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唐都

相关人物:共 2 位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史记》孔子世家曰:孔子闻窦鸣犊、舜华之死也。临河而叹。乃还息乎陬乡。作为陬操以哀之。《孔丛子》曰:赵简子使聘。夫子将至焉。及河。闻鸣犊与窦犨之见杀也。回舆而旋之卫。使鄹。遂为操曰:
周道衰微,礼乐陵迟。
文武既坠,吾将焉归。
周游天下,靡邦可依。
凤鸟不识,珍宝枭鸱。
眷然顾之,惨然心悲。
巾车命驾,将适唐都
黄河洋洋,攸攸之鱼。
临津不济,还辕息鄹。
伤予道穷,哀彼无辜。
翱翔于卫,复我旧庐。
从我所好,其乐只且
⑴ ○《孔丛子》记问篇。又《乐府诗集》五十八引后四句作将归操。《诗纪前集》四作息鄹操。○逯案。《史记》之前。陬操一曲。盖有弦无辞。孔业子乃托为此歌。《乐府诗集》以末尾四句当将归操。是郭茂倩所见琴操。又与北朝传本不同。又孔子《家语》称孔子临河不济。还息于邹。作槃操云云。然尚无歌辞。扬慎风雅逸篇杂凑四言六句。目为槃操。非是。
洛阳(壬申) 清末至民国 · 梁鸿志
伽蓝作记杨衒之,述名园者李格非。
牡丹谱录始欧九,更为牡丹图赋诗。
洛阳自昔一都会,池台草木关兴衰。
东周汉晋迄元魏,中天下立宾四夷。
唐都长安宋宅汴,亦与洛邑相因依。
古人作京有深意,岂类城社藏奸私。
金陵气尽匪今日,海始告警京先移。
奔车夜走北邙坂,青盖披拂洛与伊。
纷纷免死兔三窟,茕茕暂寄鹪一枝。
嗟哉太王始作俑,踉跄避狄来邑岐。
关东辽沈弃不问,陪京更指崤函西。
三都分据扬豫雍,不见岛国班雄师。
洛阳过客但嚬蹙,招提园囿今无遗。
即论花事亦殊昔,鞓红檀晕皆离披。
饥军入市挟剑器,逃官吊古无文辞。
钟鸣水竭乱未已,佛面流汗宁吾欺。
数奔深闭岂有备,胡马会向中原驰。
漆城荡荡汝能筑,寇纵不上人无仪。
题佚 其二 (庚子) 晚清 · 继昌
五言律诗
去岁燕云别,闻君远入吴。
不期沧海客,相遇汉唐都
同谱才名震,乘时抱负抒。
十年枢密掾,閒恨未能无。
老人星赋(689年) 初唐 · 杨炯
赫赫宗周。皇天降休。
丽哉神圣。皇天降命。
开纲布网。发号施令。
河出图兮五云集。天垂象兮三光映。
南极之庭。老人之星。
煜煜爚爚。煌煌荧荧。
秋分之旦见乎丙。春分之夕入乎丁。
配神山之呼万岁。符德水之兆千龄。
晃如金粟。粲若银烛。
比秋草之一萤。状荆山之片玉。
浑浑熊熊。悬紫贝于河宫。
奕奕炜炜。曜明珠于汉水。
其光也如丹。其大也如李。
稽元命之攸述。按星经之所纪。
见则化平主昌。明则天下多士。
经始灵台。嵯峨崔嵬。
星则唐都讲艺。气则王朔呈材。
昼观云物。夜察昭回。
睹南郊之炳耀。欣北极之康哉。
三公辅弼。庶官文武。
献仙寿兮祝尧。奏昌言兮拜禹。
瞻太霄而踊跃。伏前庭而俯偻。
万人于是和歌。百兽于焉率舞。
穆穆神皇。受天之祥。
邈矣台州之北。窅然汾水之阳。
贞明也者。日月同光。
贞观也者。天地为常。
有混成之独立。运元气之茫茫。
若夫大虹流渚。金天当宁。
大电绕枢。轩辕受图。
殷馗则黄星见楚。雷焕则紫气临吴。
青方半月。东井联珠。
辰极之齐七政。泰阶之平六符。
虽前皇之盛德。又何以加于此乎。
至若甘露溢。醴泉出。
蓂荚生。嘉禾实。
凤凰丹彩。驺虞白质。
南海无波。东风入律。
比夫皇穹之锡寿。何足以谈其万一。
圣上犹复招列仙。择偫贤。
日慎一日。元之又元。
兵戈不起。至德承天。
臣炯作颂。皇家万年。
浑天赋(679年6月) 初唐 · 杨炯
显庆五年。炯时年十一。待制宏文馆。上元三年。始以应制举补校书郎。朝夕灵台之下。备见铜浑之象。寻返初服。卧病丘园。二十年而一徙官。斯亦拙之效也。代之言天体者。未知浑盖孰是。代之言天命者。以为祸福由人。故作浑天赋以辩之。其辞曰。
客有为宣夜之学者。
喟然而言曰。
旁望万里之横山。
而皆青翠。
俯察千仞之深谷。
而皆黝黑。
苍苍在上。
非其正色。
远而望之。
无所至极。
日月载于元气。
所以或中而或昃。
星辰浮于太空。
所以有行而有息。
故知天常安而不动。
地极深而不测。
可以为观象之准绳。
可以作谈天之楷式。
有称周髀之术者。
冁然而笑曰。
阳动而阴静。
天回而地游。
天如倚盖。
地若浮舟。
出于卯入于酉而生昼夜。
交于奎合于角而有春秋。
天则西北既倾。
而三光北转。
地则东南不足。
而万水东流。
比于圆首。
前临胸者。
后不能覆背。
方于执炬。
南称明者。
北可以言幽。
此天与而不取。
恶遑遑而更求。
太史公有睟其容。
乃盱衡而告曰。
楚既失之。
齐亦未为得也。
言宣夜者。
星辰不可以阔狭有常。
言盖天者。
漏刻不可以春秋各半。
周三径一
远近乖于辰极。
东井南箕。
曲直殊于河汉。
明入于地。
葛稚川所以有辞。
日应于天。
桓君山由其发难。
假苏秦之不死。
既莫知其为说。
傥隶首之重生。
亦不能成其算也。
二客尝亦知浑天之事与。
请为左右扬搉而陈之。
原夫杳杳冥冥。
天地之精。
混混沌沌。
阴阳之本。
何太虚之无碍。
俾造化之多端。
南溟玉室之宫。
爰皇是宅。
西极金台之镇。
上帝攸安。
地则方如棋局。
天则圆如弹丸。
天之运也。
一北而物生。
一南而物死。
地之平也。
景短而多暑。
景长而多寒。
太阴当日之冲也。
成其薄蚀。
众星傅月之光也。
因其波澜。
乾坤阖辟
天地成矣。
动静有常。
阴阳行矣。
方以类聚。
物以偫分。
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
在地成形。
变化见矣。
部之以三门。
张之以八纪。
其周天也。
三百六十五度。
其去地也。
九万一千馀里。
日居而月诸。
天行而地止。
载之以气。
浮之以水。
生之育之。
长之畜之。
亭之毒之。
盖之覆之。
天聪明也。
圣人得之。
天垂象也。
圣人则之。
其道也。
不言而信。
其神也。
不怒而威。
验之以衡轴。
考之以枢机。
三十五官为偫生之系命。
一十二次当下土之封畿。
中衡外衡。
每不召而自至。
黄道赤道。
亦殊涂而同归。
表里见伏。
圣人于是乎发挥。
分至启闭。
圣人于是乎范围。
可以穷理而尽性。
可以极深而研几。
天有北斗。
杓携龙角。
魁枕参首。
天有北辰。
众星环拱。
天帝威神。
尊之以耀魄。
配之以勾陈。
有四辅之上相。
有三公之近臣。
华盖岩岩。
俯临于帝座。
离宫奕奕。
旁绝于天津。
列长垣之百堵。
启阊阖之重闉。
文昌拜于大将。
大理囚于贵人。
泰阶平而君臣穆。
招摇指而天下春。
东宫则析木之津。
寿星之野。
箕为傲客。
房为驷马。
天王对于摄提。
皇极临于宦者。
左角右角。
两曜之所巡行。
阴间阳间。
五星之所次舍。
后宫掌于燕息。
太子承于冢社。
宗人宗正。
内外惇叙于邦家。
市楼韨垣。
货殖毕陈于天下。
北宫则灵龟潜匿。
螣蛇伏藏。
瓠瓜宛然而独处。
织女终朝而七襄。
登渐台而顾步。
御辇道而徜徉。
闻雷霆之隐隐。
听枹鼓之硠硠。
南斗主爵禄。
东壁主文章。
须女主布帛。
牵牛主关梁。
羽林之军所以除暴乱。
垒壁之阵所以备非常。
西宫则天潢咸池。
五车三柱。
奎为封豕。
参为白虎
胃为天仓
娄为众聚。
旄头之北。
宰制其边陲。
天毕之阴。
蓄泄其云雨。
大陵积尸之肃杀。
参旗九斿之部伍。
樵苏之地。
出入于园苑。
万亿之赀。
填积于仓庾。
南宫则黄龙赋象。
朱鸟成形。
五帝之座。
三光之庭。
伤成于钺。
诛成于锧。
福成于井。
德成于衡。
执法者。
廷尉之曹。
大夫之象。
少微者。
储君之位。
处士之星。
天弧直而狼顾。
军韨晓而鸡鸣。
三川之交。
鹑火通其耀。
七泽之国。
翼轸宇其精。
南河北河。
象阙于是乎增峻。
左辖右辖。
边荒于是乎自宁。
乃有金之散气。
水之精液。
法渭水之横桥。
像昆池之刻石。
岁时占其水旱。
沧溟应其潮汐。
织女之室。
汉家之使可寻。
饮牛之津。
海上之人易觌。
日也者。
众阳之长。
人君之尊。
天鸡晓唱。
灵乌昼踆。
扶桑临于大海。
若木照于昆崙。
太平太蒙。
所以司其出入。
南至北至。
所以节其寒温。
龙山衔烛。
不能议其光景。
夸父弃策。
无以方其骏奔。
月也者。
偫阴之纪。
上天之使。
异姓之王。
后之事。
方诸对而明水洽。
重晕匝而边风驶。
裁盈蚌蛤。
则虏骑先侵。
适斗麒麟。
则暗虎潜值
五星者。
木为重华。
火为荧惑。
镇居戊巳。
斯为土德。
太白土西。
辰星主北。
俯察人事。
仰观天则。
比参右肩之黄。
如奎大星之黑。
五材所以致用。
七政于焉不忒。
同舍而有四方。
分天而利中国。
赤角犯我城。
黄角地之争。
五星同色。
天下偃兵。
趋前舍为盈。
退后舍为缩。
盈则侯王不宁。
缩则军旅不复。
或向而或背。
或迟而或速。
金火犯之而甚忧。
岁镇居之而有福。
观众星之部署。
历七耀而驱驰。
定天下之文。
所以通其变。
见天下之赜。
所以象其宜。
然后播之以风雨。
威之以霜霰。
或吐雾而蒸云。
或击雷而鞭电。
一旬而太平感。
肤寸而天下遍。
白日为之昼昏。
恒星为之不见。
尔乃重明合璧。
五纬连珠。
青气夜朗。
黄云昼扶。
握天镜。
授河图。
若曰赐之以福。
此明王圣帝之休符。
至如怪云祅氛。
冬雷夏雪。
日晕长虹。
星流伏鳖。
阴有馀而地动。
阳不足而天裂。
若曰惧之以灾。
此昏主乱君之妖孽。
昔者颛顼之命重黎。
司天而司地。
陶唐之分仲叔。
宅西而宅东。
其后宋有子韦。
郑有裨灶。
魏有石氏。
齐有甘公。
唐都之推星。
王朔之候气。
周文之视日。
吴范之占风。
有以见天地之情状。
识阴阳之变通。
诗云谓天盖高。
语云惟天为大。
至高而无上。
至大而无外。
四时行焉。
万物生焉。
偫神莫尊于上帝。
法象莫大于皇天。
灵心不测。
神理难诠。
日何为兮右转。
天何为兮左旋。
盘古何神兮立天地。
巨灵何圣兮造山川。
螟何细兮师旷清耳而不闻。
离娄拭目而无见。
鹏何壮兮搏扶摇而翔九万。
运海水而击三千。
龟与蛇兮异其短长之质。
椿与菌兮殊其大小之年。
钟何鸣兮应霜气。
剑何伏兮动星躔。
列子何方兮御风而有待。
师门何术兮验火而登仙。
鲁阳挥戈兮转于西日。
陶侃折翼兮登乎上元。
女何冤兮化精卫。
帝何耻兮为杜鹃。
争疆理者有零陵之石。
闻弦歌者有盖山之泉。
若怪神之不语。
夫何述于此篇。
以天乙之武也。
焦土而烂石
以唐尧之德也。
襄陵而怀山。
以颜回之仁也。
贫居于陋巷。
以孔子之圣也。
情希乎执鞭。
冯唐入于郎署也。
两君而未识。
扬雄在于天禄也。
三代而不迁。
桓谭思周于图谶也。
忽焉不乐。
张衡术穷于天地也。
退而归田。
我无为而人自化。
吾不知其所以然而然。
含章遗迹杳难详,汉苑唐都更可伤。
说与诗人莫嘲咏,梅花眼见几兴亡。
兵车行(751年) 唐 · 杜甫
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一作桥)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裹头,归来头白还(一作犹)戍边
边亭(一作庭)流血成海水,(一作我)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太行之东,唐都长安,凡河北诸道,皆为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一作陇)西卒
县官急索租(一作县官云急索),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是(一作得)比邻,生男(一作儿)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一作悲)啾啾
⑴ 开元十五年,以吐蕃为边害。诏陇右、河西兵集临洮,朔方兵集会州,防秋,至冬初无寇而罢
⑵ 唐制,百户为一里,里置正一人
⑶ 唐人称太宗为文皇,明皇为武皇
⑷ 一作“役夫心益愤,如今纵得休。还为陇西卒”。《通鉴》:“天宝九载十二月,关西游奕使王难得击吐蕃,克五桥,拔树敦城。”
⑸ 钱谦益曰:“天宝十载,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士卒死者六万。制大募两京及河南北兵以击南诏,人莫肯应。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枷送军所。此诗序南征之苦,设为役夫问荅之词,‘君不闻’以下,言征戍之苦,海内驿骚,不独南征一役为然也。”
评注(点击查看或隐藏评注)
思归乐(810年) 中唐 · 元稹
山中(一作我作)思归乐,尽作思归鸣。
尔是此山鸟,安得失乡名(失乡名:指以“思归”为名。)
应缘此山路(一作寄迹),自古离人征。
阴愁感和气,俾尔从此生。
我虽失乡去,我无(一作不)失乡情。
惨舒在方寸,宠辱将何惊。
浮生居大块,寻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乐,岂独乐咸京(咸京:原指秦都咸阳,此借指唐都长安。)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问远与近,何言殇与彭
君看赵工部,八十支体轻。
交州二十载,一到(一作始对)长安城。
长安不须臾,复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岁,移镇广与荆
归朝新天子,济济为上卿
肌肤无瘴色,饮食康且宁。
长安一昼夜,死者如霣星。
丧车四门出,何关炎瘴萦。
况我三十二(一作馀),百年(一作年来)未半程。
江陵道涂近,楚俗云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闻岘山(一作久欲登斯)
此去尽绵历,岂无心赏并。
红餐日充腹,碧涧朝析酲
开门(一作酿酒)待宾客,寄书安弟兄。
闲穷四声韵,闷阅九部经
身外皆委顺(一作无所求),眼前随所营。
此意久已定,谁能求苟(一作苟求)荣。
所以官甚小,不畏权(一作朝野已)势倾。
倾心岂不易,巧诈神之刑。
万物有本性,况复人性(一作至)灵。
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
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
我可俘为囚,我可刃为兵
我心终不死,金石贯以诚。
此诚患不至,诚至(一作虽困)道亦亨(21)
微哉满山鸟,叫噪何足听。
⑴ 方寸:指心。心处胸中方寸之间,故云。《列子·仲尼篇》:“文挚乃命龙叔背明而立,文挚自后向明而望之,既而曰:‘嘻!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
⑵ 浮生:以人生在世,虚浮不定,因称为浮生。《庄子·刻意》:“其生若浮,其死若休。”大块:大自然。《庄子·齐物论》:“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成玄英疏:“大块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称也。”
⑶ (一作身)。(寻丈:指八尺到一丈间之长度。寻,古代长度单位,多指八尺。《诗·鲁颂·閟宫》:“是断是度,是寻是尺。”毛传:“八尺曰寻。”)
⑷ 殇:未成年而死。《仪礼·丧服》:“子女子子之长殇中殇。”郑玄注:“殇者,男女未冠笄而死可殇者。”彭:即彭祖,传说彭祖善养生,懂导引之术,寿至八百岁,因封于彭,故名。事详汉刘向《列仙传·彭祖》。
⑸ 赵工部:指赵昌,字洪祚,天水(今属甘肃)人。宪宗即位,加检校工部尚书。事详新、旧《唐书》本传。
⑹ 交州:《旧唐书·地理四·岭南道》(卷四一):“安南都督府:隋交趾郡,武德五年改为交州总管府……调露元年八月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治所在今越南河内市。
⑺ (一作移镇值江陵)。(“移镇”句:广与荆,原作“值江陵”,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旧唐书·赵昌传》:“宪宗即位……寻转户部尚书,充岭南节度。元和三年,迁镇荆南。”岭南节度使之治所在广州)
⑻ “归朝”句:赵昌元和九年卒,“新天子”当指宪宗。然赵昌出镇岭南与荆南,均在元和初年。元稹此处叙事似有不确。
⑼ 上卿:古官名。周制,天子及诸侯皆有卿,分上中下三等,最尊者为上卿。
⑽ 一:原作“如”,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⑾ 玉泉寺:在今湖北当阳县玉泉山东麓。《方舆胜览·荆门军》(卷二九):“玉泉寺:在当阳县西南二十里玉泉山。陈光大中,浮屠智觊自天台飞锡来居此山。寺雄于一方,殿前有金龟池,胜甲天下。”《全唐文》卷六八四董侹《荆南节度使江陵尹裴公重修玉泉关庙记》:“玉泉寺覆船山,东去当阳三十里……陈光大中,智顗禅师者至自天台……”
⑿ 岘山亭:在今湖北襄樊市南。《太平御览》卷一九四引《襄江记》:“岘山亭,在襄阳县东一十里,今基迹尚存。”
⒀ 红餐:赤米所做之米饭。赤米,米之粗恶者。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案,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
⒁ 析酲:醒酒。酲,《玉篇·酉部》:“酲,醉未觉也。”
⒂ 四声韵:运用古代汉语之四声创作近体诗之规则。四声,指古代汉语之平、上、去、入四个声调。四声明确自觉地被用于诗歌创作,始于南朝齐梁年间,至唐得到广泛应用。
⒃ 九部经:佛教把全部佛经依据体裁及内容分为十二类,称为‘十二部经’。《释氏要览》卷中《十二分教》:“亦云十二部经:一修多罗(契经),二祇夜(应颂),三和伽罗(授记),四伽他(调颂),五尼陀罗(因缘),六优陀那(自说),七伊帝目多(本事),八阇陀伽(本生),九毗佛略(方广),十阿浮达摩(未有),十一婆陀(譬喻),十二优婆提舍(论议)。若小乘只有九部,无自说、授记、方广等。”
⒄ 金埋:蜀本、卢本作“珠碎”,似是。
⒅ 俘为囚:蜀本、卢本作“囚为俘”。
⒆ 刃为兵:被敌人杀死。刃,杀;兵,战死。《释名·释丧志》:“战死曰兵。”《礼记·曲礼下》:“死寇曰兵。”
⒇ (一作立)。(至:原作“立”,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21) 诚至:原作“虽困”,据蜀本、卢本、杨本、全诗改。
寄孟亭太守(己巳) 清 · 袁枚
五言排律
大雅千年事,江湖各有名。
是谁堪领袖,屈指数先生。
灼灼崔岐叔,铿铿杨子行。
褰帷曾守郡,刬草竟归耕。
临况星将曙,钦迟月尽更。
分携甘谷水,同酌碧云英。
祖约谈何剧,唐都道已成。
志书劳检校,史笔最纵横。
洁可同灵宪,严堪比论衡。
体裁霞共驳,书义鬼同争。
古柏根盘大,流莺口舌轻(修《江宁志》被谤。)
风怀归酒德,兰藻入秋声。
遣妾捐家累,编诗住石城。
花枝终日把,棋子彻宵鸣。
官罢心才壮,才难意始倾。
高文无敌手,吾道有交情。
贱子归乡里,西风卷客旌。
孤琴弹渐少,歧路梦频惊。
八表停云远,三山落照明。
不知文社里,又进几回觥。
上元晚晴 宋末元初 · 方回
所谓上元者,俗以侈升平。
汉用方士说,祠祭夜达明。
爇炬或始此,游观实何名。
年登庶事遂,春早芳意萌。
冶妆饰粉黛,豪奏喧丝笙。
愚玩夺稚魄,淫窥荡狂情。
天宝覆唐都,宣和倾汴京。
词人丽唱在,物极良足惊。
一隅颇完盛,四运遄代更。
戍守列万里,镇防连百城。
崛起间窃发,交驰事遐征。
昏黑烟火灭,哭声无歌声。
晓雨花信过,夜蟾桂轮清。
时节既如此,焉问阴与晴。
共 16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