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邹浩

相关人物:共 29 位
共 2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

人物简介

补续高僧传·习禅篇
智灯。
婺州金华人。
号祖印。
得法于道吾法真。
为人精敏有德量。
道俗拥之。
出世年始立也。
而匡宗植道之志。
隐然尊宿自居。
说法三十年。
从者如云。
退老等觉寺坐逝。
有语录一卷。
邹正言浩
序之曰。
余项在中陶。
尝与李涛师渊。
论天下之名僧。
师渊语余曰。
吾所见祖师者。
有道者也。
蚤以机缘。
为世导师。
晚乃退居都城之等觉。
望其容貌。
如秋际木。
听其解说。
如夜半潮。
始窃以为未始出吾宗。
而终也如一苇大海。
惕惕环视。
莫见畔岸。
后数年。
复见师渊于都城。
问其所谓祖印者而将访焉。
则曰寂灭久矣。
出其所集语录二卷。
示余。
余然后知师渊异时之言。
尚其可以言者。
祖印名字。
不列传灯。
始末不载传记。
幸有正言数行在耳。
然则正言知言。
盖繇师渊知己。
与祖印生气千古。
噫。
古德埋没者。
多矣。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虔州兴国人,字君行。师事刘师正。笃行自守,不交当世。英宗治平间进士。历太学博士、校书郎。哲宗绍圣中知蕲州,请老致仕。后召对,管勾宗学,寻引疾归。
全宋诗
李潜,字君行,兴国(今属江西)人。
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明嘉靖《赣州府志》卷一○),授新淦令(明隆庆《临江府志》卷五)。
范纯礼荐除太学博士、校书郎。
哲宗绍圣中,知蕲州,以朝奉郎、秘阁校理致仕(《道乡》卷二○《举李潜自代状》)。
元符三年(一一○○)召对,管勾宗学,寻引疾归。
事见《宋元学案》卷一九。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八六三
李潜,字几道,号庐峰隐者,哲宗时在世。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仁宗嘉祐元年进士。历集贤、秘阁校理,迁大理少卿。雅有文名,哲宗元祐间与孔平仲同在馆中,夜论雪诗,次仲吟“看来天地不知夜,飞入园林总是春”,平仲叹服。
全宋诗
盛次仲,开封(今属河南)人。
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进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
神宗元丰初知慈溪县(清光绪《慈溪县志》卷二三)。
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为秘书省校书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一之三七)。
三年,迁集贤校理(《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一九)。
元符元年(一○九八),为大理少卿(同上书卷五○○)。
二年,为国子司业(《宋会要辑稿》职官二八之一三)。
三年,权太常少卿(同上书礼一五之五四)。
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知邓州(《道乡》卷一五《盛次仲直龙图阁知邓州制》。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一八三二
盛次仲,开封(今河南开封)人,嘉祐六年进士。
元丰初知慈溪县。
元祐元年为校书郎,三年为集贤校理。
复历秘阁校理,迁太常少卿。
建中靖国元年知邓州。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三九三、四一九、五○○,《道乡》卷一五《盛次仲直龙图阁知邓州制》、《彭城集》卷二○《盛次仲可集校校理馀依旧制》,《北宋经抚年表》卷二。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寿州人,字望之。吕公弼从孙。以荫入官。神宗熙宁初权户部判官,为王安石所用,命提举市易务。后为吏部郎中、光禄卿,以言者交论市易之患,被削三秩,黜知淮阳军。哲宗绍圣中擢户部侍郎,知开封府、怀州。徽宗时责郢州安置。卒年七十七。
全宋诗
吕嘉问,字望之,寿州(今安徽凤台)人。以荫补官。神宗熙宁四年(一○七一)权户部判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二七),依附王安石。七年,出知常州。八年,安石复相,入为检正中书户房公事。十年,安石罢,出知江宁府。元丰元年(一○七八)被劾营缮越法,徙润州。三年,降知临江军(同上书卷三○二)。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哲宗元祐元年二○八六),黜知淮阳军(同上书卷三六四)。后历知州府。徽宗大观元年(一一○七),坐知成都府不能律身奉法,贬安化军节度副使,郢州安置(《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五)。卒,年七十七。《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嘉问,字望之,公弼从孙,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
以荫入官。
熙宁初,条例司引为属官,权户部判官,管诸司库务,行连灶法于酒坊,岁省薪钱十六万缗。
提举京城市易务。
七年,出知常州。
八年,王安石复相,召检正中书户房。
安石再罢,出知江宁府,徙润州。
久之,入为吏部郎中、光禄卿。
以言者论市易之患,削三秩,黜知淮阳军。
绍圣中,擢宝文阁待制、户部侍郎,加直学士,知开封府。
元符二年,坐荐邹浩,罢知怀州。
徽宗时分司南京,光州居位,郢州安置,不久复起。
以龙图阁学士、太中大夫卒,年七十七。
宋史》卷三五五有传。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7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君贶。
英宗治平四年进士。
哲宗绍圣初,章惇当国,人争附之,绂独陈正心、诚意、知人、安民之说。
累除都官员外郎。
邹浩贬赠金特厚,追一官勒停。
徽宗立,除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崇宁元年,知成德军兼真定安抚使。
落职提举宫观。
编入元祐党籍。
全宋诗
朱绂(?~一一○七),字君贶,仙游(今属福建)人。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进士,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哲宗绍圣初迁诸王宫侍讲,再迁翊善。元符中擢右谏议大夫、给事中。徽宗崇宁二年(一一○三),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入元祐党籍。五年,起知福州,旋罢。大观元年卒。《莆阳文献传》卷一○有传。
全宋文·卷一八四七
朱绂(?
——一一○七),字君贶,兴化军仙游(今福建仙游)人。
治平四年进士及第。
元祐二年,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
绍圣初,进诸王宫侍讲。
四年,迁翊善。
元符元年,授都官员外郎。
二年,以邹浩累,追官勒停。
徽宗即位,起用旧臣,召为谏议大夫、给事中。
建中靖国元年,论列不合,罢给事中,出知寿州。
崇宁元年,复为宝文阁待制,知成德军,兼真定府路安抚使。
言事忤蔡京,落职,提举杭州洞霄宫,入元祐党籍。
五年,起知福州。
大观元年,再落职提举洞霄宫,卒于任。
建炎间始复旧职,赠少保。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七之三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三、五一八,《宋诗纪事补遗》卷一八,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三四《宋列传》四。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钱世雄,字济明,号冰华先生,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
尝为吴兴尉(《参寥子诗集》卷四《同吴兴尉钱济明南溪泛舟》)。
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为瀛州防禦推官。
五年,权进奏院户部检法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四)。
通判苏州(《龟山集》卷二五《冰华先生文集序》)。
从苏轼游,与释道潜、范祖禹、邹浩有交往。
有《冰华先生文集》,已佚。
吴兴备志》卷七有传。
全宋文·卷二七七六
钱世雄,字济明,号冰华先生,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年十六七时,其诗已为名流所称。比壮,游苏轼之门,轼称其探道著书,云升川增。曾倅平江。元祐二年为瀛州防禦推官,五年权摄进奏院户部检法官。晚以诗书自娱。见《冰华先生文集序》(《龟山集》卷二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四,《宋元学案补遗》卷九九。
蔡蹈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二三五
蔡蹈,湖州归安(今浙江归安)人。
熙宁六年登进士第。
元丰三年为卫州教授。
绍圣二年三月除监察御史兼殿中侍御史,于朝政多所建驳。
元符元年十二月迁考功员外郎。
次年,坐以银钱遗邹浩并致简叙别,诏冲替。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四、四九五、五○四、五一八,乾隆《浙江通志》卷一二四。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50—1127 【介绍】: 宋楚州山阳人,字取道。第进士。累官尚书郎。擢御史,首论在廷大臣,草具将上,蔡京遣所亲讽“慎勿言,当以此位相处”,不答。出知扬州,寻改明州。徽宗大观元年,由显谟阁待制知密州,特责授衡州司马,新州安置。官至中书舍人。有《摭史》、《周书》、《方言》。
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王资深(一○五○——一一二八),字取道。
朐山(今江苏连云港)人。
第进士,尝为监察御史。
忤蔡京意,出知扬、越、密州。
大观初责授衡州司马,新州安置。
后复职,提举杭州洞霄宫。
建炎元年卒,年七十八。
著有《摭史》四卷、《周书》及《方言》二十卷。
见《道乡》卷一七《王资深除监察御史制》,《宋会要辑稿》职官六八之一四,《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七,《宋史》卷二○七,《北宋经抚年表》卷四,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三。
唐既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二三八八
唐既(一○四七——一一○○),字潜亨,又号真淡翁,江陵(今湖北江陵)人。
少举进士,后用其伯父介之荐调巴陵尉。
未几谢去,隐居汉水之南二十年。
于书无所不读,于事无所不能。
著有《邦典》二卷。
元符三年卒,年五十四。
邹浩道乡》卷二七《邦典序》、卷三五《唐公墓志铭》。
王回 朝代:北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8—1100 【介绍】: 宋兴化军仙游人,字景深。
神宗熙宁六年进士。
为松滋令,邑俗祭祀用人为牺牲,回捕治甚严,其风遂革。
哲宗元符中为睦亲宅讲书。
邹浩友善,论刘皇后不当册立,回预其议。
遭贬南迁,又敛钱与治装,往来经理,遂下诏狱,自承预邹浩议,除名停废。
徽宗立,召还旧官,擢监察御史,数日卒。
共 29 首上一页 第 2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