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邓约礼

相关人物:共 19 位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归将 南宋 · 范成大
舆不济兮中河,日欲暮兮情多。
子兰桡兮蕙棹,愿因子兮凌波。
眢壑兮以渔,周落兮以驱。
骊龙兮飞度,郊之麟兮去汝。
波河濆兮迷涂,黄流怒兮不可以桴。
目八极兮怅望,独顾怀兮此都。
御右兮告病,銮铃兮靡骋。
河之水兮洋洋,不济此兮有命。
按:《石湖居士诗集》卷三四附。又见《南宋文范》卷三。
大名擅文范,经师扬历佐中兴,数万里宣谕鳀瀛,暮景江湖怀北阙;
旧谊敦林宗,叔度门墙收后辈,十余载趋陪鲤舍,秋风涕泪遍西州。
二妙争开古锦囊,烂然佳句压群芳。
奉高遗德归临汝,文范流风在季方。
顾我挂冠宁复振,生儿附翼岂能翔。
愿公勉力跻云路,视草斯文要主张。
感春赋(1183年) 南宋 · 朱熹
触世涂之幽险兮,揽余辔其安之?
慨埋轮而絷马兮,指故山以为期。
仰皇鉴之昭明兮,眷余衷其犹未替。
抑重巽于既申兮,徇耕野之初志。
自余之既还归兮,毕藏英而发春。
潜林庐以静处兮,阒蓬户其无人。
披尘编以三复兮,悟往哲之明训;
㗳掩卷以忘言兮,纳遐情于方寸。
朝吾屣履而歌商兮,夕又赓之以清琴。
夫何千载之遥遥兮,乃独有会于余心。
忽嘤鸣其悦豫兮,仰庭柯之葱茜。
悼芳月之既徂兮,思美人而不见。
彼美人之脩嫭兮,超独处乎明光。
结丹霞以为绶兮,佩明月而为珰。
怅佳辰之不可再兮,怀德音之不可忘。
乐吾之乐兮,诚不可以终极;
忧子之忧兮,孰知吾心之永伤(《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一。又见弘治《徽州府志》卷一一,《新安文献志》卷四八,《历代赋汇》卷一○,《南宋文范》卷一。)
林:宋浙本作「故」。
一经堂 南宋 · 郑裕
四言诗
① 原注:宋进士方万留意经术,朱文公扁其堂曰一经。
莆之甲姓,实维大方。
紫囊锦帐,阀阅膏粱。
有子盈之,乃其最良。
心志乎道,视之如忘。
博究六艺,并包五常。
东家尼父,北窗羲皇。
日相讨论,兼收并藏。
五经在笥,一经名堂。
谦以自牧,虽晦而光。
实浮于名,虽抑而扬。
伊昔孟氏,排墨与杨。
斯文羽翼,吾道栋梁。
岂特诗书,独称其长。
诸儒之说,于孟何伤。
吾子命名,既择而详。
通而贯之,辉涵汪茫。
剖破藩篱,无门无旁。
默契韶頀,能宫能商。
正蒙析滞,起废针肓。
以一知万,名实孔彰。
人知同好,絺句绘章。
玄酒太羹,子独先尝。
经术之门,骥骋康庄。
典谟之文,凤鸣朝阳。
学报天子,业缵星郎。
以经名家,非子谁当(清庄仲方《南宋文范》卷三)
洞庭之野,吞楚七泽,乘秋而霁,天水一色。
登高桅以挂席兮,插余舟之两翼,凌长风以破浪兮,骇掀舞于一叶。
横中流而北望兮,何黄金之突兀?
触白日以腾耀兮,疑波神之汎宅。
舟人告余曰:「此金沙堆也」。
壁立千仞,衡亘百步。
灵鳌之背孤起以自暴兮,弃方丈而不负,涌青城之玉局兮,迟虚皇而来下。
太仓露积以弗校兮,白粲粲而非腐,熬海波以出素兮,莽既多而无数。
胡山十丈之雪,结而不复释兮,吴江八月之潮,来而不复去。
谅非目见而心识兮,虽巧譬其焉喻?
客有叹曰:「墼土为城,隐以金椎,一雨之暴,或倾以摧之。
今此沙也,质轻而性离,得水而走,得风而飞,澶漫乎大漠之北,飘流乎昆丘之西,曷稽天之巨浸兮,独与此而相宜?
廉隅峻以特起兮,若斗之覆而四维,潦尽不为之高兮,春既涨不为之卑。
风揭石以拔木兮,蛟鼍驾海而上驰,捲近岸之丘阜兮,若烈火焚乎枯萁。
谓此沙既无有兮,当散入于渺瀰,旦起而视之兮,曾无毫发之或夷。
岂与息壤同生兮,为上帝之所私,将富媪之多藏兮,万宝萃而在兹?
岂女娲五色之石兮,完天漏之所遗,将神禹治水兮,聚九野之土以补东南之亏?
岂劫火之灰兮,岁既久而莫移,将神龙之攸居兮,百鬼夜筑而守之?
徵至理而莫得兮,愿先生之予思也」。
张子笑之曰:「子来前!
天地之间,何所不有?
远者莫谇,近或可取。
今夫积水为冰,及春而澌,此物之常理也。
然凌人氏乃得而藏之,堲其土,使地气无所泄,厚其覆,使天气不得下。
天且暑矣,于是方谨而献之。
夫以一人之私,犹能变易阴阳之度,而况天地之大乎?
沙之积不积,流不流,安所置论?
子行矣」。
按:《于湖居士文集》卷一。又见《南宋文范》卷一,民国《简阳县志》诗文存五。
岳麓书院之南有层丘焉,于登览为旷。建安刘公命作亭其上,以为青衿游息之地,广汉张某名以风雩,又系以词:
眷麓山之面隩,有弦诵之一宫。
郁青林兮对起,背绝壁之穹隆。
独樵牧之往来,委榛莽其蒙茸。
试芟夷而却视,翕众景之来宗。
擢连娟之修竹,森偃蹇之乔松。
山靡靡以旁围,谷窈窈而潜通。
翩两翼兮前张,拥千麾兮后从。
带湘江之浮渌,矗远岫兮横空。
何地灵之久閟,昉经始乎今公。
恍栋宇之宏开,列阑楯之周重。
抚胜概以独出,信兹山之有逢。
予揆名而诹义,爰远取于舞雩之风。
昔洙泗之诸子,侍函丈以从容。
因圣师之有问,各跽陈其所衷。
独点也之操志,与二三子兮不同。
方舍瑟而铿然,谅其乐之素充。
味所陈之纡馀,夫何有于事功。
盖不忘而不助,示何始而何终。
于鸢飞而鱼跃,实天理之中庸。
觉唐虞之遗烈,俨洋洋乎目中。
惟夫子之所与,岂虚言之是崇。
嗟学子兮念此,溯千载以希踪。
希踪兮奈何,盍务勉乎敬恭。
审操舍兮斯须,凛戒惧兮冥濛。
防物变之外诱,遏气习之内讧。
浸私意之脱落,自本心之昭融。
斯昔人之妙旨,可实得于予躬。
循点也之所造,极颜氏之深工。
登斯亭而有感,期用力于无穷。
按:《南轩集》卷一。又见《古文集成》卷七二,《南宋文范》卷三,《宋元学案补遗》卷五○,嘉庆《湖南通志》卷一七八,嘉庆《衡阳县志》卷三八,道光《湖南通志》卷三二。
⑴ 原缺,据缪刻本、康熙本、四库本补
谒陶唐帝庙词(1177年2月) 南宋 · 张栻
宋淳熙四年,静江守臣张某既新陶唐帝祠,以二月甲子率官属祗谒祠下,再拜稽首,退而歌曰: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樛,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按:《南轩集》卷一。又见《芦浦笔记》卷四,《南宋文范》卷三。
先生有道堪千载,文范云亡倏九年。
撰杖威仪今已矣,傍檐梅柳故依然。
再传定有真儒出,百卷曾无一字偏
日迈月征怀往训,此心长饮在山泉
⑴ 先生曾言,王文成之学,原非纯粹,而再传之后,得刘、黄诸贤榰柱世教,遂蔚为大宗。而朱子之学,则真所谓不待七十子丧而大义已乖者。此其有望后起之心,诚缠绵也。
⑵ 先生所撰,总名《钟山丛书》,仅百馀卷。
⑶ 先生尝于书养大书《诗》「日迈月征」四句,以自警惕。四十以后,有劝具节劳者,则又书曰:「我不敢仿效我友自逸。」故所藏之书殆十万卷,无不经丹黄者。吾友沈子培刑部称之曰:「若兰甫先生,盖有所不言,无所不知也。」呜呼,此岂后人所易几及哉?
⑷ 先生常用之印,文曰「在此山斋」。
文范远孙同里闬,都门分手又经年。
九峰三泖多才俊,想见洋洋蔼诵弦。
共 22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