忆往年。
安得因风生羽翼,难兄难弟共盘旋。
满目凄凉秋思生,寒香万本绿畴盈。
风回兰蕙由来远,露浥蔷薇分外清。
取次梳妆呈素面,等閒流落惜芳英。
凤楼大手须公等,好把蛮笺寄老兄(自注:韩浦《以蛮笺遗弟泊诗》“老兄得此全无用,助尔添修五凤楼”。)
宋人赠南岳梦英诗三首,其「乘舟南去」七绝,是礼部侍郎、参知政事苏易简《送英公二首》之一也;「悟解真空」七律,是朝请大夫、尚书司门郎中韩溥《奉扬英公诗匠》作也;「三事天衣」七律,是康州刺史、知同州军州事陈文颢《喜英公相访》作也。石刻于咸平元年正月三日,其书似柳诚悬,即英书也。后人有摹此三诗刻石题为柳书者。予儿时初学书,辄临写焉。予室韩宜人幼习书史,亦从是帖。始宜人来归,予已年逾二十。相与追惟幼学,适相印合,窃讶天假之墨缘也。而其帖失去久矣。今又三十年,吾二人年皆五十,予始得见此石真本,知为梦英仿柳书。追念畴昔之事,装为此册,以其中间有「昔缘」二字,题之曰「昔缘帖」,以供宜人晴窗展玩,恍如儿时风味焉。嗟乎!予家寒,素无片纸之储。岁庚申,予甫八岁。一日,先母往外家携此帖归,予启箧欣然,自此始知临书。今积金石文至于二千卷,而独惓惓于此者,不忘旧物也。附系二诗,题于帖尾。时乾隆四十七年春三月望后一日。
四十年前纸墨香,依稀人在旧书堂。
街南矮屋三冬晷,城北高斋六月凉。
犹记椿萱同训课,于今儿女爱文章。
锦囊玉轴初何有,一样芸签不改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