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谢安之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学道先须信现前,现前之外更何言。
就处体仁惟活泼,于中观礼便凝坚。
谩揭讲章谈道录,休摽杂记显仁编。
知几必自全终始,君子存心只闇然。
炎历四世,天子坐法宫,宪宗轨。
深根宁极,远听高视。
其仁如天,其道如砥。
亹亹穆穆,为纲为纪。
方且秋驾轸虑,宵衣致治。
摽甲卧鼓,张旃厚篚。
至和薰而桀骜革,鸿泽沦而翾蠢暨。
龟龙宅沼,牛羊避苇。
民远于罪,画衣冠而知禁;
吏久其职,保子孙而为氏。
礼无未补之阙,乐有既尽之美。
日月之所烛,霜露之所坠,举踵延颈,莫不率俾。
而乃辰居乎蠖濩,宇泰乎醰粹。
起真想于黄庭,溯庆源于赤水。
陶钧之所独运,声教之所横被,遐哉邈乎,越不可载而已。
先是有司摅旧典,辑元命,因诞弥之吉序,稽《长发》之休咏,考乾健不息之象,含元长体仁之性,作为佳节,冠于甲令。
将以合万国之欢,启千龄之圣,掩周、汉而遐蹈,齿尧、顼而高映,寖明寖昌,惟天下正。
则是礼也,宜我朝而为盛。
若乃仲吕鸣律,恢台御时,斗建于巳,舒将望羲。
授赤光照室之瑞,叶宝轸歌薰之期。
内外欣踊,官师肃祗。
于穆先灵,辰备宿设。
善气前应,游氛外彻。
开阊阖之洪洞,廓紫宫之寥泬。
飞龙抗殿,神鳌负阙
若夫宣室先帝之正寝,大火天王之明堂。
启稷嗣以辨等,率鸿胪而诏方。
采物纷树,衣缨焜煌。
金匏畜响而待叩,籥翟旌勋而启行。
庭实万品,天幕九张。
哕銮卓马之觐,戴斗占云之乡。
砮丹文越效其质,毛车象戴输其祥。
或布濩于外庭,或就望于西厢。
其内则上宫硕老,衮衣绣裳。
元侯显父,珍圭判璋。
麟定之亲,信厚而在列;
鹭廱之客,洁白而来翔。
莫不委佩垂绅,肃穆端庄,以俟乎当阳。
始乃警大庭,导初旭,纤罗靡动,群阴尽伏。
辇出于房,帝晖有穆。
正法座于皇极,凝邃旒于元服。
灿乎若瑶极之御群宿,澹焉若天池之朝百谷。
涂山会兮后万玉,华封来兮善三祝。
岂徒扬甚盛之节,盖将储难老之福。
况乎燕禖虹渚,天启也,虽旷代而罕至;
重瞳采眉,君表也,惟元圣而后备。
画堂甲观,昭汉嫡之祚;
金鉴露囊,盛唐宫之制。
盖所以谨帝胄之正统,钟天元之粹气。
谨声身而为律度,聪神明而资孝悌。
作我司牧,光有神器。
若夫定默之至数,重熙之高致,蕴上业而未发,候昌朝而来萃,则不若是也。
于是丞相奉觞而进曰:「臣闻德之所积者厚,则天之所报者隆。
道之所召者远,则神之所赞者聪。
今陛下尊祖袭宗,寝威盛容。
退奸士以进道,斥彫纂而敦风。
向学乎金华之殿,因心乎长乐之宫。
程百斤以忘倦,慎万几而执中。
而犹翼翼以惠迪,谦谦而养蒙。
宜乎继万世之典业,蔼千祥于圣躬。
焕至德而有融,等仙劫而无穷者也。
臣不胜大愿,昧死上后天之寿」。
制曰:「都此高厚之降康,宗祏之流光,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朕其志哉,所不敢忘,恭举公之觞」。
时左右皆称万岁。
圣皇多才复多艺,包牺徒云造书契。
坦然制作侔日星,焕有文章贲天地。
太宗飞白入于神,玉堂四字标奇势。
宝跗一学造其精,圣祖神孙知善继。
万几馀力表全能,三纪体仁成至治。
金壶贮墨奉严禋,往年大揭明堂门。
素龙鳞角俨欲举,白凤翅翼行将翻。
八会辽邈不可见,六书细碎何足论。
仁慈原庙多珍榜,河汉黼黻辉朝昏。
天公常敕六丁护,在在处处祥烟屯。
迩英叨籍侍清切,浴兰每岁逢佳节。
鲛人海底织冰绡,宫工天上裁纨雪。
弥纶宝箑已珍华,泛洒神毫益精绝。
纷如薄雾翳灵芝,淡若轻云拂初日。
免令常侍登御床,就降王人颁睿札。
玉玺封题光姓名,孤臣拜手欢且荣。
旸炎扇暍昭慈眷,夙夜安民彰圣情。
九门才传妙墨出,三殿已觉薰风生。
标章有愧参鸿硕,视草无能裨圣明。
短歌莫尽形容美,微志聊依颂叹声(以上《文恭集》卷一)
白鹿人先去(自注:晦庵朱先生。)西坡事又非(自注:黄,自号西坡。)
客情何所向,老泪不禁挥。
日短輀车急,山寒冢未腓。
犹闻辞楚辟,来救越民饥
⑴ 自注:黄以不受时相入蜀之辟,得怒,遂坐擅蠲饥民租迁谪。
西坡 南宋 · 项安世
七言律诗
西坡仙去漪岚在,重到堂中廿二年。
依旧庐山当左阖,新添濠水注前川。
浑无障碍千峰处,长有澄鲜万顷天。
但得此心如此地,不妨朝暮与周旋
⑴ 自注:西坡,前令尹黄灏也。陈待制新堰湖为濠。
泰道三阳进,洪钧一气流。
体仁存大易,谨始法春秋。
受明命六章 明 · 河崙
四言诗
亹亹我王,德明敬止。
孝友施政,令望不已。(一章)

翼翼乃心,事大惟一。
奉扬声教,渐于出日。(二章)

帝锡明命,金印斯煌。
又何锡之,衮衣九章。(三章)

王拜受命,天子圣明。
王拜受命,宗社与荣。(四章)

于乐我王,荷天之休。
体仁保民,寿考千秋。(五章)

于乐我王,如日之升。
贻谟克正,万世其承。(六章)

朝踏西坡暮复东,浮踪无定与云同。
乘槎可是淹三月,揽辔真成历万峰。
宿雾半开晴带雨,晨暾初出霭分红。
宦情肯厌居留久,鴃舌年来语渐通。
⑴ “留”字原缺,据《奉政区见泉公遗集》卷二补。
士有敢谏,君当体仁
爰修饰于折槛,以表旌于直臣。
收电回霜,已宽斧钺之戮;
葺隳因阙,更瞻轩陛之新。
惟汉朱云,希风汲黯。
偶赐枫宸之对,因致龙鳞之犯。
指陈奸佞,愿借尚方之刀;
退就诛夷,遂折便朝之槛。
辱师傅之贵,虽曰敢言;
干雷霆之威,自应可斩。
而天子能恕,将军敢争。
因免冠而致悟,乃饰槛以为旌。
宽以纳忠,岂独垂万世之训;
阙而当宁,更以致三墀之荣。
易令名以愧贤,讵能比迹;
藏断罟以志谂,庶可同声。
原此狂生,素称义烈。
雅有意于汉室,故屡陈于主阙。
命驾径去,不为薛宣而少留;
趣和药来,更助萧公之引决。
惟直情而径行,故太刚而必折。
成帝渊默,临朝靓深。
谓陈善闭邪者小臣之难事,而尊贤从义者大君之用心。
难甘切直之言,虽加谴怒;
终懋矜容之德,曲示承钦。
然而所求者名,不务其实;
文虽足观,质焉可述。
宠昭仪而绝皇嗣,大斁天伦;
恩元舅而杀王章,遂倾帝室。
虽存折槛,足为后世之规;
实废嘉言,讵救当时之失。
岂不以篡汉室者必王氏,佞王氏者惟张侯。
以师臣而取信,乃保身而自谋。
堤防祸机,实为国之至要;
拔去奸本,期厥德之允修。
能充葺槛之心,何施不可;
深味借刀之旨,岂谓无由。
凡曰司聪,皆有言职。
欲致国家之治,必尽箴规之益。
魏公献疏,乃切论而危言;
贾生上书,亦流涕而太息。
遇文帝、太宗之君,必能褒崇于正直。
吟咏由来喜雨多,久晴喜雨更如何。
天心即是民心感,海甸应同畿甸歌。
立政刚柔符造化,体仁宽裕得人和。
两间物理原难尽,勿入浮诗曲士科。
共 50 首 第 1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