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释文或

相关人物:共 1 位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岁在辛丑。宫驾迁自福而尚。行驻清州。壬寅秋九月十九日。上率群臣。拜贺正表于郊。因御州之拱北楼。览一斋权汉功旧题五言句。即命知申事元松寿,代言李穑,成士达次韵制进。于是左政丞洪阳坡,李杏村,黄桧山暨诸大夫儒士皆和进。文宝时适承命如京。歆闻引颈。自以不获睹盛事为恨。及时承召。窃尝追和续尾。亦以为幸。而州伯金君成甲。以柳思庵之言属之曰。命制诗成而将镂板。不可无序。文宝辞以无文。而幸其传不朽。遂操笔而拜稽首曰。昔者君臣赓歌。固是升平制作。而去年奔乱以还。岂谓有今日胜事于乎。吾王事大敬命之诚。与名拱北而可表者。不在斯楼欤。
拱北名虽旧,吾王敬命初。
氛埃今已扫,云物正当书。
宸极瞻依远,川原向背虚。
斯民知所感,责在一人予。
圣德昭宣,巍乎焕然。
广大而下蟠于地,高明而上极于天。
地道以卑,我则小心而翼翼;
天心以健,我则终日以乾乾。
《洪范》曰:「思作睿,睿作圣」。
常心逸于万务,每躬亲于庶政。
文明取象,圜穹照昭晰之文;
恭默无为,方舆顺发生之令。
阅史官之图箓,披夫子之文章。
尧舜禅让谓之帝,羲轩拱揖谓之皇。
文或尚杂霸道,夏禹则首隆王纲。
虽殊涂而光被,实同德而昭彰。
宜乎恩普黎元,泽均品汇,鹿鸣食野以斯乐,鱼性悦泉而自遂。
亦犹高无不覆,三辰垂象于昊天;
广无不包,万物流形于厚地。
天之道福谦也,所以用人于朝;
地之道害盈也,所以用德胜妖。
《礼》或称乎穆穆,《诗》或咏乎昭昭。
睿圣崇高,固难窥于户牖;
谟猷静谧,亦下采于刍荛。
美哉!
仁比春融,量能海纳,信一德以允若,与二仪之吻合。
濡之惠泽,若吐自于山川;
扇以皇风,比来从于阊阖。
故得保兴隆于帝图,常覆育于中区。
故天不爱其道,而祥风入律;
地不爱其宝,而器车在涂。
所以封泰山以告成,既尽善也;
禅梁父而报本,不亦宜乎。
今我后功掩百王,恩敷万国,齐夷夏于大信,纳生灵于寿域。
故风雨咸若,阴阳不忒。
大哉!
荡荡巍巍,乾坤而合德
乾:祁本傅校作「与」。
按:当是「乾」之上有「与」字。
⑴ 《咸平集》卷八。又见《历代赋汇》卷四一,嘉庆《洪雅县志》卷一七。
洞庭赋 北宋初 · 夏侯嘉正
楚之南有水曰洞庭,环带五郡,淼不知其几百里。
臣乙酉夏使岳阳,抵湖上,思构赋。
明日披襟而观之,则翼然动,促然跂,慄然骇,愕然眙。
恍若驾春云而轼霓,浩若浮汗漫而朝跻。
退若据泰山之安,进若履千仞之危。
懵若无识,智若通微。
跛若不倚,跄若将驰。
耳不及掩,目不暇逃,情悸心嬉。
二三日而后,神始宅,气始正。
若此不敢以赋为事者二年,然眷眷不已。
一日登崇丘,望大泽,有云崒兮兴,歘兮止。
兴止未霁,忽若有遇。
由是渍阳辉,沐芳泽,睹一异人于岩之际,霞为裾,云为袂,冰肤雪肌,金玦玉佩,浮丘、羡门,斯实其对。
因言曰:「若非好辞者耶」?
臣曰:「然」。
「然则若智有所不通,识有所不穷,用不通不穷而循乎无端之纪,若得无殆乎」?
臣又曰:「然」。
「然志极则物应,思精则道来,嘉若之勤无哗谈,吾为若称云:『太极之生,曰地曰天,中含五精。
五精之用,而水居一焉。
水之疏,迩则为江兮,远则为河,积则为潴兮,总则为湖。
若今所谓洞庭者,杰立而孤,廓然如无区,其大无徒。
含阳字阴,玄神之都。
暧暧昧昧,百川不敢逾,有若臣者,有若宾者,有若仆者,有若子者,有若附庸者,有若娣姒者。
若禹会涂山,武巡牧野,千出百会,咸处麾下。
每六合澄静,中流回睨。
莽莽苍苍,纤霭不翳。
太阳望舒,出没其间。
万顷咸沸,彊而名之为巨泽,为长川,为水府,为大渊。
纵之不踰,跼之不卑,乍若贤人,以重自持。
诱之不前,犯之愈坚,又若良将,以谋守边。
澎澎濞濞,浩尔一致,又若太始,未有仁义。
冲冲漠漠,二气交错,又若混沌,凝然未凿。
此乃方舆之心胸,溟海之郛郭也。
三代之前,其气濩落,浩浩滔天,与物回薄,灭木襄陵,无际无廓。
上帝降鉴,巨人斯作。
乃命玄夷,授禹之机,隧山堙谷,涤源畅微。
然后若金在镕,若木在工,流精成器,夫何不通。
是泽之设,允执厥中。
既巽其性,遂得其正。
有升有降,有动有静』」。
臣应之曰:「升降动静,可得闻乎」?
神曰:「水之性非圆非方,非柔非刚,非直非曲,非玄非黄。
划象为《坎》,本乎羲皇。
外婉而固,内健而彰。
降以《姤》始,升以《复》张。
其静处阴,其动随阳。
六府之甲,万化之纲。
式观是泽,乃知天常。
若乃四序之变,九夏攸处。
烘然而炎,沸然而煮,群物鸿洞,烁为隆暑。
泽之作,颀然其容,若去若住,若茹若吐。
灵趋怪觐,杳不可睹。
蒸之为云,散之为雨。
倏忽万象,如还太古。
真可嘉也。
若乃秋之为神,素气清泚,肃肃翛翛,群籁四起。
泽之动,黝然其姿,若挺若倚,若行若止。
巽宫离离,为之腾风;
苍梧崇崇,为之供云。
四顾一色,黯然氲氤。
其声瀰瀰,若商非商,若徵非徵。
东凑海门,一浪千里。
又足畏也。
言其状,则石然而骨,岸然而革,气然且荣,洚然而脉。
有山而心,有洞而腹,有玉而体,有珠而目。
穹鼻孤岛,呀口万谷。
臂带三吴,足跬荆、巫。
或跂然而望,或翼然而趋。
彭蠡、震泽,讵可云乎」?
臣又问曰:「泽之态已闻命矣。
水之族将如何居」?
神曰:「大道变易,或文或质,沉潜自遂,其类非一:或被甲而邅,或曳裾而圆;
或秃而跋,或角而蜿;
或吞而呀,或呿而牙;
或心以之蟹,或目以之虾;
或修臂而立,或横鹜而疾;
或发于首,或髯于肘;
或俨而庄,或毅而黝。
彪彪玢玢,若大虚之含万汇,各循其生而合乎群者也」。
臣又问曰:「若神之资,其品何如也」?
神曰:「清矣静矣,丽矣至矣,邈难知矣。
肇于古,古有所未达。
形于今,今有所未察。
非希非夷,合其心于自然,然后上天入地,把三根六。
况水居陆处,夫何不烛。
彼鞚鲤之贤,辔龙之仙,乃吾之肩也。
其馀海若、天吴、阳侯、神胥,龊龊而游,曾不我俦」。
臣又问曰:「《易》称『王公设险』,是泽之险,可以为固。
而历代兴衰,其义安取」?
神曰:「天道以顺不以逆,地道以谦不以盈。
故治理之世,建仁为旌,聚心为城。
而弧不暇弦,矛不暇锋,四海以之而大同。
何必恃险阻,何必据要冲?
若秦得百二为帝,齐得十二而王。
其山为金,其水为汤。
守之不义,歘然而亡。
水不在大,恃之者败;
水不在微,怙之者危。
若汉疲于昆明,桀困于酒池,亦其类也。
故黄帝张乐而兴,三苗弃义而倾。
则知洞庭之波以仁不以乱,以道不以贼,惟贤者观其知而后得也」。
于是盘桓徙倚,凝精流视。
罄以辞对,倏然而晦。
按:《宋史》卷四四○《夏侯嘉正传》。又见《皇朝文鉴》卷一,《楚纪》卷二一,《岳阳纪胜汇编》卷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一一三、职方典卷一二二五、山川典卷二九八。
金田王郎行蹙蹙,独抱遗书如宝玉。
往时奔窜亡一纸,十日山中望天哭。
王郎苦心真可怜,与书同食仍同眠。
如何浮薄心不古,世业弃捐如粪土。
和游士曹君原韵(1) 晚清 · 费墨娟
七言律诗
从来磨炼出英雄,世事炎凉迥不同。
萍水有谁怜季子2,穷途那个饭韩公3?
吟成白雪思何妙4,和到阳春句未功5。
几度挑灯频拂纸,漏声催滴响壶铜6。
注:(1) 游士:系当时社会上拿自己所作的诗文或字画,送请当地名人品评,以换得一些金钱做游历用的读书人,一般称为“游学先生”。这与古代从事游说活动的游士有别。 (2) 季子:指战国时洛阳人苏秦。秦早年外出游说,黄金耗尽,穷困而归,家人皆耻笑之。后佩六国相印,又经洛阳,兄弟妻嫂不敢仰视。秦问其嫂:“何前倨而后恭也?”嫂答:“见季子位高金多也。”后以“季子”借指穷困者先穷后通者。唐牟融《赠欧阳詹》:“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沉。” (3) 韩公:指韩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韩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汉五年正月,徙齐王信为楚王,都下邳。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4) 白雪:古琴曲名。传为春秋晋师旷所作。《淮南子览冥训》:“昔者师旷奏《白雪》之音,而神物为之下降。” (5) 阳春:一种高雅的古曲。唐白居易《张十八员外以新诗二十五首见寄因题卷后》:“阳春曲调高难和,淡水交情老始知。”见第118首注。 (6) 壶铜:即铜壶。见第166首“铜壶”注。
挽刘云卿 金 · 张邦直
五言律诗
桃李双凫舄,风霜一豸冠。
才华惊世易,勋业到头难。
白日空金马,青天下玉棺。
传家有贤子,文或似欧韩。
古铜一片汉所治,冷光溶漾符月仪。
其背有文缭绕之,由中及外皆铭诗。
文或中断字横施,读之百过犹嗫唲。
聱牙龃齿摧髯而,良久始获通其辞。
乃是君平之所持,惜乎未睹书年支。
成都卜肆新雨时,若榴花分槎上枝。
手挽织女机中丝,以之自鉴鸾鹤姿。
轴帘布卦营神蓍,百钱挂杖足自怡。
酒家户户招青旗,从游弟子侯芭师。
暇日长定肩相随,识此奇字当解颐。
千年土蚀苔髬髵,绣成碧绿丹黄缁。
阿谁磨刮无纤疵,吾宗子仲性爱奇。
裹以重锦导长緌,大笑俗尚蟠蛟螭。
开奁一照冰雪肌,木魅却走山精驰。
吾闻仙人镜四规,澄心定志有所思。
方来之事罔弗知,是物度亦神所司。
慎莫使近粉浆胰,华山精舍春日迟。
长廊急溜鸣阶墀,落梅满地药甲滋。
主人劝饮墨玉卮,相与考古恣遨嬉。
古来金石各有宜,其人已往文在兹。
金尤易铄质易亏,昔贤嗜好情不移。
钱志小大印官私,家有款识宋传贻。
七钟九卣廿鼎彝,镫槃刀尺别等差。
何哉镜铭独见遗,啸堂旧篆曾取斯。
挂一漏百人交嗤,吾今对此兴不衰。
思拓茧纸研隃糜,亟令巧匠为装池。
镜兮镜兮尔勿悲,神物遇合信有期。
李太白赞 元末明初 · 孙作
玄元奕叶圣神孙,邈然跨海超无垠。
锦袍淋漓舞郁轮,秕糠斯文遗世纷。
羿娥招摇迎帝阍,诉以九河导昆崙。
飞鱼挟辀湘女嫔,回光下照扶桑暾。
洞庭钧天弭节闻,俯仰一笑三千春。
天台子微未足论,大儿汾阳谁与伦。
知章识公尚几尘,日衡气机与地文。
采石之水青山云,魑魅夜啸狌鼯坟。
吁嗴夫人此栖神,文或不死非其存。
九日开樽兴未阑,登楼莫复怅盘桓。
己看黄叶惊秋老,渐觉繁霜逼岁寒。
王粲悲歌愁愈剧,杨凭得句夜先残(唐杨凭兄弟三人皆能文或同赋一篇共坐庭石霜积襟袖课成而巳)
独怜迟暮逢摇落,空对黄花拥箨冠。
共 19 首上一页 第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