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韩忠彦

相关人物:共 6 位
共 8 首
病中漫呈师朴学士 北宋 · 强至
七言律诗
初春抱病涉新秋,叩遍医门废历酬。
小子幸灾因语怪,老夫委命独忘忧。
情知仕路多猜险,赖有君家共戚休
药裹关心诗兴在,未应风月废吟搜。
⑴ 自注:乃有唱言,予居于室中而知外事,常有人从顶上出入者。
⑵ 自注:自予卧病,魏公赐书恤问再三。
始闻定作阅古堂,又闻定有阅古诗。
扬之远定五千里,思得两翅擘以飞。
偶闻人来说堂事,初敝两壁无尘疵。
间时公来命绘匠,亲以玉指交画挥。
教令某载若某状,匠拜奉命唯不辞。
左图守相父母吏,右状将帅熊罴姿。
长冠峨峨伟笏佩,斗以玄白为裳衣。
屹如丁宁立以议,逊若避让行而随。
图成俨(原校:一本作严)毅色可詟,过吏不敢窃目窥。
仍令大笔署行事,写出黑胆朱肝脾。
死者有灵如不泯,合有英气来附兹。
故公之谋不知(疑当作世)出,宜有神鬼阴助其(明本作奇)
茫茫九泉谓巳朽,岂意一旦存形仪。
请留中壁素莫绘,待千岁后公以归。
当搜国匠第一手,状写公像存依稀。
要知文完武绳(明本作纯)备,遗与万世瞻思资。
我知观者定堕泪,不复岘首羊公碑。
又闻当世大手笔,磊砢诗句相撑支。
手搏蛟龙拔解角,爪擘虎豹全脱皮。
郓州溪堂遂寂寞,韩诗尘蔽人不吹。
想应从此传万世,粹玉贯串珠萦累。
小戎何为而缩伏,久滞公斧血不滋。
何时功成事业就,两手一扫清三垂(原校:一本作陲)
归来天子喜以颔,泰阶辉焕平无欺(原校:一本作攲)
次招当世草茅士,各使呈露心腹披。
缔裾联缨上廊庙,留与后世图为师。
然后回谢阅古堂,彼合异代今一时。
⑴ 原作事,据明本改
昼卧玉堂上,微风举轻纨。
铜瓶下碧井,百尺鸣飞澜。
俯仰清梦馀,爱此一掬寒。
似予平生友,苦语凉肺肝。
秀眉玉两颊,矫矫如翔鸾。
置之江淮交,清诗洗江湍。
红鳞对白酒,信美非所安。
丞相功业成,还家酒杯宽。
人间有此客,折简呼不难。
相将扣东阁,起舞尽馀欢。
新秋近,晋公别馆开筵。
喜清时、衔杯乐圣,未饶绿野堂边。
绣屏深、丽人乍出,坐中雷雨起鹍弦。
花暖间关,冰凝幽咽,宝钗摇动坠金钿。
未弹了、昭君遗怨,四坐已凄然。
西风里、香街驻马,嬉笑微传。
算从来、司空惯,断肠初对云鬟
夜将阑、井梧下叶,砌蛩收响悄林蝉。
赖得多愁,浔阳司马,当时不在绮筵前。
竞叹赏、檀槽倚困,沈醉到觥船。
芳春调、红英翠萼,重变新妍。
五福犹来萃一门,岁寒方始见松筠。
白头再喜逢知己,青眼重开为故人。
当日八龙同孝友,于今二阮卜比邻。
莫年不作三湘客,犹欲生还一吐茵(《永乐大典》卷九一六)
史本乎公,不厌于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
安焘面析章惇,以为乡风。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
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原作赞,据聚珍版改),广于四聪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于直躬也。
⑴ 原作就,据聚珍版改
⑵ 原作赖,据聚珍版改
⑶ 原作犹,据聚珍版改
⑷ 原作乞,据聚珍版改
绿水初开白鳢舟,主恩师谊总难酬。
登朝谁似韩忠彦,故里难寻马少游。
文以漫成尝受侮,宦当拙退最为优。
独怜卫尉方还洛,早有青娥泣堕楼
⑴ 时曼殊已亡师诗有半载哀蝉中夜泪之句故及之
文章世业,与范纯仁韩忠彦并驾齐驱,纵横九万里而遥,借箸筹边,召对嘉为天耳目;
才智巧思,视陈曲逆张留侯有赢无绌,震耀五大洲之外,鞠躬尽瘁,悲歌悼及海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