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史晨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
学书所贵探原始,熟精汉隶不其氏。
握虚浑噩真气行,折波收缩中锋是。
当时篆籀循古文,后来变隶变八分。
毁繁就约势莫遏,政如天运承冬春。
秦吏程邈创此格,中郎能事称绝伦。
臣有古癖期临摹,陈子不秘灵蛇珠。
史晨后碑首相赠,风骨古雅启坦涂。
继购八帖皆古拓,奏铭回翔殊合法。
杂华镂采纷馺还,百石卒史尤孤超。
云幢海若凌朝潮,百灵齐肃衣冠朝。
字裁盈寸曰孔彪,遒媚秀整初不媮。
惟三礼器出瘦硬,左飞右飞点画正。
倒悬石笋横流穿,屹立髯松山雪盛。
最遭剥蚀闻礼碑,朴拙钟鼎仪型垂。
孔宙碑阴亦有致,正碑余复新罗至。
雄强体势二寸弱,圆兼乙瑛瘦礼器,神鸾高鶱龙马驶。
宝玉五瑴呵神灵,怪底敝簏光怪生,对之老骨秋峥嵘。
纸残笔秃池水墨,累月学之犹不成,让子千秋绝艺名。
苦悬光和不可见,郭泰夏承为鲁赝。
隶体纷纷惑汉唐,几人曾识庐山面。
剪秃兔毫状剥蚀,古拙苍奇自惊炫。
盟津谷口竹垞翁,意态有余非杜撰。
痴儿拾得半段枪,跨上疲驴学桃战。
一字人夸过百金,谬种流传方炽扇。
当年宣庙古碑存,五凤一砖枝玉片。
乙瑛韩敕史晨铭,孔宙彪褒泉侯羡。
龙拿虎攫势蜿蜒,利刃铦锋侔戟剑。
其中梁鹄事宏整,体格严棱汉法变。
外此迁(张。)仁韩固郑峻鲁荣武,晚出曹全最完善。
又有当涂大飨文,三绝之名称受禅。
两朝碑版照千春,垂璧竟同燕石贱。
无人心手竞追模,可惜琳琅散雷电。
银钩金薤掩神明,美女时花工婉变。
我生嗜好在金石,贪若贾胡百货衒。
安能盛业继鸿都,永兴斯文留一线。
题签隶体无史晨,刻印又无丁敬身。
雕工劣似麻沙版,印本寄与绵竹人。
周郎顾曲谱或误,巢由买山家不贫。
邮筒联翩几图卷,焉知世界有兵尘。
重门落月下回廊,古桧青摩万丈长。
会合两行雕斝气,敬拈一瓣爇垆香。
阶除历历通周墄,子姓侁侁佐太常(圣裔充赞引官。)
欲附史晨铭执事,给充渎井扫坛场。
得联旧础上星垣,垩壁何辞墨本翻。
日下流传增著录,石门文字记渊源
伏苓芝尚馀英气,丞相祠应叩本原。
今日几筵松桷下,欲追韩敕史晨(时方议重修学宫也。)
⑴ 石鼓作「臼」,此碑作「础」,皆都城故实。
⑵ 京兆石门吴匪庵先生有重立此碑记。予于匪庵得称门人,而蕙麓又予所得士也。
天井题名碑歌(丙午) 清 · 翁方纲
遣词挥翰出一人,我记汉碑无此伦。
鄱阳以碑目天井,我亦傅会非其真。
大书磨厓武都郡,修坂杰峙摩层云。
下有深溪不可涉,梯危架厂侔神斤。
阿阳李守造桥阁,前后三勒厓间文。
欧得其一赵得二,题名之字独罕闻。
洪家释后复续释,后详前略奚以云。
陈仓吕国首所系,故府掾名说则纷。
一十二行隶劲古,四年六月日纪寅。
自丞以下皆府吏,字小其半尊李君。
于中特起撰书例,书兼撰者功尤勤。
下辨之仇一门俊,审也东坂赞李旻。
子长姓名惜已泐,不独会翕讹相因。
曾南丰语信不妄,小欧阳目应共论。
向来流传多耳食,郙阁亦策中郎勋(明马理说。)
谁将郭香辨香察,漫比鲁峻例史晨
洪说武斑羊窦道,二碑不著难具陈。
樊敏虽镌息懆字,旧本缺泐同霾湮。
岂如兹题拓者少,照映白鹿黄龙鳞。
俨排冠裳叙班秩,降丰贺瑞来侁侁。
当年曹属有如此,得非李君勇且仁。
绋也靖也表阀阅,能以文字为惠民。
异哉子才作子木,积疑得此快一申。
尚有惠安西表篆,炯炯石顶青嶙峋。
云在峰回硖角际,侧足千丈流无垠。
西部掾碑李𱵛字,更援郙阁连石门。
此碑果在西狭后,旧疑不是空龂龂。
小斋竟作苍石壁,藓书历井扪星辰。
陈君嗜古广睹闻,示我刘耽之印文。
谓考鲁碑见史晨,县吏刘魏从史君。
修通大沟完廧垣,当时复礼飨在春。
先生弟子九百人,区区末吏午史伦。
得此寸铜名姓芬,其人虽微传乃尊。
我谛视之文逸翩,偏旁大似缪篆云。
耳字叚借易为身,如职作职殷为𣪞。
冘字渻画避触纷,大小员冘足据援
孔耽衡方字半存,合之两美连肩跟。
顾昔姓名多复循,定为鲁吏我疑昏。
洛中雅雅三嘏传,晋陵太守馀韵沿。
有孙耽是知名臣(见《晋书·刘惔传》。),安知此印非所扪。
白笺言事取用烦,亦近琐靡远朴敦
君笑而作含喜嗔,虽云翔实辨亦伸,宁置其后推所先。
我赧不荅走逡巡,我则善疑逊子嫥。
初雪在地梅蕊繁,何日过从有暇閒。
罗列彝釴同扪搎(君得古彝器甚富。),诹古持论殊严宽。
礼乐周孔法申韩,相为救援不欺反。
恐子见谓矜奇偏,聊假此印为龂龂。
⑴ 《史晨碑》「大小员冘」,即此印耽字从冘之證。碑中「刘耽」字亦不作耽也。
⑵ 《孔耽碑》耽字不从冘,见《字源》。
⑶ 《衡方碑》耽字从身。
⑷ 印凡六面,其两面曰「刘耽言事」「刘耽白笺」。
去春游宫墙,始听金丝竹。
窃从西庑献,仰窥圣时肃。
五更星月下,萧光彻芸馥。
煌煌尊彝气,森照万卷轴。
自怜久废学,已愧斋信宿。
兹来奚执役,埽除给井渎。
史晨韩敕碑,汗颜再三读。
劣容济上石,题字曹张续(谓曹明仲、张力臣也。)
铁松观碑图(壬戌) 清 · 翁方纲
我读小松观碑画,此幅侧面尤传神。
画者拈豪意有属,与松对坐伊何人。
细观乃是李老铁,非尔孰与松对论。
松来济上二十载,独于铁也情倍亲。
兴酣拊几忽狂叫,嬉笑酬赠皆天真。
此幅画者画老铁,神情亦在双目轮。
泉声㶁㶁戛左右,老树合抱交轮囷。
碧天横云捲宿雾,石床点笔无纤尘。
钩帘席地好风日,如此方是观碑辰。
我闻率更憩野食,坐卧三日甘劬辛。
又闻米老展对几,不设寒具忘主宾。
今尔铁松二老子,直从两汉驰周秦。
任城学舍富古刻,紫云武阙搜贞珉。
南嵩西华北上谷,圮冢绝壁披荒榛。
兖水图嗤牛运震,济州考陋张力臣。
腹间全文补郑固,趺际残画剔史晨
洪娄欧赵所未见,凡将滂喜兼问津。
岂止昔称欧与米,戈波行押相弆珍。
似闻二老著语响,非复题跋常格循。
行行昏煤借订證,往往芜径凭耕畇。
有如断厓縆铁索,所系一发维千钧。
等閒茶瓯与麈拂,烛天虹气蟠嶙峋。
戟门濡墨恍昨日,衙斋啖面又九春。
知君观碑共念我,我斋已托研有邻。
鲁甸千年国,尼丘万代师。
庙堂周制备,秩祀汉官为。
林殿遥相并,宫墙俨在斯。
乾川三代后,日月大明时。
旧里标归德,新宫叶会期
骏奔如有事,仰止遂吾私。
历历奎娄野,行行济汶涯。
天门开泰岱,地脉导淄潍。
诞睿星精降,徵符斗玉垂
佳城象纬合,玄宅鬼神治。
丘垄犹堂斧,封茔并鲤思。
室庐馀结搆,驻跸想旌旗
开辟藏元气,衣冠用羽仪。
石坛皆礼器,瓴甓比宗彝
异植中梁木,殊名辨雒离
护诃荆棘屏,恭敬鸟禽知
素节金天肃,高林玉露滋。
东瞻日观近,南指帝车移
泗水秋风下,防山夕照驰(防山在孔林东三十里)
绸杠云叆叇(爱逮云云),绣绂草葳蕤
鸟习弦歌语,林传治任悲。
天香流灌莽,地籁响陵陂(入孔子墓门草木无风异香喷涌)
展谒浑如梦,低回讵忍辞(巳上叙拜墓巳后叙谒庙之事)
端门何巀嵲,鲁道正逶迤。
孔里今真到,斯文不在兹。
平生怀洒埽,一旦拜坛墀。
秘殿降娄直,中阶七曜窥。
周阿带陵阜,飞阁压城陴。
藻井螭头攫,虹梁鸟翼榰。
秋阳明象设,白道丽罘罳。
俨若龙蹲在,宁云凤德衰。
华冠章甫饰,象佩衮衣宜。
玄圣今当宁,群贤旧摄齐。
颜曾陪剑履,尧禹接须眉。
法象星钤吐,风云准角摛。
偶形闲揖让,屋壁隐金丝。
颂礼缪坛树,羲文错院枝(先圣手植桧如篆籀之文皆左纽)
桧身凭曲几(先圣画像有执玉麈据曲几而坐),杏干俯缁帷。
廊庑丹青剥,觚棱风雨欺。
戟门徒矗立,奎阁半撑支。
暗网萦秦籍,炎光燎汉碑。
褒成元始爵,笾豆太牢祠。
射饮空亭井,尊雷亦戏嬉。
高门犹女谒,齐幕自优施。
入邑朝歌剧,初筵屡舞僛
质明如有见,每事问于谁。
几席频蠲拭,琴书独叹噫。
可能长夜旦,终感哲人萎。
泯绝登床谶,恓惶曳杖辞。
三家无甲第,六族有馀黎。
麟野长苍莽,龟山故蔽亏。
頖宫蟠翠柏,射圃绽红梨。
劫火青阳冢(少皞陵在鲁城西金源残碑卧地),轮风路寝基
驱车良惝恍,立马重嗟咨
金镜文奚丧,珠囊道渐堕。
赤书符泰运,缥笔替洪规(孔子因曾参孝行以缥笔而作孝经)
漫漶三年学,榛芜九达逵。
师承讹亥豕,文字变侏离。
玉策争涂乙,金编互点嗤。
冥涂纷擿埴,锢疾扇淫诐。
诵法宗无子,奔趋庙有尸。
谋身庾釜切,从政斗筲危(已下杂引家语左传国语)
两观疏刀锯,三雍竞鼓吹。
介鸡私室斗,获雁野人嘻。
重锦邻争觊,封弓盗窃窥。
饮羊群狡狯,穿狗并狐疑。
网漏专车骨,訞深一足夔。
阳街愆雨备,火历过天司。
俎豆荒文事,封疆失死缓。
几年通肃慎,何计却莱夷。
释甲公徒踞,扶任国俗漓。
矢矜三寸激,弓传六钧奇。
负载非无策,踰沟亦有词。
稯禾田赋尽,风草竹刑靡。
复宇论尝许,归田数郓龟。
作宫还颂閟,侑器请观欹。
南服包茅阻,东郊牿马疲。
讵闻俘赤狄,忍见长黄池。
去去伤宗国,悠悠泣路岐(以下自叙生平去国亦杂引东家之事)
修容过邹鲁,流涕问桓僖。
皓首怀铅椠,童年忆佩觿。
韦编惭未绝,丹漆梦相随(刘协梦执丹漆器随孔子东行)
亶海乘桴邈,昌门曳练披。
忧心殊悄悄,削迹正累累。
雀语纷啁哳,鸧歌独涕洟。
无才能择木,有智不如葵。
累绁吾穷矣,迷阳遂巳而。
人呼为丧狗,自笑似蒙倛。
桑落朋徒在,河流道路弥。
楚弓亡可得,鲁宝载安之。
朽木容雕饰,残生畏涅缁。
咏归聊点尔,学稼亦樊迟。
讵敢偷怀壁(用丹书男子张伯怀璧事),终然守诵圭。
纪云徵外史,问日比群儿。
龙室藏谁守,麟台笔可追。
礼亡绵蕞近,书乱玉杯遗。
河雒纡钩擿(鲁相史晨祠孔庙奏铭云钩河擿雒却揆未然孝经春秋既成孔子告备于天使曾子抱河雒事北向春秋河雒凡八十一卷此其事也),羹墙许诵惟。
九家陈箧衍,七略奏笙篪。
原室惟环堵,颜瓢可乐饥。
愿同齐隐士,齐宿拜书诗(见南齐臧荣绪传)
⑴ 东家杂记云孔庙西南二百步鲁城有门曰归德世传四方诸侯慕先圣之德而至多从此门入
⑵ 襄公二十二年冬十月庚子日先圣生是日有二龙绕室五老降庭五老者五星之精
⑶ 孔子修春秋孝经斋戒面北斗而拜告备于天有赤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有刻文孔子卒以所受黄玉葬焉见宋书符瑞志
⑷ 子贡庐冢室今尚在汉光武坐孔子讲堂顾指子路室谓左右曰此吾大仆之室也
⑸ 宋真宗东封回奠谒孔林坐坟北亭上今名驻跸亭
⑹ 皇览孔子冢以瓴甓为祠坛方六尺与地平
⑺ 史记注冢茔中树以百数皆异植有枌柞雒离女贞五味毚檀之树
⑻ 孔子茔中不生荆棘及刺人草禽鸟不敢遗矢颜子冢但无荆棘耳
⑼ 王勃庙碑帝车南指遁七曜于中阶一公云有是之祥无位圣人当出
⑽ 先圣未生麟吐玉书于阙里颜氏以绣绂系麟角及大野获麟其绂尚在
⑾ 庙东南二里鲁城有门曰端门即子贡往候血书之处
⑿ 庙东南二里有门曰高门齐人遗女乐陈于高门外
⒀ 谒墓还宿衍圣公府第公请以女乐行酒余力却之质明起谒庙具饭命小优歌以侑食力辞不得遂趋而出
⒁ 鲁灵光殿恭王因鲁僖基兆而营即路寝也
⒂ 此已下感叹于斯文流俗援据阙里宗国并春秋时事覆逆书之语无伦次
⒃ 十六国春秋鲁人从海失津至于亶州遇仲尼七十子游海上指以归涂东家杂记云其说神异鲁人尚能言之
共 11 首 第 1 页 下一页