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普度

相关人物:共 8 位
共 5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敏捷成奇句。
走龙蛇、烟云落纸,兰釭添炷。
斗酒百篇谁得似,名共谪仙争著。
非凡格、所能随翥。
雏凤声清应并续,定它年、稳步青云处
莱衣舞,得天趣。

九龄稚子邀深誉。
赐琳琅、珠玑一卷,岂同吟絮。
袭锦薰香常展读,此是慈航普度
等七尺、珊瑚琼树
惟我俗怀殊碌碌,索枯肠、恐误殷勤顾。
陈腐语,勉申诉。
⑴ 先生两贤嗣俱颖悟异常,不可限量。
⑵ 先生以大作示幼子,并赐教言,感何如之。
南岩均庆寺诗四首 其一 (庚子稿,清光绪二十六年) 晚清 · 丘逢甲
寺在武平前所城中,岩在寺后如卧狮,奇甚。由狮口入洞颇深豁,前后俱通。中祀自严尊者。据至治元年僧景铉碑:尊者,元仁宗时,曾应诏入都,灵异卓著。今所传为宋封定光圆应大德普度古佛者,当仁宗而讹也。碑云:尊者南归,道杭州,遇山出蛟,以帝所赐金钟覆之,入闽,喜此岩,有“一峰狮子吼、万象尽皈依”语,因卓锡,启道场。帝闻之,敕赐藏经。尊者接诏归,有句云:“九重天上恩纶锡,拾得昙花满路香”,旋示寂于杭。闽人塑遗像于寺及岩中。寺旧名均庆,见万历二十五年僧正名碑。吾丘氏自闽迁粤,在宋、元间。据家乘:四世祖曾祷南岩,而五世祖生,乃以寺名名之。是为元至正十六年。非万历碑存,无知此寺旧名者矣。岩后镌“人世蓬壶”四字。父老相传为乾隆亲笔。据万历间武平令成敦睦诗,碑四字乃成书也。寺所有以至治碑及延佑间所铸钟为最古。今皆存岩中。寺有何仙姑祠,俗传仙姑与尊者争此岩,指岩巅石上仙足迹为證。然考诸碑,无此语。知好事者为之也。庚子冬十月此,赋四诗纪之。
万山围一城,闽粤此钥锁。
一岩瞰城立,一佛踞岩坐。
旁立古女仙,遣容何婀娜?
传闻昔争墩,此语恐未果。
如何岩巅石,莲印遍磊砢。
入岩岩转深,岩势侧而椭。
岩居金色身,炉烟袅古火。
岩腹蓄乳泉,时作天花堕。
天台华顶飞丹霞,飞梁绝壁仙人家。
刘郎归去不复返,千年药径生蠙蛙。
老翁家住山谷口,入山往往逢青华。
授之长生不死药,山头采采札与砂。
炼养火鼎成黄芽,日齑蔓菁饭胡麻。
方瞳丹颊生鼎花,犹为人世忧龙蛇。
下游汗漫周八遐,手持药管青牛车。
更资易数馀齿牙,占步祸福百不差。
朅来访我一舍蜗,剧谈世事长吁嗟。
我语君,君试听,劝君不用六十四卦推天星。
但愿得君肘后之丹经,普度百万亿生灵。
君不见安期生、李少君,一匕神楼生羽翎。
入无间,升苍冥。
造物虽有数,不能囿无形。
人人绝粒餐琼英,免堕巅崖受苦辛。
则见他荆棘律忙忙走着。
做摇手科唱:哎。
你个痴呆汉休来赶我。
陈季卿赶上扯住科云:大仙。只望你普度慈悲。指引弟子长生之路。做拜科:正末唱:则问你捣蒜似街头拜怎摸。
俺是个穷贫道。
住山阿。
怎将你儒生度脱。
忆昔先师不系舟,东西南北任勾留。
慈航普度苍生了,调鼎黄扉已白头。
游龙山谒观音堂 明 · 简载道
五言律诗
非色亦非相,胡为此布金。
寒声知在昔,普度尚于今。
杨柳摇西土,莲花出锦浔。
皈依心自切,清夜叩禅林(以上清乾隆《新兴县志》卷二九)
按:钟东整理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 其五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绝句
谁把天花散道场,信男善女七宵忙。
年年苦被西僧累,一个兰盆误十方。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 其六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绝句
新开杀戒礼金仙,人自茹蔬鬼逐膻。
一样无辜皆就死,鸡豚终古怨西天。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 其七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绝句
招魂一纸达幽都,饿鬼如烟夹道呼。
试问灵軿来鬼母,车中曾载活人无?
到鹿津观水陆清醮普度 其八 清末近现代初 · 陈肇兴
七言绝句
剪䌽裁绒竖几竿,大千会食集盂兰。
世间不少穷饕餮,冷炙残羹未许餐。
共 58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