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孔光

相关人物:共 13 位
共 7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元老承恩帝里回,奏书三上曰俞哉。
丹心宁恝苍生望,白发方看绿野开。
纶阁有章光日月,岩城无地起楼台。
他时天语还存问,沁水遥瞻佳气来(五语表其奏疏光明,贤于孔光削草之媚,六语表其持躬洁白,同于寇莱公行己之清,“有官居鼎鼎,无地起楼台”,魏野呈莱公语也。)
引用典故:博路受遗顾 胡广惭 孔光尊董贤
孔光尊董贤胡广惭李固。
儒风冠天下,而乃败王度。
绛侯与博陆,忠朴受遗顾
求名不考实,文弊反成蠹。
职重军咨筹笔忙,使君原说不寻常。
豪情直欲无王猛,儒述还羞学孔光
决策最工前著借,待时端合善刀藏。
循良自具千秋业,莫恨池经夺凤凰。
孔光 北宋 · 李觏
七言绝句
王莽欲为先与草,董贤将过自迎门。
省中树木何閒事,却对妻孥不肯言。
论曰。王氏之先。盖出于有周。自后稷公刘。迨乎太王王季。以至文武成康。累圣重光。以成王业。故能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下及灵王。厥德虽衰。而天命未改。有太子晋者。登仙于伊洛之閒。其后代子孙。遂称为王氏。考其绵系。不亦远乎。既而姬氏运穷。战国蜂起。有错为魏将。剪为秦将。咸以武功。翊扶霸业。宏谋远略。二国赖焉。自秦至汉。有吉有骏。为汉代名贤。自汉至晋。有览有祥。为晋室公辅。时徐州刺史吕虔。檄祥为别驾。虔有佩刀。工者相之。以为三公之器。虔谓祥曰。苟非其人。刀或为害。卿有公辅之量。故以相与。祥固辞不获。而后受之。祥在魏为司空太尉。封睢陵侯。晋武帝践阼。拜太保。爵为公。年八十馀。赐几杖不朝。为国元老。祥临薨。以佩刀授其弟览曰。汝后必兴。足称此刀。览拜光禄大夫。封即邱子。门施行马。览生抚军长史裁。裁生丞相始兴文献公导。匡辅中兴。迁都建业。元帝倚以宰衡之任。而王氏盛于江左矣。其正绪也。则悦洽珣珉。以宏雅清亮重于时。其旁枝也。则浑戎衍经。以旷达易坦高于物。若乃器宇崇邈。风鉴昭朗。则宋侍中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豫宁文侯其人也。忠肃恭懿。宣慈惠和。则宋侍中金紫光禄大夫开府豫宁忠敏侯其人也。开物成务。纬地经天。则齐中书监尚书令太尉南昌文献公其人也。廉正澄絜。恬虚润。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中书令南昌安侯其人也。美干英姿。通机敏艺。则梁侍中金紫光禄大夫五兵尚书南昌章侯其人也。博学高才。鸿笔丽藻。则周内史太子太保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司空司徒石泉康公其人也。有典有则。如圭如璋。则隋安都郡太守石泉侯其人也。道韵清穆。德徽光劭。则太子舍人荆王府司马皇朝赠魏州刺史其人也。其馀枝分叶散。岳峙川流。孝范忠规。仁声义烈。女嫔帝子。男尚王姬。公侯保辅之尊。令仆卿尹之贵。纽龟鸣玉。紫盖朱轩。赫奕蝉联。缤纷庵蔼。市朝亟改而无替。舟壑骤迁而不易。衣冠礼乐。百代传之而比肩。人物风流。四海望之而延颈。岂不美哉。虽复鲁三桓之子孙。郑七穆之宗族。晋之栾范。齐之国高。张氏之七叶貂蝉。杨家之四世台衮。石奋石庆。恭慎重规。胡质胡威。清廉謺轨。父子儒学。桓荣与桓郁相承。兄弟文章。陆机与陆云齐举。未足以延兹家范。丽我门辉。所谓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盛德必有百世之祀者也。善乎郭景纯之言。淮水绝。王氏灭。此非其效与。石泉公承积德之基。挺举和之气。髫龀之岁。便能竭力以事亲。其性纯笃。率由而至。精神朗悟。特异常童。好学读书。略无懈倦。常研味经史。虽寝食有所不遑。才及成童。已为博达。朋侣推荐。刺发而就列焉。历仕州郡。咸以材能底绩。既以贤良文学举。又以夙行公方进。遂乃升台府。拜卿仆。三典名岳。一佐神州。始学之。今得而行之。以明察禦奸豪。以慈和抚孤弱。以谨靖成公务。以清白杜私求。珠玉非所宝。脂膏不能润。故能所广者纪。不令而行。千里应其言。百姓归其德。所谓恺悌君子。人之父母者也。及其翔凤池。执螭剑。出纳王命。弼谐帝猷。理在将顺。怡然而奉旨。事当进色。侃然而犯鳞。常欲兴礼制乐。刑宽政。奖儒术。抑吏道。正风俗。厚人伦。乃蘧瑗之忠诚。史鱼之端操。孟公绰之不欲。季文子之无私。羊兴祖之衣惟葛袍。公孙宏之食惟粟饭。陈宠之奏稿咸削。孔光之温树不言。我之行事立名。殆出于数公之右矣。由是特为上所亲倚。常以忠贤许之。其好古博雅。述作无倦。游心于千载之表。骋思于九流之域。虽堆案盈几。积讼充庭。汗怀铅。晷刻无舍。所莅之职。由中及外。或考其事。或相厥土。博采前志。旁求故实。辄加撰录。无或阙遗。至以祖德家声。前言往行。追述编纪。动成部帙。有忠孝之道焉。有礼义之规焉。有经邦之则焉。有正家之训焉。固可以贻厥孙谋。播乎长世者也。易曰。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嘉会足以合礼。利物足以和义。贞固足以干事。又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又曰。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辨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诗曰。瑟兮僩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諠兮。道盛德至。善人所不能忘也。又曰。乐只君子。邦家之基。又曰。嘉乐君子。显显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若石泉公者。可谓备君子之德矣。其为圣朝辅佐。受天之禄也。宜哉。赞曰。
仙绪山宾,灵液流津。
积德累仁,生贤清神。
孝以事亲,忠以为臣。
履道正身,秉国之钧。
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过故状元施宗铭坟 明 · 王鏊
七言律诗
后生何敢望馀芬,斗酒还过董相坟。
行指冈峦低偃月(公葬偃月冈),坐疑文彩上成云。
两山已雪将军耻,四海犹传制策文。
贾谊天年人莫恨,孔光张禹亦徒云。
⑴ 郡志旧传东西洞庭皆将军始居之故两山无文士
留别葛汝州(1122年) 宋 · 陈与义
平生师友尘莫数,两眼偏明向公许。
一时盛德人中骥,四海知名地上虎。
东序阶墀再靴板,西州杖屦三寒暑。
我方庶兄汤惠休,公乃小儿杨德祖。
未颁还朝尺一诏,不愧专城丈二组。
为公剩买银管笔,容我时亲玉柄麈。
近蒙五字落珠玑,如服一丸生翅羽。
别离真成惜夜烛,感叹更值歌朝雨。
行看入侍玉皇案,与进不待金刚杵。
劝公慎勿孔光,荐士何妨似张禹。
⑴ 原作遍,据四库本改
⑵ 原作物,据四库本改
昔者结发共文砚,王韩及君成一龙
舍人孝廉久通籍,君亦为令开吴淞。
予以龙尾不得意,索食两入泖浦中。
会当天子召文学,郡吏已仕皆令从。
通经应诏孔子夏,长史被徵黄次公。
炎风暑雨一就道,逡巡献赋明光宫。
尔时赐宴接衽袂,犹记拜箸分脆脓。
何意词业入秘阁,既取复落神物工。
遂令李合生感激,抗书欲上不得通。
春明碧柳尽抛絮,太液露荷将放红。
徵车南返各祖帐,使我泪滴樽盘空。
制科自古虽缜重,历代沿废难尽同。
之官魏相自能达,留京郑昉当安庸。
不观退之试宏博,三试三却无赧容。
独怜予友各散处,仕止轣辘如转蓬。
予复迟暮滞京邑,南望独立心忡忡。
吴淞潮上海云起,君应报最入奏功。
明年舍人傥就判,为君伫望双飞鸿。
⑴ 王舍人先吉韩孝廉日昌任上海辰旦与予同学于先教谕门下
天台老僧赠我万年古藤杖,磥砢夭矫难为状。
断根削枝瘦骨存,龙性由来体倔强。
把持卓地声铿然,羸老扶持神亦王。
此藤旷古全其天,风饕雪啮逾精坚。
嶰谷之竹亦后起,冥灵大椿让尔先。
结根抽条不知是何世,应是循蜚疏仡之代轩羲前。
老夫老去却忘老,不藉扶筇振枯槁。
兴高远出寻名山,仗尔梯空入缥缈。
人生当著几两屐,一杖吾生差足了。
因念穷檐老耄空皤皤,扶携无藉疲癃多。
孔光忝受灵寿杖,有负君赐工媕婀。
吁嗟乎,安得四方老寿颐天和!
證语由来把柄长,重重脱处雪加霜。
众生相在犹流浪,寿命根除自息狂。
退骨龙能将雨去,蜕鳞鲲复得风翔。
郢人斲尽蝇泥也,方见元初鼻孔光
共 74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