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计衡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
阿翁坛坫早知名,每忆高谈一坐倾。
浊世岂容清白吏,贫家无忝孝廉声。
门庭守旧嗟孤挺,笑语亲人觉老成。
赠我一篇多感遇,哀吟谁动故交情。
未央晓色带疏星,诏赐黄金出汉庭。
伯起已称清白吏,子云兼授太玄经。
江头水长醅初绿,畹里兰香佩忽青。
十郡风流谁得似,楚歌从此为君听。
挽曾先生履川 现当代 · 成惕轩
对联
九秋余楚客深悲,古调罢弹,江上更无人颂橘;
卅载忆黄垆旧事,俊游难续,尊前况是海生桑。
注:《楚望楼联语笺注(娄希安)》:曾克端(1900——1976),字履川、伯子,号橘翁,斋堂为涵负廔、优跋罗盦、撄宁廙、颂橘庐、天只阁,福建闽候人,生于四川,族裔为曾南丰先生徒闽支,故世代书香,诗人、书法家。上代有以诗名者,先生编纂《曾氏十二世诗略》及《通州范氏十二世诗》,并为海内两大诗世家,以光先德。曾先生始受庭训,以祖父伯厚公为多。及冠赴京,受学于桐城吴挚甫哲嗣吴闿生(北江)先生之门,学诗、古文辞。于贺培新(孔才)、潘伯鹰(凫公)、吴兆璜(稚鹤)、方东(障川)等并为高第。曾先生早以诗、古文著,著有《颂橘庐丛稿》七十三卷,纂有《曾氏家学》、《曾氏学训》、《曾氏学乘三书》。曾先生是著名的同光体后裔诗人,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梅宛陵诗评注》、《近代海内两大诗世家》等。
成氏有诗《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古调罢弹:唐朝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感慨世事与人心的变化,人心不古。他以此来讽刺今人不如古人高尚,大有知音难觅的感觉。
颂橘:《九章·橘颂》是战国时期楚国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为诗人托物言志对自己理想和人格的表白。曾号橘翁,斋堂为颂橘庐,,著有《颂橘庐诗存》、《颂橘庐文存》,切此处。
俊游:指快意的游赏,表达一种愉悦的心情。北宋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金谷俊游,铜驼巷陌,新晴细履平沙。”
尊前:在酒樽之前。指酒筵上。
海生桑:沧海桑田。
笺:
1.上联隐用屈原事,下联隐用王浚冲事。
2.寄祝履川先生六十二首:
茶山法乳衍闽疆,早有瑶篇照锦囊,十世诗传清白吏,故应鹗里胜鳣堂。
瀛涯展卷想清仪,玉貌悬知鬓未丝,百二年华今甫半,天贻上寿为昌诗。
十幔韵赠扬伯典(丙午)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荀扬学术斠疵醇,家有严师井大春。
鳣乃报酬清白吏,乌能干预太玄人。
南州文物衣冠在,东塾渊源俎豆陈。
英绝少年期领袖,莫忘矩蠖守先民。
柬知县陈善方 元末明初 · 胡奎
五言排律
有美东曹彦,科名四海传。
长身片玉立,高论大河悬。
慷慨千人俊,驱驰万里天。
贺兰西入夏,渤海北通燕。
剑拂边霜重,弓开垄月圆。
文章韬虎豹,羽翮铩鹰鹯。
太华云随袂,长城雪拥鞯。
黄河秋汨汨,黑水夜溅溅。
旅梦双胡蝶,乡心五杜鹃。
倦弹宾馆铗,饥齧汉臣毡。
寒谷空吹律,焦桐忽断弦。
泪乾慈母线,囊涩水衡钱。
遂感王门召,惟应国士怜。
所蒙稽古力,幸免枕戈眠。
讲殿陈韬略,经帷侍简编。
名从西域播,诗到外夷传。
天地重开辟,人材肯弃捐。
词林翔鸑鷟,学海起蜿蜒。
飞动关元气,涵濡及远边。
青云瞻象魏,紫气应龙泉。
士论争推择,王言益勉旃。
龙香濡露颖,风藻湿云笺。
杕杜劳还役,蒲萄赐别筵。
玉关归定远,银汉送张骞。
君命不俟驾,祖生先著鞭。
我知清白吏,人迓孝廉船。
大药丹初就,盘根节愈坚。
郎星吴分野,宦辙汉山川。
兰秀仍藏谷,珠明必媚渊。
有家供滫瀡,无梦属櫜鞬。
潘县花无数,庄椿寿八千。
炙分黄雀美,鲙切白鱼鲜。
忠孝原如此,升沉合自然。
锦衣行白昼,采服称华年。
下榻怀徐孺,衔杯笑郑虔。
群黎劳抚字,多士荷陶甄。
暑雨清炎瘴,秋禾满大田。
红收鹦鹉粒,青爇鹧鸪烟。
自笑雷鸣缶,深惭雪满颠。
续貂吾岂敢,聊以致拳拳。
上虞太守 元末明初 · 胡奎
五言排律
有美金闺彦,才名海内多。
古称清白吏,今尚孝廉科。
日照黄金节,风鸣白玉珂。
弦歌传鲁颂,书法擅虞戈。
燕寝严兵卫,宾筵设礼罗。
清尊开北海,乌舫载东坡。
欲拜车尘下,其如鹤发何。
未随童子马,先辱右军鹅。
学比雷鸣缶,文惭凤掷梭。
愿公施化雨,留意育菁莪。
孺人山东寿光人,吾师交城县尹西园先生(来田)之女,前太平令、顺天李石卿(炳彦)之子翔墀之继室也。生一子,舅殁,孺人从夫侍姑还都门。丁亥冬,子殇,越日,夫亦殁。孺人悉出奁具,为夫治棺衾讫,遂自经,时年二十有八。此道光七年十一月九日事也。
婉婉魏氏女,翩翩李氏子。
丝萝一以缔,矢志同生死。
儿生未周晬,舅殁姑还里。
岂不恋父母,姑老家无倚。
间关从藁砧,别泪滴清泚。
父曰吾秩满,北上当送尔。
母曰女毋念,敬事夫子耳。
萧萧北风疾,岁晏众芳靡。
一吹彫兰芽,再吹陨连理。
兰摧心已枯,桐死长已矣。
开我嫁时箱,检我簪与珥。
哀哀营椟槥,勉勉奠筵几。
上堂拜孀姑,有叔奉甘旨。
朱丝断缠绵,一绝不可起。
寸心亦何憾,永念违怙恃。
北海吾经师,平生感知己。
昔为受川令,惠我桑与梓。
悠悠二十年,讼庭冷如水。
膏腴不自润,明慎乃遭毁。
谁云报施舛,生女乃如此。
邻里共歔欷,荐绅争叹美。
佥言清白吏,家范世所企。
行看丹诏锡,彤管垂信史。
此节在天壤,凛凛树人纪。
作诗寄吾师,悲怀庶少弭。
小园落成 其四 (甲申) 清 · 李振钧
五言律诗
不受尘缘扰,方知乐事真。
家承清白吏,居萃太平民。
种柳碧成幄,折花红满身。
溪山供啸傲,鱼鸟自亲人。
再叠和韵 其一 清 · 刘绎
七言律诗
才说催科抚字难,蒲鞭何处问刘宽。
口碑虽好谁求是,治谱无多要守残。
传德本为清白吏,亲民应异爪牙官。
昨聆绪论如春蔼,早为闾阎卜乂安。
念王海楼病 其一 (乙卯) 清 · 何绍基
五言律诗
赏契先公旧,论交贱子亲。
半生清白吏,垂老箸书身。
秉鉴观全蜀,研经有几人。
微言通四始,诗教渡迷津。
共 46 首上一页 第 3 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