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郑兴裔

相关人物:共 3 位
共 8 首
①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台卉六绝)。
《广群芳谱》:「山矾一名玚花,一名春桂,一名七里香。」按《高斋诗话》云:「唐人题唐昌(观玉蕊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今玚花,即玉蕊花也。」《春明退潮录》云:「琼花一名玉蕊。」蔡宽夫《诗话》云:「玉蕊,即扬州后土祠琼花。」由三家之言推之,似山矾即琼花矣。考郑兴裔有(琼花辨),周必大有(玉蕊辨證),几若聚讼。即七里香之果为山矾,亦微与《本草》异。要之,皆不必有意牵合也。因宴花下,为赋六绝句。
唐昌玉蕊无踪迹,后土琼花再见难。
阁独馀春桂影,婆娑长得月中看(施懿琳编校)
⑴ 编者按:「踪迹」,连横《台湾诗乘》作「消息」。
⑵ 编者按:「官」,蒋师辙《台湾通志》作「宫」;连横《台湾诗乘》作「宦」。
①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台卉六绝)。
《广群芳谱》:「山矾一名玚花,一名春桂,一名七里香。」按《高斋诗话》云:「唐人题唐昌(观玉蕊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今玚花,即玉蕊花也。」《春明退潮录》云:「琼花一名玉蕊。」蔡宽夫《诗话》云:「玉蕊,即扬州后土祠琼花。」由三家之言推之,似山矾即琼花矣。考郑兴裔有(琼花辨),周必大有(玉蕊辨證),几若聚讼。即七里香之果为山矾,亦微与《本草》异。要之,皆不必有意牵合也。因宴花下,为赋六绝句。
小叶荼蘼一丈馀,花开五出袭琼琚。
生怜青琐无消息,难觅吹箫紫凤车
⑴ 作者注:「『不缘啼鸟春饶舌,青琐仙郎那得知』,香山(玉蕊花)诗也。」
⑵ (作者注:「张文昌(玉蕊花)诗:『五色云中紫凤车,寻仙来到洞仙家』。」)。(施懿琳编校)
①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台卉六绝)。
《广群芳谱》:「山矾一名玚花,一名春桂,一名七里香。」按《高斋诗话》云:「唐人题唐昌(观玉蕊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今玚花,即玉蕊花也。」《春明退潮录》云:「琼花一名玉蕊。」蔡宽夫《诗话》云:「玉蕊,即扬州后土祠琼花。」由三家之言推之,似山矾即琼花矣。考郑兴裔有(琼花辨),周必大有(玉蕊辨證),几若聚讼。即七里香之果为山矾,亦微与《本草》异。要之,皆不必有意牵合也。因宴花下,为赋六绝句。
台原不在人间,素艳何来绿玉鬟。
长见蕊珠宫里雪,只缘地近补陀山
⑴ 编者按:「琼」,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蒋师辙《台湾通志》、连横《台湾诗乘》作「瑶」。
⑵ (作者注:「补陀山犹言小白花山,疑即玉蕊花。见黄山谷所作诗序。」)。(施懿琳编校)
①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台卉六绝)。
《广群芳谱》:「山矾一名玚花,一名春桂,一名七里香。」按《高斋诗话》云:「唐人题唐昌(观玉蕊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今玚花,即玉蕊花也。」《春明退潮录》云:「琼花一名玉蕊。」蔡宽夫《诗话》云:「玉蕊,即扬州后土祠琼花。」由三家之言推之,似山矾即琼花矣。考郑兴裔有(琼花辨),周必大有(玉蕊辨證),几若聚讼。即七里香之果为山矾,亦微与《本草》异。要之,皆不必有意牵合也。因宴花下,为赋六绝句。
聚仙也合依稀似,玉质秾香总不同。
欲向通明上封事,弹文先斥妒花风(施懿琳编校)
⑴ 作者注:「《齐东野语》:『琼花绝类聚八仙』。」
⑵ 编者按:「文」,连横《台湾诗乘》作「丸」。
①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台卉六绝)。
《广群芳谱》:「山矾一名玚花,一名春桂,一名七里香。」按《高斋诗话》云:「唐人题唐昌(观玉蕊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今玚花,即玉蕊花也。」《春明退潮录》云:「琼花一名玉蕊。」蔡宽夫《诗话》云:「玉蕊,即扬州后土祠琼花。」由三家之言推之,似山矾即琼花矣。考郑兴裔有(琼花辨),周必大有(玉蕊辨證),几若聚讼。即七里香之果为山矾,亦微与《本草》异。要之,皆不必有意牵合也。因宴花下,为赋六绝句。
幸留七里香名在,认取山矾为写真。
寄语世人休聚讼,冰姿原不藉前尘(施懿琳编校)
① 此组诗收于范咸《重修台湾府志》(艺文),又载余文仪《续修台湾府志》(艺文)、王瑛曾《重修凤山县志》(物产)、蒋师辙《台湾通志》(物产)、董天工《台海见闻录》、连横《台湾诗乘》、陈汉光《台湾诗录》。编者按:《台海见闻录》题作(台卉六绝)。
《广群芳谱》:「山矾一名玚花,一名春桂,一名七里香。」按《高斋诗话》云:「唐人题唐昌(观玉蕊花)诗云:『一树珑松玉刻成,飘廊点地色轻轻』。今玚花,即玉蕊花也。」《春明退潮录》云:「琼花一名玉蕊。」蔡宽夫《诗话》云:「玉蕊,即扬州后土祠琼花。」由三家之言推之,似山矾即琼花矣。考郑兴裔有(琼花辨),周必大有(玉蕊辨證),几若聚讼。即七里香之果为山矾,亦微与《本草》异。要之,皆不必有意牵合也。因宴花下,为赋六绝句。
瀛壖合是洞仙家,宴赏贪看玉树花。
赋罢新诗消受得,春风何处七香车
⑴ (作者注:「刘宾客(玉蕊诗):『玉女来看玉树花,异香先引七香车』。」)。(施懿琳编校)
琼花未信无双无,特与翔鹤游江都。
炷香展敬下古殿,相羊盘礴亭南隅。
我欲歌之词,我欲声之诗。
龙蛇满四壁,妍丑纷淋漓。
一笑讯花花不语,斯须花以臆对之。
自从天上来蕃釐,墨卿楚客知心谁。
本来有是自三异,惠肃(原注:谓郑兴裔。)一辩公宠贲。
厥今太守(原注:谓郑损。)有父风,两句写出无双意。
直教弹压千万春,香不随风潜堕地。
我闻此语警且喜,不孤迢递来千里。
花兮报称为如何,年年三月花开多(《琼花集》卷二)
琼花谓即聚八仙,斯言未定然不然。
譬如满山红踯躅,谓即鹤林之杜鹃。
将以此说为是欤,西施乃只直一钱。
将以此说为非欤,邢尹原不分媸妍。
或谓聚八仙有子,琼花无子异在此。
恐亦如麻有雄雌,雌者为苴雄者枲。
苴则有子枲则无,是亦阴阳之定理。
又况物类不可知,区者萌者多参差。
八月桂花无一子,四季桂花子满枝。
芭蕉之子亦罕见,闽广甘蕉子离离。
寻常谷树皆有子,独于斑谷则无之。
如以子有无为辨,世间凡卉皆堪疑。
又谓其叶有分别,琼花之叶光而洁。
聚八仙叶微有毛,此其所论殊琐屑。
虎蓟猫蓟等蓟耳,一皱一光竟何说。
亦犹山林之民毛,地土使然非有劣。
乃今得见琼花图,绘之者傅序者卢。
国朝周熙又重绘,两图传刻无模糊。
要皆九朵非八朵,竟与聚八仙悬殊。
八朵九朵既有别,难云一样如云茶。
将毋琼花实仙种,自元以后见者无。
陈源弄巧已堪叹,如以鹤颈来续凫。
自命程婴唐道士,恐其所存非赵孤。
作伪更有金丙瑞,竟以赝鼎充昆吾。
琼花之论自此定,谁言莫辨雌雄乌。
花下徘徊忽自笑,按图索骥亦未肖。
天下之物恶能齐,齐物庄周见未到。
自六十茎至百茎,不妨同受灵蓍号。
自十五萼至八萼,不妨并入建兰考。
栀子之花固六出,而八出者亦自妙。
桂树之花同四出,而五出者亦不少。
即如雪花本六出,剪水仙人同斗巧。
至于春雪则五出,玉戏天公又改造。
虽云八朵九朵殊,难定上中下中表。
虚烦讨论杨铁崖,徒费咨嗟于少保。
宋郑兴裔辨琼花,一异三异苦探讨。
独于八九置不言,于意云何人莫晓。
老夫欲为花解嘲,前人成见毋相胶。
洛以流坤吐地符,河以通乾出天苞。
洛出九畴河八卦,八数九数分其曹。
要在乾坤之精蕴,能得其一皆足豪。
古之琼花九畴数,今之琼花八卦爻。
奇偶阴阳天所定,雌雄牝牡物莫逃。
雌者有子雄无子,无分裸羽鳞介毛。
一奇一偶数既判,有子无子理亦昭。
乾坤苞符于此泄,岂一道士权能操。
我读尔雅虽未熟,虫鱼草木粗纪录。
唐蒙均号女萝类,椵榇同称木槿属。
如必屑屑与分晰,安得老圃为我告。
何者鹿葱何者萱,孰为苦意孰为菊。
芙蓉菡萏今同名,牡丹芍药古一族。
古今时异物亦异,未可故见拘碌碌。
空山独坐荒榛荆,忽然满眼皆瑶琼。
九老未能共谈笑,八公犹幸同年庚。
中郎虎贲既近似,玉环飞燕毋相轻。
扬州琼花不可见,见此敢谓非琼英。
走笔为作琼花咏,佳话应遍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